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皮病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的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序列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异的一门学科,其涉及的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croRNA等.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累及皮肤及多种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关系统性硬皮病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参与系统性硬皮病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胶原合成异常,如有研究发现,患者CD4+T细胞基因调控序列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导致CD70和CD40L表达升高,从而参与系统性硬皮病发病;Flil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异常修饰导致Fli1表达下降,胶原合成增加.基因低甲基化、组蛋白低乙酰化和MicroRNA修饰可能会成为系统性硬皮病早期生物学标记和治疗目标。

其他文献
H综合征是最近命名的一种伴有全身多系统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由编码核转录因子hENT3的SLC29A3基因突变所致.该病有多种特征性的皮肤表现,如进行性皮肤硬化、色素沉着、多毛以及多个其他系统的表现,如肝脾肿大、心脏异常、听力减退、性腺功能减退症、身材矮小、拇趾外翻、足跟外翻、槌状脚趾和高血糖等.临床上,本病需与POEMS综合征和Winchester综合征鉴别。
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多年来脉冲染料激光仍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金标准,然而皮损完全清除的患者却很少,部分患者在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达到一定程度后,对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产生抵抗.抵抗性鲜红斑痣给患者造成心身损害,因此,进一步改善皮损症状对皮肤美容医师仍具有挑战性.难治性鲜红斑痣治疗方法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改良的脉冲染料激光、光动力疗法、脉冲染料激光+光动力疗法以及脉冲染料激光+血管扩张抑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护士有了多元化的角色期待,要求当代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胜任护理工作.阐述了对护理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基础护理学》教师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从护理教师言传身教的人文素养熏陶、《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护德教育,通过师生交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对《基础护理学》教
目的 探讨采用系统化护理教学对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本科神经外科专业、心胸外科专业、耳鼻喉科专业的低年资护士52名,采用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及教学评价的方法进行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培训后的自我评价、护士长及总教学老师评价、医生评价、患者评价与培训前进行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化护理教学培训,可明显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提高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SCH)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之间存在关联,而这些因素常被视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SCH与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SCH可增高卒中风险的假设未能得到证实,甚至有研究表明SCH可能对卒中预后产生有利影响。文章对SCH与卒中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分化和增殖能力。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显示,EPC在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对EPC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银屑病的患病率欧洲较高约为0.75% ~ 2.9%,亚洲较低为<1%;中国银屑病患病率<0.5%,大陆部分地区的最新数据为0.47%;银屑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银屑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心脏病,年轻患者及病情严重者更易产生并发症、死亡率较高,但并发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则与病情严重性无关.与普通高血压患者相比,银屑病高血压者更容易患难治性高血压,男性
肥大细胞脱颗粒是Ⅰ型过敏反应的主要事件,IgE与肥大细胞上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组胺、花生四烯酸及白三烯等过敏介质,产生一系列的过敏症状.肥大细胞膜上抑制性受体Allergin-1和高亲和力IgE受体交联后抑制高亲和力IgE受体胞内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信号传导,可能产生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信号,参与调节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断过敏性炎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