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盲区,即死亡教育、人性教育、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其内容、特点、推行措施等,为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学理论层面的探索。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健康;高等“教育盲区”
一、“教育盲区”的涵义
当前,在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出现了很多真空地带,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这些真空地带便是“教育盲区”。高等教育的“教育盲区”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本来应该存在的,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开设或讲授,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缺失性教育课程或教育内容。
从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来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盲区主要有“死亡教育”、“人性教育”、“性教育”、“民族情感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这些高等教育的盲区有的由来已久,有的刚刚出现,但都对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素质,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部分高等“教育盲区”分析
1.死亡教育
死亡在中国是一个禁忌话题。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死亡现象研究的缺失,死亡教育在过去的中国教育领域(医学类专业学科除外)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几乎也是真空地带。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轻生、自杀现象的出现,死亡教育已引起越来越多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死亡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已经完善和成熟。早在近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就开始了它死亡教育的探索历程。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1]
但对于什么是死亡教育,在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解。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就是探讨生死关系的一个教学历程;Fruehling(1982)认为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学,它从不同层面(如心理、精神、经济、法律等)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旨在减少各种因死亡而引起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2]其实,简单的理解,死亡教育就是针对动物主要是人类死亡现象的解析以及人类对待死亡现象态度培养的一种教育。
对于死亡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什么,需要根据一定的社会、教育环境来确定。由于中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开展过死亡教育,所以死亡教育在我国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
“死亡教育”应该包括以下诸多方面: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意义?人对待死亡态度,生命态度,正视死亡现象的心理培养,死亡创伤的心理康复,临终关怀,发现死亡之美等。其中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重要也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生命态度和临终关怀教育。因为它们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2.人性教育
人性教育是交给学习者“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内容的一种教育。“人性化教育是以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幸福为目的,符合人性、尊重人性的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3]也有学者从人的社会关系入手,指出:“人性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及人与社会关系认知深化的结果。人性化要求社会给予人应有的尊重和满足,使人在宽容、支持、和谐的环境中获得个性的调适与完善。”[4]可见人性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人性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一些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古代儿童教育典籍《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等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性教育内容。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专业化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缺失,使得学校教育资源、学生精力越来越多的放在了职业培养和社会工作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性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与人性有关的我国大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典型的如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事件”等。这些主观性违规、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都是大学生缺乏人性的一种表现。
从“人性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性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所以不宜对它进行限制性的解读。但是,关于人性教育的内容,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人性的涵义;人性区别于非人性的特点;人性丰富的表现特征;人性缺失危害的防范教育等。
3.性教育
性教育与死亡教育一样,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没有真正的存在过。但与死亡教育不同,前者是因为人们的恐惧和禁忌,后者则是隐私和羞耻。虽然我国古人就说过“食色,性也”,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性爱小说和性爱指导典籍,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都认为性是私人化的、羞耻的东西,不能拿出来公开讲,何况是正规的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教育领域。所以性教育在中国鲜有人谈及,尤其是成年人的性教育,其中就包括青年大学生。“今日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人会质疑性教育的必要性了。但是,对于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5]尽管有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青年性教育,但其实关于性教育的分歧在理论上的争论没有真正的开始过。性教育在初级教育阶段的尝试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比如北京和上海小学生的性教育教材事件:缺失不行,存在了却备受嘲讽和责难。
性是人类的本能,是成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性的直面和重视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我们不开展这类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获取就不存在:越是回避,越是好奇。大多数大学生的此类教育是通过其它各类手段来获取的,有调查表明:“男女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例最高的都是报刊书籍;其次是因特网、同性朋友、文艺作品;再次是老师、异性朋友、父母、其它;在性方面遇到问题,大多数(69.2%)的学生都会自己查资料寻求答案,22.4%的学生会问自己的好友”。[6]毫无疑问,这类缺乏正规化的知识来源和问题解答方式,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性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性的起源;性的发展——性学的发展和性爱的发展;性的作用;性的社会意义;性爱之美;性技巧、性情趣教育等。只有当青年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这个领域时,迷惑才会缓解,性的社会意义才真正完整。这是教育在中国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三、高等“教育盲区”对大学生的危害
高等“教育盲区”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做出危害自己进而危害社会的现象。
仅以与死亡教育缺失有关的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现象为例。
有人曾对36例大学生自杀现象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自杀原因:恋爱受挫11例,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就业绝望等16例,抑郁等精神障碍8例,身体残障2例,(其中混合原因1例,所以数据显示为37例);(自杀者)学习成绩:优秀13例,良好8例,中等9例,差6例”。[7]可以看出自杀者自杀的原因和自杀者的学业并不相关,自杀在不同成绩分层的学习者之间存在普遍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普遍漠视,死亡选择的轻率性(即存在激情自杀的可能性),死亡原因的简单化等。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以“我爸是李刚”闻名全国,在世界范围也引起一定轰动的李启铭河北大学交通肇事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杀人事件”,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些大学生对别人生命的漠视和人性的极度失落,也同样显示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大学教育领域开展死亡教育和人性教育的迫切性。
