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桩海地区新近系河道砂体具有厚度薄、含油面积小和储量丰度低的特点,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和海上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形成了一套馆下段微幅构造精细解释、馆上段河道砂体精细描述和多层兼探、井轨迹优化技术。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新近系油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桩海地区;新近系;馆上段;馆下段;河道砂体;高效;精细
桩海地区新近系一直是埕岛地区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截止到目前上报新近系储量3000万吨。纵观桩海地区的整个勘探历程,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勘探高潮和低潮期,2004年达到勘探高潮期,但是从2012年起,桩海地区新近系的勘探陷入低潮期。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新近系油层厚度“薄”和层数“少”;油层单层平均厚度4.7m,单井钻遇油层2.4层;砂体面积“小”,含油面积<0.6km2占60%;储量丰度“低”,一般小于200×104t/km2。因此需要探索高效勘探技术,实现这个地区储量的快速动用。
1.馆下段微幅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桩海地区馆下段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桩海地区是位于埕岛和桩西潜山披覆构造带的结合部,区内发育多条断层,这些断层相互配置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场所。其中桩海111和桩斜136井的成功钻遇,也证明桩海地区馆下段油源不是问题,并且桩海地区油气聚集区都具有一定的微幅构造(图1)。
在常规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以相干地震属性为指导,从剖面上对断层进行精细刻画,平面上对断层进行合理组合,并对有利区进行微构造成图,落实微幅构造和小断鼻和小断块。在精细落实馆下段圈闭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断层对接、泥岩涂抹和活动性质,对断层封堵性进行分析,建立馆下段成藏模式图(图2)。
2.馆上段河道砂体精细描述技术
勘探实践证实,曲流河的河道砂体是馆上段的有利含油砂体,馆上5砂组和馆上6砂组是主要目的层系,整个埕岛地区的馆上段均具有良好的含油性,但砂体比从西向东逐渐降低,埕岛主体部位,砂地比整体大于40%,向东到桩海地区逐渐降到35%,砂体更加孤立。在明确了埕岛地区新近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储层描述与预测的准确性对于该层系的勘探部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桩海地区砂体进行岩石物理分析,通过分析来看,桩海地区馆陶组砂岩表现为相对低密度的反射特征,从声波上来看,差别不是很大,所以造成砂泥岩反射截面为负反射特征,所以正常剖面在波谷内,所以我们反极性描述砂岩。
桩海地区油层主要集中在馆上6砂组顶部和5砂组底部,因此针对馆上6砂组顶部进行精细层位追踪,在精细解释层位的基础上,沿解释层上下各开8ms时窗,提取最大振幅属性图。从属性图(图3)上可以清晰识别馆上6砂组主要河道的展布方向与范围,河道主要呈北东走向,也发育一系列的小型河道,和北东向的主河道相互切截,小河道对于勘探来讲,意义不是很大,因此主要是针对大型河道进行砂体的描绘和刻画。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气成藏规律共描述1层砂体(图4),预测有利面积15Km2,储量规模1000万吨。
3. 多层兼探,井轨迹优化设计技术
针对海上勘探开发的特殊性,我们把降本提效放在首位,在井位部署工作中,围绕规模储量区块,优化井轨迹设计,对部署的埕北314、桩海113、桩海斜114井开窗侧钻。在实现多层兼探的同时,有效节省勘探费用。2018年8月份桩海113井在馆上7砂组钻遇油层后,通过对周围井区的地质分析,认为桩海113井北部在馆下段和东营1+2砂组均位于有利构造圈闭内。建议向北侧钻,部署桩海113侧井。桩海113侧井全井段见到良好油气显示,并在馆下段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因此这种井轨迹优化技术既降低成本,又可以增加效益。是桩海地区高效的勘探技术。
4.结论
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明确了桩海地区新近系油藏勘探潜力,2018年部署被采纳探井12口,今年在新近系完钻井7口,5口井获得工业油流。本年度已上报新近系控制储量403.12万吨,为今年胜利油田增储上产作出重要贡献。另外,根据新钻井桩海115等井情况,预计可以上报控制储量330万吨。桩海地区新近系高效勘探评价技术的科学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依托新近系高效勘探评价技术,在桩海地区新近系储量空白区发现新的储量规模阵地!
参考文献
[1] 李阳,李双应,岳书仓,等.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单元[J].地质科学,2002,37(2):219-230
[2] 张海娜. 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馆上段沉积相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52-56.
[3] 田晓平,孙风涛,郭铁恩,王少鹏,陈国成.渤海海域新近系河流相砂岩储层描述技术[J].海洋石油,2014,34(1):27-31.
