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娘心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娘的外家在一个叫蒙圩的镇上。镇很小,只有一条不是很长巷子,叫圩一点不为过。镇上有十来户人家,都没有田地,一直以来都是靠做小买卖为生。
  解放前,山里的土匪到镇上洗劫时,外婆和舅舅被杀害了。还未成年的娘从此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的责任,挑起了抚养年幼的表哥和照顾年迈的外公的担子。当年娘为了一家三口的生计,除了在镇上和外公一起卖牛仔饼外,还经常跑到镇外几里的荒地开荒种菜賣……
  娘二十二岁才出嫁到离开家三十里外一户比她家境好不了多少的农家。在那个年代,娘算嫁得迟了。父亲比娘小几岁,又是读书人,重体力活干不了,生活的重担就压在瘦弱的娘身上。
  我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当年生下他们后,娘决定不再生了,再生,意味着多一张嘴,多一份负担。可我如菟丝子似的紧紧吸附在娘身上,怎么甩也甩不掉。
  我虽是娘的意外,但娘对我还是宠爱有加,走亲戚、上县城、赶集……总会带上我,让几个姐姐和哥哥恨得牙根痒痒的。
  娘的宠爱,并没能让我的身体强壮起来。我五岁那年,得了急性肾炎,吃药期间要忘口,不能吃有油有盐的食物,当时物资匮乏,没有其他可吃,就只能天天吃白粥,寡味得要吐。我后来病好了,瘦得落了形。医生说,我最大的问题是营养不良,需要吃一些氨基酸等营养品调养身体,可家里一贫如洗,连饭也吃不饱,哪有钱买这些“奢侈品”呢?
  为了给我补充营养,瘦小的娘竟然做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拿网罾去河里罾鱼虾。娘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体型瘦小,网罾的竹竿比她还长,她到河边,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撑开罾,拉好又粗又长的缆绳,把罾放到河里。罾到鱼后,娘烘成小鱼干,变着花样做给我吃。有时摘一些辣椒切碎了和小鱼干一起焖,有时把豆豉放在鱼干里蒸,有时再炒点黄豆,用紫苏焖好鱼干,再淋在炒熟的黄豆上,香喷喷的。我吃了一个月的焖鱼干送饭,身体逐渐好起来了。
  娘对我的管教也是最严厉的。我六岁就被娘赶去读书,当时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是八九岁才读书的。大哥小时候边放牛边读书,只在学校待过两三年,恢复高考后,便成了我们镇上第一个大学生,后来还成了中科院的博士后。娘觉得我也有大哥的禀赋,就逼我读书。
  我家在一个岭岗上,上学要经过几片田野。夏天走在田野上,太阳要把人烤焦似的;而冬天,从田野吹来的西北风,吹到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手指冻到僵硬,身体瑟瑟发抖。我最讨厌上学,特别是一生病,经常躲起来不去上学,可每次都被娘翻出来,硬拽着送去学校。
  为了诱惑我读书,我每次考试成绩好的时候,娘就会在对面糖厂那家最大的杂货店给我买一个烧饼作为奖励,在当时那个年代,的确是令人无法抵制的诱惑。在娘的逼迫和诱惑下,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初中毕业后考上师范,并上了大学,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我不得不承认,没什么文化的娘是有智慧和远见的。每次回乡,看到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伙伴,一辈子围着那一亩三分地转,晒得像龟背似的黑,却连温饱也解决不了。于是我特别庆幸,是娘这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如今,娘虽然离开我整整十九年了,但她的亮光依然一直陪伴着我,从未离开过。
  作者简介:罗捷媚,现居广东佛山,系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作品》等报刊,出版有《吾乡吾村》等三部散文集。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九月校园的风  吹塑一座桥  链接  老生的熟络  新生的青涩  裹课本的墨香  揣青春的体温  奏响悠笛  巡校园四面八方  新生的黑发飘起  发梢处,豪言壮语  你走进我心里  我拥你去未来  讲台旁聆听  操场上阅兵  自许是  托特  赫尔墨斯  教室内,听少年  书声琅琅  便也跟着  “秋风起……秋风起”  卡顿了  怕是担心老师的提问  一溜烟,出了教室  兒时的小油饼  半个世纪的
期刊
