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十年:热点及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对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十年,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政策演进、发展价值、建设应用、发展对策方面。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背景来看,研究前沿主要是对教学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形式的应用创新、教学点教师培训方面的聚焦研究趨势较明显。此外,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应加强关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理论研究、建网建库建队伍实践研究、研究团队的跨领域合作及研究方法的多样综合。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信息化    研究热点    趋势前沿
  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办好乡村教育,而乡村教育的短板在于小规模学校。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地处位置偏远、教师队伍薄弱、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等不足,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印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意见,明确指出要借助信息化优势,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当前,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已经开启了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0时代向信息化软性资源整合2.0时代的转变,并向着信息化3.0创新应用时代迈进。但仍存在着信息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优质教学资源结构性缺乏、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不适、后续保障与学校应用断层等问题。通过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呈现及定性化分析,以此来直面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以来,其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样本来源库,着重分析发表于2011年-2020年十年间的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2010年起国家明确指出暂缓乡村教学点的布局调整工作,乡村小规模学校因其促进教育公平的不可取代性而得以继续保留,由此学术领域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增长趋势;二是教育信息化政策中多次重点强调支持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差距,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可见,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已然处于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研究有一个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开启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研究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11年-2020年,以检索式为“SU=‘乡村小规模学校+农村教学点+村小’*‘信息化+数字化’”进行主题检索,共得到527篇文章。在此基础上,将与主题不符、报纸及会议等非学术资料进行手动剔除,最后共保留338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运用Cite Space、Excel表格,从文献作者及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对338篇的样本信息进行了可视化统计分析,以期得到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2.1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的研究力量分析
  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的研究力量即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及机构分析,借助Cite Space软件分析后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力量是基于科学合作进行的。通过阅读可视化分析资料明确,当有不同的研究作者、机构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时,即认为其存在科学的合作关系,以此来获得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
  2.1.1研究作者
  依据作者发文量可迅速了解某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而作者发文量是通过普莱斯定律的计算来界定的。普莱斯定律指出,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为M=0.749(Nmax)1/2,其中M指最低发文量,Nmax指对应年限中论文发表数量最多作者的论文数量,当发表的论文数量在M篇以上时,该作者即为核心作者。[1]本研究将338篇文献样本转换格式后导入Cite Space中,时间范围设置为2011-2020年,节点选为作者,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得到作者共现网络图,生成核心作者信息。经分析,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王继新学者,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可得,文章发表在2篇以上的即为核心作者,当前核心作者以王继新、韦妙、吴秀圆、白清玉、陈琳、范福兰等人为引领。两个三人以上的合作团队,最大的由王继新、吴秀圆等作者为核心形成合作团队,其次是以白清玉、范福兰等作者形成的合作团队。
  2.1.2研究机构
  明晰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机构的情况,可进一步确定该研究领域的起始时间和共性。本次节点设置类型为机构,运行Cite 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其中,机构合作网络图中,共有295个节点、41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96,可见其机构合作现象比较多见,但其密度极低,在固定领域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跨领域合作极少。为便于把握研究作者及机构间的整体与局部的合作关系,本研究再次将节点类型设置为作者和机构,得到研究作者及机构共现图(见图1)。通过观察可知,作者共现图中所体现的两个合作团队均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到,最早开始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的即是华中师范大学,起始研究时间与其发文量成正比关系,在主题上其最先关注的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撤留和发展问题。
  2.2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的研究热点分析
  文章关键词是对文献研究内容的核心体现,通过关键词能准确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研究内容,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图2)、聚类可视化分析后能获得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   通过进一步阅读该领域的研究资料,二次聚类汇总相似程度高的关键词的基础上,本文提炼出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领域聚焦的四大主题。
  2.2.1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政策演进研究
  自国家禁止盲目“撤点并校”以来,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必要的现实存在,得以保留和扶持发展。与此期间,国家出台多项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政策。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相关政策梳理,二是政策實施现状研究。有关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梳理研究,即是将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有关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政策条例梳理成文,并分析其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和意义,如2012年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政策,鼓励教学点通过卫星接收、网上下载等多种方式获取优质教学资源,以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开不齐课程的问题。有关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信息化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即当前研究表明,教育部门、教学点等不同政策执行主体存在对政策的“重新解读”现象。政策发布与教学点的应用实施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现实中并不存在与政策目标完全一致的“完美”执行。由于政策制定是国家相关部门来进行顶层设计的,制定者与传播者、解读者、实施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信道传播干扰、群体利益目标多样等干扰因子的影响,导致其政策执行往往会出现执行偏差。
  2.2.2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价值研究
