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春舞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第十三册七年级上里的一课,在之前六个学年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接触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歌曲及那里的风土民情,例如第七册的《采茶舞曲》,学生们学习的是江南水乡的音乐;第九册《赶圩归来阿哩哩》,学生们了解了我国彝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等等。在这一课里,需要学生们感受的是新疆歌舞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青春舞曲;初中音乐课;教学;新疆歌曲;新疆舞蹈
我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源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中,经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更为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中指出:7~9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通过这一节《青春舞曲》唱歌综合课的学习,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自然地、有感情的演唱《青春舞曲》,并加强对新疆民歌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民族歌曲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感悟青春和时间的珍贵。
本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走进新疆)
1.由教师表演的一小段舞蹈开始这堂课,在舞蹈中学生既能很容易的确定这是来自新疆地区的舞蹈,因为在舞蹈中加入了诸多新疆舞特有的动作:打响指、左右动脖子等。又能很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此节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积极的参与其中。
师:同学们好!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小段舞蹈。
(教师跳新疆舞蹈:《青春舞曲》第一段)
师:舞蹈跳完了。你们说老师跳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舞蹈啊?
生:新疆舞……
师:对,是来自新疆地区的舞蹈,老师用到了动脖、捻指的动作,这都是新疆舞中所特有的动作。
2.由新疆舞蹈引出新疆的地域文化,风土民情。
师:大家知道新疆有哪些好吃的吗?
生:……
师:很好,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看看老师还找到了什么?
(播放葡萄干、羊肉串,天山天池,维吾尔族人民欢庆节日,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的少女图片,新疆的民族乐器冬不拉、热瓦普、新疆手鼓)
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它有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等47个民族。
师:新疆地区的介绍,找一位同学为我们来朗读一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166.04万平方公里,为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国土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这种气候对瓜果糖分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
师:读的非常好,谢谢你。
3.向学生提问:之前老师舞蹈中所用的音乐是什么?有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吗?如果学生不知道,没关系,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完后告诉学生歌曲的名字是《青春舞曲》。
这一部分就是由新疆舞蹈——新疆文化——新疆歌曲的导入部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师通过一段新疆舞把学生引入这节课堂,在第一时间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是形体动作的艺术,它以人的形体动作构成自己艺术“语言”,舞蹈同音乐一样,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音乐与舞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乐论指出:“舞蹈,乐之容也。”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点和气质,影响着舞蹈的形象性与表现性。例如歌曲《青春舞曲》,学生乍一听也许不会很快的反映出是新疆民族歌曲,但是在教师的舞蹈中就很容易确定这是新疆风格的舞蹈及乐曲,音乐舞蹈中加入了诸多新疆舞特有的动作:打响指、左右动脖子,同时教师舞蹈时的情绪是高傲自信的,这也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新疆人民的性格特点。
二、探究学习 培养能力:
1.让学生判断《青春舞曲》的节奏是明快的还是舒缓的,当学生回答出节奏是明快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做一个关于节奏的小游戏。给出两组节奏,第一组是歌曲《青春舞曲》的节奏,第二组是新疆舞蹈的一个基本节奏。将学生也分成两组,第一组打《青春舞曲》的节奏,第二组打新疆舞的基本节奏。分别练习后,再一起跟着乐曲打出本组的节奏,这里用到的乐曲同样是《青春舞曲》,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节奏感,还能加深对歌曲《青春舞曲》的印象。
2.学唱,之前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已经让学生们听了3遍《青春舞曲》,这样学唱就更容易进行,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琴声直接演唱,有不足的地方由教师提出后再加以改进。
3.分析歌词,《青春舞曲》的歌词,只有四句“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歌词虽然短小,但却意味深长,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寓意——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
郭沫若曾说过:“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师:也许大家现在还不能理解青春到底是什么,但是只要我们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珍爱身边的人,那我们便是伟大的人。
4.请学生带入对青春的理解,有感情的再一次演唱《青春舞曲》。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可以引申出人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青春舞曲》歌词中“青春”和“小鸟”一样,都“不回来”了,让学生领会到青春的可贵,懂得去把握住这最易消逝的东西。
三、拓展视野 舞蹈表演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播放了音频《达坂城的姑娘》和舞蹈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之后,学生们随着欢快的音乐都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了。这时给出之前的第二组节奏——
教师和学生反复读着这个节奏,和着节奏,和着《青春舞曲》的旋律,教师做着两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学生学跳。通过练习,请每一组派出两位代表上台表演,而台下的同学可以一边击掌打拍子一边演唱《青春舞曲》。这样在音乐声中本节音乐课就轻松愉快的结束了。分组表演增进了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如何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是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摸索与探讨。本节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通过教师的一小段新疆舞蹈导入,引出新疆的地域文化——新疆歌曲《青春舞曲》——珍惜青春,最后在歌曲《青春舞曲》的伴奏下,学生们跳着新疆舞结束这节课。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上课经验,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以上构思,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和指正。也希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们越来越喜欢上音乐课,越来越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青春舞曲;初中音乐课;教学;新疆歌曲;新疆舞蹈
我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源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中,经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更为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中指出:7~9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通过这一节《青春舞曲》唱歌综合课的学习,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自然地、有感情的演唱《青春舞曲》,并加强对新疆民歌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民族歌曲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感悟青春和时间的珍贵。
本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走进新疆)
1.由教师表演的一小段舞蹈开始这堂课,在舞蹈中学生既能很容易的确定这是来自新疆地区的舞蹈,因为在舞蹈中加入了诸多新疆舞特有的动作:打响指、左右动脖子等。又能很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此节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积极的参与其中。
师:同学们好!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小段舞蹈。
(教师跳新疆舞蹈:《青春舞曲》第一段)
师:舞蹈跳完了。你们说老师跳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舞蹈啊?
