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散偏胶囊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6.11%对照组愈显率65.7%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5)治愈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5)。结论:散偏胶囊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优于复方羊角冲剂。
关键词 中药针灸 偏头痛
资料与方法
1996年1月~8年1月偏头痛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男68例女18例;年龄16~8岁平均岁病程.5~8年平均8.6年;头痛程度级68例级85例级6例。对照组16例男7例女1例年龄18~岁平均6岁病程1~年平均9年;头痛程度级7例级67例级77例。
诊断标准:采用1998年国际头痛学会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中无先兆型偏头痛和有先兆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5~57岁性别不限;③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
疗效标准:采用1998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痛程度分级。1级=不痛;级=轻度痛但不影响活动;级=中度痛但不停止活动;级=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痊愈:头痛完全消失程度1级头晕、恶心、目胀等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②显效:头痛基本消失程度1级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偶尔稍感头部重胀;③好转:头痛程度减轻1级或以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④无效:头痛程度及伴随症状无改善。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散偏胶囊结合针灸进行治疗。散偏胶囊选用川芎15~g柴胡8~1g白芍1~15g郁李仁1~15g白芥子5~1g香附8~1g白芷5~1g甘草6g为主要组成药物。随症加减:肝肾阴虚型去白芷加生地1~15g何首烏1~g女贞子1~15g枸杞子1~15g旱莲草1~15g等;肝火偏旺型去白芥子加郁金1~15g龙胆草8~1g夏枯草1~15g等;气血亏虚型去白芥子、香附、白芷加黄芪1~g党参15~g黄精1~g当归1~15g枣仁15~g等;痰浊蒙蔽型去白芍加半夏8~1g白术1~15g天麻8~1g竹茹1~15g等;瘀阻脉络型者加桃仁1~15g红花8~1g菖蒲1~15g全蝎~5g等。
另外配合针灸痛侧的太阳、率谷、侠溪等穴位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先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的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取太阳穴直刺.5~1寸;然后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取率谷穴沿头皮刺1~1.5寸;再在足背部当第四、五趾缝间趾蹼缘上.5寸处取侠溪穴直刺.~.5寸或灸5~1分钟。
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复方羊角冲剂治疗每次冲服1袋次/日。
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采集连续治疗个疗程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及治愈疗程与疗效关系:治疗组在痊愈率、显效率、愈显率方面均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治疗组愈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之内治愈76例对照组疗程内治愈1例经统计学处理P<.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散偏胶囊结合针灸治疗能大大缩短治愈时间。见表1。
讨 论
偏头痛经常得不到合理治疗。国际调查认为%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每月>次的严重发作但从未接受过处方药物进行治疗。
清代医家陈士铎在《辨证录》中论述道:“人有患半边头风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大约痛在左者为多……此症得之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之经遂至半边头痛也。“治法宜解肝胆之郁气方用散偏汤。”由此启发我们头部两侧为少阳经络所属偏头痛发病机理是由于肝胆经气郁结所致。我们改进散偏汤制成散偏胶囊其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上行头目为止头痛之要药为君药;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平抑肝阳柔肝止痛为臣药;郁李仁润滑经络、白芥子行气散结香附行气止痛白芷祛风止痛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起行气解郁止痛之功效。同时针灸足少阳胆经穴位率谷和侠溪以增强利胆解郁之功效近取太阳穴以增加止痛效果。
中医中药和针灸合用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整体论治疗效较显著无不良反应并且胶囊口服方便还进行随症加减体现了个性化治疗理念可进行全身调理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药针灸 偏头痛
资料与方法
1996年1月~8年1月偏头痛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男68例女18例;年龄16~8岁平均岁病程.5~8年平均8.6年;头痛程度级68例级85例级6例。对照组16例男7例女1例年龄18~岁平均6岁病程1~年平均9年;头痛程度级7例级67例级77例。
诊断标准:采用1998年国际头痛学会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中无先兆型偏头痛和有先兆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5~57岁性别不限;③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
疗效标准:采用1998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痛程度分级。1级=不痛;级=轻度痛但不影响活动;级=中度痛但不停止活动;级=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痊愈:头痛完全消失程度1级头晕、恶心、目胀等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②显效:头痛基本消失程度1级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偶尔稍感头部重胀;③好转:头痛程度减轻1级或以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④无效:头痛程度及伴随症状无改善。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散偏胶囊结合针灸进行治疗。散偏胶囊选用川芎15~g柴胡8~1g白芍1~15g郁李仁1~15g白芥子5~1g香附8~1g白芷5~1g甘草6g为主要组成药物。随症加减:肝肾阴虚型去白芷加生地1~15g何首烏1~g女贞子1~15g枸杞子1~15g旱莲草1~15g等;肝火偏旺型去白芥子加郁金1~15g龙胆草8~1g夏枯草1~15g等;气血亏虚型去白芥子、香附、白芷加黄芪1~g党参15~g黄精1~g当归1~15g枣仁15~g等;痰浊蒙蔽型去白芍加半夏8~1g白术1~15g天麻8~1g竹茹1~15g等;瘀阻脉络型者加桃仁1~15g红花8~1g菖蒲1~15g全蝎~5g等。
另外配合针灸痛侧的太阳、率谷、侠溪等穴位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先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的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取太阳穴直刺.5~1寸;然后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取率谷穴沿头皮刺1~1.5寸;再在足背部当第四、五趾缝间趾蹼缘上.5寸处取侠溪穴直刺.~.5寸或灸5~1分钟。
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复方羊角冲剂治疗每次冲服1袋次/日。
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采集连续治疗个疗程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及治愈疗程与疗效关系:治疗组在痊愈率、显效率、愈显率方面均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治疗组愈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之内治愈76例对照组疗程内治愈1例经统计学处理P<.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散偏胶囊结合针灸治疗能大大缩短治愈时间。见表1。
讨 论
偏头痛经常得不到合理治疗。国际调查认为%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每月>次的严重发作但从未接受过处方药物进行治疗。
清代医家陈士铎在《辨证录》中论述道:“人有患半边头风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大约痛在左者为多……此症得之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之经遂至半边头痛也。“治法宜解肝胆之郁气方用散偏汤。”由此启发我们头部两侧为少阳经络所属偏头痛发病机理是由于肝胆经气郁结所致。我们改进散偏汤制成散偏胶囊其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上行头目为止头痛之要药为君药;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平抑肝阳柔肝止痛为臣药;郁李仁润滑经络、白芥子行气散结香附行气止痛白芷祛风止痛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起行气解郁止痛之功效。同时针灸足少阳胆经穴位率谷和侠溪以增强利胆解郁之功效近取太阳穴以增加止痛效果。
中医中药和针灸合用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整体论治疗效较显著无不良反应并且胶囊口服方便还进行随症加减体现了个性化治疗理念可进行全身调理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