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log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現代化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模块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整体能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对人脑的一种外界刺激,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对事物具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为例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这对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阅读的过程中,主要的阅读教学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情景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一种是合理的使用评价,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还有一种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87-01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因为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为薄弱,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够,所以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存在读不懂的情况,所以对于问题显得束手无策。上述问题都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情况,以小学四年级为例,他们正面临着小升初的情况,如果阅读能力不强,那么對于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为此,本文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式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进一步的阐述,希望能够对今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创设课堂问题的情境模块
  让学生拥有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孜孜不倦的诱导以及对学生展开启发才能实现。因此,这就需要创设一个合理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们能够展开详细的思考,能够有兴趣去探索位置的文学世界。
  2.探索适时引导的观察模块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记忆力较好的时期,加强对具体物体的观察能够促进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进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只重视对左脑的开发,并没有对右脑的开发引起较大的关注,但事实上,右脑的逻辑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针对这一情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当的对右脑进行开发与研所,要让学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避免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人。所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以《桂林山水》一课为例,因为环境的限制,教师可以将一幅桂林山水的图片粘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从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的进行着回答,对其他学生来说也能够产生新的刺激,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能够将抽象化的事物转变为具体的事物。并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其实仅仅为学生提供了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外在的支持,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阅读的内容没有趣味,在观察外景观以后学生可以认真的阅读课文,这样就会进一步加深对桂林山水的理解。但是这并没有结束,要想让学生真正的能够掌握阅读的能力,还应该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周边的某处场所进行参观,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回到学校以后再写一篇与之有关的文章,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语文阅读是枯燥的。
  3.加强思维过程的研究模块
  思维是具有独立性的,也就是独立思考。学生是教学系统中的主体,思考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一个“思”字,抓住了学生为主体的要害。因此,在评价一节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时,常常要看的就是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是否真正进行独立地思考了,是否将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了相互交流和总结,进行了思维加工。思维加工,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体现学习行为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根本途径和保证。如《游山西村》一文的教学,学生在能够背诵诗词后,教师应适时提出问题: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个什么样的愿望?学生就会根据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表达各自的想法与见解。教师当看到时机达到成熟,就要及时地进行归纳,从而确定答案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思维加工后的成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训练过程中,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这一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对于不同的模块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加以适当的变换,让课堂任务顺利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相应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今后的中学生活,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未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卢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05)
  [2]吴怀宝.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S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