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状况,高校学分制改革逐步深化,传统的班级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管理和培养社会化人才的需要。班级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提出以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建设,并对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 班级文化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受到高校的广泛推崇,已经或正在逐步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学分制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计量单位,并以此衡量学生学习成绩,是以取得最低的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1 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实施学分制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需要。新时期,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而提高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施学分制就是一种极为合适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往的传统教育,因为过分注重选拔,教育面向的是少数学生,不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供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而学分制强调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主动性,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注重目标管理,允许学生打破专业和年级界限,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能力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促进资源共享,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诸多优越性,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
2 学分制与班集体建设的矛盾
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对课程安排、学业进度、修学年限的选择自主性大大增强。学生的班级意识、班级概念、凝聚力和集体观受到淡化与冲击,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学生逐级形成以宿舍为中心,以寝室为单元、以个人的兴趣爱好、思想感悟为基础的小集体。而高校学生的管理和组织一般由学校——院系——年级——班级这四级管理体系组成,班级作为这个体系中的最后一环,是关键的一环,也是决定性的一环。它是组织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组织单元,同时还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班级建设工作搞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影响大学生成人成才,影响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3 学分制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提出
正因为我国高等学校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改革,也正因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的推行,特别是因为这种改革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个性问题的凸现,对高校行政班级的管理,不能不作相应的改革,这就是重新反思班集体建设的理论,考虑建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当然,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与班集体建设理论并非完全绝对地对立,高校班級文化建设理论应当消化吸收班集体建设理论的科学的、合理的内核。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所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为根基,而又不乏独特的个性特征。班级文化可以解剖为三个层次——精神层、制度层、视觉层。
3.1 精神层 精神层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风格、班级舆论、学习态度,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思潮。精神层是班级文化中的深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文化有无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班级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班级文化的主要标志。班级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无形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规范和约束着每个学生的行为,而且对学生的未来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3.2 制度层 班级文化制度层是班级文化中的中层文化. 是班级精神文化的外化,主要是针对班级学生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部分,它规定了班级成员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一般制度。这是指班级中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如班级会议制度、行为规范制度、民主参与制度等等。②特殊制度。指班级内非程序化制度,如骨干培养制度、考评奖惩制度等等。与一般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够反映一个班级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③班级习惯。指班级成员在日常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非正式规范、主题活动、内部节日等等,是靠偏好来维持的。
3.3 视觉层 班级文化的视觉层是班级文化中的浅表文化,是班级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创造出来的外在形象,是班级精神和班级制度的外化,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视觉文化,主要包括班级宿舍的环境、代表班级的符号等。宿舍环境布置和环境保持有独特的文化作用,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生活空间,让学生在里面学习生活容易产生一种精神洗礼的感觉,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4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办法
4.1 建立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机制 班级活动因为有班级学生的参与,从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成功的班级活动不仅能改善学生间的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与班级舆论,是班级建设的中介和载体。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为例,学院从2007开始每年开展“班级优良学风PK赛”。通过材料申报、初选、现场评比各个环节,展现出许多优秀班级的学风、班风。活动不仅能够带动班级学风和班风建设,也使班级成员在活动中增强了解,增进友谊,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感受集体的温暖,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班级建设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激励保障机制 班级要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要求和激励措施。学院建立了系列规章制度,如离返校统计制度、早点到制度、新生早晚自习制度、内务检查制度、课堂考勤制度等等。通过制度建设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达到深刻教育违纪学生,警示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激发班与班之间开展竞争,促进学生的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班集体荣誉感。学生在班级中充分地表现自己,显露自己的才能,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发挥他们应有的积极作用。
4.3 建立以公寓为单位的文化活动机制 亦即我们所说的寝室文化。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最为活跃、感情流露最为真切、言行举止最为自由、信息传播最为迅速的场所。寝室文化具有易接受性、广泛性和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性,其中在对大学生形成一种人格时所具有的长久性和积淀性影响最为突出。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班级文化。学院专门成立公寓文明建设委员会,其职责除了负责常规的公寓卫生、纪律检查外,还有一项品牌活动“公寓文化节”,活动包括一系列子活动和比赛,如“邻里门一家亲”、“星级寝室评比”“寝室才艺大比拼”等,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寝室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凝聚力。
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对大学生积极引导、启发自觉、讨论参与、自我建构的原则。他们是能够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塑造出具有改革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完美人格的。
参考文献:
[1]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2]邵帅.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班级建设[J].人文社科.2007.(11).
[3]曾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高校园地.2008.(5).
[4]周开来.学分制下提高班级管理绩效的途径和方法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08.(20).
