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1)城市圈地处亚太核心,内外交通发达、地理位置显要,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潜质最好的区域经济体。2005年,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达到3.4万亿元,占同期我国经济总量的17.2%;实际利用外资263.3亿美元,占我国引资总量的44%(2);进出口金额达到5216.7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36.7%。
虽然长三角总体经济运行形势良好,但是城市圈内部协调联动发展的内在机制远未形成,分工协作不明显,产业梯度层次不清晰,同构化竞争现象较为明显。反映在出口环节突出表现为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较高。通过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3)测算,2006年前10个月,长三角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为59.8%。其中,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浙江分别为63.6%和66.4%,而上海与江苏更是高达89.8%。这种基于相似的发展方向、动力机制而产生的制造产业同构化问题,已经造成长三角内部区域在资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和产业低水平重复,并且成为长三角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最大难点和障碍。
城市圈内部合理分工是城市圈形成竞争合力的重要条件。为使长三角城市圈成为可与其他世界级城市圈角力的经济密集区,应当依据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各自优势竞争力,重新审视其在制造业产业链的定位和布局。
一、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确立上海在长三角产业链的核心地位
上海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劳动力成本、土地利用成本直线上涨,导致上海扩大出口赖以支撑的价格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增速和大部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均落后于江浙两省。2006年前10个月,在上海出口额超过5亿美元的24种主要出口产品中,19种产品的出口规模和竞争力指数(4)显著低于江苏或浙江。
因此,将制造成本上涨对产业的束缚因素转化为产业升级的驱动力,逐步降低一般制造业在上海产业布局中的比重,以对要素成本敏感度较低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为产业突破口,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以提升上海“龙头”地位。
(一)利用国际研发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打造国际产业研发中心,使上海成为带动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的“火车头”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从制造工序向前期研发过渡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与制造工序对要素成本的高敏感度不同,研发选址更注重地区科技、人才、信息资询、公共服务等综合配套能力。而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无疑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目前上海拥有5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接近20万名。2005年,上海科研经费投入达到213.8亿元,占上海GDP总值的2.3%(5),率先跨入“创新驱动型城市”行列,区域创新能力位列全国首位。同期,上海在全国人才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二,人才素质指标仅次于北京,而人才生活和经济环境指标遥遥领先,继续成为全国就业的首选地(6)。在人才高密度聚集、科研力量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助推下,上海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05年,上海对外技术依存度为38.5%(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2个百分点;在英国著名咨询机构罗伯特哈金斯协会发布的《2005全球知识竞争力报告》中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已超过香港和首尔,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8)。上海资本市场运作相对成熟,公共服务能力、信息化水平和法制建设程度、市场竞争自由度也处在全国前列,投资软环境良好,有利于降低研发环节的商务交易成本。
(二)强化保税物流功能,构建国际采购中心,推动上海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出口的交易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采购是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制造企业获取市场发展空间提供机遇。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和流通成本,采购中心所在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物流集散功能和保税功能,并且有充足的产品供应为其提供采购支撑。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通航港口和长三角制造业基地首位城市,完全符合国际采购中心的构筑要件。
首先,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是联系世界各地及我国南北的交通要冲,海运空运航线数量多、航班密度大,运输能力十分发达。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亿吨,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为产品流通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其次,上海依托区位优势和“区港联动”的政策优势,依托“5+2”的全天候通关模式,与国内外区域的产品调拨速度进一步加快,使口岸保税物流功能逐步增强。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构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和功能最完备的保税监管区域。
二、借助外资大规模流入优势,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确立江苏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军地位
