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Java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能够将Java方向的基本课程全面地结合在一起,清楚认识到每个环节的工作,增强面向对象思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认识。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Java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211-02
合理吸取建構主义学习理论并运用于Java课程教学实践中,关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师生角色,完善评价方式,把编程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倡导主动、交流、合作,体现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学习编程语言而学习,而是把编程语言作为工具来发展学生在未来程序开发工作中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在我院的Java课程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谈谈自己在此方面的教学改革方法和认识。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不断完善,按照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引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能够将Java方向相关课程全面地结合一起,亲身体会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清楚认识每个环节的工作,增强面向对象思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认识,胜任Java方向的编程工作。
1.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
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生源质量不高,基础差,缺乏主动学习性,知识遗忘得快,Java课程是在C语言课程之后开设的,学习中要综合运用《数据库开发与维护》、《IT英语》等课程的综合知识,学生对原有知识学习的不消化,理解的不透彻,掌握的不深刻,造成对新的编程语言学习困难加大,兴趣不高。
(2)采用传统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往往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多数学生在期末突击复习,综合实训项目,疲于应付,相似度高,缺乏创新性,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针对教学现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Java课程教学中采取相应教学设计改革。
2.1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中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划分各教学单元,分析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所在。Java课程整体目标要求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基础理论、主要原则和思维方法,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实现思路,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中应用Java语言编程能力,具有良好编程习惯,较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按照总体教学目标,本课程划分以下教学单元,实现各个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单元1 JAVA开发相关技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开发环境,熟悉开发工具。
教学单元2 JAVA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Java基础知识,能够用基本流程语句完成简单程序设计。
教学单元3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要求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点,把握类的特点,灵活应用类的方法。
教学单元4 Java常用类,要求学生掌握查阅API方法,掌握常用类的属性、方法,在程序中能灵活调用。
教学单元5 图形界面设计,要求利用容器和常用组件完成图形界面程序设计,并能够进行组件事件处理。
教学单元6 数据保存,要求学生能够读取外部数据(文件/数据库)到程序中或保存程序中数据到外部(文件/数据库),实现数据持久化。
教学单元7 多线程,要求学生掌握多线程机制,能够编写多线程多任务应用程序。
教学单元8 网络通信,要求学生能理解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工作原理和套接字含义,采用不同通信方式,编写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程序。
2.2信息资源设计
教师进行授课前将本课程相关资源提供给学生,如学习网站,课件、JDK
API、电子书籍等,并告知教师个人Email、QQ号、手机号,与学生建立联系,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帮助学生学习。
2.3情境创设及学习设计
根据教学单元内容,设置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本课程分为9个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新意义或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使学生真正理解地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全面掌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
在教学过程采用抛锚式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书,通过基本例题、查询各类资料对工作情境设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独立去实施工作情境中任务,根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在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在个人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进行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将该课程设置如下教学情境并进行相应的学习设计。
(1)认识搭建工作环境、开发平台,围绕Java开发相关技术单元设置,教师演示Java程序工作过程,引领学生自己动手搭建自己机器Java开发平台,配置开发环境,了解开发工具,相互交流,在调试中增强基本软件安装调试能力。
(2)简单数据处理,在学生学习过C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同化”学习,与C语言比较,进一步学习Java的基本语法、流程控制语句,进行简单数学运算,如判断奇偶数、求平方、阶层等,对Java基础知识有牢固认识。 (3)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实体类创建及异常处理,演示基于命令行的模拟的图书管理系统,分析图书管理系统功能,以初步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设计项目,以学习应用Java基础知识为主,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设计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类、不同用户类等实体类,并能够处理常见异常。