  截至2017年底,全国乡村小规模学校有10.7万所,占乡村小学总数的44.4%。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故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小而优、小而美”的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相关研究大致可归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信息化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向好发展,激发其办学活力。乡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其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长期存在,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不能开全、开好各类课程,信息化的发展为偏远地区教学点输送大量的教学资源,使优质教学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向好局面。
  2.2.3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成果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其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与挑战,其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就显著,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数字教学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但也有研究表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硬件设施虽基本配备,但依然存在设备利用率低建而不用、设备缺乏维护等问题。二是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我国小规模学校自信息化建设以来,国家通过“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三个课堂”等项目源源不断地向小规模学校输送优质教学资源。但在数字资源应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重硬轻软”、“重建轻用”的误区。同时,国家及各级各类教育平台向教学点输送的教学资源多以城市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标准,资源供给与教学点师生需求并不相匹。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仅数量不足,且供给结构有待改善,校本化数字教学资源亟待发掘、整合与完善。三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只有教学点教师队伍具备优良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将信息化资源有效地运用于实际课堂之中,受益学生。但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一名教师常年包班全科教学,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去学习信息化教学技能。所以教学点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无法匹配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这是当前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转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2.2.4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在大量阅读有关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献过程中,能够较为直接明了的把握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这对于进一步深化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同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前景提出不同的对策规划。如韦妙学者从分析当前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制约因素出发,提出要健全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遵循需求导向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思路,提高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适配度,实行多元化的信息化师资补充机制,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联盟。[2]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的建设现状由于其环境背景、政策条件、主观认识等方面均有所差异,所以我们不能大范围复制某一地区先进的教学信息化发展模式,而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得出最适切于当前当地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路径。
  2.3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的研究前沿分析
  通过对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年份统计分析,能够获得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表1显示,年际发文量在2011年至2021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普莱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可知,在某领域研究初期,文献样本数量的增长呈现出不断起伏式的增长状态,当该研究领域进入发展期时,其文献数量便会呈指数型增长趋势,出现“情报爆炸”的态势。[3]由于本研究只是选取了研究时段中的十年为研究对象,从2011-2015年的论文增长趋势来看,该时段处于快速增长期,也是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的“爆炸”期,在2016年-2019年则呈现起起伏状的增长,可见其研究发文量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对某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可以借助Cite Space将研究样本中频次变化率高的突现词从大量的关键词中探测出来,直观明了的呈现研究主题的前沿趋势。[4]在对已有关键词进行共现分的基础上进行突变检测,突变系数共识别出7个关键词,如图3所示,目前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建设的深度融合方面、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形式的应用创新方面、农村教学点教师培训方面,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可能是继续聚焦、细化、融合当前的研究主题。   三、结束语
  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初见成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重建轻用、重硬轻软、重物轻人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学点信息化建设观念需进一步提升,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更好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乡村教育更好更优质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对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一是研究内容上,多关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理论研究、建网建库建队伍实践研究等问题。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依旧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国家多次明确提出要借助信息化优势,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在促进教育公平的道路上任重道远。在实践研究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是乡小信息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为信息化修建了到学校的“路”。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是乡小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之义,为乡小供给教学资源“库”。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乡小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乡小培养技术应用保障“队伍”。
  二是研究团队上,拓展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团队的合作研究关系网。目前,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的研究形成了初步密切的网络联系,但各机构、学校等联系甚少,并没有形成跨区域、跨学校的合作。融合乡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经验,进一步延伸团队机构的研究合作网络,有助于拓展乡小信息化研究的视野,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更优质的研究成果。
  三是研究方法上,丰富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当前文献使用的研究方法较单一,多使用调查法搜集数据资料了解现状,但乡小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不会固化于某一个时期的呈现状态,这就意味着调查所得数据实效性比较不稳定,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结合扎根理论,在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呈现的同时,结合质性分析,以期得到更有效科学的调查结论。
  参  考  文  献
  [1] 王小明.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研究:轨迹、热点及未来走向--基于高等教育十四种核心期刊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J]. 教育学术月刊,2018,(1):91-103.
