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320例高血压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自身疾病认知情况调查量表及健康需求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5%以上的病人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和饮食调整认识不足。9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迫切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压病人的日常生活保健、治疗方法及运动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知识。80%以上的病人希望通过疾病专题的形式来获得疾病知识及定期上门指导。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人缺乏较深层次的健康知识指导;对掌握高血压病自我管理的教育内容要求较多。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不断提高,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发病率约为 11.88%,较上世纪 50 年代提高3~4倍 [ 1 ]。高血压病在我国人群中存在着“三高三低”的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2]。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需要长时间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且应贯穿于社区和家庭的生活过程中,所以提高患者的对高血压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扭转“三高三低”现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预防工作的重点。笔者对对社区32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高血压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0例高血压病人,其中男169例,女151例;年龄41~71岁,平均50岁;病程1~9年,平均4.5年;高中以上文化149例,高中以下171例;继发性高血压病6人,原发性高血压病314人。
1.2 方法 根据高血压病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题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以及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式。由专人负责评分、记录。由研究人员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发放调查表,对调查对象做统一的解释说明后,让其自行填写,不识字的由研究人员代为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全部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3 讨论
3.1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75%以上的病人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和饮食调整一知半解和不了解,这是很危险的,只有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才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示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重视上述方面的宣教。
3.2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96.25%的病人迫切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压病的日常保健知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缺乏锻炼、超重、心理压力大等,其中不少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减少危险性,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高血压病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指导,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促进病人自我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3.3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选择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87.81%的病人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获取疾病的知识。88.75%的病人希望社区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指导,这种方式比较有效,且具有良好社会效应。57.50%的病人希望得到健康教育手册,这种方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病人乐于接受。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满足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

4 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社区护士队伍建设 ①增强社区护士的责任心;②完善相关制度 ;③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
4.2 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核心是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很好的调控好血压。所以,教会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非常重要。
4.2.1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及其危害,提高依从性 我国近半数高血压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虽然本身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仅小部分有头痛,头晕,疲劳等,但因可能会导致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而被称为是“隐形杀手”[3]。所以通过健康教育要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自觉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4.2.2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①调整饮食结构,指导病人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要多吃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以保证足够的钾、钙摄入量。②适量运动 运动类型可根据病人自身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不出现身体不适为宜。③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BMI)之间。④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如:定时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坐位或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致跌倒[4]。
4.2.3 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长期服药对于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试行“逐步减药”时,应仔细监测血压。
4.2.4 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的血压波动受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因此要教会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优化个性。根据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放松疗法等。
4.2.5 教会患者家属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
5 小结
总之,防治高血压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5-6],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促进社区医护人员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使其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云,魏国荣,王金芝,等.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62-163.
[2]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499.
[3]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500.
[4] 范玲玲.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45-746.
[5] 张元元. 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探讨[J]. 医学创新研究,2008,5(21):190-191.
[6] 赵宇宏,李海燕,段丽萍.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93-94.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不断提高,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发病率约为 11.88%,较上世纪 50 年代提高3~4倍 [ 1 ]。高血压病在我国人群中存在着“三高三低”的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2]。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需要长时间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且应贯穿于社区和家庭的生活过程中,所以提高患者的对高血压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扭转“三高三低”现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预防工作的重点。笔者对对社区32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高血压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0例高血压病人,其中男169例,女151例;年龄41~71岁,平均50岁;病程1~9年,平均4.5年;高中以上文化149例,高中以下171例;继发性高血压病6人,原发性高血压病314人。
1.2 方法 根据高血压病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题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以及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式。由专人负责评分、记录。由研究人员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发放调查表,对调查对象做统一的解释说明后,让其自行填写,不识字的由研究人员代为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全部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3 讨论
3.1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75%以上的病人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和饮食调整一知半解和不了解,这是很危险的,只有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才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示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重视上述方面的宣教。
3.2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96.25%的病人迫切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压病的日常保健知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缺乏锻炼、超重、心理压力大等,其中不少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减少危险性,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高血压病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指导,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促进病人自我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3.3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选择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87.81%的病人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获取疾病的知识。88.75%的病人希望社区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指导,这种方式比较有效,且具有良好社会效应。57.50%的病人希望得到健康教育手册,这种方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病人乐于接受。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满足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

4 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社区护士队伍建设 ①增强社区护士的责任心;②完善相关制度 ;③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
4.2 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核心是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很好的调控好血压。所以,教会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非常重要。
4.2.1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及其危害,提高依从性 我国近半数高血压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虽然本身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仅小部分有头痛,头晕,疲劳等,但因可能会导致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而被称为是“隐形杀手”[3]。所以通过健康教育要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自觉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4.2.2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①调整饮食结构,指导病人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要多吃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以保证足够的钾、钙摄入量。②适量运动 运动类型可根据病人自身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不出现身体不适为宜。③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BMI)之间。④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如:定时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坐位或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致跌倒[4]。
4.2.3 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长期服药对于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试行“逐步减药”时,应仔细监测血压。
4.2.4 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的血压波动受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因此要教会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优化个性。根据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放松疗法等。
4.2.5 教会患者家属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
5 小结
总之,防治高血压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5-6],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促进社区医护人员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使其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云,魏国荣,王金芝,等.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62-163.
[2]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499.
[3]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500.
[4] 范玲玲.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45-746.
[5] 张元元. 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探讨[J]. 医学创新研究,2008,5(21):190-191.
[6] 赵宇宏,李海燕,段丽萍.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