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78-02
长期以来,在糖尿病诊治过程中,往往只强调血糖的控制,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病及对糖尿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访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4月~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T2DM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3~71岁,平均(55.3±7.8)岁,病程0.5~2.0年,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现糖尿病前既往无神经病疾病史及家族史。另选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0例设为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41~73岁,平均(53.2±4.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焦虑抑郁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评,两问卷各20题,按1~4级评分,累计总分,满分为80分,轻度抑郁(焦虑)40~47分,中度抑郁(焦虑)48~55分,重度抑郁(焦虑)56~80分,40分以下者无抑郁(焦虑)[2]。由神经科医生对两组对象进行测评。
1.3 检测指标
检测待检者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入院至空腹血糖(FBG)4.4~6.1mmol/L,PBG2h4.4~8mmol/L] ,生化指标均采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仪检测。并发症以部位评定,眼、肾、心、脑、下肢、足、神经病变,1处病变记1分。
1.4 治疗方法
应用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降糖。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患病率
T2DM合并抑郁、焦虑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T2DM组抑郁症患病率达32.5%(26/80),焦虑患病率15.0%(12/80)。对照组分别为5.0%(4/80)、2.5%(2/80)(P<0.01,<0.05)。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见表1。
2.2 焦虑、抑郁评分
T2DM组焦虑、抑郁评价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抑郁和焦虑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
合并焦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病程、并发症、FBG、PBG2h、HbA1c、血糖达标时间等情况均高于不合并焦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P<0.05或<0.01),见表,3。
3 讨论
T2DM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1],情绪反应的应激可通过机体的生理机制诱发糖尿病的发生并加速糖尿病的进程。负性情绪成为抑郁症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国内报道T2DM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41.3%[2],说明糖尿病患者存在十分严重心理问题。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机制:一方面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关,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长期严格的饮食控制、锻炼及治疗要求消耗大量精力,此外经济因素如收入问题、支出增加及社会支持减少等均可成为糖尿病人群中抑郁发生的有关因素。本组80例T2DM患者中有38例存在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程度重,其中女性抑郁焦虑的发生及程度均高于男性。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由于女性较男性生活就业压力更大,应激更多,缺乏有效应付对策的緣故[3]。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性不仅高于一般人群,而且有抑郁症状持续存在的特点,二病相互影响。Lustman等[4]认为,高血糖可导致应激性激发,表现为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激素增多,皮质醇活性的改变反过来作用于糖尿病患者使之出现抑郁情绪或抑郁症。
本研究显示合并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在病程血糖、并发症及血糖达标时间上均明显高于焦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血糖控制的难度,增加患者医疗费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抑郁症可能加剧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有研究显示合并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加重, 细胞分泌功能也显著降低[5]。抑郁状态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分泌失调,机体皮质醇分泌量增加,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糖异生增加,同时拮抗胰岛素抑制血糖的利用,进而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了胰岛素敏感性。Chiba等[6]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糖耐量正常的抑郁症患者比非抑郁症者具有显著高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焦虑、抑郁性情感障碍是决定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不仅要对患者的血糖及并发症给予充分重视外,还要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给予关注,积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加强糖尿病教育,可是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信心,消除疑虑,改善不良情绪,稳定血糖,提高生活治疗,延长预期寿命[7]。有学者认为,一旦确诊为抑郁性情感障碍,无论其原发还是继发均应给予抗抑郁治疗,因抑郁可能诱发或促发躯体疾病的发生,故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存在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及其不利的影响。研究证实经过3个月的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明显改善,且血糖和HbA1c 水平也明显降低[8]。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症。
参考文献
[1] 刘增垣,何裕民.心身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2.
[2] 张海光,王岩,王旭辉,等.朝阳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现状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5):439-443.
[3] Knol MJ,Twisk JWR,Beekman ATF.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onse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J].Diabetologia,2006, 49(5):837-845.
[4] Lustman PJ,Anderson RJ,Freedland KE.Depression and poor glycemic control:a meta-analysi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Diabetes Care,2000,23(7):934-942.
[5] 张妍,徐桂芳,赵宝龙,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457-1458.
[6] Chiba M,Suzuki S,Hinokio Y,et al.Tyrosine hydroxylase gene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in depressive disorder[J].Metabolism,2000,49(9):1145-1149.
[7] Williams JW,Katon W,Lin EHB.The effectiveness of depression care management on diabetes-related outcomes in older patients[J].Ann Intern Med,2004,140(12):1015-1024.
[8] 王瑜,张雁,王冬梅,等.糖尿病肾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5):340-342.