  [2] 韦妙.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 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4] 張士靖,杜建,周志超.信息素养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05):101-106.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根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将虚拟仿真实验辅助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通过“虚实结合”,为有效增强中学生生物实践能力、完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辅助教学  引言: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学科,是农学、
期刊
【摘要】 医院管理学作为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其应用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对医院管理学课程的特点、传统教学法(LBL)以及TBL教学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探索医院管理学新的教学模式,即结合线上教学平台,LBL与TBL教学法在线下课堂教学中联合应用,以期进一步提高线下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集体智慧为理论框架,对小红书平台及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在web3.0时代下以小红书平台及其内容具备了集体智慧及集体智慧平台的内涵。通过分析,小红书UGC内容聚合过程分别遵循吸引和刺激分散的个体参与、用户间的互动与学习、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等三个阶段,符合了网络集体智慧聚合及形成过程。通本文的分析总结,笔者发现小红书是web3.0时代下UGC内容聚合集体智慧的代表性新
期刊
【摘要】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高校大量的在线教学实践。本文以某校《组织行为学》在线课程作为分析对象,对在线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优势和弊端展开探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学习通平台 在线教学 传统课堂 比较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传统线下课堂教学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受到很大挑战,引发了教育生态的大变革。除了受到时空和教师的
期刊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逐渐成为广大师生教与学的常用媒介。2020年初新冠病毒来袭,网络课程迎來了一次新的需求,高职院校以线下技能实训为主的课程也面临了一次突如其来的挑战。如今世界疫情仍未完全退去,应对新时代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Maya动画制作”课程为例进行网络教学实践研究,基于超星泛雅平台,通过一个学期的网络教学实践,整理思路并提出有可行性的教学思考以供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随之提升,而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日益提升下存在的产物,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校园当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从而满足了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人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在现阶段不断应用于小学课堂,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教师的教中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養的提升。而小学英语作为小学的主要
期刊
【摘要】 作为弥补MOOC不足的教学创新探索,SPOC在网络教学方面呈现出良好的优化效果。外语专业课程如何在全线上授课的模式下构建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在当先的形式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高级朝鲜语》精读课程上的应用研究,通过课程建设、课程安排、考核方式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收获。  【关键词】 线上教学 翻转课堂 高级朝鲜语
期刊
【摘要】 课程思政是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重要思政教育方式,对于实现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目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旨在传授中医药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思政教育嵌入其中,目的是培养学生既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又具有人民服務的高尚医德情操职业人才。笔者以农村医学专业为例,探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医教学。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
期刊
【摘要】 智慧城市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行政效能的“硬支撑”,也是创新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大数据”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正改变着公民日常生活的方式。近几年来,江苏有线吴江分公司凭借着广电新思维,利用覆盖全区可管可控的有线网络与深入千家万户的有线智能化终端优势,协助政府管理部门共同打造“城市大脑”,全面提升智慧城市各环节和各组成部分。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大数据 广电新思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猫眼和淘票票两个代表性平台为例,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对我国在线票务平台的竞争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发展现状,找出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尝试提出更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在线电影票务平台 SCP理论 竞争策略  引言:  1.发展背景  据行业报告显示,我国在线电影票务渗透率不断提升,由2012年的18%达到 2019年的83.4%。目前最大的两个票务平台是淘票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