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非我?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光潜在谈美的时候指出,人们对待世界有三种态度: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审美的态度。所谓审美,就是采用无所为而为的静观态度去欣赏形象的美感。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意识”是被形象所充满的,换言之,这是一个“忘我”的过程。可是“我”真的能够忘记吗?本文拟从这个问题出发,通过审美理论和审美实践两个层面,探索“我”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指出“我”非但没有被忘却,反而是生机勃勃地存在和参与到美的形象之中,并成为诗人对世界独特的阐释角度。所谓“忘我”,只是诗人一种一厢情愿的沉浸和蒙昧的感觉误差而已。
  关键词:“我” 朱光潜 静观 审美
  朱光潜在谈到美的时候列举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古松的例子(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①他认为,我们对待世界往往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实用的态度。比如商人在看到古松的时候就会想到松树的经济价值,侧重的是“有益性”。第二种是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纯然客观的,其目的是探求真理,所以其眼中的古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可挖掘的探索价值,而这与其本身并无关联,这是“客观性”。第三种是审美的态度。这就是诗人的态度,当他看到古松时,他只是关注古松的形象,“他忘记了他的妻子在家里等柴烧饭,他忘记松树在植物教科书里叫作显花植物,总而言之,古松完全占领住他的意识,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他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②。这个时候,他全神贯注地沉浸到对古松“形象”的美的欣赏中去了,“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记”,也许就是这种境界吧。而这,就是审美的“静观性”。
  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古松完全占领住了他的意识”,这个时候,古松的“形象”就等于全部世界,而“他的意识”却被完全占领了。因此,在这个“忘”的过程中,诗人所忘却的不仅是商人的功利性和科学家的客观性,还包括整个“他的意识”,即诗人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而这才是静观美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朱光潜的观点是有历史渊源的。古希腊人早就认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旁观。所谓“旁观”就是审美者本身的缺席。毕达哥拉斯曾经指出:“人生就好比一场体育竞赛,有人像摔跤者那样在搏斗,有人像小贩那样在叫卖,但是最好的还是那像旁观者的那一些人。”③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指出“审美无利害关系”,同样是一个“忘却”的过程。凡是涉及利害(利害,即涉及我的意识和欲念),都会损坏审美的尊严。而叔本华则进一步指出,所谓“审美静观”,就是彻底忘我的过程:“即是说人们在事物上考察的已不再是‘何处’‘何时’‘何以’‘何用’,而仅仅只是‘什么’;也不是让抽象的思维、理性的概念盘踞着意识,而代替这一切的却是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都献给直观,沉浸于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就是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④
  可是在审美鉴赏中,“忘我”真的能够如其所示般达到吗?
  实际上,在真正的审美过程中,“忘我”只是诗人一厢情愿的一种沉浸或者陶然忘机的情怀,它被渲染上了一种神秘、蒙昧而且充满了灵感和恬然静谧的感觉,但是这种“忘我”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释。
  第一,理论层面的解释。根据康德的理论,“我”是作为先天必要条件出现的。如果没有“我”的先天性的空间认知和时间感受,世界将无从缘起。换言之,人类所接触到的世界,实际上是“人化”的自然,而非自然本身。朱光潜先生虽然列举过古松的例子,指出静观在于形象的单纯静观欣赏,但是在他后来的谈美中,他也是有所矛盾的。朱光潜先生指出过,美既不在于心,也不在于物,而是心和物“结婚”后而产生的婴儿。心,即我的精神层面,而物,即外在的世界。根据朱光潜的观点来说,即使最简单的形象都具有主观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视线触碰到客观事物的那一刻,创造就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不是事物本身就是这个样子,而是我们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这个“看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创造性的过程。这就如同我们看待苹果,苹果是红色的、有着香甜的味道的、沉甸甸的存在。但是“红色”源于我们的视网膜在阳光的刺激下而产生的特殊效应,“香甜”则产生于我们味蕾接触到苹果时油然而生的感觉,“沉甸甸”则是我们的触觉在摸到苹果时,有了对比后大体的估算。换言之,如果是其他生命体看待苹果,可能全然不是这个样子。我们是用人类的眼光去“看待”物体,或者叫作“创造”物体。至于物体“本身”是什么,这个也许是永恒的秘密。因此,凡是“客观”的,实际上都有“主观”的成分。“我”作为人类的意识是随时随地存在着的,怎么可能消除掉呢?其次,心灵的“整饬”性。我们的心灵,即“我”的意识总是偏于将混乱归于“整饬”。这个世界本来是无序的,是我们的心灵使得这个世界或者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规律,变得“有序”,而这同样是“我”的主观意识创造性的进一步延展。
  通过这个理论,我们知道,所谓静观中“忘我”的境界从人类认知理论层面是不可能成立的。“我”的眼光、“我”的感官、“我”的意识,是随时随地伴随着我的生命而存在着的,只是一些被意识到,一些没有被意识到而已。所谓忘却,忘却的只是功利的计较和科学家纯然客观的态度。换言之,忘却,只是转换角度。当人转换到审美的角度的时候,他就从必然的王国进入自由的王国。这个自由的王国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和现实的“有”迥然不同,但是它依旧是“我”的生机勃勃的存在的明证。
  第二,审美理论的阐释。审美是一个舍得的过程,它舍弃的是功利、欲望和道德,但是得到的却是主体精神的澄明。这个时候,主体非但没有忘我,其自我反而更加清晰了。诗歌鉴赏中,禅诗中谈到“忘我”境界的较多。比如日本诗人松尾芭蕉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当我细细看,
  啊,一棵荠花,
  開在篱墙边!