四、“教育盲区”类教育内容开展的途经研究
1.开办教育讲座、沙龙
对于死亡教育、性教育、人性教育等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教育内容和合格的教育者的教育盲区,不能盲目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因为国外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并不(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77页)一定适合我国的教育和社会现状。针对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先采取一些循序渐进的方式,譬如,可以针对其中某一个话题,由感兴趣的学者或专业人士开办相关的学术讲座或沙龙讨论,再逐步试行、摸索教育方式,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最后再编写教材,系统推行。当然由于社会消极意识的影响,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教学人员的缺失等原因,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2.政策推广
一项教育政策的产生和发生效应往往分为两种形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由于我国领导主导型社会的现状,即上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下流动的速度和效果要比下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上流动的快,效果也好。因此,对于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盲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合适的时间出台一些教育政策,自上而下推动教育改革。因为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的统一并不存在完全的一致性,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潮流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以政策的形式推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以顺应时代潮流。
3.倾听被教育者的声音
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行死亡教育、人性教育和性教育需要得到青年大学生的认同,这一点是此类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只是教育者、教育部门的一厢情愿,不但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者选择都应该广泛的征求被教育者的意见建议。
4.小范围影响大社会
“教育盲区”的教育改革效果最终要到社会上去检验,因为大学生活只是大学生人生经历很小的一部分;另外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还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教育盲区的一些教育实践要注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社会大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以小环境影响大环境,最终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长期的、大范围的环境,也让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力量来影响社会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教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
[2]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3]苑文英,张克呈,刘秀华.大学生的人性教育和性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
[4]李春莉.浅析人性教育[J].广西轻工业,2010(7).
[5]方刚.大学性教育模式的思考—禁欲型性教育与综合型性教育之辩[J].中国青年研究,2008(7).
[6]李永芳,牛瑞仙.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8,17(7)
[7]史辉.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研究—基于全国部分院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3).
作者简介:
孙文龙,现供职于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
鞠增仁,男,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生教育等。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健康;高等“教育盲区”
一、“教育盲区”的涵义
当前,在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出现了很多真空地带,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这些真空地带便是“教育盲区”。高等教育的“教育盲区”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本来应该存在的,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开设或讲授,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缺失性教育课程或教育内容。
从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来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盲区主要有“死亡教育”、“人性教育”、“性教育”、“民族情感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这些高等教育的盲区有的由来已久,有的刚刚出现,但都对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素质,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部分高等“教育盲区”分析
1.死亡教育
死亡在中国是一个禁忌话题。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死亡现象研究的缺失,死亡教育在过去的中国教育领域(医学类专业学科除外)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几乎也是真空地带。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轻生、自杀现象的出现,死亡教育已引起越来越多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死亡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已经完善和成熟。早在近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就开始了它死亡教育的探索历程。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1]
但对于什么是死亡教育,在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解。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就是探讨生死关系的一个教学历程;Fruehling(1982)认为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学,它从不同层面(如心理、精神、经济、法律等)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旨在减少各种因死亡而引起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2]其实,简单的理解,死亡教育就是针对动物主要是人类死亡现象的解析以及人类对待死亡现象态度培养的一种教育。
对于死亡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什么,需要根据一定的社会、教育环境来确定。由于中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开展过死亡教育,所以死亡教育在我国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
“死亡教育”应该包括以下诸多方面: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意义?人对待死亡态度,生命态度,正视死亡现象的心理培养,死亡创伤的心理康复,临终关怀,发现死亡之美等。其中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重要也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生命态度和临终关怀教育。因为它们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2.人性教育
人性教育是交给学习者“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内容的一种教育。“人性化教育是以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幸福为目的,符合人性、尊重人性的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3]也有学者从人的社会关系入手,指出:“人性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及人与社会关系认知深化的结果。人性化要求社会给予人应有的尊重和满足,使人在宽容、支持、和谐的环境中获得个性的调适与完善。”[4]可见人性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人性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一些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古代儿童教育典籍《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等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性教育内容。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专业化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缺失,使得学校教育资源、学生精力越来越多的放在了职业培养和社会工作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性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与人性有关的我国大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典型的如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事件”等。这些主观性违规、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都是大学生缺乏人性的一种表现。
