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X线结合CT扫描在鉴别诊断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救治的61例肺结核和26例转移性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对参与实验患者的X线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统计分析X线、CT以及X线结合CT在诊断上的诊出率、可疑性诊断率及误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患者在X线或/和CT所表现出的病灶特征的不同,X线结合CT相比单纯的X线或CT对肺结核及转移性肺肿瘤的鉴别诊断更加确切,其诊出率分别可达77.14%和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结合CT扫描能有效提高对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的鉴别诊断诊出率,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 X线; CT扫描; 肺结核; 转移性肺肿瘤; 鉴别诊断
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肺部疾病,且两者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方面都较为相似,因此临床在两者的鉴别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误诊的案例时常出现[1-4]。本院据此根据其X线的特异性表现,分别统计各型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在CT扫描表现出的征象特点,对X线诊断、CT扫描诊断和X线结合CT扫描三种诊断方式的临床诊出率进行比较,旨在确定提高临床诊断,降低误诊率的有效检查和诊断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本院CT室、放射科行肺部检查、且临床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或转移性肺肿瘤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症状判断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患者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61例,转移性肺肿瘤26例,根据患者的病证分为A-E组。其中原发性肺结核患者(A组)7例, 男4例(57.14%),女3例(42.86%),年龄37~64岁,平均(54.83±6.72)岁;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B组)13例, 男8例(61.54%),女5(38.46%)例,年龄38~61岁,平均(49.83±6.41)岁;继发性肺结核患者(C组)32例, 男21(65.63%)例,女11例(34.37%),年龄40~68岁,平均(52.77±7.44)岁;结核性胸膜炎患者(D组)9例, 男6例(66.67%),女3例(33.33%),年龄39~64岁,平均(51.83±6.72)岁;转移性肺肿瘤患者(E组)26例, 男16例(61.54%),女10例(38.46%),年龄41~67岁,平均(54.61±7.38)岁。各组在性别、年龄及男女比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已经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或转移性肺肿瘤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1-87随机编号,对其X线片或(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盲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影像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统计分析X线、CT和X线结合CT在诊断肺结核、转移性肺肿瘤上的诊出率、可疑性诊断率和误诊率,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1.3 X线诊断标准 (1)原发性肺结核:哑铃状双极现象;(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密度、大小相近且均匀分布的粟粒状阴影,又称“三均匀”X线症;(3)继发性肺结核:可同时呈现渗出、增殖、纤维和干酪样病变,也可伴有钙化;(4)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肋膈角变钝,后隔角填塞;(5)转移性肺肿瘤:可出现球形病灶、粟粒状阴影、空洞、钙化等。
1.4 观察指标 统计CT扫描检查中出现空洞、毛刺、树芽征、卫星灶、淋巴结肿大和分叶征的情况,比较X线、CT扫描和X线结合CT扫描三种检查手段的可疑性判断、诊出及误诊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多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X线或CT表现 对所有患者的X线或CT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其表现出的征象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各组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各组相比A组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为100%,B组患者除淋巴结肿大外其出血树芽征更加突出,其发生率分别为5例、8例,占38.5%和61.5%;C组则表现为空洞、毛刺和树芽征的例数较多,分别占总例数的46.9%、34.4%和87.5%,其中以树芽征的表现最为多见,在各组的影像学的表现中出现比率最高;D组以分叶征为主要表现,其发生率为77.8%,为各组中最高;E组以卫星灶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达69.23%。
2.2 X线、CT及X线结合CT在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诊断情况 将通过X线、CT及X线结合CT三种诊断方法分别在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单一的X线或CT在对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其诊出率均不到60%,且误诊率较高,平均可达25.54%;而将X线和CT结合诊断,其诊出率分别为77.14%和76.19%,误诊率也降低至11.43%和9.52%,与单纯X线和CT诊断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有近千万人发病,其中有约30%的患者死亡,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而我国是世界上病发结核病人数最多的国家[5-7]。转移性肺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相关报道显示,在全部恶性肿瘤的转移病例中有30%有肺部转移,其中约90%为多发性,其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2,8]。