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9岁的李菲顺产了男娃娃,满心的喜悦难以言表。但接踵而来的身体不适,又让她揪心不已。产后10天来她一直不能顺利排尿,腹部涨臌难受。医生用导尿管缓解了一时不适,但拔管后仍旧尿不出来。注射新斯的明也不见效。李菲痛苦万分,又惦记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更是心急火燎。
无奈之下,只好请中医会诊。医生诊为产后气虚证,治宜益气活血、利水清热。处方:太子参、车前子、益母草、乌药各10克,肉桂、黄柏各6克,研为细末,连根葱白1根,捣烂炒热,加冰片2 克,做成饼。充分消毒患者脐部并洗净擦干后,把配制好的药饼置入脐中,覆盖消毒纱布一块,用胶布固定。根据病情,或1~2天或3~5天换药1次。
说来也妙,用药后3小时,李菲就有尿感。随后将药物加热再敷,尿已排出。大家暗自称奇,没想到简单的肚脐敷药就解除了缠人的痛苦。
治疗方药
产后小便困难,是产褥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令产妇异常痛苦。重者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破裂等,故需及时治疗。敷脐疗法是从病人脐部给药,通过皮肤吸收使药力直达病所,产生治疗效果。具有简便易行、低风险、易操作、疗效快而可靠、病人无痛苦等优点,在民间广为流传。除了李菲所用方剂外,还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方药。
1.甘遂、半夏各30克,冰片1.5克,研为细末。用时取药末3~5 克,加温水和面粉少许调成糊状,敷脐。
2.小茴香、乌药各10 克,肉桂、黄柏各6 克,研为细末;连根葱白1片,捣烂炒热;加冰片2 克,大田螺2只,捣成饼敷脐。
3.车前草60克,连须葱白60克,捣烂成饼,敷脐部,用数层新纱布覆盖,再用热水袋热熨。每天1~2次。
4.生田螺5~10个,葱白60~90克,麝香少许(也可用冰片代替),面粉适量。先将田螺肉、葱白捣烂,加入面粉制成饼状,加入麝香(或冰片)敷脐。药饼上放一块纱布,用炒热食盐乘热在药饼上熨20~40分钟,小便即能通利。1次无效,可重复之。
5.甘遂30克,薏苡仁15克,研细末,水调成膏,敷脐部,数小时后即可排尿。若不排尿,再敷。
注意事项
1.必须以中医的整体观为基础,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进行辨证论治。
2.尽可能选取气味浓厚的药物或研末后炒香使用。药末或作散剂,或以醋、米酒、油类调制膏剂用。如为新鲜湿润药物,可直接捣碎如泥,作膏剂用。
3.敷药后外盖胶布或膏药,尽可能使其处在“密闭”状态下,以免药性“外泄”影响疗效。
4.为提高疗效,可采取局部适当加温或将药物加热的办法。亦可配合针灸、推拿、药物内服等疗法。
5.有些对皮肤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使用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皮肤起泡后溃烂,造成感染。
6.药物敷脐部后,如局部有皮疹痒痛,应暂停3~5天;如出现局部溃疡,应停止敷脐,改用其他疗法。
本法无绝对禁忌证,但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有皮肤过敏史者及孕妇应慎用。用时要注意观察,一旦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轻者可自行消退。如发生皮肤水泡,用消毒针挑破,外搽紫药水即可。
小贴士
脐部有“神阙”“气舍”之称,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有着密切的联系。脐部给药,就是通过经脉作用于上下、表里产生治疗效果。对于头面五官、胸肋腰腹、四肢、五脏六腑、虚实寒热诸症,如感冒头痛、伤寒、咳嗽、中暑、腹泻等,以及妇科的经、带、胎、产诸疾,儿科惊、疸、痘疹、食积等,都有较好疗效。
无奈之下,只好请中医会诊。医生诊为产后气虚证,治宜益气活血、利水清热。处方:太子参、车前子、益母草、乌药各10克,肉桂、黄柏各6克,研为细末,连根葱白1根,捣烂炒热,加冰片2 克,做成饼。充分消毒患者脐部并洗净擦干后,把配制好的药饼置入脐中,覆盖消毒纱布一块,用胶布固定。根据病情,或1~2天或3~5天换药1次。
说来也妙,用药后3小时,李菲就有尿感。随后将药物加热再敷,尿已排出。大家暗自称奇,没想到简单的肚脐敷药就解除了缠人的痛苦。
治疗方药
产后小便困难,是产褥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令产妇异常痛苦。重者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破裂等,故需及时治疗。敷脐疗法是从病人脐部给药,通过皮肤吸收使药力直达病所,产生治疗效果。具有简便易行、低风险、易操作、疗效快而可靠、病人无痛苦等优点,在民间广为流传。除了李菲所用方剂外,还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方药。
1.甘遂、半夏各30克,冰片1.5克,研为细末。用时取药末3~5 克,加温水和面粉少许调成糊状,敷脐。
2.小茴香、乌药各10 克,肉桂、黄柏各6 克,研为细末;连根葱白1片,捣烂炒热;加冰片2 克,大田螺2只,捣成饼敷脐。
3.车前草60克,连须葱白60克,捣烂成饼,敷脐部,用数层新纱布覆盖,再用热水袋热熨。每天1~2次。
4.生田螺5~10个,葱白60~90克,麝香少许(也可用冰片代替),面粉适量。先将田螺肉、葱白捣烂,加入面粉制成饼状,加入麝香(或冰片)敷脐。药饼上放一块纱布,用炒热食盐乘热在药饼上熨20~40分钟,小便即能通利。1次无效,可重复之。
5.甘遂30克,薏苡仁15克,研细末,水调成膏,敷脐部,数小时后即可排尿。若不排尿,再敷。
注意事项
1.必须以中医的整体观为基础,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进行辨证论治。
2.尽可能选取气味浓厚的药物或研末后炒香使用。药末或作散剂,或以醋、米酒、油类调制膏剂用。如为新鲜湿润药物,可直接捣碎如泥,作膏剂用。
3.敷药后外盖胶布或膏药,尽可能使其处在“密闭”状态下,以免药性“外泄”影响疗效。
4.为提高疗效,可采取局部适当加温或将药物加热的办法。亦可配合针灸、推拿、药物内服等疗法。
5.有些对皮肤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使用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皮肤起泡后溃烂,造成感染。
6.药物敷脐部后,如局部有皮疹痒痛,应暂停3~5天;如出现局部溃疡,应停止敷脐,改用其他疗法。
本法无绝对禁忌证,但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有皮肤过敏史者及孕妇应慎用。用时要注意观察,一旦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轻者可自行消退。如发生皮肤水泡,用消毒针挑破,外搽紫药水即可。
小贴士
脐部有“神阙”“气舍”之称,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有着密切的联系。脐部给药,就是通过经脉作用于上下、表里产生治疗效果。对于头面五官、胸肋腰腹、四肢、五脏六腑、虚实寒热诸症,如感冒头痛、伤寒、咳嗽、中暑、腹泻等,以及妇科的经、带、胎、产诸疾,儿科惊、疸、痘疹、食积等,都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