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冲刺阶段潜力股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常见命题“陷阱”
  选择题在高考中的分值虽略低于非选择题,但却是多数学生得分的“大头”。因为非选择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多数考生在这个版块很难得到高分。故有人说,在高考中“得选择题者得天下”。
  高考历史(单项)选择题虽然是考生所学单个知识点与试题单个考点的单点对应测试,但是由于答案的唯一性,又要求考生必须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多个知识点来验证答案的唯一性。高考命题专家为实现试题的区分度,常用以下方法在干扰项中设置陷阱,迷惑考生。
  1.扩大或缩小限定词的外延
  例1.(2006·全国文综Ⅱ)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解析:题干列举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些代表人物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积极评价。本着史学研究“孤证不立”的原则,不能说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就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儒学的主要内容以“仁”“仁政”为核心,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为核心,二者在本质上根本不同;启蒙运动兴起时,欧洲的荷兰、英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仍是封建专制国家,不能说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欧洲启蒙思想家只是借鉴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人本”思想来反对欧洲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启示:对选项中的程度副词,如“各”“都”“均”“全都”“一切”“彻底”等,在解题时应特别留心,因为程度副词是扩大或缩小限定词外延的关键词。
  2.偷换概念,改变教材中的语言表述
  例2.(2008·广东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解析:选项C表述错误。选项D混淆史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是农村的基层政治体制改革。选项B偷换概念,教材对农村经济改革的表述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启示:在平时练习中,对选项中的语言表述与教材近似却有出入的选项,就要倍加小心、认真体会,那么在高考中遇到此类试题,大脑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让你感到这个选项可能“有问题”,“第一直觉”就会促使你迅速调动所学知识作出判断。
  3.通过混淆史实设置选项
  例3.(2006·全国卷I)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 )
  A.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取得胜利的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
  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
  解析:教材没有十月革命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的明确表述,考生必须调动所学知识排除A、B、C项。C选项的设置属于偷换概念,与教材的表述有出入,教材的表述为“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而不是“中止了”,俄国十月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在继续进行。A、B选项就是命题专家通过混淆史实设置的干扰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仍是一个农业国,是一个农民阶级而不是工人阶级占人口多数的国家;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十月革命。
  启示:以材料为载体的情境式选择题虽然已在高考历史中占了主导,但多数选择题仍然采用混淆史实的方式来设置干扰项。可见,熟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高三后期复习的时间安排上始终应排在首位;跳进“题海”,以做题代替看书的复习方式极不可取。
  4.因果混杂,设置干扰项
  例4.(2006·北京卷)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基本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人民政协诞生是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试题的问题指向是“背景”,正确答案就应是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前的历史事实。选项C中《共同纲领》的制定是在大会上;选项D则是在大会后;这两个选项的设置都是把事件的“果”作为干扰项。选项A则是抗战胜利后初期的情况,与本题涉及的时代背景毫无联系,基础扎实的考生应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排除。
  启示:因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逻辑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史事物都有其发展演变的时序脉络,对背景(原因、目的)、过程(经过)、结果(作用、影响)的考查始终是历史高考的主要内容。历史选择题对因果关系的考查,其基本的命制方式就是在四个选项中混杂既有“原因”又有“结果”的史实,要求考生必须认真审题,明确设问的指向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影响,否则就可能过失性丢分。
  (二)把握“六审”技能,决胜高考
  解答选择题,从解题过程的角度,主要是运用排除法;从思维路径的角度,主要是运用分析、比较、判断、推论等学科方法。但是,各种方法的运用都是建立在准确审题的前提下。根据历史知识的构成要素,历史选择题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时间、空间、内容和问题指向的角度;鉴于材料型选择题在高考试题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解答选择题还须审试题的“题眼”和材料的“语意”。   1.审时间限定词
  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必要元素。今天的高考题尽管不再直接考查时间的识记,但仍然注重考查运用“时间”的方法。
  例1.(2012·福建卷)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时间”限定词,再现这一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并根据设问的指向调动这一时段的有关知识做出判断。图标中英国经济数据变化的时段在1841—1870年,这一时段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后期。调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与四个选项一一对比,运用排除法即可判断选项B为正确答案。内燃机的运用、垄断组织的形成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奴隶贸易的兴起是在新航路开辟前后;19世纪中期,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英国政府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例2.(2010·广东卷)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解析:考生凭直觉无法解答本题,审“时间”限定词仍是解题的关键。但本题不同于例1,需要考生把图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词转换成时间。本题的关键词是“苏联”或“东欧民主国家”,苏联解体在1991年,东欧剧变在1989年。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C,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欧盟诞生是在1993年,这两件事都发生在苏联解体后;选项B不符合史实,改革开放前,我国已经与部分西方国家包括西方大国建立起外交关系,如1964年与法国建交,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中日邦交正常化”是考生唯一可以直接调动的教材知识,对缺乏课外知识的考生而言,要排除这一选项有一定难度;冷战初期,中国与苏联和东欧民主国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新中国在外交上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中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交往更多,同时与西方的很多邮件往来也需要经过苏东国家中转。答案选D。