  这首小诗完全符合“静观美”的条件和内涵。它列举出了单纯的形象,而且它将重心从“我”转换到了“花”的领悟上。可是这首诗实际上涉及的是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关于这首诗的众多传说之中,有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有一个叫作半庐的小和尚,他在悟道之前爱慕一个叫作莺的姑娘。有一天,莺陪女伴游玩,她的女伴因为曾经捉了几条金鱼,放到玻璃瓶里没有养活,所以便相邀一起去水边葬鱼。在去的路上,莺邂逅了半庐,便一同前往。在前往的路上,莺一边走一边拾起了地上的落花。到了水池边,女伴将鱼放入水中,莺则把手中满满的花瓣洒向了水面。她说了一句令半庐印象很深的话:“爱鱼的人是不捉鱼的。”这件事对半庐触动很大。等半庐回到寺庙,他依旧摆脱不了对莺的思念,无论怎样克制自己,都难以释怀。在这种情况下,他研读佛经,便读到了芭蕉的这首小诗。在读完的那一刻,他忽然悟道了。正如莺所说:“爱鱼的人是不捉鱼的。”同样,爱花的人是不摘花的。真正的爱,不是忘掉、捐弃,不是一无所有,空空而来,而是为而不有,有而不居,居而为善,善而长远。这正像日本僧人铃木虔诚地写道:“这位诗人在每一片花瓣上都见到生命或存在的最深神秘。芭蕉可能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但是我可以确定,在那个时候他心里跳动的一种情感,颇为近似于基督徒所称为的神圣之爱,这种爱深至宇宙生命的最深深渊。”所以,在这里我们重新观照这首小诗,它不是让人参悟“空”,而是让人领悟“爱”。爱,就在于细细看,但是却没有贪婪;爱,就在于它开在篱墙边,拥有它的美好和高贵;爱,就在于我爱这朵小花,我更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因为花而美丽,而这个世界不是陌生的、敌对的、隔阂的,而是亲切的、友好的、自由的。这不就是“我”作为生命体的更深的广阔和澄明吗?
