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我们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提高档案信息服务,对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档案 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P63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46-01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的转化,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为社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1、我国数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各地、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从长期封闭性、半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转变还是初步的、尝试性的,档案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档案资源中蕴藏的丰富信息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在档案信息储存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归档、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等问题,使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和紧迫。
2、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旧有观念束缚档案信息化发展
长期以来,档案馆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很难实现资源共享,没有达到信息为全社会服务的目的;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工作无非就是归档整理、有序排列,以便能够快速翻阅,只要能保证资料保管完整、整齐美观、检索方便就算完成工作,缺乏信息共享、服务社会的意识,这种安于现状、墨守陈规的思想,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2.2 档案信息化专业技术落后
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单单有几台计算机加之简单的系统软件就算开发完毕,而是必须要由健全的基础硬件设施,如计算湘以扫描仪,还要有全面的软件设施、档案管理软件和安全防护系统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开展信息化建设。此外,电子档案需要存储在介质上,存储介质的保护、防止数据信息的丢失、确保传输介质稳定及信息的完整传输也都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目前,我国不少机构虽有独立的软件平台,却没有统一标准的软件系统对接,而在信息化建设中又各行其是,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3 档案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信息共享却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在某些范围,若要达到全社会共享,还存在一个信息安全保密的问题。网络病毒与网络黑客的出现,对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是一个挑战,档案信息共享随时会出现信息漏洞的现象,这就会对档案工作造成威胁,在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漏洞很可能是无意当中就会出现,无法保证信息的复制,这就出现了保密工作和信息共享的矛盾,而如何在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就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档案工作人员信息素养不高
在信息时代,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者既要懂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熟練操作办公软件,能把信息管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还要对现有的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信息归类,提炼加工有用的信息供档案信息需要者使用。而目前,我国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工作者比较少,大多只能满足一些基本的需要,不能达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只是简单地进行计算机基本管理,而无法实现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3、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优化馆藏结构
优化馆藏结构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基础。由于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馆藏结构的优化能够决定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模式。我们可以通过扩大信息接收的范围,广泛的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馆藏档案信息的材料,增加有价值的信息储藏量。
3.2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档案信息资源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高素质。首先,在思想上,档案人员要对这项工作充满热情,并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档案人员不仅要懂得档案管理,还要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要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从各个角度提升档案人员的素质,包括提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3.3 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
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没有完善稳妥的安全防范措施,档案信息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首先,建立档案信息的安全机制,要有层次分明的信息利用机制和严格的权限设置,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其次,运用防火墙技术,由于网络病毒及黑客的手段很隐蔽,因此,要把这一技术广泛应用到信息化当中,阻隔因病毒侵害、黑客攻击等引发的不安全因素,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运用。
3.3 加快相关立法和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根据一些较发达国家的经验,以立法的方式确定对文件的管理,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解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档案工作方面相关立法工作的步伐还是偏慢。国际上常见的做法是对文件的生成过程在法律框架中进行规范,使得文件从生成乃至生成之前就开始对其依法进行规范的管理,同时按照法定的流程监控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这样一来,可以从文件管理的大系统着眼,以批量或较完整的集合处理方式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从而避免了仅对单份电子文件采取管理措施及进行真实性、合法性鉴定和甄别造成的漏洞和不便。一些国际标准也体现了这种理念和方法,如ISO-18894等文件管理规范等。我国正在积极参与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和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以促进我国的相关法规体系的建设。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与法制建设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上差距较大,立法工作又相对滞后,直接采用相关标准很不现实。这就需要我们面对现实,尽量使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原则是面向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标准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一般性的信息处理标准要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档案属性较为明显的信息技术要求制定行业标准。总之要尽量减少档案自定标准的数量,加快标准体系的形成提高标准化程度。这样利于与国家信息系统兼容,防比形成档案信息孤岛。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化建没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建设进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我们要运用辩证思维,既不能自目从新、脱离实际,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不前。档案信息资源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才有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发挥自身社会价值,为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巧玲.浅析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档案,2012,(4).
[2]熊海燕.浅论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J]. 潍坊学院学报,2010,(3).
