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地像艺术馆
快乐墓地位于罗马尼亚北部马拉穆列什县一个叫瑟彭的边境乡村。它是个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间乡村教堂。墓碑整齐地排列着,横平竖直,间距不大。我数了数,每排大概是十二个,共十几排,约几百个。墓碑之间,墓穴之上,花木丛生。
墓碑高低错落,大部分都有两米多高,用山毛榉木雕凿而成。碑身上半部,是介绍死者生前职业、性格和嗜好的绘画浮雕,下半部则是成行排列的诗句,既富于幽默感又充满哲理。
初秋的午后,阳光暖洋洋地照射着,四周明亮温暖,静谧安详。我在墓碑间随意走动,丝毫没有置身墓地的阴冷凄凉的感觉,倒像是在欣赏一处民间艺术馆,周身放松,心旷神怡。陪同我们的中国驻罗使馆年轻的外交官小耿,很认真地介绍着碑身上的文字。其实通过朴拙的画面,已经能够基本了解逝者的大致情形。一位健壮的男人正在扬鞭驱马犁地,显然他生前是一位农夫;一位男子坐在拖拉机上招手致意,不用说是位拖拉机手;其他,像全神貫注搓线的妇女,正在刨平木板的木匠,打开蜂箱取蜜的养蜂人,挥刀刈草的夫妻……都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主人在世时的职业和生活。
他们不需要怜悯
不少画面还介绍了逝者死亡的原因。一块墓碑上有三幅画面,第一幅画的是死者在果园里采摘果子,第二幅是后面一个人用枪顶着他的头,第三幅是死者的头被那人拿在手里,身子躺在地上。文字介绍说,他死于二战时期,是被入侵的匈牙利人杀死的。另外一块墓碑,正面画着一个埋头读书的女学生,背面画着她正走出屋门,前面是一辆大卡车。我猜测她死于车祸,一问翻译,正是如此。有些墓碑,在十字架的中心位置还嵌上了死者的照片,或平静或微笑地望着这个他们业已离别的世界,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
画面下的文字,都是模拟死者口气,用第一人称写下的。行程仓促,我们所看到的有限,但都一反痛悼、哀伤、凝重的气氛,而代之以一种欢快的、有时是调侃的口吻。有一个墓穴,主人是一位名叫伊利耶的老人,墓碑画面上他身穿民族服装,精神抖擞地跳舞,当地两位著名的兄弟歌手在为其伴奏。碑文这样写道:“村中我最老,生平喜舞蹈……我能活到九十六,祝你活得比我老。”诗句幽默诙谐,老人生前一定是个乐天开朗的人。
这真是一种崭新的体验。墓地,在最好的情形下,也浸透着伤感、悲痛和悼念,是魂摧魄伤之所。然而在这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大相迥异的一幕,我们丝毫感受不到身后世界的不快。被消解掉的,是所有那些臆想的、自我恐吓的情景和情绪,甚至生者对死者的怜悯———他们已经通过豪迈爽朗的画面和文字,表明他们不需要怜悯。
用温暖消解隐忧
原来死亡并不总是幽暗、凄清、孤寂,它也可以透射出这样的色调:温暖,慵懒,安详。那么,这也等于说,死亡并没有原本的、固定的面貌,而取决于每个人如何描绘。
我想,至少对一些人,这样的心灵嬗变是可能发生的:本来一直是怀抱一种忐忑的隐忧,等待必将降临的死亡,尽管这种担忧并非经常袭扰,但它每次浮现在意识中时,总像是晴朗天空中飘来的一片阴霾。如今却忽然发现,死亡原来一点也不可怕,想象中那副狰狞的面容原本只是心造的幻影。他于是长出一口气,内心深处的郁结消融殆尽。从此,他会以一种坦然超然的心境,过好他的每一天,不再担心那最后的日子。哪天它来了,很好,跟着走就是了,就像陶渊明的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不止一次从报刊中读到,那些曾与死神碰面而挣脱回来的人,都变得更热爱生活,对死亡无所畏惧,那该是一种与此处的精神相通相融的灵魂体验。
离开之前,我以墓地一角为背景,请同行者拍照留念。我头顶的上方,是一株繁茂的苹果树,树冠如伞,枝叶间无数成熟的果子垂垂累累,金黄火红,光彩闪烁。