  启示:在复习中,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和反映历史演进特征的历史分期这两类时间是必须记住的,特别是后者。考试中,对“时间”限定词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把具体年代“模糊化”,如1897年可转化为19世纪晚期或19世纪末,然后调动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如试题考查世界史,就可判断这一时期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进而调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欧美民主政治扩大,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等知识回答问题。二是一般年代找附近的重要年代,不是所有的时间和史实都需要记住。
  2.审空间限定词
  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在特定的空间,空间和时间是历史学科的两个最基本因素。因此,考生对历史地理的熟悉程度对一些试题的解答起着关键作用。
  例3.(2012·福建卷)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首先排除选项②,因为当时电视尚在实验阶段,还没有推广应用。本题的空间界定是“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即横渡大西洋;据地理知识,选项③“航线经过地中海”的表述是不符合史实的。由此得出正确答案B。
  例4.(2012·上海卷)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本题是一道纯粹考查历史地理的典型试题,题干的“空间”限定词是华东,凡具有“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这些区域地理概念的考生可以迅速选对正确答案A。
  启示:高考题的题干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历史地图,任何一道试题都要求考生具备必要的空间概念,上述两道例题更是要求考生直接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问题。在高三后期,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或者历史地图册中涉及学科主干知识的相关部分需要考生认真复习。
  3.审角度限定词
  这里的“角度”,是指题干或选项中的程度界定。从题干的角度,它规定了设问的具体指向;从选项的角度,它反映了标准答案是否符合设问指向的内涵和外延。
  例5. (2010·上海卷)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解析:本题的设问指向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什么变化,规定这一指向的具体界定是“直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此题有一定难度,可运用排除法。直接推动中国社会全面的“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这次大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例6.(2010·全国卷)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解析:本题是对设问指向的内涵和外延的考查。选项A中“合理平衡”不合史实,因为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选项C中的“消失”与政治经济生活常识明显不符合;选项D中的“开始”没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一现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已普遍;跨国大企业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正确答案为B。
  启示:在高考中,对题干或选项中“直接”“彻底”“完全”“开始”“最主要”等程度副词或者“平衡”“消失”等表示事物发展程度的词语应特别留心。解题时,可以运用“举例法”解题,即举出反映事物发展程度的具体史实来验证答案是否符合设问指向的内涵和外延。例6中的选项D,就是通过调动1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一史实来排除的。
  4.审“内容”限定词
  例7.(2012·广东卷)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解析:本题为图片型试题,试题涉及的考点的具体内容以图片中的文字信息为主,包括“农工兵商学大联合”“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民众的力量”把刀锋指向“帝国主义”和“军阀”“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解答的关键是把上述内容涉及的历史信息建立联系并进行综合解读。据“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可推断本题可能的最早时间,因为国民革命军组建于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而袁世凯独裁统治是在1912—1916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都早于大革命时期,故可排除选项A、C,但至此还不能对选项B、D做出判断。再据打到“一切帝国主义”和“军阀”,即可排除选项B,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最终确定正确答案为D。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打到列强除军阀”是大革命时期的标志性口号。
  例8.(2012·全国卷)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解析:选择题有些选项,即使不阅读题干材料和设问指向也可排除(当然从命题技术的角度,这类选项的干扰价值为零,形同虚设,高考命题应该避免),如本题的选项A,因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是一个涉及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审“时间:1980年”可排除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后。考生在最后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的关键就必须审本题的“内容”限定词“个体工商业”,选项C中的表述属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显然国有企业不属于个体经济,排除C。正确答案为D。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是单一公有制经济,国家允许个体工商业的发展,表明党和政府试图打破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不适合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状况。