[3]熊亚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5).
[关键词]数字档案 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P63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46-01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的转化,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为社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1、我国数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各地、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从长期封闭性、半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转变还是初步的、尝试性的,档案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档案资源中蕴藏的丰富信息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在档案信息储存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归档、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等问题,使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和紧迫。
2、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旧有观念束缚档案信息化发展
长期以来,档案馆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很难实现资源共享,没有达到信息为全社会服务的目的;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工作无非就是归档整理、有序排列,以便能够快速翻阅,只要能保证资料保管完整、整齐美观、检索方便就算完成工作,缺乏信息共享、服务社会的意识,这种安于现状、墨守陈规的思想,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2.2 档案信息化专业技术落后
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单单有几台计算机加之简单的系统软件就算开发完毕,而是必须要由健全的基础硬件设施,如计算湘以扫描仪,还要有全面的软件设施、档案管理软件和安全防护系统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开展信息化建设。此外,电子档案需要存储在介质上,存储介质的保护、防止数据信息的丢失、确保传输介质稳定及信息的完整传输也都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目前,我国不少机构虽有独立的软件平台,却没有统一标准的软件系统对接,而在信息化建设中又各行其是,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3 档案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信息共享却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在某些范围,若要达到全社会共享,还存在一个信息安全保密的问题。网络病毒与网络黑客的出现,对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是一个挑战,档案信息共享随时会出现信息漏洞的现象,这就会对档案工作造成威胁,在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漏洞很可能是无意当中就会出现,无法保证信息的复制,这就出现了保密工作和信息共享的矛盾,而如何在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就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档案工作人员信息素养不高
在信息时代,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者既要懂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熟練操作办公软件,能把信息管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还要对现有的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信息归类,提炼加工有用的信息供档案信息需要者使用。而目前,我国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工作者比较少,大多只能满足一些基本的需要,不能达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只是简单地进行计算机基本管理,而无法实现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3、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优化馆藏结构
优化馆藏结构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基础。由于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馆藏结构的优化能够决定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模式。我们可以通过扩大信息接收的范围,广泛的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馆藏档案信息的材料,增加有价值的信息储藏量。
3.2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档案信息资源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高素质。首先,在思想上,档案人员要对这项工作充满热情,并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档案人员不仅要懂得档案管理,还要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要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从各个角度提升档案人员的素质,包括提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3.3 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
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没有完善稳妥的安全防范措施,档案信息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首先,建立档案信息的安全机制,要有层次分明的信息利用机制和严格的权限设置,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其次,运用防火墙技术,由于网络病毒及黑客的手段很隐蔽,因此,要把这一技术广泛应用到信息化当中,阻隔因病毒侵害、黑客攻击等引发的不安全因素,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运用。
3.3 加快相关立法和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根据一些较发达国家的经验,以立法的方式确定对文件的管理,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解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档案工作方面相关立法工作的步伐还是偏慢。国际上常见的做法是对文件的生成过程在法律框架中进行规范,使得文件从生成乃至生成之前就开始对其依法进行规范的管理,同时按照法定的流程监控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这样一来,可以从文件管理的大系统着眼,以批量或较完整的集合处理方式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从而避免了仅对单份电子文件采取管理措施及进行真实性、合法性鉴定和甄别造成的漏洞和不便。一些国际标准也体现了这种理念和方法,如ISO-18894等文件管理规范等。我国正在积极参与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和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以促进我国的相关法规体系的建设。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与法制建设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上差距较大,立法工作又相对滞后,直接采用相关标准很不现实。这就需要我们面对现实,尽量使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原则是面向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标准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一般性的信息处理标准要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档案属性较为明显的信息技术要求制定行业标准。总之要尽量减少档案自定标准的数量,加快标准体系的形成提高标准化程度。这样利于与国家信息系统兼容,防比形成档案信息孤岛。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化建没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建设进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我们要运用辩证思维,既不能自目从新、脱离实际,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不前。档案信息资源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才有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发挥自身社会价值,为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巧玲.浅析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档案,2012,(4).
[2]熊海燕.浅论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J]. 潍坊学院学报,2010,(3).
[3]熊亚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