快乐墓地位于罗马尼亚北部马拉穆列什县一个叫瑟彭的边境乡村。它是个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间乡村教堂。墓碑整齐地排列着,横平竖直,间距不大。我数了数,每排大概是十二个,共十几排,约几百个。墓碑之间,墓穴之上,花木丛生。
墓碑高低错落,大部分都有两米多高,用山毛榉木雕凿而成。碑身上半部,是介绍死者生前职业、性格和嗜好的绘画浮雕,下半部则是成行排列的诗句,既富于幽默感又充满哲理。
初秋的午后,阳光暖洋洋地照射着,四周明亮温暖,静谧安详。我在墓碑间随意走动,丝毫没有置身墓地的阴冷凄凉的感觉,倒像是在欣赏一处民间艺术馆,周身放松,心旷神怡。陪同我们的中国驻罗使馆年轻的外交官小耿,很认真地介绍着碑身上的文字。其实通过朴拙的画面,已经能够基本了解逝者的大致情形。一位健壮的男人正在扬鞭驱马犁地,显然他生前是一位农夫;一位男子坐在拖拉机上招手致意,不用说是位拖拉机手;其他,像全神貫注搓线的妇女,正在刨平木板的木匠,打开蜂箱取蜜的养蜂人,挥刀刈草的夫妻……都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主人在世时的职业和生活。
他们不需要怜悯
不少画面还介绍了逝者死亡的原因。一块墓碑上有三幅画面,第一幅画的是死者在果园里采摘果子,第二幅是后面一个人用枪顶着他的头,第三幅是死者的头被那人拿在手里,身子躺在地上。文字介绍说,他死于二战时期,是被入侵的匈牙利人杀死的。另外一块墓碑,正面画着一个埋头读书的女学生,背面画着她正走出屋门,前面是一辆大卡车。我猜测她死于车祸,一问翻译,正是如此。有些墓碑,在十字架的中心位置还嵌上了死者的照片,或平静或微笑地望着这个他们业已离别的世界,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
画面下的文字,都是模拟死者口气,用第一人称写下的。行程仓促,我们所看到的有限,但都一反痛悼、哀伤、凝重的气氛,而代之以一种欢快的、有时是调侃的口吻。有一个墓穴,主人是一位名叫伊利耶的老人,墓碑画面上他身穿民族服装,精神抖擞地跳舞,当地两位著名的兄弟歌手在为其伴奏。碑文这样写道:“村中我最老,生平喜舞蹈……我能活到九十六,祝你活得比我老。”诗句幽默诙谐,老人生前一定是个乐天开朗的人。
这真是一种崭新的体验。墓地,在最好的情形下,也浸透着伤感、悲痛和悼念,是魂摧魄伤之所。然而在这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大相迥异的一幕,我们丝毫感受不到身后世界的不快。被消解掉的,是所有那些臆想的、自我恐吓的情景和情绪,甚至生者对死者的怜悯———他们已经通过豪迈爽朗的画面和文字,表明他们不需要怜悯。
用温暖消解隐忧
原来死亡并不总是幽暗、凄清、孤寂,它也可以透射出这样的色调:温暖,慵懒,安详。那么,这也等于说,死亡并没有原本的、固定的面貌,而取决于每个人如何描绘。
我想,至少对一些人,这样的心灵嬗变是可能发生的:本来一直是怀抱一种忐忑的隐忧,等待必将降临的死亡,尽管这种担忧并非经常袭扰,但它每次浮现在意识中时,总像是晴朗天空中飘来的一片阴霾。如今却忽然发现,死亡原来一点也不可怕,想象中那副狰狞的面容原本只是心造的幻影。他于是长出一口气,内心深处的郁结消融殆尽。从此,他会以一种坦然超然的心境,过好他的每一天,不再担心那最后的日子。哪天它来了,很好,跟着走就是了,就像陶渊明的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不止一次从报刊中读到,那些曾与死神碰面而挣脱回来的人,都变得更热爱生活,对死亡无所畏惧,那该是一种与此处的精神相通相融的灵魂体验。
离开之前,我以墓地一角为背景,请同行者拍照留念。我头顶的上方,是一株繁茂的苹果树,树冠如伞,枝叶间无数成熟的果子垂垂累累,金黄火红,光彩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