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鱼龙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今1亿6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位于欧洲西部的英国是大海中的一片群岛,岛屿与岛屿之间的浅海是海洋动物的乐园。
  在岛屿附近的海面上,几只海洋动物相互追逐,其中一只跃出了海面,露出了它尖尖的嘴巴和圆圆的身体。它们就是大眼鱼龙,属于著名的鱼龙家族,是当时最常见的海洋动物。
  大眼鱼龙平时生活在深海,只有繁殖季才会来到浅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这里会聚集成千上万条雌性大眼鱼龙,它们会产下许多小鱼龙。对于大眼鱼龙来说,浅海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里生活着凶残的滑齿龙。滑齿龙的体形比大眼鱼龙大一倍,它们嘴中长有又长又尖的牙齿,能够轻易咬穿大眼鱼龙的身体。虽然拼速度,大眼鱼龙比滑齿龙快得多,但是狡猾的滑齿龙会趁大眼鱼龙生产的时候发起突然袭击。
  为了躲避滑齿龙,这几只大眼鱼龙向岸边游去,因为那里的海水足够浅,滑齿龙根本游不过去。大眼鱼龙的身体下方是漂亮的珊瑚礁,生活在珊瑚礁中的小鱼能够为大眼鱼龙提供食物,珊瑚礁也可以成为刚出生的小鱼龙的庇护所。雌性大眼鱼龙产下小鱼龙之后会返回深海,小鱼龙们只能躲藏在珊瑚礁中独自觅食。当小鱼龙们长到足够大时,它们就循着妈妈的足迹向深海前进,寻找海洋深处的大眼鱼龙群。
  岩石中的大眼睛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国南部的岩石中发现了许多奇特生物的化石,不过由于当时人们对于古生物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化石只是被贵族和地质爱好者作为收藏品。后来,古生物学逐渐规范,恐龙、鱼龙、蛇颈龙等纷纷被命名。1874年,英国古生物学家西利研究了一具发现于牛津郡的鱼龙化石,将其命名为大眼鱼龙。1879年,美国古生物学家马什根据在怀俄明州发现的化石命名了大眼鱼龙的新种。1997年,古生物学家在俄罗斯也发现了大眼鱼龙的化石。
  之所以被叫作大眼鱼龙是因为它的眼睛非常大,成年大眼鱼龙的眼球直径可达到22厘米,大小和足球差不多。我们人类的眼球直径约为2.4厘米,只有大眼鱼龙眼球的九分之一。你可以想象出大眼鱼龙眼睛有多大了吧?大眼鱼龙的眼睛不但大,而且抗压能力非常强,它们的眼睛后面有一层被称为巩膜环的骨头,作用是加强并保持眼睛的形状。为什么大眼鱼龙的眼睛具有如此强大的抗压能力呢?古生物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大眼鱼龙要在深海中与水压进行对抗。
  大眼鱼龙的大眼睛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们还拥有超凡的视力,即便在漆黑一片的深海中依然能够清晰辨别周围的事物。大眼鱼龙最爱的食物是富含蛋白质的乌贼,它们在深海中就是依靠这双大眼睛寻找黑暗中的乌贼。
  侏罗纪的“海豚”
  大眼鱼龙的体长为4—6米,体重在900千克左右,它们看起来就像一个大眼睛的小胖子,非常可爱的。
  当你看到大眼鱼龙的时候,第一反应肯定是觉得它与今天的海豚很像。大眼鱼龙的嘴巴又尖又长,身体是纺锤形的,背上长有一个小小的背鳍,胸部长有一对鳍状肢,这些与海豚是一样的。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大眼鱼龙和海豚之间的差别:大眼鱼龙的鼻子长在眼睛前面,而海豚的鼻子长在脑袋顶上;大眼鱼龙长有两对鳍状肢,而海豚只有一对;大眼鱼龙的尾巴是垂直的,呈新月形,而海豚的尾巴是水平的,左右对称。
  大眼鱼龙和海豚不只是在外形上有所不同,而且在分类上也是不同的:大眼鱼龙属于爬行动物,海豚属于哺乳动物,两者在生存年代上相差了1亿多年。大眼鱼龙和海豚的祖先都曾经生活在陆地上,当它们进入水中才进化出了这种类似的外形,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在危机四伏的海洋里生活
  大眼鱼龙生存于距今1亿6500万年前至距今1亿4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它们的身影遍布北半球的海洋。不管是从分布范围还是从数量上看,大眼鱼龙都是当时最常见的鱼龙类,是侏罗纪时期鱼龙的代表。
  大眼鱼龙的体形说明它们是速度很快的游泳者,它们会像海豚那样成群地在水中追逐嬉戏。觅食的时候,大眼鱼龙会潜入到600米的深海中。由于依靠肺呼吸,每隔一段时间大眼鱼龙都要浮到海面上换气。大眼鱼龙与蜥蜴、鳄鱼同属爬行动物,但为了适应海洋中的生活,它们不再像陆地上的亲戚那样生蛋,而是直接在肚子里孵化然后生出小鱼龙。
  尽管是以乌贼、鱼类等为食,大眼鱼龙却不是凶猛的掠食者,它们要时刻提防身边潜藏的危险。侏罗纪时期的海洋中生活着凶猛的上龙类、海生鳄类以及鲨鱼等,这些海洋杀手会攻击大眼鱼龙,而大眼鱼龙往往依靠速度上的优势躲开这些危险的动物。
  大眼鱼龙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依靠巨大的眼睛成为有史以来眼睛最大的动物之一。
  大眼鱼龙起初并不为人知晓,直到它们的身影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古生物探索片《与恐龙同行》中,大眼鱼龙才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其他文献