早期的肺转移其临床症状多不明显,若转移至支气管或胸膜时则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咯血、胸闷、胸痛等症状,与肺结核患者的症状极为相似,而临床对肺结核的诊断大多通过胸部X线片或(和)CT扫描,由于其与转移性肺癌的临床症状相似,影像学表现也有相似之处,因此近几年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相互误诊的案例时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影像检查单一,如青年肺癌则多表现出与肺结核相似的结节状,若无进一步检查结果辅助诊断,其误诊率极高。其次影像表现不典型,对单一检查的某一征象过分依赖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1,3-5]。因此本院针对上述情况,特将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盲法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的剖析,旨在认识两者之间的特异性表现,以指导临床诊断,其结果显示在对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87例患者常见的CT扫描影像学征象空洞、毛刺、树芽征、卫星灶、淋巴结肿大和分叶征的统计数据中发现,原发性肺结核患者不会出现卫星灶和分叶征,但一定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现象,而转移性肺肿瘤则以卫星灶为最主要的表现,其发生率占69.23%,仅有23.07%的患者伴有淋巴结肿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以树芽症表现为主,占61.54%,其次为淋巴结肿大,为38.46%,而卫星灶仅15.38%;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空洞、毛刺表现突出,分别为46.88%和34.38%;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则是以分叶征为特异性表现,其发生率达77.78%。据此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单一X线检查,单一CT扫描检查以及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并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显示,通过对各型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影像学特征的分析,X线结合CT扫描检查的诊出率明显高于单一的X线或CT扫描,其误诊率也降低至11.43%和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X线结合CT扫描可有效提高临床鉴别诊断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的诊出率,降低其误诊率,建议临床尽可能将两者检查结果结合分析再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张宝华.24例肺癌与肺结核相互误诊患者的X线、CT图像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6):72.
[2]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2-294.
[3]曹力科,邓云.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3,15(6):28-29.
[4]俞献平.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7-79.
[5]李易霞,张国庆,张冠男.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13-114.
[6]左开荣,何桂明,蒋明.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119-120.
[7]曾鹏程,黄国华.肺内多发性病灶的CT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74-76.
[8]赖文,廖声洛,钟伦志,等.肺转移性恶性肿瘤38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16(4):585-586.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关键词】 X线; CT扫描; 肺结核; 转移性肺肿瘤; 鉴别诊断
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肺部疾病,且两者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方面都较为相似,因此临床在两者的鉴别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误诊的案例时常出现[1-4]。本院据此根据其X线的特异性表现,分别统计各型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在CT扫描表现出的征象特点,对X线诊断、CT扫描诊断和X线结合CT扫描三种诊断方式的临床诊出率进行比较,旨在确定提高临床诊断,降低误诊率的有效检查和诊断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本院CT室、放射科行肺部检查、且临床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或转移性肺肿瘤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症状判断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患者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61例,转移性肺肿瘤26例,根据患者的病证分为A-E组。其中原发性肺结核患者(A组)7例, 男4例(57.14%),女3例(42.86%),年龄37~64岁,平均(54.83±6.72)岁;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B组)13例, 男8例(61.54%),女5(38.46%)例,年龄38~61岁,平均(49.83±6.41)岁;继发性肺结核患者(C组)32例, 男21(65.63%)例,女11例(34.37%),年龄40~68岁,平均(52.77±7.44)岁;结核性胸膜炎患者(D组)9例, 男6例(66.67%),女3例(33.33%),年龄39~64岁,平均(51.83±6.72)岁;转移性肺肿瘤患者(E组)26例, 男16例(61.54%),女10例(38.46%),年龄41~67岁,平均(54.61±7.38)岁。各组在性别、年龄及男女比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已经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或转移性肺肿瘤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1-87随机编号,对其X线片或(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盲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影像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统计分析X线、CT和X线结合CT在诊断肺结核、转移性肺肿瘤上的诊出率、可疑性诊断率和误诊率,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1.3 X线诊断标准 (1)原发性肺结核:哑铃状双极现象;(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密度、大小相近且均匀分布的粟粒状阴影,又称“三均匀”X线症;(3)继发性肺结核:可同时呈现渗出、增殖、纤维和干酪样病变,也可伴有钙化;(4)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肋膈角变钝,后隔角填塞;(5)转移性肺肿瘤:可出现球形病灶、粟粒状阴影、空洞、钙化等。