江苏产业基础雄厚,而与上海相比要素成本相对较低,以苏州为例,劳动力成本仅为上海的66.7%,土地利用成本比上海低60%(9),为培育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土壤。2006年前10个月,江苏机电产品出口886.6亿美元,比沪浙多273.7亿美元和543.6亿美元,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15个产品中,先进制造业产品占有10个席位,占66.7%,比上海和浙江分别高出8.4和46.7个百分点。表明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江苏与沪浙两地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一)外商在江苏大量直接投资,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强力支撑
江苏雄厚的工业基础、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低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和较好的公共服务配套能力,使得其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的重点,对外商投资的吸纳力明显高于沪浙两地。2005年,江苏直接利用外资131.8亿美元(10),占全国直接利用外资总额的21.9%,位列全国第1,比沪浙两地高出63.3亿美元(11)和54.6亿美元(12)。2006年前10个月,江苏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790.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535.6亿美元,占同期江苏该类产品出口的89.2%和97%。在出口前10位的先进制造业产品中,8个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超过了90%,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电视等无线电讯设备的零附件、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印刷电路等6种产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更高达98%以上。
(二)特殊区域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巩固江苏先进制造业出口的领先地位
江苏共有出口加工区等各类特殊区域15个,比沪 浙两地分别多5个和8个,由此吸引大量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江苏已经基本成形的产业集群有110个,集聚企业3.3万家(13)。其中较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2006年前10个月,江苏特殊区域共出口644.8亿美元,是沪浙两地特殊区域出口总额的1.1倍和6.4倍。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577.1亿美元和441.7亿美元,占特殊园区出口总额的89.4%和68.5%,同时分别占江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出口总额的65.1%和80%。
三、立足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块状经济”,使浙江成为现代轻工业领域的中坚力量
浙江历来是我国资源短缺省份,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约束后,浙江民营经济以准入门槛较低、先期投入较少的轻工业为突破口迅速崛起,推动浙江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粤、苏、沪的我国第4大经济地区,轻工业成为浙江重要的基础优势产业。2005年浙江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所占比重超过9成。2006年前10个月,浙江服装、纺织、金属制品、鞋类、家具、灯具、玩具、箱包、床垫、塑料制品10大类轻工业品合计出口额达到406亿美元,占同期浙江出口总额的49.3%,出口规模比沪苏两地分别多191.2亿美元和131.3亿美元,上述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也远远高于沪苏两地。
(一)民营经济是浙江轻工业前进的内在关键
与沪苏相比,民营经济旺盛的生命力是带动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2005年,浙江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24亿元增至1.3万亿元(14),其中增量的70%由民营经济(15)创造。截止至2006年9月,在海关注册的浙江民营企业数目达到224万家,占浙江企业总注册数的96.3%。2006年前10个月,浙江824.3亿美元外贸出口额中,民营企业占据44.8%的比重,为369.1亿美元,位列各企业类型之首,其规模分别是沪苏两地的2.4倍和1.9倍。
由于民营企业具有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等特点,适于发展产品结构轻型、准入门槛较低的轻工业,因此浙江轻工业中民营企业的地位凸显。2006年前10个月,在浙江出口额超过亿美元的主要轻工业品中,手用机用工具民营企业占有61.2%的比重:纺织纱线织物制品、金属制品、鞋类、塑料制品、灯具所占比重超过5成;服装及衣着附件、箱包、家具及床垫占比接近或超过4成。
(二)“块状经济”的垂直分工格局,是细化并提升浙江轻工业生产模式及效率的外在推力
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产品生产流通速度,高度市场竞争机制自然使浙江轻工业在地域卜形成产业集聚,造就了众多以特色鲜明、配套力强、垂直分工度高的轻工产业为集群的“块状经济”。2005年,浙江特色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区块达600多个,超过百亿元的有35个(16),全年“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1.8万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60.9%(17)。今年前10个月,杭州、宁波、嘉兴的服装出口占同期浙江服装出口总额的58.7%;温州占浙江鞋类出口的56.5%;萧山占床垫寝具出口的36.2%;绍兴占纺织品出口的34.8%。“块状经济”孕育的“浙江制造”产品已经遍布全球,目前,浙江生产的玩具占全球玩具市场的50%,打火机占70%,领带占50%,小家电占55%,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论:上海、江苏、浙江在长三角产业链中的优势竞争力截然不同。上海要素成本较高,但区位优势突出,口岸功能强大,人才、科技力量较强,投资软环境良好,商务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应该成为长三角产业升级核心;江苏工业基础雄厚,要素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先决条件,凭借外资大规模流入目前已经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应当进一步巩固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而发展现代轻工业最为符合浙江民营企业“规模小、灵活度高”的特点,目前依靠块状经济,浙江现代轻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及协作度较高,产品竞争力极强,应当继续从增加产品附加值角度扩大浙江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近期,中央提出了“一核六带”的长三角区域总体布局框架,为长三角强化区域合作指明方向。为此,江浙沪三地只有在发挥各自优势竞争力的基础上,采取“错位竞争、利益均沾”的发展模式,才能切实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使长三角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18)。