岁月  父亲从牛背上跃下  竹笛完美地划出弧线  他也是那时的英俊少年  只能在硝烟与炮火中翩跹  蒸汽机车高亢地放歌  抖动着身子骨穿越山岭田野  在城市中心威严而过  我纯澈的瞳孔里  深深地留下它的印记  霓虹闪起  穿得单薄的女郎  总会在繁华的路口驻留  我儿子的概念中  还不知道什么是诱惑  悠闲地吮吸着自己的手指  归巢的云雀忽闪着翅膀  把深邃與思考留给湖面  这样演绎了千年  生
期刊
夜幕降临,我和刘一收拾东西下班,准备去大街上找家面馆,随便应付下晚餐。  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有去商场美食广场家庭聚餐的一家老小,有在城市公园散步的行人,有在商店门前喝着奶茶且有说有笑的青年男女,还有像我们一样刚忙碌完一整天的上班族以及在街上觅食的人群……大路两旁已经亮起霓虹灯,肃穆威严地立在那儿,为这座即将被夜色笼罩的城市挽留住景象。灯光洒在绿油油的风景树上,洒在偌大的建筑物上,把本就闷热的空气,
期刊
作者简介:白来勤,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金融文学奖”“中国乡土文学奖”“太行山散文奖”“中国西部鲁迅杂文奖”获得者。  报税  个人所得税年度会算截止日越来越近了,尽管业余作家老白的会算结果在网上显示为0,即需要缴纳的各种税已有单位扣缴完毕,不需要再补缴税、也不再退还各类税收,但他的心里仍不踏实,且越来越觉得睡眠不踏实,吃饭味不香,因为有
期刊
“草儿青,草儿黄,寒冬腊月枯断肠;草儿青,草儿黄,春来穿上绿新装。”这首流传在冀南的童谣是草木感应冬春时序变化、一岁一枯荣的写照。  草木从来不言,但却拥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先知先觉,以气味、颜色,自己特定的花语传递信息,告知大自然的寒暑更替。当南屋檐下冰坠消释,煦风徐徐吹拂,草木便发芽吐绿,透露出春的消息。冬春交替之际,感应最灵敏、最多情的当属杨柳。一旦地气生发,不管乍暖还寒,还是北风料峭,杨柳都
期刊
走上铺着石板的街道,就走进了韵味情致里。这儿,便是与东关街相望的皮市街。  《边城》的翠翠也许等不来归人,但边城书店却是小有名气,从不缺归客的。“意趣”二字,大概就是这里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了。当我很用力地推开厚重的木门,一立足便与满眼的古书典籍面面相觑,与历史的文化印记打了个照面。店内的东西虽多却摆放得井然有序,致使每一次移足都有新的发现。暖黄色调的灯光下,每个小物件都被注入温度,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层
期刊
缘分,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联结;是必然存在的一种相遇和机会。  人的一生,遇到的人或像天上的繁星。有缘无缘,心有感应。无缘的人,有幸相识却擦肩而过;有缘的人,相见恨晚却不离不分。  君子之缘,淡雅如水,却回味悠长。知心朋友,不在于朝夕紧跟,平时各自西跑东奔,难得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喝茶谈心。每每想起,联络不停。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相互交流,有喜悦共同分享,有缺点及时提醒;有矛盾一起化解,有困难出手
期刊
坐在你面前  涂抹一脸自信  微笑  只折射肤浅  摄影  从不揭露真相  品茶  翻腾中演绎苍翠  洗尽铅华滤去尘世  倒出眸中的纯澈、味蕾的温婉  听得见泉水的叮咚  月光般倾泻  心自摇篮曲开始静谧  赋码悠闲的重量,只称不卖  乡愁  他乡的泪  滴破  故乡的圆月  窄船票  被临行密密缝的  詩句连缀成  江南雨巷的青石板  月光  误撞李白的笔墨  被囚禁了诗句  就别想走出光阴的隧
期刊
李青山上一次回乡下老家已经是三年前了,他大学毕业后就在城里找了工作,后来买了房子、安了家,父母也经常进城去和他一起住,偶尔才会回乡下打扫老家院子。这一次回来,是因为老家院子的一块篱笆塌了,父母让他回来帮忙修整一下,说虽然住老家的时候少了,但是还得像样子,不能别人家整整齐齐、漂漂亮亮,自己家却破破烂烂、邋里邋遢。  开车回乡的路上,李青山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因为他认为没必要为了修一块篱笆特意跑这么远
期刊
一说起樱花,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日本的樱花来,这也许是由于日本的那首关于樱花的民歌流传甚广所引起的吧。  “樱花啊!樱花啊!暮春时节天将晓,霞光照眼花映笑。万里长空白云起,美丽芬芳任风飘。去看花,去看花,看花要趁早……”  听一首日本民歌,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美不胜收的樱花美景。  听说武汉大学的樱花在每年的春天开得很盛,有“满城花雨”之说,许多游人去那里赏花陶冶性情,许多文人墨客都去那里吟诗泼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