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陇东地区机械化收获的高产早熟矮秆耐密植酿造高粱品种引种筛选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筛选适宜陇东地区机械化收获的高产、早熟、矮秆、耐密植酿造高粱品种,在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的条件下,对引进的10个酿造高粱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大田鉴定。结果表明,吉杂145具有株高适宜、穗柄长、茎秆粗壮、耐倒伏等特点,符合机收酿造高粱品种主要指标要求;同时其成熟早、植株生长整齐、抗病虫性强、穗型紧凑、穗子长、穗粒优势大,产量最高,其产量为9 747.74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较对照品种增产30.06%,应作为机械化收获首选酿造高粱品种在陇东地区推广应用;吉杂168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机收相关性状,较对照增产19.68%,可作为机械化收获搭配酿造高粱品种在陇东地区种植;吉杂166、吉杂163和吉糯杂5虽然在机械化收獲和诸多农艺性状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增产水平较低,引进种植价值不大;其余5个品种均较对照明显减产,减幅为0.44%~30.65%,生产上不再考虑。
  关键词 陇东地区;机械化收获;高产;酿造高粱;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1-002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1.00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t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High-yielding, Early-maturing, Short-stalked and Dense-tolerant Sorghum Varieties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Harvesting in Longdong Area
  SHI Xiao-ying
  (Pingl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Pingliang,Gansu 744000)
  Abstract To screen high-yielding, early-maturing, short-stalked and dense-tolerant sorghum varieties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harvesting in Longdong Are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50 000 plants/hm2, we carried out field identification on the phenological period,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10 sorghum varieties. Results showed that Jiza 145 had the characters of suitable plant, long stem petiole, wide stem diameter and lodging resistance,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for brew sorghum with mechanized harvesting. At the same time, Jiza 145 had the characters of early mature, uniform plant growth, compact panicle, long ear, great ear advantages.   Its yield was the highest (9 747.74 kg/hm2), which was extremely higher than other tested varieties, and enhanced by 30.06% compared with the yield of control. Therefore, Jiza 145 should be the first extension choice in Longdong Area. Jiza 168 had relatively high yield and mechanized harvesting characters. Its yield enhanced by 19.68%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which could be planted in Longdong Area as the match varieties. Jiza 166, Jiza 163 and Jinuoza 5 showed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in mechanized harvesting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but their introduced planting values were relatively poor. The yield of other five varieties reduc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decreasing by 0.44%-30.65%, so that they were not considered to be used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Longdong Area;Mechanized harvesting;High yield;Brew sorghum;Yield