长期以来,在糖尿病诊治过程中,往往只强调血糖的控制,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病及对糖尿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访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4月~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T2DM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3~71岁,平均(55.3±7.8)岁,病程0.5~2.0年,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现糖尿病前既往无神经病疾病史及家族史。另选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0例设为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41~73岁,平均(53.2±4.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焦虑抑郁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评,两问卷各20题,按1~4级评分,累计总分,满分为80分,轻度抑郁(焦虑)40~47分,中度抑郁(焦虑)48~55分,重度抑郁(焦虑)56~80分,40分以下者无抑郁(焦虑)[2]。由神经科医生对两组对象进行测评。
1.3 检测指标
检测待检者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入院至空腹血糖(FBG)4.4~6.1mmol/L,PBG2h4.4~8mmol/L] ,生化指标均采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仪检测。并发症以部位评定,眼、肾、心、脑、下肢、足、神经病变,1处病变记1分。
1.4 治疗方法
应用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降糖。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患病率
T2DM合并抑郁、焦虑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T2DM组抑郁症患病率达32.5%(26/80),焦虑患病率15.0%(12/80)。对照组分别为5.0%(4/80)、2.5%(2/80)(P<0.01,<0.05)。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见表1。
2.2 焦虑、抑郁评分
T2DM组焦虑、抑郁评价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抑郁和焦虑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
合并焦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病程、并发症、FBG、PBG2h、HbA1c、血糖达标时间等情况均高于不合并焦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P<0.05或<0.01),见表,3。
3 讨论
T2DM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1],情绪反应的应激可通过机体的生理机制诱发糖尿病的发生并加速糖尿病的进程。负性情绪成为抑郁症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国内报道T2DM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41.3%[2],说明糖尿病患者存在十分严重心理问题。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机制:一方面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关,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长期严格的饮食控制、锻炼及治疗要求消耗大量精力,此外经济因素如收入问题、支出增加及社会支持减少等均可成为糖尿病人群中抑郁发生的有关因素。本组80例T2DM患者中有38例存在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程度重,其中女性抑郁焦虑的发生及程度均高于男性。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由于女性较男性生活就业压力更大,应激更多,缺乏有效应付对策的緣故[3]。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性不仅高于一般人群,而且有抑郁症状持续存在的特点,二病相互影响。Lustman等[4]认为,高血糖可导致应激性激发,表现为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激素增多,皮质醇活性的改变反过来作用于糖尿病患者使之出现抑郁情绪或抑郁症。
本研究显示合并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在病程血糖、并发症及血糖达标时间上均明显高于焦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血糖控制的难度,增加患者医疗费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抑郁症可能加剧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有研究显示合并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加重, 细胞分泌功能也显著降低[5]。抑郁状态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分泌失调,机体皮质醇分泌量增加,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糖异生增加,同时拮抗胰岛素抑制血糖的利用,进而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了胰岛素敏感性。Chiba等[6]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糖耐量正常的抑郁症患者比非抑郁症者具有显著高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焦虑、抑郁性情感障碍是决定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不仅要对患者的血糖及并发症给予充分重视外,还要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给予关注,积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加强糖尿病教育,可是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信心,消除疑虑,改善不良情绪,稳定血糖,提高生活治疗,延长预期寿命[7]。有学者认为,一旦确诊为抑郁性情感障碍,无论其原发还是继发均应给予抗抑郁治疗,因抑郁可能诱发或促发躯体疾病的发生,故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存在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及其不利的影响。研究证实经过3个月的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明显改善,且血糖和HbA1c 水平也明显降低[8]。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症。
参考文献
[1] 刘增垣,何裕民.心身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2.
[2] 张海光,王岩,王旭辉,等.朝阳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现状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5):439-443.
[3] Knol MJ,Twisk JWR,Beekman ATF.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onse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J].Diabetologia,2006, 49(5):837-845.
[4] Lustman PJ,Anderson RJ,Freedland KE.Depression and poor glycemic control:a meta-analysi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Diabetes Care,2000,23(7):934-942.
[5] 张妍,徐桂芳,赵宝龙,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457-1458.
[6] Chiba M,Suzuki S,Hinokio Y,et al.Tyrosine hydroxylase gene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in depressive disorder[J].Metabolism,2000,49(9):1145-1149.
[7] Williams JW,Katon W,Lin EHB.The effectiveness of depression care management on diabetes-related outcomes in older patients[J].Ann Intern Med,2004,140(12):1015-1024.
[8] 王瑜,张雁,王冬梅,等.糖尿病肾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5):3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