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想必大家对此古文并不陌生。笔者每当诵到明代文人刘禹锡著名文章《陋室铭》中这段朗朗上口的句子,不禁会想起同为明朝人的文徵明所作的画卷《浒溪草堂图》。用以上文字来描绘画中的景色最恰当不过了。
不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画中美景:群山环绕,碧水蜿蜒,树木葱茏森郁,掩映着座座错落有致的房舍。溪中小舟飘荡,摆渡着来往的客人,桥上肩扛扁担的挑夫忙着运送货物。略显简陋的草堂敞轩内,主客二人对桌而坐,开怀畅谈,似在谈诗论画,旁有童子正烧水煮茶。屋外溪边又有客刚渡水而至,主人相迎,两者寒暄,谈笑风生,缓步向草堂踱来……画面宁静中不失人气,安逸中不乏其乐融融,好一幅清幽闲情的文人生活场景。
此画是被誉为画坛“明四家”之一的文微明六十六岁时所作,描绘的是吴邑沈天民的浒溪草堂,既反映了草堂主人淡泊明志,不追逐名利的品格,又映射了主人热情好客的秉性,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本人的好恶。
作者文徵明,明成化六年至嘉靖三十八年(1470—1559)人,高寿九十岁。长洲(今苏州)人。文徵明小时即显艺术天赋,稍大时更崭露头角。文、书、画皆曾师从名家,但以画成就最高,画曾师沈周且与其师并列为“明四家”。文徵明好学不倦,笔耕不辍,常与江南才子祝允明、唐寅等交友,艺文互相促进,声名大震。他一生中只在嘉靖二年至四年时任了三年翰林院待诏,后便隐居吴中。自建“玉磐山房”,每日舞文弄墨,画作被重金争相购求。吴中景色优美,为其提供了很好的绘画素材,山水画早期承袭老师沈周简朴浑厚的风格,后不拘一格,宋元诸名家无所不仿,所以直到晚期,文徵明才形成了有别于“明四家”中其他三家的画风,即劲秀相济。
《浒溪草堂图》便是文徵明晚年的作品。描绘了文人具体的生活情景,气氛明朗平和。画面讲求装饰和形式美感。构图平衡,前景和后景一样明晰。山水中无论树、石、屋等造型均简朴、顿挫。山石只做简笔勾皴,略有点缀。树叶有夹、点、勾等各种画法,并注重疏密曲直劲柔的搭配。笔法含蓄,墨色以灰为主调,稍以浓墨提神,使画面富于浓淡变化。笔触略显迟拙。在艺术上视文雅为高,生拙为重,显出儒生本色。
宋元明三朝山水绘画成为画家们借物喻思、表达心性的艺术,逐渐取代了以往人物画的主导地位。正如明薛冈所说:“画中惟山水义理深远,面意趣无穷,故文人之笔,山水常多。”宋以后诸家对山水画的推崇可见一斑。宋元明画家相较,宋人以自然写生入手、主理性,元朝以写意为主,重个性的发挥,而明代画家大多仿古,但借景抒情,自娱自乐。文徵明自己就说:“高人逸士,往往喜开笔,作山水以自娱”。明朝绘画既摹古又不泥古,讲究神似而非形似。明沈颢曰:“临模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用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亦有“师意不师迹”的说法。明画仿古外更讲求的是文学书卷气,一幅画单独出现的情况很少见,常常融诗书画于一炉。这在《浒溪草堂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画卷引首书“浒溪草堂”四字,画末上端有作者自书“徵明写浒溪草堂图”八字。画末接纸有作者长题及明清贤士的诗文11篇,足见名家对此画的喜爱之情。一幅好的画作,同样对作家的人品要求很高。文徵明自题米山曾云:“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李晔说:“吴墨落纸,大非细事,必然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之所自然凑?白。”
明文人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画笔延伸到文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集会访友,品茶饮酒,吟诗作画,观花赏月,游山玩水,庭堂屋舍等等,无所不及。《浒溪草堂图》就是其中的一幅。艺术的风格与时代风尚,社会发展及作者的理念等密切相关。当时明朝经济繁荣,工商发达,海运大开,在扬州、苏州、长江流域及南北运河交汇处百商汇聚,文化艺术中心也在此形成。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从明景泰元年至嘉靖末年(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中叶),正值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东方产生了“明四家”,而西方同样有达芬奇、米开朗奇罗及拉菲尔等著名艺术家,真可谓东西方交相辉映,闪耀全球。明朝文人画的盛行,正是明中期社会安定、文人生活舒适的生动写照,同时体现了当时文人在追求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境界。
