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 “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的语言服务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将对目前国内语言服务市场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同时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由此提出建议和思考,以利于语言服务更加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语言服务;发展现状;思考建议
语言服务业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多语言信息咨询等四大业务领域[1]。语言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语言服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存在问题,进而对语言服务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语言服务类型主要分为口译和笔译,英语仍是占主导部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沿线国家使用超过60多种小语种,在这些小语种语言服务市场急需专业语言人才。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诞生了数量众多的翻译公司和其它语言服务提供商,他们规模不同,性质各异,而且还有个人自由译者、高校翻译团队也参与提供翻译服务。那么企业在选择语言服务时有哪些考虑呢?调查数据显示,33.9%的企业优先选择中国本土的语言服务公司,11.3%优先选择外资背景的语言服务公司;而另外 40.3% 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语言服务,以更好地实现服务外包的总体目标,例如平衡质量、成本和进度安排。[2]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翻译新技术
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3]“互联网+语言服务”是互联网创新驱动下语言服务发展的新途径,是促进语言服务业发展,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新兴动力。
国家语言服务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为国家稳定,安全,认同感等方面贡献政治力量,直接影响国家治理能力。但是,目前我国语言服务能力还非常有限。“互联网+语言服务”最为核心的内容在于创新,创新性地将语言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新思维变革传统旧思维,驱动语言服务的产业,行业,职业,基业等各领域创新发展,这可在资源整合空间拓展,技术跨界融合,功能提升等方面大大推进我国语言服务能力建设,促进语言服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二)多元化,专业化需求
任何语言服务的提供商都不可能胜任所有领域的业务,与其追求 “大而全” 的市场规模,不如走“小而精”之路,找準自己的优势行业,深耕这类行业的语言需求客户,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业务积累与规模扩张。专业化的服务能使十数人的企业在某个细分领域独占鳌头。
(三)不同阶段的服务需求
还有一个问题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区域的交流。在选择目标市场时,企业需要收集大量的市场信息,通过笔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等方式掌握境外资讯和情报,为投资决策做参考。企业进入目的国后还需要让设备或产品、施工标准、软件等适于本土使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的是以目的国通用语种为载体的本地化服务在本地化过程中,企业要想创造完美的本地用户体验,呈现出来的文本、网站、视频给用户的感觉就应该是为他们量身定制一样,这就需要语言服务商既能充分了解所服务企业的产品技术的特殊性,同时还须熟悉目的國市场的文化。
三、思考和建议
(一)创新服务技术
“互联网+”蕴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跨界融合。为了充分融入大数据信息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应该和互联网技术协同发展,尤其是在语言资源开发,语言人才服务,语言资源平台服务,语言咨询,语言技术服务等等。互联网思维革新了语言服务技术,应该充分利用语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整个相关商务交易,语言工具包,专业语料库,机器翻译等等,促进语言服务行业产业化和多元化。
(二)完善外部政策建立
另一方面,鉴于我国语言服务业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微型企业的现实,结合发达国家的运作经验,可以考虑将:1.进行深入的语言服务业调研和研究,为政府决策部门和语言服务企业提供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依据;2.依据新时期语言服务业涵盖的实际专业领域,制订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规范;3.组织专业培训,大幅提升语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标准;4.促进语言服务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对语言服务业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证;5.推动语言服务立法,尽早实施企业行业准入标准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1]王传英.2011年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J].中国翻译,2012(01):67-70.
[2]王立非,崔启亮,蒙永业.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 [M].北京:经济贸易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学着热议:李克强提的“互联网+”是个啥概念?》《人民网》2015年3月5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305/c1007-266044489.html.
关键词:语言服务;发展现状;思考建议
语言服务业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多语言信息咨询等四大业务领域[1]。语言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语言服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存在问题,进而对语言服务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语言服务类型主要分为口译和笔译,英语仍是占主导部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沿线国家使用超过60多种小语种,在这些小语种语言服务市场急需专业语言人才。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诞生了数量众多的翻译公司和其它语言服务提供商,他们规模不同,性质各异,而且还有个人自由译者、高校翻译团队也参与提供翻译服务。那么企业在选择语言服务时有哪些考虑呢?调查数据显示,33.9%的企业优先选择中国本土的语言服务公司,11.3%优先选择外资背景的语言服务公司;而另外 40.3% 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语言服务,以更好地实现服务外包的总体目标,例如平衡质量、成本和进度安排。[2]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翻译新技术
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3]“互联网+语言服务”是互联网创新驱动下语言服务发展的新途径,是促进语言服务业发展,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新兴动力。
国家语言服务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为国家稳定,安全,认同感等方面贡献政治力量,直接影响国家治理能力。但是,目前我国语言服务能力还非常有限。“互联网+语言服务”最为核心的内容在于创新,创新性地将语言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新思维变革传统旧思维,驱动语言服务的产业,行业,职业,基业等各领域创新发展,这可在资源整合空间拓展,技术跨界融合,功能提升等方面大大推进我国语言服务能力建设,促进语言服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二)多元化,专业化需求
任何语言服务的提供商都不可能胜任所有领域的业务,与其追求 “大而全” 的市场规模,不如走“小而精”之路,找準自己的优势行业,深耕这类行业的语言需求客户,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业务积累与规模扩张。专业化的服务能使十数人的企业在某个细分领域独占鳌头。
(三)不同阶段的服务需求
还有一个问题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区域的交流。在选择目标市场时,企业需要收集大量的市场信息,通过笔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等方式掌握境外资讯和情报,为投资决策做参考。企业进入目的国后还需要让设备或产品、施工标准、软件等适于本土使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的是以目的国通用语种为载体的本地化服务在本地化过程中,企业要想创造完美的本地用户体验,呈现出来的文本、网站、视频给用户的感觉就应该是为他们量身定制一样,这就需要语言服务商既能充分了解所服务企业的产品技术的特殊性,同时还须熟悉目的國市场的文化。
三、思考和建议
(一)创新服务技术
“互联网+”蕴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跨界融合。为了充分融入大数据信息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应该和互联网技术协同发展,尤其是在语言资源开发,语言人才服务,语言资源平台服务,语言咨询,语言技术服务等等。互联网思维革新了语言服务技术,应该充分利用语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整个相关商务交易,语言工具包,专业语料库,机器翻译等等,促进语言服务行业产业化和多元化。
(二)完善外部政策建立
另一方面,鉴于我国语言服务业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微型企业的现实,结合发达国家的运作经验,可以考虑将:1.进行深入的语言服务业调研和研究,为政府决策部门和语言服务企业提供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依据;2.依据新时期语言服务业涵盖的实际专业领域,制订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规范;3.组织专业培训,大幅提升语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标准;4.促进语言服务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对语言服务业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证;5.推动语言服务立法,尽早实施企业行业准入标准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1]王传英.2011年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J].中国翻译,2012(01):67-70.
[2]王立非,崔启亮,蒙永业.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 [M].北京:经济贸易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学着热议:李克强提的“互联网+”是个啥概念?》《人民网》2015年3月5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305/c1007-26604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