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萎缩运动模式对泛素蛋白酶体亚基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骼肌萎缩是由于肌肉蛋白质降解或合成受阻,打破机体内肌蛋白平衡状态,从而引起泛素蛋白酶体亚基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使肌肉环状指基因1、肌肉萎缩盒F基因表达升高,促进ATP一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的进一步激活,最终导致肌萎缩现象加重。研究发现,运动可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体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MuRFl、MAFbx/Atrogin-1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肌萎缩症状;而不同运动模式对于改善肌萎缩效果则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运动模式而产生的效果逐一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关键性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行描述,对
其他文献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在1、2龄阶段的抗病能力很差,但到3龄阶段后又具有了很强的抗病能力,提示草鱼的免疫系统可能要到3龄发育阶段才会完善。重组激活基因(Recombinatio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孕育着丰富的我国淡水双壳类特有种(共17属58种),其中蚌科占67%,达13属39种,资源开发潜力巨大。Labieniec、Goff、蔡华芳等对淡水蚌的研究集中于DNA生物制
研究了不同碳源类型(CO2、NaHCO,和葡萄糖)及其浓度对粉核油球藻(Pinguiococcus pyrenoidosus CCMP 2078)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养液中适量添加碳源促进了粉核油球
用活体观察法对迄今缺乏了解的麦积山肉鞭类原生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水生肉鞭虫100种,包括2个未知种。鞭毛亚门(Mastigophora)有2纲9目15科31属59种。植鞭纲(Ph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