(1)为便于数据收集整理,除特别说明外,长三角城市圈的统计数据口径均为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
(2)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经济运行发展概况》,2006年4月13日。
(3)该指数是通过对Finger和Kreinin提出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改造得出,具体表达式: 其中,SSIIJ是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用来衡量出口产品的同构程度;i,j是2个相比较的地区;n是出口所包含的产品数,且k=1,2….n;xik是地区i中,第k个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xjk是地区j中,第k个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SSIIJ介于0和1之间,如果值为0,表示比较地区间的出口产品结构完全不同,如果值为1,表明比较地区间的产品结构完全相同。值越大,同构程度越大。SSIIJ取同一产业在两个地区所占份额的最小值,相当于把地区间同一产业的共有份额提取出来,表示地区间单个出口产品的结构重合度,再经加总,即得出地区间出口产品整体结构重合度。
(4)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指数的表达式为:(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5)《2005上海科技进步报告》。
(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
(7)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知识竞争力: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必然选择》。
(8)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迈向创新型城市的行动纲领——纲要五大亮点解读》。
(9)浙商网。
(10)江苏统计局。
(11)浙江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200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上海统计局。
(1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制造业基地目标与江苏制造业集群培育》。
(14)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统计局。
(15)“民营企业”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
(16)《市场报》:《浙江民企:新时期先行者欲再先行》,胡雪良2006年1月。
(17)2006年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块状经济”现状调查》。
(18)《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虽然长三角总体经济运行形势良好,但是城市圈内部协调联动发展的内在机制远未形成,分工协作不明显,产业梯度层次不清晰,同构化竞争现象较为明显。反映在出口环节突出表现为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较高。通过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3)测算,2006年前10个月,长三角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为59.8%。其中,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浙江分别为63.6%和66.4%,而上海与江苏更是高达89.8%。这种基于相似的发展方向、动力机制而产生的制造产业同构化问题,已经造成长三角内部区域在资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和产业低水平重复,并且成为长三角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最大难点和障碍。
城市圈内部合理分工是城市圈形成竞争合力的重要条件。为使长三角城市圈成为可与其他世界级城市圈角力的经济密集区,应当依据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各自优势竞争力,重新审视其在制造业产业链的定位和布局。
一、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确立上海在长三角产业链的核心地位
上海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劳动力成本、土地利用成本直线上涨,导致上海扩大出口赖以支撑的价格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增速和大部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均落后于江浙两省。2006年前10个月,在上海出口额超过5亿美元的24种主要出口产品中,19种产品的出口规模和竞争力指数(4)显著低于江苏或浙江。
因此,将制造成本上涨对产业的束缚因素转化为产业升级的驱动力,逐步降低一般制造业在上海产业布局中的比重,以对要素成本敏感度较低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为产业突破口,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以提升上海“龙头”地位。