《浒溪草堂图》原藏沈天民家中,明末遗失。沈天民曾孙沈培风少时曾在朋友姚子文家见到此画,想要购回,却终究没好意思开口,一直是心头的一块心病,念念不忘。二十年后的一天,得知姚子文已于一年前的冬天患病不治而逝的消息后,沈培风立即前往浙江的姚宅,欲觅得此画,可惜宅内已空无一物。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有人将画送上门来。经过二十年世事沧桑,百变流转,培风又遇此画,便下定决心说什么也不能让机会从自己身边再次溜走。于是,几乎倾其所有,重金购得,并请工匠重新装裱后珍藏起来。此举显示出培风与其曾祖一样不忘本,具有难得的孝心。当年天民虽生活在城市,但仍不忘先祖的桑梓生活而在城市中修建草堂,取名为浒溪,才得以有画作《浒溪草堂图》留传至今,让后人一睹名家画作的风采。
话说此画后又流入清内府,从画上的印记可得知。其中包括:清高宗弘历(乾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和扁方印,“乾隆鉴赏”白文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溥仪(宣统)“宣统御览之宝”朱文方印。溥仪在逊位前,又将此画以赏给其弟溥杰为名,连同其他一些书画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直至二战结束后,溥仪携画潜逃到吉林省临江市,在那里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截获。先被移交给东北人民银行,又转交至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最后交由东北博物馆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珍藏至今。
画中清金俊明的题跋写道:“待诏公此图,初若无奇,及细观其运用布置,无不入妙,真神品也。诸贤墨迹,亦复蔚然。……然自申酉之交,江南人家,累世所藏,毁于失火者不可胜计,此卷竟无恙。先在他所,忽焉来归,幸矣。……此卷去而复留,真若有护持者,抑亦祖孙孝思之所感耶。诚大幸也,培公其益宝。……”。笔者感叹,经过近五个世纪的世事变迁,战火硝烟,列强掠夺,此画能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真乃幸事。它将世世代代珍藏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一睹它的风采,为无比瑰丽的中华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画中美景:群山环绕,碧水蜿蜒,树木葱茏森郁,掩映着座座错落有致的房舍。溪中小舟飘荡,摆渡着来往的客人,桥上肩扛扁担的挑夫忙着运送货物。略显简陋的草堂敞轩内,主客二人对桌而坐,开怀畅谈,似在谈诗论画,旁有童子正烧水煮茶。屋外溪边又有客刚渡水而至,主人相迎,两者寒暄,谈笑风生,缓步向草堂踱来……画面宁静中不失人气,安逸中不乏其乐融融,好一幅清幽闲情的文人生活场景。
此画是被誉为画坛“明四家”之一的文微明六十六岁时所作,描绘的是吴邑沈天民的浒溪草堂,既反映了草堂主人淡泊明志,不追逐名利的品格,又映射了主人热情好客的秉性,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本人的好恶。
作者文徵明,明成化六年至嘉靖三十八年(1470—1559)人,高寿九十岁。长洲(今苏州)人。文徵明小时即显艺术天赋,稍大时更崭露头角。文、书、画皆曾师从名家,但以画成就最高,画曾师沈周且与其师并列为“明四家”。文徵明好学不倦,笔耕不辍,常与江南才子祝允明、唐寅等交友,艺文互相促进,声名大震。他一生中只在嘉靖二年至四年时任了三年翰林院待诏,后便隐居吴中。自建“玉磐山房”,每日舞文弄墨,画作被重金争相购求。吴中景色优美,为其提供了很好的绘画素材,山水画早期承袭老师沈周简朴浑厚的风格,后不拘一格,宋元诸名家无所不仿,所以直到晚期,文徵明才形成了有别于“明四家”中其他三家的画风,即劲秀相济。
《浒溪草堂图》便是文徵明晚年的作品。描绘了文人具体的生活情景,气氛明朗平和。画面讲求装饰和形式美感。构图平衡,前景和后景一样明晰。山水中无论树、石、屋等造型均简朴、顿挫。山石只做简笔勾皴,略有点缀。树叶有夹、点、勾等各种画法,并注重疏密曲直劲柔的搭配。笔法含蓄,墨色以灰为主调,稍以浓墨提神,使画面富于浓淡变化。笔触略显迟拙。在艺术上视文雅为高,生拙为重,显出儒生本色。
