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浮华就本真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is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梁实秋先生深受传统儒道文化的熏陶,同时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元素,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的人性,作品既幽默风趣,又沉郁闲适,其纯粹本真的文学特质,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营养。
  关键词:幽默;闲适;本真
  初见梁实秋其名,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杂文里。同为文人,观点迥异,难免对骂。鲁迅先生性情刚烈,文笔桀骜,给梁实秋起的名字有点不雅;到了大三的某个黄昏,我蓦然回首,学校开架书库的书架上,赫然矗立着一本大得出奇厚得离谱的《远东英汉大辞典》,凑近一看,“梁实秋编撰”。我一时错愕,梁实秋竟有如此煌煌巨著,不可思议!
  今年的暑假,因忌惮屋外的太阳与燥热,我竟日闭门,在空调风扇的簇拥下闲看里约奥运,以及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冰心先生曾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这里的“才”、“情”、“趣”三者之关系,虽不能作硬性的主次之分,但有一点是明朗的,有“情”有“趣”的人不在少数,而有“才”的凤毛麟角,换句话说,纵有如花的笑靥,也得仰仗生花的妙笔,方成经典与永恒。《雅舍小品》写人伦道德、世态炎凉,甚至写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营养娱乐,都是身边凡人琐事,诚如梁先生所言,“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但因其触碰关涉之广,剖析挖掘之深,已然不见随写急就之痕,而是蔚成山花烂漫,大象大雅。
  《雅舍小品》一辑,先得说《雅舍》。写其位置,“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写得够素朴的,甚至够板滞、够土气的,却不期收取“平中见奇,朴中见色”之效;写其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长短并用,整散结合,用于杜牧的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似乎相得益彰、佳偶天成,而用于如此“雅舍”,怎不令人喷饭!有人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抚琴研经之间,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外露无遗;而《雅舍》的贴近苍生、紧接地气,作者的随缘自适,不也是一番别样风景!
  说到下棋,自然想到赵师秀的《约客》,那“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言近情远,含吐不露、欲说还休的韵致,让人回味良久,而梁实秋的《下棋》,也自有其意态情趣。写到对手戏的高潮处,有这样的文字:“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桌子上去了!”鲜活、灵动、逼真、细腻,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穷形尽相,真叫人忍俊不禁!
  顺便提一下梁先生的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文中的“徐老虎”,长的是这副模样:“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初读乍看,难免让人心生厌意,再往下读,这却是让先生心生无限景仰的人生导师!绚烂之极趋于平淡之至,丑与美竟是如此邻里,贻留于人者,岂止戏谑!
  一双明察秋毫的眼,一颗超脱宽容的心,梁实秋沉入生活,咀嚼品咂,以睿智的眼光或俯瞰或仰观,以简洁而中和的方式一语道破,嘲弄中有理解,戏谑中有宽容,文章既不沉重,也不油滑,少了讽刺,多了风趣。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先生认为:“在现代散文作家中,论幽默的才能,首推梁实秋,其次是钱钟书。”也有一种颇为近似的说法,老舍的幽默是以“揶揄”为主,虽有讽刺,却不带痛感:钱钟书的幽默露其锋芒,夹带痛感;而梁实秋的幽默多以“调侃”为主,即使怒火中烧怒不可遏,也是乐不可支笑不可仰。他的这种风格,一半要追溯到他的导师——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的权威白璧德教授,他的偏爱秩序、稳健、理性,抵触偏激、冲动和非理智,给了梁实秋终身性的影响。梁实秋认为,文学的价值不在于文学是否表现了时代精神、革命理论、传统思想,而在于它是否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他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说:“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而另一半呢,依我看,一切文学即人学,人的心性、气质、阅历、志趣乃至偏好等等,无不烙印镌刻于字里行间,唐李白杜甫如此,宋苏东坡辛弃疾如此,梁实秋也是如此。台湾关过煊先生评价梁实秋之文,以“温柔敦厚、谑而不虐、谈言微中、发人生醒”十六字来概括,这十六字既见其文,又何尝不见其人?年少饱读古代典籍,外加父辈的言传身教,使他具备了中国传统型的文化人格:追求正道、自尊自强、宽厚谦谨、宁静致远。他的幽默,是笑盈盈的,是温婉的绵柔的水性的。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江南之水,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两性并存,持戟呐喊的鲁迅,把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而梁实秋,则把幽默风趣演绎到了极致。
