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中素质教育早在10多年前就已实施,近年来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颁布《新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并且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知、情、意、行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素质的培养?下面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加强素质培养谈谈我的体会和心得。数学概念、定义、定理、性质等以其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性、精炼性堪称数学一绝,而学生、甚至是一些数学教师尚未真正领悟这方面的特点,在学生看来,只有语文、英语才是语言学科,所以他们在表达数学问题或解释数学结论时就感到很迷茫,甚至很棘手。如多数学生在解释数学结论时还是停留在“数”到“数”、“式”到“式”的水平,而不能完成由“抽象”到“直观形象”或由“特殊”到“一般”等的转化。再者,学生的迁移能力普遍较差,语文、英语等纯粹的语言学科的知识未能很好地迁移到数学学习中来。针对学生语言方面的这些弱点,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这方面对初高中起始年级特别重要。
看: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预习感知概念定义,上课时看教师的板书,分清概念定义的内涵、外延、关键字词。听:上课时要求学生专心听教师讲解概念、定义,讲解与概念定义有关的具体的正反例子,专心听教师示范读概念定义,这里要引导学生注意教师的发音吐字、音量音速、停顿和重读位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通过语言的变化强调关键的知识或定义中的关键字词。读:在听完教师讲解后,学生马上默读定义并记住定义,以方便当堂运用定义。说:运用概念定义判断、分析具体的例子,并口说判断的依据,这样学生必然要说出定义的具体内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对学生难以掌握的数学语言,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比较、讨论、思考,以此深化理解和掌握。写:有些数学语言,还可以通过解具体题目,在写解答的过程中加以掌握。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是掌握知识的有效办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教师还应注意两种极端倾向:一是滥用学生还接受不了的语言和符号;二是把日常不准确不严密的习惯语言带到数学课堂中去。
公理、定理和性质是数学中的正确判断(真命题),有些公理、定理和性质有明显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容易掌握;但有些定理和性质却没有明显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往往不易掌握。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数学语言有很多语病或逻辑毛病,如简答题中的句子成分残缺或指代不明;随意对定理、性质中条件和结论加强或减弱,从而导致判断或证明出错等,因而,教学中必须加强命题这种数学语言的教学。在在公理、定理、性质的教学过程中,不论是以命题的标准形式或简略形式出现,都应帮助学生分清它的条件和结论,弄清与定理、性质有关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这里一方面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数学语言修养,加强示范。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例子特别是容易出错的例子加强评讲,如把“л是无理数”、“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怎样的?然后就学生的错例加以评讲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数学除了简明、精炼、严谨等特点以外,还蕴含大量的美育素材。如数学公式、定律的形式美,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的对称美、线条美,黄金分割形成的构图美,多项式按某字母升、降次排列形成的顺序美,列代数式中字母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数字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并把数字写在前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化成假分数)、除法写成分数形式等形式上的简洁美……。数学中的这些素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教学能力的核心,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证明是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好素材,完成证明不仅需要必备的知识,而且要綜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尤其在审题阶段更离不开多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当代高中学生总的来说是积极上进的,主流是较好的,但也不可否认因受“金钱万能论”、“享乐主义”及其他一些腐败现象的影响,个别地区和个别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而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四有”新人,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高中数学内容不乏这方面的素材;如数学来源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数学内容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关系、相互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及认识论的教育素材,还有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动人事迹和探索精神,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学)
看: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预习感知概念定义,上课时看教师的板书,分清概念定义的内涵、外延、关键字词。听:上课时要求学生专心听教师讲解概念、定义,讲解与概念定义有关的具体的正反例子,专心听教师示范读概念定义,这里要引导学生注意教师的发音吐字、音量音速、停顿和重读位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通过语言的变化强调关键的知识或定义中的关键字词。读:在听完教师讲解后,学生马上默读定义并记住定义,以方便当堂运用定义。说:运用概念定义判断、分析具体的例子,并口说判断的依据,这样学生必然要说出定义的具体内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对学生难以掌握的数学语言,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比较、讨论、思考,以此深化理解和掌握。写:有些数学语言,还可以通过解具体题目,在写解答的过程中加以掌握。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是掌握知识的有效办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教师还应注意两种极端倾向:一是滥用学生还接受不了的语言和符号;二是把日常不准确不严密的习惯语言带到数学课堂中去。
公理、定理和性质是数学中的正确判断(真命题),有些公理、定理和性质有明显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容易掌握;但有些定理和性质却没有明显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往往不易掌握。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数学语言有很多语病或逻辑毛病,如简答题中的句子成分残缺或指代不明;随意对定理、性质中条件和结论加强或减弱,从而导致判断或证明出错等,因而,教学中必须加强命题这种数学语言的教学。在在公理、定理、性质的教学过程中,不论是以命题的标准形式或简略形式出现,都应帮助学生分清它的条件和结论,弄清与定理、性质有关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这里一方面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数学语言修养,加强示范。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例子特别是容易出错的例子加强评讲,如把“л是无理数”、“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怎样的?然后就学生的错例加以评讲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数学除了简明、精炼、严谨等特点以外,还蕴含大量的美育素材。如数学公式、定律的形式美,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的对称美、线条美,黄金分割形成的构图美,多项式按某字母升、降次排列形成的顺序美,列代数式中字母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数字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并把数字写在前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化成假分数)、除法写成分数形式等形式上的简洁美……。数学中的这些素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教学能力的核心,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证明是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好素材,完成证明不仅需要必备的知识,而且要綜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尤其在审题阶段更离不开多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当代高中学生总的来说是积极上进的,主流是较好的,但也不可否认因受“金钱万能论”、“享乐主义”及其他一些腐败现象的影响,个别地区和个别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而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四有”新人,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高中数学内容不乏这方面的素材;如数学来源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数学内容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关系、相互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及认识论的教育素材,还有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动人事迹和探索精神,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