在美国福克斯“鼠来宝”电影系列中,三只顽皮可爱的花栗鼠相亲相爱,发挥各自所长组成了一支乐队,以一曲曲热辣的歌舞“圈粉无数”。它们不仅带给成年人很多美好的回忆,也给孩子们带来阵阵欢声笑语。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花栗鼠们可并没有像影片中那样和睦相处、惺惺相惜。  在英国的格拉斯顿伯里,一位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两只花栗鼠“斗殴”的全过程。瞧它們扭打在一起的画面,真是有些“不死不休”的意味,甚至连赶来“劝架”的
期刊
现在环保又实用的绿玉树已经遍布世界,喜欢它的人们可以尝试在室内种植,不过要注意,绿玉树产于旱地,所以种植时不宜多浇水,每次浇水都要在土壤充分干燥之后,尤其在高温多湿的7—8月要严格控制浇水。盛夏时,如通风不好或过分缺水,也会引起叶片变黄或脱落,应放半阴处养护。室外栽培时,要避开暴雨冲淋,否则根部积水过多,易造成烂根死亡。绿玉树害怕严寒,所以冬季应将其搬进室内阳光充足处,不过,它的生命力比较顽强,即
期刊
5月15日是北街中学的校庆日。今年适逢学校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策划得格外隆重。作为校庆活动的重头戏,戏剧社的马老师斟酌再三,决定排演著名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赫拉克勒斯与九头蛇》。  可以在校庆50周年的舞台上演出,这可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主角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和他的对手“九头蛇”海德拉成为所有人竞争的焦点,这自然不必说;就连“九头蛇”身边的小妖怪角色,也受到了大家的争抢。  经过几番角逐,霍铁的同
期刊
狼崽们断奶了。  由于紫岚的偏爱和优先提供充裕的食物,黑仔长得出奇地健壮,颈粗实,臀浑圆,足足比蓝魂儿、双毛和媚媚高出半个肩胛,黑色的狼毛细密油亮,才半岁多点,乍一看,已像匹半大的公狼了。更令紫岚欣慰的是,黑仔精神上也趋于早熟,已很少和弟妹们打滚嬉闹,身上那股顽皮的孩子气似乎在一夜之间便消失了。每当蓝魂儿、双毛和媚媚在洞里玩追扑游戏时,黑仔总是站在一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这未免有点孤傲。但紫岚觉得
期刊
当人们发现太阳可以提供能源,一场新型的能源革命便悄然酝酿起来。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设备等在生活中逐渐实践运用并普及后,人们又开始尝试在公路上应用这一能源。  近日,在法国北部小镇图鲁夫尔,一条名为瓦特路的太阳公路正式对外开放。这条街道由2880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铺设而成,全长约1公里。太阳能产生的电量预计可以供应整个小镇3400位居民的夜间街道照明。尽管太阳能源的發电功率会受天气
期刊
寒假时,我和妈妈去塞班游玩。在浮潜的时候,意外发现了隐藏在沙子里的比目鱼,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们入住的酒店前面有一片宽阔的大海,海水的颜色像蓝绿色的果冻一样。这里的天空非常蓝,空气特别清新,沙滩细腻平缓,海浪像水晶一般缓缓地涌上来又退下去。  这一片海水不深,清澈透明,非常适合浮潜。浮潜是我最喜欢的水中项目,我和妈妈戴好面罩,兴奋地冲进大海,可是过去了好半天却连一条鱼都没有看到。正在我们有
期刊
太陽是如何发光的
期刊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是发光体,人也不例外。有些生物发的光我们肉眼可见,比如萤火虫、海蜇等。而人体发出的光太微弱,比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光弱1000倍,怪不得我们看不到呢。不过,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明出了仪器和照相设备,可以看到并拍下人体发出的生物光。  这些日本科学家拍下的人体发光图片展现了人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所发出的生物光。图片显示,晚上人体发出的光最强。  生物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期刊
沙丁鱼是鲱科鱼类中一部分食用小型鱼类的统称。沙丁鱼喜欢在上层海水中成群结队地活动,这是它们面对捕食者时的自我保护机制,而每年的5—7月,在南非德班市附近海域的沙丁鱼更是将这种保护机制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在迁徙的过程中,会组成长约7千米、宽约1.5千米、深约30米的庞大鱼群,以人类无法想象的速度和阵形从厄加勒斯角出发,沿南非东岸向北洄游。这条迁徙之路充满了腥风血雨,各路“豪强”纷至杳来,海豚、鲸、鲨鱼
期刊
人类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相应地就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不少动物也有类似的“五感”,不过随着对它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们惊讶地发现,一些动物除了“五感”,还拥有超出“五感”之外的“超感觉”,这些神奇的“超感觉”让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自叹不如。  方向感爆棚的“认路小能手”  不少动物的方向感和对路径的超强辨识能力令人惊叹。人类发明的飞机仅飞行数百公里就需要复杂的导航系统来协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