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又好又快推动全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认真总结2011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安排2012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2011年以来,面对国际宏观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突出又好又快,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经济增长实现预定目标,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巩固和发展了科学发展的好势头、和谐稳定的好局面。各级党委政府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应对困难挑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力、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为2012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为严峻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三个“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叠加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面临更多“两难选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我省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双重任务”,在转型中促发展的压力加大。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切实增强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的工作准备,坚定信心、危中寻机、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善于在变局中把握机遇,在逆境中主动作为,在挑战中勇于胜出,推动全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提出,2012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大力实施“六大戰略”,全力推进“八项工程”,突出创新驱动,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统筹协调,突出民生幸福,在稳定增长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促进发展,又好义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伞省科学发展新局面。
  会议强调,2012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握总基调、强化主抓手、突出着力点、营造好环境”。把握总基调,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工作导向,着眼于“稳”,立足于“进”,围绕主题主线,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保稳定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强化主抓手,就是把省党代会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实施“八项工程”为抓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突出着力点,就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尽快把经济增长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营造好环境,就是积极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风险,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会议提出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准确把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重点,主动顺应货币政策调整方向,强化政策对接,加强重大政策研究,确保宏观政策落实到位。要继续扩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挖掘市场消费潜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强力推进沿海开发,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要着力破解生产要素制约,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和生产要素组织保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支持企业发展,提高在要素约束条件下拓展发展空间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更大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产业优化升级主攻方向不动摇,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无论发展形势怎么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能动摇。坚持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松劲,苏北地区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苏南地区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要求,更大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集约发展水平,加快向第二个率先目标迈进,建设成为能够代表江苏乃至全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前沿阵地;苏中地区要着力加快产业集聚和国际化进程,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不失时机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增长不松懈,突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严格目标责任,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促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推动太湖治理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有机融合。抢占科技制高点与提高市场占有率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作用,推动部省、校企、院校之间科研合作,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提高江苏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建设人才高地与创新高地紧密结合,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完善配套政策,改进人才服务,加快建设“人才特区”,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坚持不懈加强“三农”工作。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化同步”,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持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着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在继续推进“四业富民”、“四保惠民”的基础上,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提高农村保障水平等方面加大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要着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深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加强统筹设计和整体配套,围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改革,着 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放型经济是江苏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全局至关重要。要充分运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做法,采取财税、金融等各种扶持出口的有力手段,用好用足国家出台的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政策举措,稳定政策预期,保持必要的出口规模。密切关注外贸市场环境新变化,加强产业损害预警和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出口从一般贴牌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促进“走出去”、“引进来”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引导企业抓住世界经济低迷中蕴藏的机遇,到境外进行企业并购,提升我省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充分发挥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示范效应。
  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群众得益受惠的民生项目,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确保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民生承诺。要找准抓好稳增长与惠民生的结合点,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要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把增进民生幸福与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履行好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把工作推进力度与基层群众承受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把做好经济工作与化解非经济因素影响更好统筹起来,努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会议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确保中央和省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的前提和保障。要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确保中央政令在江苏畅通,确保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要狠抓落实,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细化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强化督促检查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锐意创新,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力争江苏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改进作风,在省级机关和市县普遍开展领导干部驻点调研“三解三促”活动,让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成为新时期江苏干部作风的鲜明特征。要统筹兼顾,善于抓大事、抓重点、抓关键,抓好当前与谋划长远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金雯
其他文献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朱卫国  今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这一背景下,我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压力不减。  “总体平稳”主要得益于全省经济平稳发展、整体就业需求适度回升和就业渠道不断畅通。2005年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左右。2009年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压力不
期刊
编者按: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关键在于铸造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文化创新团队,都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然而,如何沿着这些成功之路走好走远,更值得深思。实践出真知,在文化产业一线摸爬滚打的文化企业家无疑最具发言权。为此,我们邀请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家回顾来时路、分享制胜经。  创新展开“凤凰”双翼
期刊
骏马飞奔,灵羊矫捷。乘着深化改革的东风,和着依法治国的节拍,怀着建设新江苏的豪情,我们迎来了充满期待的2015年。新年伊始,《群众》向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奏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强音。过去的一年,《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紧密结合起来,用特别关注、高端访谈、特别策划等重点栏目精心策划、精准选题,进行
期刊
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3284万,是我国综合实力雄厚、发展质量好、对外开放程度高、体制机制活力强的地区之一,在全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江苏省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苏南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城乡发展一体化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鲜明提出了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最核心的就是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也是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谆谆嘱托、殷切期望,如同初冬的艳阳温暖人心。我们要以总书记视察江苏为契机,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意气风发地投身于推进“两个率先”、“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伟大实践。  必须肩负起“两个
期刊
2014年12月23日,省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对2015年经济工作作出安排。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转型发展提出的“三项
期刊
在最近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全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努力把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做得更好,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新力对做好2012年组织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会上还评选出2011年度组织工作十佳创新创优成果奖。  罗志军在充分肯定一年来全省组织工作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要认真学
期刊
江苏经济下行  压力不可忽视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由于老问题和新矛盾的交织影响,江苏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的挑战。  首先,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对江苏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会减弱。  从出口看,江苏在创造了进出口总量10年增长20倍的奇迹后,2011—2013年的进出口总量增幅分别为15.9%、1.5%和0.5%,已经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外贸增幅的大幅下降,使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明显
期刊
省委关于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与时俱进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在全省上下形成为实现‘两个率先’不懈奋斗的思想共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此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同时努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期刊
在管理学界,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错误观点是:一致通过对组织管理很重要。其中,最主要的错误在于一致通过的实现方式。  当然,我们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经过充分讨论后达成一致确实很重要。达成共识、一致通过的决策通常会得到更好执行。然而,很多管理者有一种明显的追求和谐的趋势,某些心理学理论正好又支持这种行为。正如我经常强调的那样,即便最好的管理者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们大多数宁愿选择避免冲突。因此,这些人会试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