  启示: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通常可以排除两个干扰项,最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纠结,出现“只差一步到罗马”的困惑。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完整、准确、合理地获取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如例8中的情况。只要同学们认真阅读和体会本文中的“六审”,高考选择题的解答应该是可以轻松过关的。
  5.审“题眼”限定词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选择题构成中,材料型选择题已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几乎到了“无材料不成题”的地步。个别选择题的解答必须像语文学科那样去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笔者在这里称之为“题眼”,下同)。
  例9. (2010·四川卷,21)“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解析:题干中,罗斯福的意思是英国在战后欧洲的重建中的责任应比美国大,因为英国在欧洲的利益要大于美国,通过归纳上述信息,题干材料的中心思想(题眼)是:国家利益与国家责任的关系。据此,无需犹豫,就可直接选出本题的正确答案D。
  例10.(2012·安徽卷)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解析:本题中,唐太宗的谈话内容讲的是选拔官员的标准问题,即“才”与“德”的关系,“言辞刀笔”指的是“才能”,“行”指的是“品德”。唐太宗的话实际上是在批评选拔官员重才不重德,考生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推断,本题的题眼是选拔官员应注重品行,从而直接选择答案D。
  启示:上面两道例题,是通过审“题眼”限定词直接解答问题的典型试题,这类试题的难度其实不大,但考生却失分严重,这足以引起我们对历史教学和语文教学的反思。此外,多数试题尽管不要求直接运用“题眼”去解决问题,但审“题眼”对考生准确地获取试题的有效信息也至为关键。
  6. 审“语意”限定词
  所谓“语意”限定词,是指题干材料中涉及的史学家或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倾向。
  例11. (2010·上海卷,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该学者对“名家讲座”这档节目的情感态度。“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说明该学者对“名家讲座”的情感立场既有肯定又有否定。否定的理由,因为该学者认为“名家讲座”的内容不符合梁启超“新史学”的宗旨。考生根据“名家讲座”的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推论,可知道该学者批评“名家讲座”的内容忽视普通民众的历史活动,而这正是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的宗旨所在。据此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B。
  例12. (2010·湖南卷)右图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解析:审“时间”限定词:1782年,可知当时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联系所学知识可立即排除选项A、B,因为这一时期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同时,独立后的美国仍为英国等欧洲大国所不容,谈不上英美关系亲近友好。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是1783年,但这个年代是多数考生平时不会有意识记的,只有记住了这个准确时间的考生才可以迅速排除C。因此从命题的角度,本题的导向是存在问题的,当然,再完美的一套试卷,存在瑕疵也属正常。但是,对记不住1783年这个年代的考生,只要能够审出图片材料透出的“语意(语境)”,解答本题也不困难。图片中的文字注释“不列颠娜”和流浪的女儿“美利坚”,表明英国人的这幅漫画把英国与美国的关系比喻成“母女关系”,图中母女拥抱,据此推断,英国愿意与美国结束敌对,实现和解,这是材料的准确信息,那些选择C的考生是由于对材料信息“过度”解读。
  启示:以上介绍的“六审”在解答选择题时通常是要综合运用的,只通过“一审”就能直接得出正确答案的试题很少。因此在解题时,一定要心中有“六审”,特别是排除两个选项,在最后两个选项中选择时,更应思考还有“哪几审”没有运用,这样就能在高考中避免“只差一步到罗马”的遗憾!
  多数考生在非选择题部分无论是平时测验还是高考中都很难拿分。由于非选择题的命制题型多样,年年创新,笔者也很难说出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题方法,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也仍然停留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但是解答非选择题,我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首先,找出求答词,明确设问指向。求答词规定了设问指向,即要求回答的内容。由于非选择题的每一小问中往往又涵盖了2—3个小问,一些考生由于审题环节漏掉了个别“求答词”而过失性丢分,十分可惜。最重要的是,只有审准了求答词后根据设问的指向去阅读材料,方能迅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怎么找求答词呢?首先找问题中的“动词”,再找动词的“宾语”,宾语就是求答词。
  例1.(2012·浙江卷)38题第(3)问: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解析:本问的“材料三中”前省略了动词“指出”,“指出”的宾语有“思想家”和“代表作”;“概述”的宾语是“贡献”。因此,本问实际上有三个求答词。
  其次,针对设问指向,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符合设问指向的信息才是有效的。第一步,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第二步,对材料划分层次;第三步,建立材料信息之间的联系,建立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材料信息与学术观点的联系,建立材料信息与现实热点的联系。
  例2.(2012·北京卷)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节选)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力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利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力发电的代表之一。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选择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决定了“主题”的立意是否明确。如:选择“轮船招商局、北洋水师、三峡水利工程”为关键词,通过建立材料信息之间的联系和建立材料信息与现实热点的联系,可以提炼一个主题“水浓缩了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添加一个关键词“西洋”。最后通过建立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建立材料信息与学术观点的联系来进行阐释: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远洋航行的壮举,然而随着封建王朝实行“海禁”政策,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北洋水师体现了当时中国“自强”“求富”的愿望,中国的近代化由此起步,但北洋水师的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和竣工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三,答案的组织要力求规范。