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其他经济监督所不能替代的。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探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的对策。
一、会计监督的基本理论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特定主体指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察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化,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
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主要是对资产、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果的监督。
1.对资本的监督
主要是预防企业下列行为的发生:虚拟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虚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即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等。
2.对财产的监督
一是对资产评估的监督,防止资产评估中异常的偏高偏低,造成资产流失。二是防止企业提供虚假资产证明。三是防止利用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企业财物。四是防止以企業资产为企业经营者、职工或其它债务人提供借款担保。
3.对资金的监督
主要是防止挪用企业资金以公济私;防止以酬谢费、手续费等形式向有关人员行贿;防止挪用专项生产资金作消费资金等。
4.对成本的监督
即以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为对象,对企业各项费用的发生进行引导和监督,对成本监督的重点是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陡涨因素的分析上。
5.对经营成果的监督
监督的重点应放在防止企业短期行为,防止企业虚假盈利与虚假亏损,防止企业超额分配和编报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上。
二、我国会计监督现状及存在问题
会计监督虽然已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出现监督失控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会计凭证真实性不高
一些会计凭证真实性不高,合法性不够,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有些具体业务经办人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时故意要求对方提供不准确甚至完全虚假的原始凭证,财务人员难以识别真相,审批领导虽然知道造假却照批不误,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二)企业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单位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不落实,不考核,使单位的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处于无监管状态,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
(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四)股东和银行利益相关者未能形成有效监督
我国的许多公司股东往往同时也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利和激励机制。他们往往为控股公司股东利益服务,而银行等债权人的监督也是虚设,他们并不真正关注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否可靠,甚至将虚假信息作为放贷依据。
(五)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补充修订,一些会计人员未能及时全面掌握和运用,使会计监督处于低水平应付,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
(六)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作为会计服务购买方的企业,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是应政府管制机构的要求而产生的。在这种前提下,企业所需要的是价格最低,最简单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管不力,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事务所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
另外,国家监督重复进行,职能不到位。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督权,其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查重复,有了问题相互推托,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
三、建立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应该构建一个横纵监督的体系。横向监督机制是指包括单位内部监督机制,社会监督机制,政府监督机制,公众监督机制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纵向监督机制是指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会计监督机制在内的完善体系。
(一)“四位一体”的横向会计监督体系
“四位一体”的横向会计监督体系如图所示:
1.政府会计监督机制
政府会计监督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
2.社会审计监督机制
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受托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服务作用,其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和方法。一个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影响到会计质量的好坏。
4.公众会计监督机制
为了使公众监督真正发挥效力以填补相应的监督空白,必须在被监督单位或是整个市场建立起诚信机制。提高诚信的企业价值,可以提升公众监督的效力,进而减轻其他会计监督形式的压力,从而使企业生产高质量会计信息成为一个自动实施的机制。
(二)全方位、全过程的纵向会计监督体系
纵向会计监督体系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会计监督机制。
1.事前监督机制
事前会计监督分为两个层次的监督:
(1)单位(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参与制定各种经营决策以及相关的各项计划和预算时,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和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
(2)国家通过制订颁布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等规范文件,尤其是在法律中做出强制性规范,利用法律的强制力(威慑作用)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
2.事中监督机制
以会计委派制为契机,构建事中会计监督机制。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通过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可以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经营者背离所有者利益的弊端。
3.事后监督机制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尽量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检查结论,减少直接检查监督,将主要精力放到对注册会计师检查监督的再监督上,由此形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会计监督运行机制。
一、会计监督的基本理论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特定主体指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察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化,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
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主要是对资产、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果的监督。
1.对资本的监督
主要是预防企业下列行为的发生:虚拟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虚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即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等。
2.对财产的监督
一是对资产评估的监督,防止资产评估中异常的偏高偏低,造成资产流失。二是防止企业提供虚假资产证明。三是防止利用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企业财物。四是防止以企業资产为企业经营者、职工或其它债务人提供借款担保。
3.对资金的监督
主要是防止挪用企业资金以公济私;防止以酬谢费、手续费等形式向有关人员行贿;防止挪用专项生产资金作消费资金等。
4.对成本的监督
即以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为对象,对企业各项费用的发生进行引导和监督,对成本监督的重点是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陡涨因素的分析上。
5.对经营成果的监督
监督的重点应放在防止企业短期行为,防止企业虚假盈利与虚假亏损,防止企业超额分配和编报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上。
二、我国会计监督现状及存在问题
会计监督虽然已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出现监督失控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会计凭证真实性不高
一些会计凭证真实性不高,合法性不够,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有些具体业务经办人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时故意要求对方提供不准确甚至完全虚假的原始凭证,财务人员难以识别真相,审批领导虽然知道造假却照批不误,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二)企业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单位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不落实,不考核,使单位的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处于无监管状态,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
(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四)股东和银行利益相关者未能形成有效监督
我国的许多公司股东往往同时也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利和激励机制。他们往往为控股公司股东利益服务,而银行等债权人的监督也是虚设,他们并不真正关注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否可靠,甚至将虚假信息作为放贷依据。
(五)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补充修订,一些会计人员未能及时全面掌握和运用,使会计监督处于低水平应付,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
(六)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作为会计服务购买方的企业,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是应政府管制机构的要求而产生的。在这种前提下,企业所需要的是价格最低,最简单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管不力,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事务所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
另外,国家监督重复进行,职能不到位。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督权,其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查重复,有了问题相互推托,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
三、建立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应该构建一个横纵监督的体系。横向监督机制是指包括单位内部监督机制,社会监督机制,政府监督机制,公众监督机制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纵向监督机制是指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会计监督机制在内的完善体系。
(一)“四位一体”的横向会计监督体系
“四位一体”的横向会计监督体系如图所示:
1.政府会计监督机制
政府会计监督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
2.社会审计监督机制
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受托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服务作用,其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和方法。一个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影响到会计质量的好坏。
4.公众会计监督机制
为了使公众监督真正发挥效力以填补相应的监督空白,必须在被监督单位或是整个市场建立起诚信机制。提高诚信的企业价值,可以提升公众监督的效力,进而减轻其他会计监督形式的压力,从而使企业生产高质量会计信息成为一个自动实施的机制。
(二)全方位、全过程的纵向会计监督体系
纵向会计监督体系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会计监督机制。
1.事前监督机制
事前会计监督分为两个层次的监督:
(1)单位(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参与制定各种经营决策以及相关的各项计划和预算时,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和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
(2)国家通过制订颁布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等规范文件,尤其是在法律中做出强制性规范,利用法律的强制力(威慑作用)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
2.事中监督机制
以会计委派制为契机,构建事中会计监督机制。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通过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可以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经营者背离所有者利益的弊端。
3.事后监督机制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尽量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检查结论,减少直接检查监督,将主要精力放到对注册会计师检查监督的再监督上,由此形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会计监督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