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语文课该怎么上?怎样才能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收获。
关键词:自主;营造氛围;探究结果
1 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无论对错都予以鼓励,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努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一个词,在这里是这个意思,换一个语言环境意思就变了。比如,“你不要太骄傲了!”“骄傲”一词是贬义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骄傲”就是“自豪”的意思了,褒义了。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 在课堂提问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情绪饱满,思维积极,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老师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如在学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一组问题: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课文要表现的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学生也能答出来。老师又问: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设问、启发:文章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称呼的变化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实质的问题?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最后,老师又顺势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像于勒一样的叔叔,你会怎样对他?你的家人会怎样对他?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使学生在自己的诱导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 教学形式多样化,促进合作,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组织之下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时老师设计“大家来找茬”环节,老师故意说错,让学生发现我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枷锁,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我们应该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积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改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前发给学生学案,课上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
4 笔抒己见,深化自主探究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也重在理解后的表达。把自己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写下了,做得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进一步深化自主探究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笔者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或者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老师要求学生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
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挖掘教材 ,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浩主编.新课标研究及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语文建设,2002(12)
(责任编辑 张晓燕)
关键词:自主;营造氛围;探究结果
1 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无论对错都予以鼓励,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努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一个词,在这里是这个意思,换一个语言环境意思就变了。比如,“你不要太骄傲了!”“骄傲”一词是贬义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骄傲”就是“自豪”的意思了,褒义了。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 在课堂提问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情绪饱满,思维积极,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老师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如在学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一组问题: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课文要表现的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学生也能答出来。老师又问: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设问、启发:文章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称呼的变化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实质的问题?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最后,老师又顺势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像于勒一样的叔叔,你会怎样对他?你的家人会怎样对他?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使学生在自己的诱导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 教学形式多样化,促进合作,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组织之下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时老师设计“大家来找茬”环节,老师故意说错,让学生发现我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枷锁,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我们应该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积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改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前发给学生学案,课上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
4 笔抒己见,深化自主探究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也重在理解后的表达。把自己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写下了,做得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进一步深化自主探究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笔者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或者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老师要求学生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
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挖掘教材 ,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浩主编.新课标研究及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语文建设,2002(12)
(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