从“人性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性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所以不宜对它进行限制性的解读。但是,关于人性教育的内容,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人性的涵义;人性区别于非人性的特点;人性丰富的表现特征;人性缺失危害的防范教育等。
3.性教育
性教育与死亡教育一样,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没有真正的存在过。但与死亡教育不同,前者是因为人们的恐惧和禁忌,后者则是隐私和羞耻。虽然我国古人就说过“食色,性也”,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性爱小说和性爱指导典籍,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都认为性是私人化的、羞耻的东西,不能拿出来公开讲,何况是正规的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教育领域。所以性教育在中国鲜有人谈及,尤其是成年人的性教育,其中就包括青年大学生。“今日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人会质疑性教育的必要性了。但是,对于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5]尽管有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青年性教育,但其实关于性教育的分歧在理论上的争论没有真正的开始过。性教育在初级教育阶段的尝试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比如北京和上海小学生的性教育教材事件:缺失不行,存在了却备受嘲讽和责难。
性是人类的本能,是成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性的直面和重视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我们不开展这类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获取就不存在:越是回避,越是好奇。大多数大学生的此类教育是通过其它各类手段来获取的,有调查表明:“男女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例最高的都是报刊书籍;其次是因特网、同性朋友、文艺作品;再次是老师、异性朋友、父母、其它;在性方面遇到问题,大多数(69.2%)的学生都会自己查资料寻求答案,22.4%的学生会问自己的好友”。[6]毫无疑问,这类缺乏正规化的知识来源和问题解答方式,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性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性的起源;性的发展——性学的发展和性爱的发展;性的作用;性的社会意义;性爱之美;性技巧、性情趣教育等。只有当青年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这个领域时,迷惑才会缓解,性的社会意义才真正完整。这是教育在中国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三、高等“教育盲区”对大学生的危害
高等“教育盲区”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做出危害自己进而危害社会的现象。
仅以与死亡教育缺失有关的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现象为例。
有人曾对36例大学生自杀现象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自杀原因:恋爱受挫11例,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就业绝望等16例,抑郁等精神障碍8例,身体残障2例,(其中混合原因1例,所以数据显示为37例);(自杀者)学习成绩:优秀13例,良好8例,中等9例,差6例”。[7]可以看出自杀者自杀的原因和自杀者的学业并不相关,自杀在不同成绩分层的学习者之间存在普遍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普遍漠视,死亡选择的轻率性(即存在激情自杀的可能性),死亡原因的简单化等。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以“我爸是李刚”闻名全国,在世界范围也引起一定轰动的李启铭河北大学交通肇事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杀人事件”,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些大学生对别人生命的漠视和人性的极度失落,也同样显示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大学教育领域开展死亡教育和人性教育的迫切性。
四、“教育盲区”类教育内容开展的途经研究
1.开办教育讲座、沙龙
对于死亡教育、性教育、人性教育等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教育内容和合格的教育者的教育盲区,不能盲目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因为国外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并不(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77页)一定适合我国的教育和社会现状。针对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先采取一些循序渐进的方式,譬如,可以针对其中某一个话题,由感兴趣的学者或专业人士开办相关的学术讲座或沙龙讨论,再逐步试行、摸索教育方式,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最后再编写教材,系统推行。当然由于社会消极意识的影响,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教学人员的缺失等原因,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2.政策推广
一项教育政策的产生和发生效应往往分为两种形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由于我国领导主导型社会的现状,即上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下流动的速度和效果要比下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上流动的快,效果也好。因此,对于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盲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合适的时间出台一些教育政策,自上而下推动教育改革。因为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的统一并不存在完全的一致性,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潮流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以政策的形式推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以顺应时代潮流。
3.倾听被教育者的声音
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行死亡教育、人性教育和性教育需要得到青年大学生的认同,这一点是此类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只是教育者、教育部门的一厢情愿,不但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者选择都应该广泛的征求被教育者的意见建议。
4.小范围影响大社会
“教育盲区”的教育改革效果最终要到社会上去检验,因为大学生活只是大学生人生经历很小的一部分;另外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还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教育盲区的一些教育实践要注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社会大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以小环境影响大环境,最终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长期的、大范围的环境,也让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力量来影响社会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教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
[2]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3]苑文英,张克呈,刘秀华.大学生的人性教育和性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
[4]李春莉.浅析人性教育[J].广西轻工业,2010(7).
[5]方刚.大学性教育模式的思考—禁欲型性教育与综合型性教育之辩[J].中国青年研究,2008(7).
[6]李永芳,牛瑞仙.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8,17(7)
[7]史辉.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研究—基于全国部分院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3).
作者简介:
孙文龙,现供职于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
鞠增仁,男,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生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