  与幽默相伴而行的,就是闲适。闲适不是饱食终日者的消遣,不是百无聊赖者的游戏,是思想者冥思苦想间的一个欠身,是行动者风雨兼程处的片刻小憩。梁先生文中透露出的“闲”,不是恣意的欢谑,而是宁静悠远的心境,是从生活中采撷咀嚼而来的心灵的自由与舒展。他的《窗外》:“以前住在人烟稠密天下第一的都市里,我看见的天仅是小小的一块,像是坐井观天,迎面是楼,左面是楼,右面是楼,后面还是楼,楼上不是水塔,就是天线,再不然就是五色缤纷的晒洗衣裳,井底蛙所见的天只有那么一点点。”——似少者夜里细数满天的星辰,似老者饭后慢踱脚下的石板,悠悠然,徐徐然,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他的《代沟》:“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谁也无需剑拔弩张,放任自己,而诿过于代沟。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不能像希腊神话中的亚力山大以利剑砍难解之绳结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因为人终归是人。”——似老母的絮聒、长者的寒暄,娓娓而来,清沁着齿颊,软化着血管,中和着脾胃,熨帖着心灵。   说到闲适,先提提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似乎是始祖,不夹杂尘世烟火;后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都忙着,也都闲着,率性而就,自在自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着,鸟飞了,云飘了,只有山伴人,人伴山,好空旷,好纯净,好澄明,好自在!至如法国的卢梭,他在迟暮的余辉中再一次展开思维的双翅,任泛泛的、愉快的思考掠过清雅的心灵,在静谧的湖面上划出点点涟漪,淡淡低荡开,悠悠地波及心底深处,从野花杂草的根茎花蕾中去领略人生的百味,竟成就绝唱《遐想》,可谓闲到极处,收获极致,那是闲庭信步之间的妙手偶得。与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大家一样,梁实秋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骨子里渗染着中国"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儒家伦理, 以及自然、本真、随缘的道家之风,兼采撷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其作品洋溢着中西合璧、雅致闲适的文化气息,无疑是对中国传统闲适文化的一份承续,一份光大。
  小品文容量较小,没有高山峻岭雄浑昂扬之态,没有大海江河奔腾咆哮之势,但,周作人的舒徐冲淡,林语堂的寓庄于谐,朱自清的理趣诗意,丰子恺的率真飘然,张爱玲的苍凉潇洒,让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不过,我的脑子里也浮泛出这样的臆想:这些骤然明亮的精神夜空的周围,也许该有荫翳;夜空下的空气中,也许存有纤尘。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最重要的,也许在于一份望断、一份斩截、一份滤取与存留。我更愿相信,白发渔樵的对酌笑谈,是源于他们的“惯看秋月春风”;苏东坡的“何妨吟啸且徐行”,是源于“乌台诗案”的馈予;而梁实秋的沉郁闲适,与他的播迁人生,尤其与他的“人生四恨”之一的陆放翁式的痛楚,丝缕相连。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梁实秋先生一生“挈妇将雏”,辗转难定,能闹中取静,忙中求闲,得一份“晴耕雨读”式的淡定从容,实堪为读书人的楷模,而先生的小品文,其思想感情方面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弘的雅量,其语言风格方面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配得上“文质彬彬”的称誉。在这炎天溽暑的时节,在这难避喧嚣浮华的年代,能与纯粹、地道、本真的读书人打个照面,或将自己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打个盹,不失为一份清欢,一份清福。
  参考文献:
  [1]王岐立.梁实秋文学思想浅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4(2):10-16.
  [2]周伊慧.梁实秋的人性论批评与美国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J].北方论丛, 2007(2):49-53.