《考试大纲》对论证和探讨的要求是12个字: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观点”是指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形成的对具体论证对象的观点;“表述”是指语言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即表述要体现观点与史实的结合,能够反映历史事物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逻辑”是指对论证和探讨中谋篇布局的要求,要求考生依据试题的要求来确定组织答案的先后顺序、层次划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上述“12个字”的要求呢?关键是语言的组织要符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逻辑推理方法,具体地说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结论、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   例3.(2012·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问题: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解析:考生在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提取和对史实的概括的基础上,再说明技术进步怎样改善了城市生活。“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展示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其中,“(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则是命题者对考生情感的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体现了命题者的测试意图。
  答案: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其他文献
劲锐人物:蔡煜堃, 2006年考入华南农业大学,在校期间任校党委宣传部下属校报学生记者社采编部部长,大学期间凭一股韧劲在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等各级别比赛、评比中获奖18项。毕业后以全市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某市农信系统,短短一年间,从基层工作脱颖而出,调入办公室工作,同时兼任省扶贫工作驻村干部;2012年,经过两轮筛选,成为该市农信系统“创先争优岗位排头兵”送报省一级参评的唯一候选人
期刊
才刚开学,就收到高三某女生夹在办公室门缝里的一张小纸条:“上高三该有目标了,可我仍十分迷茫。目标不就是考大学嘛,可至于要上哪的学校、读什么专业,我从没想过。我也不知该如何学习,每天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这不明显是因目标茫然所导致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表现吗?  每个人,所做的事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多的。上学的过程更是如此。从小学老师一笔一画教你写字,到高中独立写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尤其在上了
期刊
何谓中档题?考试说明中定义难度为0.4~0.7之间的题为中档题.中档题在高考数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做好中档题是取得数学高分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在冲刺中,要重视中档题的训练,把握解题思路,提高中档题的得分能力.
期刊
一轮复习:积极作为,夯实基础知识  今年高考涉及的考点虽面广量大,但考查的总体走向是“重基础,突主干,考重点”。所以,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就应该积极作为,夯实基础知识,做到颗粒归仓。  首先,要将知识“考点化”,进行“地毯式覆盖”。所谓“地毯式覆盖”是指围绕考试说明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梳理一遍,切忌有任何遗漏。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对照考试说明,掩上教科书和复习资料进行回想反思,会的打“√”,不会的继
期刊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落日。悲观的人,把它当做死亡前的一次回光返照。就像德国电影《诱惑假期》里面,根特在临死前有一句遗言:“当我们不再存在时,没人会再想念我们,甚至没有人会为我们流一滴眼泪。如果有人要纪念我们,那就快乐地纪念我们。因为,我们所做过的唯一正确的事情是我们活过。”  乐观的人,把落日当做一杯咖啡,还冒着热气儿,喝下它,会提神醒脑。有什么可担心的?人间有多少病,地上就有多少草药,只要你肯去寻
期刊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完成信息转化(化归)的过程,逐步地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隐为显、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过程.运用恰当的思维策略,就可以实现这种化归.本文以几道典型题为例,对常用的几种思维策略予以诠释,以供同学们借鉴。
期刊
“图表曲线”类选择题是新课改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选择题。这类试题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图示题,通常提供一二个或四个图示(坐标),内容通常为当年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要求考生在阅读分析图示的基础上选出答案或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选出图示;一种是表格题,由标题、项目、数据等组成,要求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变化趋势,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关于这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技巧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读懂图表曲线相关信息。这是解
期刊
编者按:综观近年高考文综试卷,不难发现其中一种重要的考核方向正在逐年凸显——考查正确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上述能力的考核,多以形式多样的图表为命题材料。这类题型的丢分关键点也就在于考生读不懂图表,无法从图表中找到解题的关键要素。因此加强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文综抓分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高考高参》特别为你呈上“文综图表题解题攻略”,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复习有
期刊
十八岁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把“十八”组成一个字,就成了木材的“木”字。当这个“十八”构成一个木字时,你就已经具有可用之才的潜质。十八岁不是一个终点,它只不过是一条新的起跑线。  在我看来,成人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如果让我把所有的词汇转化成一个来概括成人的意义,那就是“责任”。  从今天开始,你要承担起更多对自己的责任,从今天开始你要有更多的思考,要自己做。  高三的生活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是一个很
期刊
在命制数学选择题时,命题者常常会在题设中设置迷惑区,使得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中了圈套”,导致解题准确率大大降低.因而弄清楚选择题中的迷惑区设置方式,破除迷惑区,可以行之有效地提高数学考试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