(4)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窗体界面开发,设计图书管理系统GUI界面以方便人机交互,侧重于Swing组件的应用和事件与窗口的监听,重点培养学生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设计界面,将学生进行分组,设计不同功能的图书管理界面,由教师、学生相互点评、交流,探讨设计较为完善界面,并实现相应功能。
(5)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新书通知设计,以程序中出现的每日一贴为例讲解引入该情境,带领学生学习文件输入/输出流相关知识,通过文件读取将上架新书通知显示在图书系统中,培养学生文件操作能力。
(6)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图书管理,实现图书信息数据库持久化,与《数据库开发与维护》课程结合,通过Java数据库技术(JDBC)完成数据库中信息的增、删、查、改,培养学生数据库访问能力。在情境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数据库的连接方式,能够完成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如要求学生尝试使用JDBC ODBC桥接方式、加载SQL驱动程序方式、加载Oracle驱动程序方式,实现与不同数据库连接,让学生讨论比较,找出相应连接规律,掌握数据库连接技巧、对SQL语言有更深认识。
(7)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用户登录管理,在教学中演示讨论售票过程,分析图书借书过程,利用多线程技术解决不同客户在数据库中要借阅同一本书问题,让学生学会多线程的数据处理,能够解决程序中较复杂的问题。
(8)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客户登录IP显示,利用网络编程原理,将图书管理数据库放在服务器端,实现多个客户连接服务器对数据库中数据访问,在服务器端显示登录客户端IP地址,并进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处理网络文件传输和即时通信能力。
(9)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打印、统计图形绘制、帮助文档制作,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补充完成的教学情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利用协作学习环境,给每组分派新任务,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每组独立完成各自功能,分别实现图书信息打印功能、借阅书籍类别统计图形(柱状、饼状)显示功能、系统帮助文档制作等不同功能,各组相互交流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展示能力。
2.4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根据每个学习情境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分为学习过程评价指标和学习结果
知识意义建构评价指标,其中学习过程评价指标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又细分为:查阅资料、自学能力(占10%)、信息收集能力(占5%)、工作态度(占5%)、团队合作能力(占10%)、创新能力(占10%)、实践能力(占15%)、展示能力(占5%);学习结果
知识意义建构评价指标又细分为:知识点认知(20%)、知识点应用(20%),针对各个评价指标作出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各占50%,给出每个学生每个教学情境的分值,测定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鼓舞,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全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关注学生各个层面,关注到每个学生,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能使大多数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对本课程有较深认识。
3.结语
把握建構主义理论的实质,灵活地将该理论运用到Java课程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终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使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Java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211-02
合理吸取建構主义学习理论并运用于Java课程教学实践中,关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师生角色,完善评价方式,把编程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倡导主动、交流、合作,体现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学习编程语言而学习,而是把编程语言作为工具来发展学生在未来程序开发工作中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在我院的Java课程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谈谈自己在此方面的教学改革方法和认识。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不断完善,按照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引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能够将Java方向相关课程全面地结合一起,亲身体会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清楚认识每个环节的工作,增强面向对象思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认识,胜任Java方向的编程工作。
1.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
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生源质量不高,基础差,缺乏主动学习性,知识遗忘得快,Java课程是在C语言课程之后开设的,学习中要综合运用《数据库开发与维护》、《IT英语》等课程的综合知识,学生对原有知识学习的不消化,理解的不透彻,掌握的不深刻,造成对新的编程语言学习困难加大,兴趣不高。
(2)采用传统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往往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多数学生在期末突击复习,综合实训项目,疲于应付,相似度高,缺乏创新性,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针对教学现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Java课程教学中采取相应教学设计改革。
2.1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中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划分各教学单元,分析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所在。Java课程整体目标要求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基础理论、主要原则和思维方法,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实现思路,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中应用Java语言编程能力,具有良好编程习惯,较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按照总体教学目标,本课程划分以下教学单元,实现各个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单元1 JAVA开发相关技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开发环境,熟悉开发工具。
教学单元2 JAVA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Java基础知识,能够用基本流程语句完成简单程序设计。