1.4 观察指标 统计CT扫描检查中出现空洞、毛刺、树芽征、卫星灶、淋巴结肿大和分叶征的情况,比较X线、CT扫描和X线结合CT扫描三种检查手段的可疑性判断、诊出及误诊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多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X线或CT表现 对所有患者的X线或CT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其表现出的征象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各组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各组相比A组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为100%,B组患者除淋巴结肿大外其出血树芽征更加突出,其发生率分别为5例、8例,占38.5%和61.5%;C组则表现为空洞、毛刺和树芽征的例数较多,分别占总例数的46.9%、34.4%和87.5%,其中以树芽征的表现最为多见,在各组的影像学的表现中出现比率最高;D组以分叶征为主要表现,其发生率为77.8%,为各组中最高;E组以卫星灶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达69.23%。
2.2 X线、CT及X线结合CT在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诊断情况 将通过X线、CT及X线结合CT三种诊断方法分别在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单一的X线或CT在对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其诊出率均不到60%,且误诊率较高,平均可达25.54%;而将X线和CT结合诊断,其诊出率分别为77.14%和76.19%,误诊率也降低至11.43%和9.52%,与单纯X线和CT诊断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有近千万人发病,其中有约30%的患者死亡,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而我国是世界上病发结核病人数最多的国家[5-7]。转移性肺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相关报道显示,在全部恶性肿瘤的转移病例中有30%有肺部转移,其中约90%为多发性,其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2,8]。早期的肺转移其临床症状多不明显,若转移至支气管或胸膜时则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咯血、胸闷、胸痛等症状,与肺结核患者的症状极为相似,而临床对肺结核的诊断大多通过胸部X线片或(和)CT扫描,由于其与转移性肺癌的临床症状相似,影像学表现也有相似之处,因此近几年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相互误诊的案例时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影像检查单一,如青年肺癌则多表现出与肺结核相似的结节状,若无进一步检查结果辅助诊断,其误诊率极高。其次影像表现不典型,对单一检查的某一征象过分依赖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1,3-5]。因此本院针对上述情况,特将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盲法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的剖析,旨在认识两者之间的特异性表现,以指导临床诊断,其结果显示在对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87例患者常见的CT扫描影像学征象空洞、毛刺、树芽征、卫星灶、淋巴结肿大和分叶征的统计数据中发现,原发性肺结核患者不会出现卫星灶和分叶征,但一定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现象,而转移性肺肿瘤则以卫星灶为最主要的表现,其发生率占69.23%,仅有23.07%的患者伴有淋巴结肿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以树芽症表现为主,占61.54%,其次为淋巴结肿大,为38.46%,而卫星灶仅15.38%;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空洞、毛刺表现突出,分别为46.88%和34.38%;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则是以分叶征为特异性表现,其发生率达77.78%。据此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单一X线检查,单一CT扫描检查以及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并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显示,通过对各型肺结核和转移性肺肿瘤影像学特征的分析,X线结合CT扫描检查的诊出率明显高于单一的X线或CT扫描,其误诊率也降低至11.43%和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X线结合CT扫描可有效提高临床鉴别诊断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的诊出率,降低其误诊率,建议临床尽可能将两者检查结果结合分析再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张宝华.24例肺癌与肺结核相互误诊患者的X线、CT图像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6):72.
[2]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2-294.
[3]曹力科,邓云.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3,15(6):28-29.
[4]俞献平.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7-79.
[5]李易霞,张国庆,张冠男.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13-114.
[6]左开荣,何桂明,蒋明.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119-120.
[7]曾鹏程,黄国华.肺内多发性病灶的CT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74-76.
[8]赖文,廖声洛,钟伦志,等.肺转移性恶性肿瘤38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16(4):585-586.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