  高粱是全球第5大作物,具有抗旱、耐涝、抗盐碱、耐贫瘠、耐高温等特点,因此在平原、山川、涝洼、碱地均可种植[1] 。在中国,高粱是传统酿酒、酿醋产业的主要原料,85%以上的高粱用于酿造[2-3]。高粱是陇东地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0.7万hm2以上。由于域内一大批新兴酿造业的拉动,使得高粱年需求量达到18万t以上,然而外调的就占10万t左右,导致高粱产能严重不足[4]。生产机械化是高粱的根本出路[5],其首先是高粱收获机械化[6]。但目前,高粱生产仍以手工作业和传统的农具为主,且应用的品种单一,为中晚熟或晚熟品种,种植密度为10.5万~12.0万株/hm2,平均株高173 cm以上,不利于机械化收获作业[7-8],可见,引进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早熟、矮秆、耐密植酿造高粱品种,以解决本地高粱生产实际问题是当务之急[9-11]。实现高粱机械化生产首先是对品种的需求[12]。鉴于此,笔者引进10个酿造高粱新品种,在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的条件下,对其物候期、综合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大田鉴定,旨在为陇东地区选择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酿造高产高粱品种,丰富本地高粱品种资源,助推高粱产业大力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106°70′E,35°55′N,海拔1 182 m,年均气温8.0~8.5 ℃,无霜期 172 d,>10 ℃的积温 2 800 ℃,持续 150 d左右,全年60%的降雨集中在7、8、9 月。土壤为黄绵土,pH 7.68,土壤有机质20.53 g/kg、速效氮67 mg/kg、速效磷62 mg/kg、速效钾100.39 mg/kg。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前茬为小麦。
  1.2 试验材料
  参试高粱品种11个,分别为吉杂136、晋中19-1、吉杂145、吉杂168、吉糯雜5、吉杂166、吉杂163、吉杂138、吉杂159、吉杂229-1和平试18(表1),其中平试18为对照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以不同品种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前茬小麦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翌年4月25—26日,依次撒施基肥、旋耕、划小区,基肥施入腐熟纯牛粪25 000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4月28日开沟播种,每小区种植6行,行长5 m,行距60 cm,株距11.1 cm。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1次尿素,施入量分别为150和100 kg/hm2。高粱生长过程中,不去除分蘖;高粱出苗期和成熟期加强看管,以防鸟、禽危害;其他管理同大田。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严格按《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调查其物候期;植株主要农艺性状及品种抗性;高粱成熟后测定株高、茎粗、穗长和穗柄长。高粱收获时,每小区收取中间4行进行计产,收获面积12 m2。按小区测定穗粒重和千粒重,每小区随机称取20穗的籽粒重,计算穗粒重;每小区随机称取1 000粒重,重复取3次,计算千粒重。
  1.5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2007应用软件处理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方差分析。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高粱品种物候期的比较
  由表2可知,10个参试高粱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其成熟期为9月20日—10月15日,生育期为135~160 d。其中吉杂145成熟最早,较对照提前成熟25 d,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3 d;其次为吉杂168,较对照提前成熟22 d,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0 d;晋中19-1、吉糯杂5和吉杂229-1次之。
  2.2 不同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和抗性的比较
  由表3可知,10个参试高粱品种中,除芽鞘色、穗型、壳色、粒色、粒型分别和对照略有不同外,其他农艺性状均与对照相同。其中晋中19-1和吉糯杂5的芽鞘色与对照不同,均为浅紫色;其穗型除吉杂136、吉糯杂5和吉杂229-1与对照同为中散型外,其余品种均为中紧型;吉杂168、吉杂163的壳色为浅褐,其余品种均与对照相同,为红褐色;从粒色来看,除吉杂136、吉杂168、吉杂163与对照不同外,其余品种均与对照相同,为红褐色;吉杂145的粒型为椭圆型。所有参试品种均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及倒伏现象发生。
  2.3 不同高粱品种茎及穗部性状的比较
  由表4可知,10个参试高粱品种的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为114.77~146.93 cm、14.31~22.13 mm、24.00~29.22 cm、34.67~50.76 cm、34.14~64.97 g和22.66~29.84 g,其中吉杂145的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吉杂168的茎粗、穗柄长、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2.4 不同高粱品种产量的比较
  由表5可知,10个参试品种中,有5个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增幅为0.59%~30.06%,其中吉杂145增产极显著,其产量为9 747.74 kg/hm2,较对照增产30.06%,其次为吉杂168,产量为8 969.87 kg/hm2,较对照增产19.68%。
  3 结论与讨论
  孔凡信等[13]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化酿造高粱品种引进筛选时,应首先考虑株高,其次为经济产量。杜志宏等[14-16]研究认为,株高在100~150 cm、熟期早、穗柄稍长、耐密植、抗倒伏等综合性状是衡量酿造高粱品种是否适合机收的主要指标。
  产量是作物生产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其高低与作物本身的综合农艺性状等息息相关[17]。优良品种的科学合理选择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18]。
  综上,该试验结果表明,在15.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吉杂145具有株高适宜、穗柄较长、茎秆粗壮、耐倒伏等特点,符合机收酿造高粱品种主要指标要求;同时其成熟早、植株生长整齐、抗病虫性强、穗型紧凑、穗子长、穗粒优势大[19],产量最高,其产量为9 747.74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较对照品种增产30.06%,应作为机械化收获首选酿造高粱品种在陇东地区推广应用。吉杂168亦具有机收相关性状和较高的产量水平,较对照增产19.68%,可作为机械化收获搭配酿造高粱品种在陇东地区种植。吉杂166、吉杂163和吉糯杂5虽然在机械化收获等农艺性状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增产水平较低,引进种植价值不大。其余5个品种均较对照明显减产,减幅为0.44%~30.65%,生产上不再考虑。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酿造高粱的穗粒重、千粒重均与产量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与隋虹杰等[20-23]的研究结果较一致,生产上可据其选择适宜的高产品种。