(一)利用国际研发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打造国际产业研发中心,使上海成为带动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的“火车头”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从制造工序向前期研发过渡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与制造工序对要素成本的高敏感度不同,研发选址更注重地区科技、人才、信息资询、公共服务等综合配套能力。而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无疑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目前上海拥有5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接近20万名。2005年,上海科研经费投入达到213.8亿元,占上海GDP总值的2.3%(5),率先跨入“创新驱动型城市”行列,区域创新能力位列全国首位。同期,上海在全国人才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二,人才素质指标仅次于北京,而人才生活和经济环境指标遥遥领先,继续成为全国就业的首选地(6)。在人才高密度聚集、科研力量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助推下,上海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05年,上海对外技术依存度为38.5%(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2个百分点;在英国著名咨询机构罗伯特哈金斯协会发布的《2005全球知识竞争力报告》中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已超过香港和首尔,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8)。上海资本市场运作相对成熟,公共服务能力、信息化水平和法制建设程度、市场竞争自由度也处在全国前列,投资软环境良好,有利于降低研发环节的商务交易成本。
(二)强化保税物流功能,构建国际采购中心,推动上海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出口的交易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采购是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制造企业获取市场发展空间提供机遇。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和流通成本,采购中心所在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物流集散功能和保税功能,并且有充足的产品供应为其提供采购支撑。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通航港口和长三角制造业基地首位城市,完全符合国际采购中心的构筑要件。
首先,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是联系世界各地及我国南北的交通要冲,海运空运航线数量多、航班密度大,运输能力十分发达。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亿吨,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为产品流通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其次,上海依托区位优势和“区港联动”的政策优势,依托“5+2”的全天候通关模式,与国内外区域的产品调拨速度进一步加快,使口岸保税物流功能逐步增强。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构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和功能最完备的保税监管区域。
二、借助外资大规模流入优势,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确立江苏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军地位
江苏产业基础雄厚,而与上海相比要素成本相对较低,以苏州为例,劳动力成本仅为上海的66.7%,土地利用成本比上海低60%(9),为培育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土壤。2006年前10个月,江苏机电产品出口886.6亿美元,比沪浙多273.7亿美元和543.6亿美元,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15个产品中,先进制造业产品占有10个席位,占66.7%,比上海和浙江分别高出8.4和46.7个百分点。表明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江苏与沪浙两地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一)外商在江苏大量直接投资,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强力支撑
江苏雄厚的工业基础、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低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和较好的公共服务配套能力,使得其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的重点,对外商投资的吸纳力明显高于沪浙两地。2005年,江苏直接利用外资131.8亿美元(10),占全国直接利用外资总额的21.9%,位列全国第1,比沪浙两地高出63.3亿美元(11)和54.6亿美元(12)。2006年前10个月,江苏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790.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535.6亿美元,占同期江苏该类产品出口的89.2%和97%。在出口前10位的先进制造业产品中,8个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超过了90%,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电视等无线电讯设备的零附件、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印刷电路等6种产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更高达98%以上。
(二)特殊区域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巩固江苏先进制造业出口的领先地位
江苏共有出口加工区等各类特殊区域15个,比沪 浙两地分别多5个和8个,由此吸引大量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江苏已经基本成形的产业集群有110个,集聚企业3.3万家(13)。其中较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2006年前10个月,江苏特殊区域共出口644.8亿美元,是沪浙两地特殊区域出口总额的1.1倍和6.4倍。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577.1亿美元和441.7亿美元,占特殊园区出口总额的89.4%和68.5%,同时分别占江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出口总额的65.1%和80%。
三、立足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块状经济”,使浙江成为现代轻工业领域的中坚力量