[4] 夏同星,明君,陈文雄,赵斌.渤海南部海域新近系油田儲层预测特色技术[J].中国海上油气,2012,24(1):34-37.
(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桩海地区;新近系;馆上段;馆下段;河道砂体;高效;精细
桩海地区新近系一直是埕岛地区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截止到目前上报新近系储量3000万吨。纵观桩海地区的整个勘探历程,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勘探高潮和低潮期,2004年达到勘探高潮期,但是从2012年起,桩海地区新近系的勘探陷入低潮期。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新近系油层厚度“薄”和层数“少”;油层单层平均厚度4.7m,单井钻遇油层2.4层;砂体面积“小”,含油面积<0.6km2占60%;储量丰度“低”,一般小于200×104t/km2。因此需要探索高效勘探技术,实现这个地区储量的快速动用。
1.馆下段微幅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桩海地区馆下段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桩海地区是位于埕岛和桩西潜山披覆构造带的结合部,区内发育多条断层,这些断层相互配置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场所。其中桩海111和桩斜136井的成功钻遇,也证明桩海地区馆下段油源不是问题,并且桩海地区油气聚集区都具有一定的微幅构造(图1)。
在常规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以相干地震属性为指导,从剖面上对断层进行精细刻画,平面上对断层进行合理组合,并对有利区进行微构造成图,落实微幅构造和小断鼻和小断块。在精细落实馆下段圈闭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断层对接、泥岩涂抹和活动性质,对断层封堵性进行分析,建立馆下段成藏模式图(图2)。
2.馆上段河道砂体精细描述技术
勘探实践证实,曲流河的河道砂体是馆上段的有利含油砂体,馆上5砂组和馆上6砂组是主要目的层系,整个埕岛地区的馆上段均具有良好的含油性,但砂体比从西向东逐渐降低,埕岛主体部位,砂地比整体大于40%,向东到桩海地区逐渐降到35%,砂体更加孤立。在明确了埕岛地区新近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储层描述与预测的准确性对于该层系的勘探部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桩海地区砂体进行岩石物理分析,通过分析来看,桩海地区馆陶组砂岩表现为相对低密度的反射特征,从声波上来看,差别不是很大,所以造成砂泥岩反射截面为负反射特征,所以正常剖面在波谷内,所以我们反极性描述砂岩。
桩海地区油层主要集中在馆上6砂组顶部和5砂组底部,因此针对馆上6砂组顶部进行精细层位追踪,在精细解释层位的基础上,沿解释层上下各开8ms时窗,提取最大振幅属性图。从属性图(图3)上可以清晰识别馆上6砂组主要河道的展布方向与范围,河道主要呈北东走向,也发育一系列的小型河道,和北东向的主河道相互切截,小河道对于勘探来讲,意义不是很大,因此主要是针对大型河道进行砂体的描绘和刻画。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气成藏规律共描述1层砂体(图4),预测有利面积15Km2,储量规模1000万吨。
3. 多层兼探,井轨迹优化设计技术
针对海上勘探开发的特殊性,我们把降本提效放在首位,在井位部署工作中,围绕规模储量区块,优化井轨迹设计,对部署的埕北314、桩海113、桩海斜114井开窗侧钻。在实现多层兼探的同时,有效节省勘探费用。2018年8月份桩海113井在馆上7砂组钻遇油层后,通过对周围井区的地质分析,认为桩海113井北部在馆下段和东营1+2砂组均位于有利构造圈闭内。建议向北侧钻,部署桩海113侧井。桩海113侧井全井段见到良好油气显示,并在馆下段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因此这种井轨迹优化技术既降低成本,又可以增加效益。是桩海地区高效的勘探技术。
4.结论
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明确了桩海地区新近系油藏勘探潜力,2018年部署被采纳探井12口,今年在新近系完钻井7口,5口井获得工业油流。本年度已上报新近系控制储量403.12万吨,为今年胜利油田增储上产作出重要贡献。另外,根据新钻井桩海115等井情况,预计可以上报控制储量330万吨。桩海地区新近系高效勘探评价技术的科学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依托新近系高效勘探评价技术,在桩海地区新近系储量空白区发现新的储量规模阵地!
参考文献
[1] 李阳,李双应,岳书仓,等.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单元[J].地质科学,2002,37(2):219-230
[2] 张海娜. 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馆上段沉积相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52-56.
[3] 田晓平,孙风涛,郭铁恩,王少鹏,陈国成.渤海海域新近系河流相砂岩储层描述技术[J].海洋石油,2014,34(1):27-31.
[4] 夏同星,明君,陈文雄,赵斌.渤海南部海域新近系油田儲层预测特色技术[J].中国海上油气,2012,24(1):34-37.
(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