  因此,何谓静观,它不是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忘我,而更多的是一种我作为生命的参与和融入。它也不仅仅是对形象的单纯观照,而是对形象背后生命的体察和感悟而获得的精神的丰盈。据此,静观的关系,是一种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它源于自我,抛弃了功利,但是更多的是将自己对功利、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浸透,融入对对象的理解和参悟中去了,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释然、提升和净化。因此,它的起点和归宿是一样的,它都是自我对世界的阐释。从这个角度去看,美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加意味着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看待世界和改变自我的思想维度。
  ①② 朱光潜:《朱光潜谈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1页,第5页。
  ③④ 丁来先:《审美静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9页,第10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校级重点课题“中国诗学的‘空间’特质”,编号为2014xk12zd
  作 者:田宏宇,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讲师。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女性知识分子身兼女性与知识分子两种身份,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作品中,女性知识分子在革命浪潮下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即不同的改造之路。本文以《蚀》三部曲和《青春之歌》为例,探索女性知识分子的不同改造之路并关注她们的改造过程、改造方式以及背后所传达出来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女性知识分子 改造 娜拉模式  “五四”运动的首要功绩,是对人的发现,这里面包括对女性的发现。约翰·穆勒在《妇女的屈从地位》一
期刊
摘 要:时尚对女性的影响是女性主义研究争论的一个话题。本文以琪客文学①作家索菲·金塞拉的《购物狂自白》与《购物狂曼哈顿血拼记》为文本,从时尚作为女性身份表演的工具、女性追求时尚的身份认同、时尚对女性的异化与美丽话语操控三个方面探讨时尚对女性身份建构、解构的作用。结论是时尚对女性身份同时存在建构与解构作用,女性可以运用其积极方面建构主体身份,同时也应规避其解构自我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购物狂自白
期刊
摘 要:《春水行》《扈从行》是“金士巨擘”赵秉文创作的歌行体,主要内容为歌颂太平盛世和赞美君主圣德。虽然在题材上属于应制诗的范围,但由于描写对象的特殊性和较高的史料价值,两诗在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关键词:春水秋山 《春水行》 《扈从行》  《春水行》《扈从行》选自金代赵秉文的《闲闲老人滏水文集》,金章宗泰和年间赵秉文任翰林修撰,曾扈从春水至光春宫,作此二诗记录其事。春水即春猎之水,泛称
期刊
摘 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亚洲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纵观川端文学,他所热衷的主题大多数是悲伤、孤寂、死亡等方面,这不仅仅是受日本传统物哀思想的影响,更与他个人的创伤经历有关。本文结合创伤理论来探讨个人创伤给川端康成自身以及川端文学带来的影响。这些个人创伤主要有儿时的孤儿情结、挥之不去的死亡阴翳以及失恋体验。  关键词:创伤理论 个人创伤 川端康成 川端文学  引言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川
期刊
摘 要:福楼拜使用明喻来避免对人物形象、性格、感情的繁琐描绘,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通过使用大众熟识的喻体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从而达到客观真实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明喻 喻体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景物描写  一、前言  莱辛提出“诗歌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的观点,说明诗歌作用于人的耳朵,应遵循语言“真实”的最高原则,不适宜描写具体细微的形象,因
期刊
摘 要:“中国题材”的英语小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跨国文学作品,承载着异域中国文化的认知与传播。其汉译聚焦把英语环境下的中国故事,通过文本“修正”或“明晰化”等策略回归到中国文化语境中。本文结合文学变异学和后殖民翻译理论,以赛珍珠《大地》为例,剖析中国特色专项文化内容的回译与变异,概括出中国译者的文化翻译行为规范,拓展文学翻译视阈研究的维度。  关键词:“中国题材”英语小说 《大地》 回译 变异  全
期刊
摘 要:17世纪英国伟大诗人约翰·弥尔顿,曾因创作出《失乐园》等气势恢宏的史诗而著称于世,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其思想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双重影响。《梦亡妻》是他十四行诗中的代表作,诗歌将叙事形式并置于梦境铺陈的情景中,表达了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及无限缅怀之情;诗歌频繁运用了古希腊罗马和基督教两种文化经典中的神话意象,对诗人深沉悲痛的情感表达和宏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描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期刊
摘 要: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半坡”这一意象在文本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认为,理解半坡意象不能忽视与之相对应的“山峰”及“深渊”意象,它的内涵是一种动态生成状态,而其外延则直接同尼采的核心概念“超人”相连。对于半坡意象的理解将有利于认识尼采笔下的超人形象,甚至尼采的整体思想。 关键词: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半坡 意象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重要
期刊
摘 要:一部电影的好坏最终的判断标准是能否激发观众的思考,是否有元认知的加工过程,能够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自己进行自我觉察、反省、评价和调节。①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和2008年上映的《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两部影片以大海为故事主题,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们在欣赏这两部影片优美的画面,品味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的同时,又从这两部佳片中感受到了中日两国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平衡。  关键词:《大鱼
期刊
摘 要:吴承学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是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系统梳理的一部文体学著作。从文献学和文体研究方法角度,可以窥探吴承学教授的治学方法和路径:立足于材料的基础地位,并寻求对材料的准确解释;回归古典文献学,重视传统的研究方法;树立坚实而敏感的学科建设意识。《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为学术界树立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研究范式,彰显出吴承学先生通透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吴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