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带来了巨大效益。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思维方式,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了无穷便利。教师培训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培训专家与参训教师的教学与学习模式。然而,从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来看,与培训专家的专题教学使用信息技术相比较,培训管理者将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还相对滞后。本文假定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是一个由许多小空间构成的有机大系统,这些小空间可以理解为培训教学管理的不同领域。为提高培训教学管理效率和培训质量,本文分析、论证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中的可为空间。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训教学管理;可为空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深度融合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4BZXX039)的研究成果。
一、培训教学管理空间
1.教师培训管理
(1)内涵
通过知网查阅,笔者了解到,目前对于教师培训管理内涵的研究成果较少,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主要有冯延平和魏非等人。冯延平等人认为,教师培训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机制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过程进行有目的的控制的各种职能活动。魏非等人认为,随着教师培训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培训管理的含义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事务管理的范畴外,培训管理还涉及系统规划与组织培训项目、把握培训目标及内容、组织落实相关人员、协调各方利益和资源、实施培训项目,以及对培训绩效做出科学评估等。同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培训管理要强调过程规范、支持全面、评估系统、人员沟通四个方面,并把北京教育学院余新教师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五大里程碑事件加上“协议签署”,完善为六步纵向流程。
教师培训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大空间。魏非等研究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师培训管理的内涵,很有借鉴意义。从过程视角而言,培训管理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训后跟踪”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件。通过训后对参训者的跟踪调查,可以得出参训学员通过培训后态度与行为是否获得预期改变,从而实证培训目标是否实现,以检验培训实效性,进一步改进同类培训,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类型
依据管理内容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培训流程管理、培训事务管理、培训质量管理和培训监控管理。
依据管理要素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培训专家团队管理、参训学员管理、项目设计管理、培训模式方法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培训环境管理和训后跟踪反馈管理。
依据培训活动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项目设计管理、培训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和项目评估管理。
依据培训方式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短期集中培训管理、网络研修培训管理和教师工作坊研修管理。
依据培训过程发展,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训前管理、训中管理和训后管理。
2.教师培训教学管理
由上面分析得知,培训管理大空间可依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小空间。无论何种标准,教学管理都是培训管理这个大空间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小空间。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质无外乎管人和管事,即管理者要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培训教学活动中的人和事。下面以教学的要素为例,进一步分析培训教学管理的空间。
依据教学论,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或者可以说是教与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依据此定义,培训教学即培训专家指导参训学员学习的活动。那么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即培训管理者运用适应时代特点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培训专家指导参训学员学习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培训教学过程各要素有序运行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提高参训教师的学习效率。
培训教学管理既然是使培训教学过程各要素有序运行,以达到培训效益最优化目的的重要环节,那么必须弄清培训教学的构成要素,以确定教学管理的空间。任何一项教师培训项目,首先要解决的是为谁设计组织的问题,理所当然是为了培训对象,即参训学员。没有参训学员,培训教学就不可能发生,所以,学员是教师培训教学的根本要素。其次要解决为什么要组织本次教师培训教学和怎样实施这一问题,答案是围绕培训目标而设计项目和实施。所以,培训项目设计也是培训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决定培训的方向和过程。同时,参训学员只有在培训专家的引领下才能实现培训目标,因而培训专家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关键因素。再次,要解决实现目标需要凭借哪些信息传递的问题,而这些在培训过程中要传递的信息就是培训课程内容,因此,培训课程是培训教学的实质性因素。另外,培训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须有物质条件和心理条件。最后培训专家组织引领学员获取对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有价值的信息,需要管理者依据成人特点运用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与学员教与学的信息互动效果如何,需要管理者训后跟踪反馈。训后跟踪分为专家课后的即时跟踪和学员返回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的跟踪。综上所述,培训教学管理空间如图2所示。
二、信息技术可为空间
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人类已进入信息時代,信息无处不在,有信息的地方就有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信息技术的可为空间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所作为之地。综合教师培训中涉及的人和事,以及对教师培训管理的分类,培训管理者必须在以下空间收集大量信息,并使用信息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1.调研
在项目设计前,培训教学管理者必须深入中小学(幼儿园)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有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并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教育统计分析,用以确定培训项目主题与培训目标。
2.学员
参训学员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根本因素。在参训学员确定后,管理者在训前必须科学、全面、详细地收集学员的各种信息,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这不仅可以简单了解学员的特征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参训学员与培训主题目标相关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实施前测,以确定学员的原有发展水平。在培训过程中,管理者需对学员的参训活动,如出勤、课堂参与度等进行日常观察记录,调查学员对专家授课的满意度和收获;训后调查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整体满意度;一定时间后,到学员工作单位跟踪回访,对他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实施后测,与前测比较检验培训实效性,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案。上述活动会积累大量信息,也需利用信息技术处理。
3.专家
培训专家是决定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课程专题确定后,教学管理者需决定请哪位专家来指导学员学习。管理者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中小学各学科领域的各级专家信息库,训前、训中、训后都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多方沟通协调。
4.教务
有关培训教学的行政事务复杂而烦琐。从学员报名、结业到绩效评估;从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到分析归档;从课程选择到课表编排等事务,无一不是信息技术可为之地。综上分析,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中的可为空间可用图3表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中的可用空间非常大。管理者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培训的质量,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冯延平,常一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76-78.