[5]张志刚,王频.学分制下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6.(5).
关键词:高校学生 班级文化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受到高校的广泛推崇,已经或正在逐步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学分制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计量单位,并以此衡量学生学习成绩,是以取得最低的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1 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实施学分制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需要。新时期,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而提高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施学分制就是一种极为合适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往的传统教育,因为过分注重选拔,教育面向的是少数学生,不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供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而学分制强调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主动性,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注重目标管理,允许学生打破专业和年级界限,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能力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促进资源共享,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诸多优越性,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
2 学分制与班集体建设的矛盾
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对课程安排、学业进度、修学年限的选择自主性大大增强。学生的班级意识、班级概念、凝聚力和集体观受到淡化与冲击,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学生逐级形成以宿舍为中心,以寝室为单元、以个人的兴趣爱好、思想感悟为基础的小集体。而高校学生的管理和组织一般由学校——院系——年级——班级这四级管理体系组成,班级作为这个体系中的最后一环,是关键的一环,也是决定性的一环。它是组织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组织单元,同时还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班级建设工作搞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影响大学生成人成才,影响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3 学分制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提出
正因为我国高等学校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改革,也正因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的推行,特别是因为这种改革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个性问题的凸现,对高校行政班级的管理,不能不作相应的改革,这就是重新反思班集体建设的理论,考虑建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当然,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与班集体建设理论并非完全绝对地对立,高校班級文化建设理论应当消化吸收班集体建设理论的科学的、合理的内核。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所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为根基,而又不乏独特的个性特征。班级文化可以解剖为三个层次——精神层、制度层、视觉层。
3.1 精神层 精神层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风格、班级舆论、学习态度,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思潮。精神层是班级文化中的深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文化有无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班级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班级文化的主要标志。班级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无形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规范和约束着每个学生的行为,而且对学生的未来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3.2 制度层 班级文化制度层是班级文化中的中层文化. 是班级精神文化的外化,主要是针对班级学生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部分,它规定了班级成员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一般制度。这是指班级中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如班级会议制度、行为规范制度、民主参与制度等等。②特殊制度。指班级内非程序化制度,如骨干培养制度、考评奖惩制度等等。与一般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够反映一个班级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③班级习惯。指班级成员在日常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非正式规范、主题活动、内部节日等等,是靠偏好来维持的。
3.3 视觉层 班级文化的视觉层是班级文化中的浅表文化,是班级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创造出来的外在形象,是班级精神和班级制度的外化,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视觉文化,主要包括班级宿舍的环境、代表班级的符号等。宿舍环境布置和环境保持有独特的文化作用,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生活空间,让学生在里面学习生活容易产生一种精神洗礼的感觉,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4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办法
4.1 建立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机制 班级活动因为有班级学生的参与,从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成功的班级活动不仅能改善学生间的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与班级舆论,是班级建设的中介和载体。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为例,学院从2007开始每年开展“班级优良学风PK赛”。通过材料申报、初选、现场评比各个环节,展现出许多优秀班级的学风、班风。活动不仅能够带动班级学风和班风建设,也使班级成员在活动中增强了解,增进友谊,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感受集体的温暖,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班级建设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激励保障机制 班级要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要求和激励措施。学院建立了系列规章制度,如离返校统计制度、早点到制度、新生早晚自习制度、内务检查制度、课堂考勤制度等等。通过制度建设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达到深刻教育违纪学生,警示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激发班与班之间开展竞争,促进学生的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班集体荣誉感。学生在班级中充分地表现自己,显露自己的才能,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发挥他们应有的积极作用。
4.3 建立以公寓为单位的文化活动机制 亦即我们所说的寝室文化。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最为活跃、感情流露最为真切、言行举止最为自由、信息传播最为迅速的场所。寝室文化具有易接受性、广泛性和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性,其中在对大学生形成一种人格时所具有的长久性和积淀性影响最为突出。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班级文化。学院专门成立公寓文明建设委员会,其职责除了负责常规的公寓卫生、纪律检查外,还有一项品牌活动“公寓文化节”,活动包括一系列子活动和比赛,如“邻里门一家亲”、“星级寝室评比”“寝室才艺大比拼”等,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寝室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凝聚力。
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对大学生积极引导、启发自觉、讨论参与、自我建构的原则。他们是能够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塑造出具有改革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完美人格的。
参考文献:
[1]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2]邵帅.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班级建设[J].人文社科.2007.(11).
[3]曾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高校园地.2008.(5).
[4]周开来.学分制下提高班级管理绩效的途径和方法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08.(20).
[5]张志刚,王频.学分制下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