宋元明三朝山水绘画成为画家们借物喻思、表达心性的艺术,逐渐取代了以往人物画的主导地位。正如明薛冈所说:“画中惟山水义理深远,面意趣无穷,故文人之笔,山水常多。”宋以后诸家对山水画的推崇可见一斑。宋元明画家相较,宋人以自然写生入手、主理性,元朝以写意为主,重个性的发挥,而明代画家大多仿古,但借景抒情,自娱自乐。文徵明自己就说:“高人逸士,往往喜开笔,作山水以自娱”。明朝绘画既摹古又不泥古,讲究神似而非形似。明沈颢曰:“临模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用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亦有“师意不师迹”的说法。明画仿古外更讲求的是文学书卷气,一幅画单独出现的情况很少见,常常融诗书画于一炉。这在《浒溪草堂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画卷引首书“浒溪草堂”四字,画末上端有作者自书“徵明写浒溪草堂图”八字。画末接纸有作者长题及明清贤士的诗文11篇,足见名家对此画的喜爱之情。一幅好的画作,同样对作家的人品要求很高。文徵明自题米山曾云:“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李晔说:“吴墨落纸,大非细事,必然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之所自然凑?白。”
明文人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画笔延伸到文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集会访友,品茶饮酒,吟诗作画,观花赏月,游山玩水,庭堂屋舍等等,无所不及。《浒溪草堂图》就是其中的一幅。艺术的风格与时代风尚,社会发展及作者的理念等密切相关。当时明朝经济繁荣,工商发达,海运大开,在扬州、苏州、长江流域及南北运河交汇处百商汇聚,文化艺术中心也在此形成。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从明景泰元年至嘉靖末年(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中叶),正值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东方产生了“明四家”,而西方同样有达芬奇、米开朗奇罗及拉菲尔等著名艺术家,真可谓东西方交相辉映,闪耀全球。明朝文人画的盛行,正是明中期社会安定、文人生活舒适的生动写照,同时体现了当时文人在追求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境界。
《浒溪草堂图》原藏沈天民家中,明末遗失。沈天民曾孙沈培风少时曾在朋友姚子文家见到此画,想要购回,却终究没好意思开口,一直是心头的一块心病,念念不忘。二十年后的一天,得知姚子文已于一年前的冬天患病不治而逝的消息后,沈培风立即前往浙江的姚宅,欲觅得此画,可惜宅内已空无一物。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有人将画送上门来。经过二十年世事沧桑,百变流转,培风又遇此画,便下定决心说什么也不能让机会从自己身边再次溜走。于是,几乎倾其所有,重金购得,并请工匠重新装裱后珍藏起来。此举显示出培风与其曾祖一样不忘本,具有难得的孝心。当年天民虽生活在城市,但仍不忘先祖的桑梓生活而在城市中修建草堂,取名为浒溪,才得以有画作《浒溪草堂图》留传至今,让后人一睹名家画作的风采。
话说此画后又流入清内府,从画上的印记可得知。其中包括:清高宗弘历(乾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和扁方印,“乾隆鉴赏”白文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溥仪(宣统)“宣统御览之宝”朱文方印。溥仪在逊位前,又将此画以赏给其弟溥杰为名,连同其他一些书画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直至二战结束后,溥仪携画潜逃到吉林省临江市,在那里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截获。先被移交给东北人民银行,又转交至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最后交由东北博物馆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珍藏至今。
画中清金俊明的题跋写道:“待诏公此图,初若无奇,及细观其运用布置,无不入妙,真神品也。诸贤墨迹,亦复蔚然。……然自申酉之交,江南人家,累世所藏,毁于失火者不可胜计,此卷竟无恙。先在他所,忽焉来归,幸矣。……此卷去而复留,真若有护持者,抑亦祖孙孝思之所感耶。诚大幸也,培公其益宝。……”。笔者感叹,经过近五个世纪的世事变迁,战火硝烟,列强掠夺,此画能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真乃幸事。它将世世代代珍藏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一睹它的风采,为无比瑰丽的中华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