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判断时,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结果迅速作出大概的推断或估计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明确把数量的估计作为“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出了“数感”这个核心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学段估算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他们的估算能力呢?
关键词:估算体验意识策略
一、结合情境,充分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
(1)在计算中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捐书活动”,《课堂作业本》第14页第3题:304 389、197、115;①哪两个数相加最接近500?②哪三个数相加最接近700?学生在解决这题时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①把任意两个数都相加,看结果,选出最接近的答案;②随便写一种自认为最接近的答案;③先看百位相加,再看十位,个位相加的得数从而选出结果。课后,我对这块内容进行了加强:304、389、197、115。接近:300、400、200、100我问学生:现在两数相加最接近500的数你会选择304和389吗?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数相加接近700。
师:会选择197和115吗?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数的和接近300。
师:那选择哪两个数结果才会接近500呢?
生:300加200或400加100
师:这两种都接近500,是不是代表两种情况都可以?
生:不行,要最接近500才可以。
师:那怎么办?
生:两种情况的答案算一算,再选更接近的那种。
在这段教学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估算的独特魅力,从此,估算在他们的脑子里有了一席之地。
(2)在验证中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在编排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估算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在列竖式精确计算之前,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然而,虽然在教学时我们一再强调计算方法及要点,但学生的错误就像雾霾一样挥之不去,特别是“不够除商0”时,经常有学生忘记。例如:927÷9,常有学生口算成13。思来想去,唯有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在验证中体验估算的价值。927÷9,百位的9除以9是够除的,所以它的商肯定是三位数,即13肯定是错误的答案。如此验证,形成习惯之后,学生的估算意识更进了一步。
(3)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估算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感的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必须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我们学校要组织全校六个年级的同学去春游,每个年级4个班,三年级4个班人数分别为39,41,41,40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一起去春游?
问题一出,学生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结果,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估算”:每个班大约有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4×40=160人,全校大约有6×160=960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数字的观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估算,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也促进他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样的问题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估算的必要性,体验了估算的意义。
二、立足教材,渗透策略,引导学生“会”估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翻开教材,不难发现估算存在数学的许多领域,无论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或解决问题,教材中都有丰富的估算题材。我们应该怎么结合教材,交给学生估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呢?
(1)借助参照物进行估算。在小学阶段经常遇到的估算,大致可分为三类:数量估计(估数)、计算估计(估算)、测量估计(估测)。在学生学习估数或估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大家熟悉的单位作为参照物,然后再进行估计。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时,如下图,
图一,先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长方形里有100个),然后再引导学生圈一圈发现所有的球体大概可以分成10个这样的长方体,所以总共有10个100,大约有1000个球体。
图二,也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参照物(100粒豆子),然后再根据杯子中豆子的高度来判断,杯子二接近2个100,杯子三接近3个100。
有了这样的参照物,学生估算起来就有理有据,而不是盲目的猜测。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会给我们参照标准,需要自己寻找,观察。例如估测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很多情况下学生就是盲目的猜测。这时,就需要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寻找参照物,比如:旗杆跟教学楼差不多高,教学楼每层大约3米,所以旗杆大约15米。
(2)在开放性教学中学会多种估算方法。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估算”这节课时,以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为情境(曹冲是通过称石头的质量得到大象的质量)引导学生估算大象的重量。
你能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吗?学生有用“大估”、“小估”、“中估”、“四舍五入”等不同的方法,在給出实际结果后,吴老师让学生观察这几种估算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几个学生都说:喜欢“中估”或“四舍五入”估法,因为它们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对于学生的回答,吴老师没有给出直接的评价。而是出示了下面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哪种估算方法合理。
情境:350名学生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56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出现了两种估算方法:
方法1:56≈50,50×7=350,把56看成50都够了,实际上56个座位,肯定够。
方法2:56≈60,60×7=420,所以座位够了。
师:有这么多估算方法,那么对于这道题目,你们认为选择哪一种估算方法好?
生:选择方法1,因为把56“估小”了都够,按实际就更够了。
师:为什么不选择“大估”?