生:新疆舞……
师:对,是来自新疆地区的舞蹈,老师用到了动脖、捻指的动作,这都是新疆舞中所特有的动作。
2.由新疆舞蹈引出新疆的地域文化,风土民情。
师:大家知道新疆有哪些好吃的吗?
生:……
师:很好,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看看老师还找到了什么?
(播放葡萄干、羊肉串,天山天池,维吾尔族人民欢庆节日,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的少女图片,新疆的民族乐器冬不拉、热瓦普、新疆手鼓)
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它有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等47个民族。
师:新疆地区的介绍,找一位同学为我们来朗读一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166.04万平方公里,为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国土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这种气候对瓜果糖分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
师:读的非常好,谢谢你。
3.向学生提问:之前老师舞蹈中所用的音乐是什么?有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吗?如果学生不知道,没关系,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完后告诉学生歌曲的名字是《青春舞曲》。
这一部分就是由新疆舞蹈——新疆文化——新疆歌曲的导入部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师通过一段新疆舞把学生引入这节课堂,在第一时间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是形体动作的艺术,它以人的形体动作构成自己艺术“语言”,舞蹈同音乐一样,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音乐与舞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乐论指出:“舞蹈,乐之容也。”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点和气质,影响着舞蹈的形象性与表现性。例如歌曲《青春舞曲》,学生乍一听也许不会很快的反映出是新疆民族歌曲,但是在教师的舞蹈中就很容易确定这是新疆风格的舞蹈及乐曲,音乐舞蹈中加入了诸多新疆舞特有的动作:打响指、左右动脖子,同时教师舞蹈时的情绪是高傲自信的,这也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新疆人民的性格特点。
二、探究学习 培养能力:
1.让学生判断《青春舞曲》的节奏是明快的还是舒缓的,当学生回答出节奏是明快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做一个关于节奏的小游戏。给出两组节奏,第一组是歌曲《青春舞曲》的节奏,第二组是新疆舞蹈的一个基本节奏。将学生也分成两组,第一组打《青春舞曲》的节奏,第二组打新疆舞的基本节奏。分别练习后,再一起跟着乐曲打出本组的节奏,这里用到的乐曲同样是《青春舞曲》,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节奏感,还能加深对歌曲《青春舞曲》的印象。
2.学唱,之前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已经让学生们听了3遍《青春舞曲》,这样学唱就更容易进行,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琴声直接演唱,有不足的地方由教师提出后再加以改进。
3.分析歌词,《青春舞曲》的歌词,只有四句“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歌词虽然短小,但却意味深长,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寓意——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
郭沫若曾说过:“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师:也许大家现在还不能理解青春到底是什么,但是只要我们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珍爱身边的人,那我们便是伟大的人。
4.请学生带入对青春的理解,有感情的再一次演唱《青春舞曲》。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可以引申出人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青春舞曲》歌词中“青春”和“小鸟”一样,都“不回来”了,让学生领会到青春的可贵,懂得去把握住这最易消逝的东西。
三、拓展视野 舞蹈表演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播放了音频《达坂城的姑娘》和舞蹈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之后,学生们随着欢快的音乐都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了。这时给出之前的第二组节奏——
教师和学生反复读着这个节奏,和着节奏,和着《青春舞曲》的旋律,教师做着两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学生学跳。通过练习,请每一组派出两位代表上台表演,而台下的同学可以一边击掌打拍子一边演唱《青春舞曲》。这样在音乐声中本节音乐课就轻松愉快的结束了。分组表演增进了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如何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是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摸索与探讨。本节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通过教师的一小段新疆舞蹈导入,引出新疆的地域文化——新疆歌曲《青春舞曲》——珍惜青春,最后在歌曲《青春舞曲》的伴奏下,学生们跳着新疆舞结束这节课。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上课经验,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以上构思,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和指正。也希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们越来越喜欢上音乐课,越来越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