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CO2相变致裂对抽采有效半径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煤炭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i77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轿子山煤矿M9煤层渗透率低、 瓦斯含量高、 压力大等特点,将液态CO2相变致裂技术应用于本煤层增透工程试验.从多角度探究了CO2相变致裂增透原理,通过分组对比试验,重点考察致裂孔不同施工顺序、 不同装液量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抽时间相同时,先施工辅助钻孔致裂时会提供更多的裂隙通道,应力波传播时阻力降低更多,从而使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更大;预抽时间90d内致裂孔瓦斯抽采有效半径与装液量呈正相关,预抽时间在90~150d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钻孔变形大,装液量越多的致裂孔瓦斯抽采有效半径越小;致裂后钻孔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是普通孔的3.6~4.2倍,单孔抽采瓦斯纯流量平均增加2.9~5.8倍,瓦斯抽采浓度增加2.3~3.1倍,瓦斯有效预抽时间缩短6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瓦斯抽采钻孔的合理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新能源是国内燃气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新能源各种业务形态、各类信息系统,如何实现数据集中、统一分析、发挥数据价值、支撑后续决策,是当前燃气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重庆燃气集团做了探索。一是通过制定数据标准,从数据属性、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集中、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为数据集中挖掘分析奠定基础;制定自动化接口规范,明确不同业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据交互方式。二是建设新能源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合理的平台总体架构,清理各类业务数据,开发针对不同业务形态的接口,在此基础上构建分析模型和可视化展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