生:本来每辆车只有56个座位,估成了60个,就有可能不够。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要估算某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大约是多少时,可以采用多种估算方法,但要解决比多少的问题时,就应该考虑估算的策略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重视估算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小学数学教育[J],2015.6
关键词:估算体验意识策略
一、结合情境,充分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
(1)在计算中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捐书活动”,《课堂作业本》第14页第3题:304 389、197、115;①哪两个数相加最接近500?②哪三个数相加最接近700?学生在解决这题时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①把任意两个数都相加,看结果,选出最接近的答案;②随便写一种自认为最接近的答案;③先看百位相加,再看十位,个位相加的得数从而选出结果。课后,我对这块内容进行了加强:304、389、197、115。接近:300、400、200、100我问学生:现在两数相加最接近500的数你会选择304和389吗?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数相加接近700。
师:会选择197和115吗?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数的和接近300。
师:那选择哪两个数结果才会接近500呢?
生:300加200或400加100
师:这两种都接近500,是不是代表两种情况都可以?
生:不行,要最接近500才可以。
师:那怎么办?
生:两种情况的答案算一算,再选更接近的那种。
在这段教学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估算的独特魅力,从此,估算在他们的脑子里有了一席之地。
(2)在验证中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在编排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估算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在列竖式精确计算之前,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然而,虽然在教学时我们一再强调计算方法及要点,但学生的错误就像雾霾一样挥之不去,特别是“不够除商0”时,经常有学生忘记。例如:927÷9,常有学生口算成13。思来想去,唯有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在验证中体验估算的价值。927÷9,百位的9除以9是够除的,所以它的商肯定是三位数,即13肯定是错误的答案。如此验证,形成习惯之后,学生的估算意识更进了一步。
(3)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引导学生“要”估算。估算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感的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必须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我们学校要组织全校六个年级的同学去春游,每个年级4个班,三年级4个班人数分别为39,41,41,40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一起去春游?
问题一出,学生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结果,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估算”:每个班大约有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4×40=160人,全校大约有6×160=960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数字的观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估算,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也促进他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样的问题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估算的必要性,体验了估算的意义。
二、立足教材,渗透策略,引导学生“会”估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翻开教材,不难发现估算存在数学的许多领域,无论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或解决问题,教材中都有丰富的估算题材。我们应该怎么结合教材,交给学生估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呢?
(1)借助参照物进行估算。在小学阶段经常遇到的估算,大致可分为三类:数量估计(估数)、计算估计(估算)、测量估计(估测)。在学生学习估数或估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大家熟悉的单位作为参照物,然后再进行估计。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时,如下图,
图一,先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长方形里有100个),然后再引导学生圈一圈发现所有的球体大概可以分成10个这样的长方体,所以总共有10个100,大约有1000个球体。
图二,也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参照物(100粒豆子),然后再根据杯子中豆子的高度来判断,杯子二接近2个100,杯子三接近3个100。
有了这样的参照物,学生估算起来就有理有据,而不是盲目的猜测。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会给我们参照标准,需要自己寻找,观察。例如估测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很多情况下学生就是盲目的猜测。这时,就需要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寻找参照物,比如:旗杆跟教学楼差不多高,教学楼每层大约3米,所以旗杆大约15米。
(2)在开放性教学中学会多种估算方法。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估算”这节课时,以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为情境(曹冲是通过称石头的质量得到大象的质量)引导学生估算大象的重量。
你能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吗?学生有用“大估”、“小估”、“中估”、“四舍五入”等不同的方法,在給出实际结果后,吴老师让学生观察这几种估算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几个学生都说:喜欢“中估”或“四舍五入”估法,因为它们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对于学生的回答,吴老师没有给出直接的评价。而是出示了下面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哪种估算方法合理。
情境:350名学生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56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出现了两种估算方法:
方法1:56≈50,50×7=350,把56看成50都够了,实际上56个座位,肯定够。
方法2:56≈60,60×7=420,所以座位够了。
师:有这么多估算方法,那么对于这道题目,你们认为选择哪一种估算方法好?
生:选择方法1,因为把56“估小”了都够,按实际就更够了。
师:为什么不选择“大估”?
生:本来每辆车只有56个座位,估成了60个,就有可能不够。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要估算某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大约是多少时,可以采用多种估算方法,但要解决比多少的问题时,就应该考虑估算的策略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重视估算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小学数学教育[J],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