教学单元3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要求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点,把握类的特点,灵活应用类的方法。
教学单元4 Java常用类,要求学生掌握查阅API方法,掌握常用类的属性、方法,在程序中能灵活调用。
教学单元5 图形界面设计,要求利用容器和常用组件完成图形界面程序设计,并能够进行组件事件处理。
教学单元6 数据保存,要求学生能够读取外部数据(文件/数据库)到程序中或保存程序中数据到外部(文件/数据库),实现数据持久化。
教学单元7 多线程,要求学生掌握多线程机制,能够编写多线程多任务应用程序。
教学单元8 网络通信,要求学生能理解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工作原理和套接字含义,采用不同通信方式,编写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程序。
2.2信息资源设计
教师进行授课前将本课程相关资源提供给学生,如学习网站,课件、JDK
API、电子书籍等,并告知教师个人Email、QQ号、手机号,与学生建立联系,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帮助学生学习。
2.3情境创设及学习设计
根据教学单元内容,设置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本课程分为9个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新意义或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使学生真正理解地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全面掌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
在教学过程采用抛锚式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书,通过基本例题、查询各类资料对工作情境设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独立去实施工作情境中任务,根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在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在个人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进行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将该课程设置如下教学情境并进行相应的学习设计。
(1)认识搭建工作环境、开发平台,围绕Java开发相关技术单元设置,教师演示Java程序工作过程,引领学生自己动手搭建自己机器Java开发平台,配置开发环境,了解开发工具,相互交流,在调试中增强基本软件安装调试能力。
(2)简单数据处理,在学生学习过C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同化”学习,与C语言比较,进一步学习Java的基本语法、流程控制语句,进行简单数学运算,如判断奇偶数、求平方、阶层等,对Java基础知识有牢固认识。 (3)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实体类创建及异常处理,演示基于命令行的模拟的图书管理系统,分析图书管理系统功能,以初步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设计项目,以学习应用Java基础知识为主,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设计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类、不同用户类等实体类,并能够处理常见异常。
(4)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窗体界面开发,设计图书管理系统GUI界面以方便人机交互,侧重于Swing组件的应用和事件与窗口的监听,重点培养学生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设计界面,将学生进行分组,设计不同功能的图书管理界面,由教师、学生相互点评、交流,探讨设计较为完善界面,并实现相应功能。
(5)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新书通知设计,以程序中出现的每日一贴为例讲解引入该情境,带领学生学习文件输入/输出流相关知识,通过文件读取将上架新书通知显示在图书系统中,培养学生文件操作能力。
(6)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图书管理,实现图书信息数据库持久化,与《数据库开发与维护》课程结合,通过Java数据库技术(JDBC)完成数据库中信息的增、删、查、改,培养学生数据库访问能力。在情境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数据库的连接方式,能够完成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如要求学生尝试使用JDBC ODBC桥接方式、加载SQL驱动程序方式、加载Oracle驱动程序方式,实现与不同数据库连接,让学生讨论比较,找出相应连接规律,掌握数据库连接技巧、对SQL语言有更深认识。
(7)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用户登录管理,在教学中演示讨论售票过程,分析图书借书过程,利用多线程技术解决不同客户在数据库中要借阅同一本书问题,让学生学会多线程的数据处理,能够解决程序中较复杂的问题。
(8)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客户登录IP显示,利用网络编程原理,将图书管理数据库放在服务器端,实现多个客户连接服务器对数据库中数据访问,在服务器端显示登录客户端IP地址,并进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处理网络文件传输和即时通信能力。
(9)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之打印、统计图形绘制、帮助文档制作,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补充完成的教学情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利用协作学习环境,给每组分派新任务,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每组独立完成各自功能,分别实现图书信息打印功能、借阅书籍类别统计图形(柱状、饼状)显示功能、系统帮助文档制作等不同功能,各组相互交流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展示能力。
2.4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根据每个学习情境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分为学习过程评价指标和学习结果
知识意义建构评价指标,其中学习过程评价指标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又细分为:查阅资料、自学能力(占10%)、信息收集能力(占5%)、工作态度(占5%)、团队合作能力(占10%)、创新能力(占10%)、实践能力(占15%)、展示能力(占5%);学习结果
知识意义建构评价指标又细分为:知识点认知(20%)、知识点应用(20%),针对各个评价指标作出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各占50%,给出每个学生每个教学情境的分值,测定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鼓舞,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全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关注学生各个层面,关注到每个学生,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能使大多数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对本课程有较深认识。
3.结语
把握建構主义理论的实质,灵活地将该理论运用到Java课程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终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使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