  此外,目前国内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酿造高粱品种很多,该试验只选择了10个,因此其引进筛选还有很大的试验空间,今后还应继续进行深化研究,从而筛选出更适宜本地种植的机械化收获高产酿造高粱品种,为当地高粱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24-26]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支撑。   该试验设置在甘肃省东部半干旱地区,其种植环境、土壤状况、栽培措施、管理水平[27-30]等在陇东地区具有代表性,其研究结果可为相同或相近地区的酿造高粱生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卢庆善.高粱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66-491.
  [2] 郝丰园.小作物酿出大产业——高粱岗位体系专家张福耀访谈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7):28-31.
  [3] 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等.优质酿造高粱龙杂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2):11-12.
  [4] 石晓瑛.7个粒用高粱品种在陇东地区适应性评价[J].种子,2020,39(6):135-138.
  [5] 张福耀,平俊爱.高粱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19-21.
  [6] 张建勋,刘利珍,高庭耀,等.高粱机械化收获试验分析与收获机选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4):49-51.
  [7] 杜志宏,平俊爱,吕鑫,等.高粱机械化种植品种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3):52-54.
  [8] 黄瑞冬,高悦,周宇飞,等.矮秆高粱辽杂35光合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5):822-829.
  [9] 焦少杰.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 7 号的选育[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140-141.
  [10] 王黎明.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龙杂 7 号[J].中国种业,2006(3):44.
  [11]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等.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J].种子,2018,37(2):111-112.
  [12] 李慧明,李霞,平俊爱,等.我国高粱机械化发展前景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4):45-46,48.
  [13] 孔凡信,刘志,肖继兵.辽西地区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品种综合评价[J].农学学报,2019,9(6):4-11.
  [14] 杜志宏,张福耀,平俊爱,等.高粱产业机械化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87-88.
  [15] 李霞,杜志宏,平俊愛,等.机械化高粱发展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5(Z1):224.
  [16] 史红梅,宋旭东,李爱军,等.高粱产业化生产如何与现代农业机械相结合[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07-309,356.
  [17] 郭梁,ANDREAS WILKES,于海英,等.中国主要农作物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分析[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35(4):513-521.
  [18] 辜胜前.谈谈作物优良品种的选择与利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6):101-102.
  [19]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高粱高产育种应重视株型和穗结构性状的改良[J].种子,2007,26(3):83-84.
  [20] 隋虹杰,成慧娟,张姼,等.28个高粱新品种在赤峰地区的筛选及应用[J].种子,2015,34(9):108-110.
  [21] 赵建武,王磊,崔金胜.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9-10,44.
  [22] 张桂香,翟世宏,李爱军.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杂粮作物,2005,25(2):77-79.
  [23] 王国山,顾恒琴,侯忠.对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3):34-36.
  [24] 周作昂,赵绍阳,何庆红.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影响[J].财经科学,2020(2):120-132.
  [25] 徐学光.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8(8):20.
  [26] 陈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5(5):134.
  [27] 詹鹏杰,平俊爱,楚建强,等.不同种植环境和密度对机械化栽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10):1783-1788,1814.
  [28] 于澎湃,白晓倩,卢华雨,等.高粱品种(系)耐密性分析及其对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2020(2):107-108.