其他文献
摘要:魏晋志怪小说的研究,在文体研究和文化研究方面已经产生了不少成果,而在对作者创作心理及所反映的社会意识方面,似乎关注不多。本文从对魏晋时期的社会环境及生存状况分析入手,反向探寻不同阶层的社会流行观念在志怪小说作品中的影响与反映,从而缕析出创作者的文化心理背景及其创作诉求。  关键词:魏晋志怪小说;创作心理  在魏晋历史的不少时间中,社会急剧动荡,政治经济失范,生存状况恶劣,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得不
期刊
摘要:全球化指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各国文化独具特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崇尚孔子儒家文化,而日本民族文化审美追求的是以悲为美的物哀。日本人喜爱美,尤其是钟爱物哀。日本列岛被美丽的大自然所环抱,可是资源匮乏和天灾多难却使日本人心里形成了“悲观”的尊贵气质。物哀是日本传统的文学理念,同时也是一个美学范畴。  关键词:以悲为美;日本文学;物哀  物哀是了解日本古典文
期刊
摘要:作为前文字研究材料中极为常见的符号,“十”字纹不仅仅蕴藏着原始先民的信仰崇拜,更凝结了最为原始的符号创造思维。本文将在介绍“十”字纹产生的文化背景、符号变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例,分析记号性族徽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十”字纹;“卐”字纹;图腾崇拜;族徽表达;甲骨文;亚;巫  作为一种古老的记号族徽,“十”字纹在诞生之初便蕴藏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敬畏
期刊
摘要:从2012年开始,中职语文全面实施新教材,使得教师与学生站在通一个起跑线上。如何在课堂上采取新的模式使得学生摆脱原有的认识,让议论文的学习不再晦涩难懂、枯燥无味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议论文;中职教学;传统文化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着重弄清文章的论点,研究作者论证的方式。在课堂上,往往是采取“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下了很多功夫,但是仍然
期刊
摘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勤工助学学生,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以web2.0环境下的勤工助学在线管理的创新管理模式,从而科学合理地规划、组织和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在线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规模屡创新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环境表现为多元化、多屏化、全能化、互动共生等特点。大学生微视频创作在全媒体时代的互动传播环境下表现出创作能力强,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渠道狭窄等创作与宣传的瓶颈。  关键词:全媒体;微视频;爱临沂网;创作;宣传  一、大学生网络微视频创作概述  由中国电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的《十一度青春》系列新媒体短片之《老男孩》上映,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追捧。这可以看做是微视频的创作开
期刊
李安在自述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写过的自己——瘦弱缄默的童年、优柔寡断的青年和被压抑得难以喘息的中年不得志。导演个人的经历投射在其电影风格和角色塑造中,或许就像影片中比利林恩的那句台词:“人生一样,电影也是如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便是这样一部假定性极强、极能叫人陷入的电影。导演讲的是比利林恩,讲的也是他自己;影片在告诉你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事,又其实说的是不必烦扰浩大信仰的踏实生活;观者以为自
期刊
摘要:“心理史学”作为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中最经典的设计,历来被人称道。但根据达科·苏恩文的观点,这一设定内在的“封闭性”妨害了作品叙事的“开放性”。所以,小说在“史诗”与“神话”这两种结构的取向上是“摇摆”的。本文从小说的文本结构、叙述动力和文本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摇摆”,在揭示这一问题的同时,也试图对阿西莫夫如此设计的“合理性”作出一番关照。  关键词: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心理史学  
期刊
摘要:余华的小说大多展现苦难中人类强烈的生存意识,《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在诙谐幽默的笔调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的苦难和伤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顽强的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本文将从《许三观卖血记》展现的苦难和伤痛中分析小说所体现的生存主题。  关键词:苦难;伤痛;生存主题  《许三观卖血记》生动的描写了特殊年代下中国最底层民众的真实生存状况,在这其中体现普通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不可避免又无法反抗的苦难与
期刊
摘要:关于清刘鹗的《老残游记》一书,在鲁迅将其定性为“谴责小说”之后,研究者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其政治方面的隐含意义上,也有人注重其自然风光的描写,风土习俗的状物摹情,或是其语言文字本身的变换规律与遣词造句的风雅。笔者更多关注的是《老残游记》的字里行间,刘鹗借主人翁老残之口所表明的处世之道,哲理沉思以及人生态度。  关键词:老残;处世之道;悲悯;哲思;平等意识  《老残游记》中景物描写自然灵动而形象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