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筑行业如果仅停留在传统行业的层面的话并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因此加强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在前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在充分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施工; 信息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S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222-01
1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要求紧、项目参与单位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这就为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严竣的挑战。而随着现代什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城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也成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2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增加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2)有利干增强企业的核心竟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有序性。(3)降低企业的库存,减少资金的.与用,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4)加速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度,实现资金和信息的快速重复有效的利用。(5)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集成化项目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6)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提升技术人才的脑力价值.以及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7)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2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要点
通过结合实践以及对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心得体会,提出信息化管理建设应当重点掌握的要点:
2.1 管理模式。工程顶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成本、质量、进度、合同、物资材料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国内墓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另外由于国情的差别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2.2 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推进。
2.3 人员素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摸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另外对于管理来讲。信息只是基础的原料,信息是为管理、为人的科学判断和分析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的生存基础是对知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如何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教数据重复使用到招投标、生产中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事情,要避免以往档案中大量信息无法利用和经验随有关人员的离去而带走的现象。
3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3.1 安全性
网络运行安全可靠是整个网络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管理的大部分业务都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运行,这就要求网络系统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必须具有网络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在网络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选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在关键部位采用冗余备份设计,避免单点故障,保证系统长期、可靠、隐定地运行。(2)采用优秀的管理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故障。(3)采用可靠的备份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4)对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网络要具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能对关键数据提供多重保护。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访间控制列表、子网隔离和“防火墙”等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3.2 通用性
双方共建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具备实用性,安全性,而且為了能够更好地同建设部的有关标准、规范协调一致,同国际工程建设的FTDIC条欲相接轨,更快地向市场化、国际化过渡。同时,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均是国内外厂商都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网络选用的协议和设备均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将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的网络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3.3 先进性
网络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确保本网络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因此可以保证开发软件的平台与使用软件的平台能适应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具备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
3.4 扩展性
为了保证用户已有的其他应用管理软件可以不因应用此网络而废弃,同时为了保证用户今后应用其他软件而不与本网络相冲突,本网络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网络对已有软件的兼容与综合,因此本网络具备开放性与扩充性以保证系统对用户已购置资源的支持。
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并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在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故式的体系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使相对蚀立的子系统易于进行组合调整。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在外界环境改变时,网络可以不作修改或作少量设置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同时建立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支持其他厂商的工程应用软件在网络化工程管理系统中运行。
3.5 可维护性
整个网络运行稳定、易于维护。网络的执行文件与数据文件分离。网络能检测文件系统的完备性,并提供数据库文件备份及恢复的功能模块。
3.6 经济性
企业管理信怠网络的建设,要从经济方面着眼。由于网络是一个通用的集成系统信息平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投入,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能够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办好最多的事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各部门已有的各种软件、硬件资源,在本网络中得到充分利用,以保护原有投资。
4 总结
我国工程项目的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理论、方法及手段逐步得到了完善,信息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信息技术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而是管理理念、组织方式与执行水平的综合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引导工程项目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而又充满挑战的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必将成为项目管理集中研究与发展的重点,从而使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欧家锋.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
[2] 钱方杰.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3.
[关键词]工程施工; 信息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S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222-01
1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要求紧、项目参与单位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这就为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严竣的挑战。而随着现代什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城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也成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2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增加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2)有利干增强企业的核心竟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有序性。(3)降低企业的库存,减少资金的.与用,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4)加速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度,实现资金和信息的快速重复有效的利用。(5)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集成化项目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6)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提升技术人才的脑力价值.以及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7)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2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要点
通过结合实践以及对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心得体会,提出信息化管理建设应当重点掌握的要点:
2.1 管理模式。工程顶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成本、质量、进度、合同、物资材料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国内墓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另外由于国情的差别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2.2 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推进。
2.3 人员素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摸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另外对于管理来讲。信息只是基础的原料,信息是为管理、为人的科学判断和分析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的生存基础是对知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如何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教数据重复使用到招投标、生产中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事情,要避免以往档案中大量信息无法利用和经验随有关人员的离去而带走的现象。
3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3.1 安全性
网络运行安全可靠是整个网络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管理的大部分业务都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运行,这就要求网络系统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必须具有网络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在网络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选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在关键部位采用冗余备份设计,避免单点故障,保证系统长期、可靠、隐定地运行。(2)采用优秀的管理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故障。(3)采用可靠的备份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4)对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网络要具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能对关键数据提供多重保护。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访间控制列表、子网隔离和“防火墙”等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3.2 通用性
双方共建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具备实用性,安全性,而且為了能够更好地同建设部的有关标准、规范协调一致,同国际工程建设的FTDIC条欲相接轨,更快地向市场化、国际化过渡。同时,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均是国内外厂商都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网络选用的协议和设备均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将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的网络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3.3 先进性
网络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确保本网络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因此可以保证开发软件的平台与使用软件的平台能适应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具备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
3.4 扩展性
为了保证用户已有的其他应用管理软件可以不因应用此网络而废弃,同时为了保证用户今后应用其他软件而不与本网络相冲突,本网络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网络对已有软件的兼容与综合,因此本网络具备开放性与扩充性以保证系统对用户已购置资源的支持。
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并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在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故式的体系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使相对蚀立的子系统易于进行组合调整。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在外界环境改变时,网络可以不作修改或作少量设置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同时建立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支持其他厂商的工程应用软件在网络化工程管理系统中运行。
3.5 可维护性
整个网络运行稳定、易于维护。网络的执行文件与数据文件分离。网络能检测文件系统的完备性,并提供数据库文件备份及恢复的功能模块。
3.6 经济性
企业管理信怠网络的建设,要从经济方面着眼。由于网络是一个通用的集成系统信息平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投入,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能够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办好最多的事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各部门已有的各种软件、硬件资源,在本网络中得到充分利用,以保护原有投资。
4 总结
我国工程项目的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理论、方法及手段逐步得到了完善,信息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信息技术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而是管理理念、组织方式与执行水平的综合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引导工程项目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而又充满挑战的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必将成为项目管理集中研究与发展的重点,从而使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欧家锋.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
[2] 钱方杰.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