浙江历来是我国资源短缺省份,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约束后,浙江民营经济以准入门槛较低、先期投入较少的轻工业为突破口迅速崛起,推动浙江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粤、苏、沪的我国第4大经济地区,轻工业成为浙江重要的基础优势产业。2005年浙江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所占比重超过9成。2006年前10个月,浙江服装、纺织、金属制品、鞋类、家具、灯具、玩具、箱包、床垫、塑料制品10大类轻工业品合计出口额达到406亿美元,占同期浙江出口总额的49.3%,出口规模比沪苏两地分别多191.2亿美元和131.3亿美元,上述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也远远高于沪苏两地。
(一)民营经济是浙江轻工业前进的内在关键
与沪苏相比,民营经济旺盛的生命力是带动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2005年,浙江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24亿元增至1.3万亿元(14),其中增量的70%由民营经济(15)创造。截止至2006年9月,在海关注册的浙江民营企业数目达到224万家,占浙江企业总注册数的96.3%。2006年前10个月,浙江824.3亿美元外贸出口额中,民营企业占据44.8%的比重,为369.1亿美元,位列各企业类型之首,其规模分别是沪苏两地的2.4倍和1.9倍。
由于民营企业具有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等特点,适于发展产品结构轻型、准入门槛较低的轻工业,因此浙江轻工业中民营企业的地位凸显。2006年前10个月,在浙江出口额超过亿美元的主要轻工业品中,手用机用工具民营企业占有61.2%的比重:纺织纱线织物制品、金属制品、鞋类、塑料制品、灯具所占比重超过5成;服装及衣着附件、箱包、家具及床垫占比接近或超过4成。
(二)“块状经济”的垂直分工格局,是细化并提升浙江轻工业生产模式及效率的外在推力
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产品生产流通速度,高度市场竞争机制自然使浙江轻工业在地域卜形成产业集聚,造就了众多以特色鲜明、配套力强、垂直分工度高的轻工产业为集群的“块状经济”。2005年,浙江特色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区块达600多个,超过百亿元的有35个(16),全年“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1.8万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60.9%(17)。今年前10个月,杭州、宁波、嘉兴的服装出口占同期浙江服装出口总额的58.7%;温州占浙江鞋类出口的56.5%;萧山占床垫寝具出口的36.2%;绍兴占纺织品出口的34.8%。“块状经济”孕育的“浙江制造”产品已经遍布全球,目前,浙江生产的玩具占全球玩具市场的50%,打火机占70%,领带占50%,小家电占55%,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论:上海、江苏、浙江在长三角产业链中的优势竞争力截然不同。上海要素成本较高,但区位优势突出,口岸功能强大,人才、科技力量较强,投资软环境良好,商务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应该成为长三角产业升级核心;江苏工业基础雄厚,要素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先决条件,凭借外资大规模流入目前已经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应当进一步巩固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而发展现代轻工业最为符合浙江民营企业“规模小、灵活度高”的特点,目前依靠块状经济,浙江现代轻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及协作度较高,产品竞争力极强,应当继续从增加产品附加值角度扩大浙江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近期,中央提出了“一核六带”的长三角区域总体布局框架,为长三角强化区域合作指明方向。为此,江浙沪三地只有在发挥各自优势竞争力的基础上,采取“错位竞争、利益均沾”的发展模式,才能切实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使长三角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18)。
(1)为便于数据收集整理,除特别说明外,长三角城市圈的统计数据口径均为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
(2)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经济运行发展概况》,2006年4月13日。
(3)该指数是通过对Finger和Kreinin提出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改造得出,具体表达式: 其中,SSIIJ是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用来衡量出口产品的同构程度;i,j是2个相比较的地区;n是出口所包含的产品数,且k=1,2….n;xik是地区i中,第k个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xjk是地区j中,第k个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SSIIJ介于0和1之间,如果值为0,表示比较地区间的出口产品结构完全不同,如果值为1,表明比较地区间的产品结构完全相同。值越大,同构程度越大。SSIIJ取同一产业在两个地区所占份额的最小值,相当于把地区间同一产业的共有份额提取出来,表示地区间单个出口产品的结构重合度,再经加总,即得出地区间出口产品整体结构重合度。
(4)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指数的表达式为:(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5)《2005上海科技进步报告》。
(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
(7)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知识竞争力: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必然选择》。
(8)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迈向创新型城市的行动纲领——纲要五大亮点解读》。
(9)浙商网。
(10)江苏统计局。
(11)浙江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200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上海统计局。
(1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制造业基地目标与江苏制造业集群培育》。
(14)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统计局。
(15)“民营企业”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
(16)《市场报》:《浙江民企:新时期先行者欲再先行》,胡雪良2006年1月。
(17)2006年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块状经济”现状调查》。
(18)《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