魏非,姜昌华.从简单迁移到系统重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培训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研究,2013(05):60-68.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训教学管理;可为空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深度融合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4BZXX039)的研究成果。
一、培训教学管理空间
1.教师培训管理
(1)内涵
通过知网查阅,笔者了解到,目前对于教师培训管理内涵的研究成果较少,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主要有冯延平和魏非等人。冯延平等人认为,教师培训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机制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过程进行有目的的控制的各种职能活动。魏非等人认为,随着教师培训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培训管理的含义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事务管理的范畴外,培训管理还涉及系统规划与组织培训项目、把握培训目标及内容、组织落实相关人员、协调各方利益和资源、实施培训项目,以及对培训绩效做出科学评估等。同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培训管理要强调过程规范、支持全面、评估系统、人员沟通四个方面,并把北京教育学院余新教师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五大里程碑事件加上“协议签署”,完善为六步纵向流程。
教师培训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大空间。魏非等研究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师培训管理的内涵,很有借鉴意义。从过程视角而言,培训管理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训后跟踪”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件。通过训后对参训者的跟踪调查,可以得出参训学员通过培训后态度与行为是否获得预期改变,从而实证培训目标是否实现,以检验培训实效性,进一步改进同类培训,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类型
依据管理内容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培训流程管理、培训事务管理、培训质量管理和培训监控管理。
依据管理要素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培训专家团队管理、参训学员管理、项目设计管理、培训模式方法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培训环境管理和训后跟踪反馈管理。
依据培训活动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项目设计管理、培训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和项目评估管理。
依据培训方式不同,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短期集中培训管理、网络研修培训管理和教师工作坊研修管理。
依据培训过程发展,教师培训管理可分为:训前管理、训中管理和训后管理。
2.教师培训教学管理
由上面分析得知,培训管理大空间可依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小空间。无论何种标准,教学管理都是培训管理这个大空间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小空间。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质无外乎管人和管事,即管理者要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培训教学活动中的人和事。下面以教学的要素为例,进一步分析培训教学管理的空间。
依据教学论,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或者可以说是教与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依据此定义,培训教学即培训专家指导参训学员学习的活动。那么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即培训管理者运用适应时代特点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培训专家指导参训学员学习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培训教学过程各要素有序运行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提高参训教师的学习效率。
培训教学管理既然是使培训教学过程各要素有序运行,以达到培训效益最优化目的的重要环节,那么必须弄清培训教学的构成要素,以确定教学管理的空间。任何一项教师培训项目,首先要解决的是为谁设计组织的问题,理所当然是为了培训对象,即参训学员。没有参训学员,培训教学就不可能发生,所以,学员是教师培训教学的根本要素。其次要解决为什么要组织本次教师培训教学和怎样实施这一问题,答案是围绕培训目标而设计项目和实施。所以,培训项目设计也是培训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决定培训的方向和过程。同时,参训学员只有在培训专家的引领下才能实现培训目标,因而培训专家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关键因素。再次,要解决实现目标需要凭借哪些信息传递的问题,而这些在培训过程中要传递的信息就是培训课程内容,因此,培训课程是培训教学的实质性因素。另外,培训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须有物质条件和心理条件。最后培训专家组织引领学员获取对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有价值的信息,需要管理者依据成人特点运用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与学员教与学的信息互动效果如何,需要管理者训后跟踪反馈。训后跟踪分为专家课后的即时跟踪和学员返回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的跟踪。综上所述,培训教学管理空间如图2所示。
二、信息技术可为空间
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人类已进入信息時代,信息无处不在,有信息的地方就有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信息技术的可为空间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所作为之地。综合教师培训中涉及的人和事,以及对教师培训管理的分类,培训管理者必须在以下空间收集大量信息,并使用信息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1.调研
在项目设计前,培训教学管理者必须深入中小学(幼儿园)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有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并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教育统计分析,用以确定培训项目主题与培训目标。
2.学员
参训学员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根本因素。在参训学员确定后,管理者在训前必须科学、全面、详细地收集学员的各种信息,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这不仅可以简单了解学员的特征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参训学员与培训主题目标相关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实施前测,以确定学员的原有发展水平。在培训过程中,管理者需对学员的参训活动,如出勤、课堂参与度等进行日常观察记录,调查学员对专家授课的满意度和收获;训后调查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整体满意度;一定时间后,到学员工作单位跟踪回访,对他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实施后测,与前测比较检验培训实效性,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案。上述活动会积累大量信息,也需利用信息技术处理。
3.专家
培训专家是决定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课程专题确定后,教学管理者需决定请哪位专家来指导学员学习。管理者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中小学各学科领域的各级专家信息库,训前、训中、训后都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多方沟通协调。
4.教务
有关培训教学的行政事务复杂而烦琐。从学员报名、结业到绩效评估;从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到分析归档;从课程选择到课表编排等事务,无一不是信息技术可为之地。综上分析,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中的可为空间可用图3表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中的可用空间非常大。管理者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培训的质量,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冯延平,常一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76-78.
魏非,姜昌华.从简单迁移到系统重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培训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研究,2013(05):60-68.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