  [29] 高士杰,王方.气候因素与高粱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1,12(2):19-22.
  [30] 许宁,张冰,宗凌红,等.辽宁海城市高粱生产气候资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32-2433.
其他文献
摘要 通過对比试验研究聚氨酯、竹纤维、火山岩、沸石、牡蛎壳5种填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填料的优化配置为基础研发一种基于竹纤维的一体化脱氮除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并开展小试、中试研究。小试试验中,火山岩填料的出水COD平均浓度最低,为27.56 mg/L,平均去除率为91.64%;混合填料对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平均浓度为4.80 mg/L,平均去除率为77.66%;沸石填料对TN
摘要 莲雾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藥用、保健和观赏价值,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莲雾营养成分的分析、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莲雾高营养特性的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也为从事莲雾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 莲雾;营养成分;代谢产物;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1-002
摘要 为了揭示土地系统脆弱性现状,在构建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 VSD 模型框架的基础上,测算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并根据其脆弱性進行分级,并分区域提出土地系统脆弱性应对策略。结果表明:云南省2010、2015和2018年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数分别为3.836 3、3.210 9和3.109 2,土地系统脆弱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显著,不同州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状况
摘要 [目的]筛选最佳浓度NAA“腰楼大葱”生根培养基,比较组培苗和非组培苗的优劣。[方法]以“腰楼大葱”茎尖为外植体材料,接种到不同浓度NAA生根培养基上,将获得的组培苗与非组培苗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生根壮苗最佳NAA浓度为0.10 mg/L;组培苗与非组培苗的直立叶数和老叶个数均存在显著差异;非组培苗的平均倒伏叶数为6.40片,组培苗仅有3.29片,且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腰楼大葱”
摘要 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提高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进入团棵时间越早,生育期也随之延长;烟株垄距越宽、施肥量越高、种植密度越小,烤烟农艺性状表现越突出;在相同施氮量下,烤烟的均价、上等烟比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经济性状指标变化幅度不大。综合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品质、单叶
摘要 为研究阿坝藏鸡蛋品质特性,并为阿坝藏鸡专门化品系选育工作等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阿坝藏鸡3个品系的鸡蛋,对鸡蛋的物理性质及全蛋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以FAO/WHO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对阿坝藏鸡鸡蛋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阿坝藏鸡鸡蛋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能满足理想氨基酸模式。这说明阿坝藏鸡鸡蛋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均衡。  关键词 阿
摘要 统计2009—2018年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检测数据,表明我国南方籼稻品种的整精米率呈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整精米率已经成为优质籼稻发展的限制因素。从品质性状遗传、生态环境、栽培管理、稻米加工等方面分析整精米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合优质常规籼稻的品种选育和优质杂交籼稻配组的实践,对优质籼稻育种进行展望。提高我国南方稻区籼稻品种的整精米率,对提高籼稻种植效益和加工效益、保障我国粮食安
摘要 为了克服小鼠组织器官传统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存在组织易碎、结构不完整的缺点,对传统石蜡切片制作进行了改良。将浸蜡前的透明步骤改为异硬脂醇与石蜡混合液处理,替代苯类透明剂制作空肠、脾脏2种器官的石蜡切片,并以切片机切片时蜡带质量和HE染色后镜下质量为切片制作效果的评定指标。结果表明,2种器官在切片机上均能切出完整、较长的蜡带,组织块无硬化、不碎裂,展片平整;HE染色过程中不掉片,染色后光镜下细胞质
摘要 [目的]探討鸿雁体尺指标与体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体尺指标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试验随机选取6月龄鸿雁30只,雌雄各半,测量其体质量(Y)、胫围(X1)、胫长(X2)、胸宽(X3)、胸深(X4)、胸围(X5)、体斜长(X6)、龙骨长(X7),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体尺指标与体质量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鸿雁的体尺指标(胫围、胸宽、胸深、胸围、体斜长、龙骨长)
基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较低的原因,并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