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基体种类对炭/炭复合材料内耗行为的影响

来源 :新型炭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 CVI)和化学气相沉积与先驱体转化结合( CVI+PIP)的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炭基组织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三种基体分别是光滑层基体( SLC)、粗糙层基体( RLC)和混合双基体( DMC)(过度生长锥基体+呋喃树脂炭基体)。对这三种复合材料样品进行微观组织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内耗主要来源于炭基体缺陷的运动、纤维/基体界面的滑移和炭平面的滑移。复合材料的内耗对于温度和振幅变化非常敏感,但频率的变化对复合材料的的内耗影响不大。混合双基体具有最高的缺陷密度和最高的内耗,粗糙层基体具备较完美的炭平面和最低的内耗。炭基体的微观组织结构是影响内耗的关键因素,由于光滑层基体、粗糙层基体和混合双基体的微观结构的区别,导致在不同基体中出现了不同的内耗行为。在室温状态下,基体中缺陷和纤维/基体的界面的运动可能是影响内耗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内耗的贡献可能主要来源于炭平面的滑移,而且我们还发现动态模量与缺陷密度存在一定关联。
其他文献
通过小麦氮素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氮素和品种处理小麦生育期氮肥偏生产力与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小麦氮肥偏生产力的光谱参数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绿度植被指数(GREENNDV
The effective reflection area of a cube corner retroreflector is defined. It is testified for a cube corner retroreflector (CCR) that the ray reflected from a C
基于青藏高原冻土区特殊自然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察工作特点,以典型实例剖析了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瞬态面波3种物探方法在+500 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对冻土以及覆盖
军用光学仪器大都工作在一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将导致光学系统的像面离焦,成像质量明显下降,必须采取有效的温度补偿措施。介绍了多种无热补偿方式,如机电被动、光学
By using the data of 1949 - 2001 (53 years) of Tropical Cyclone (TC) Yearbooks,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climatic features of TCs making l
Ce3+ and Tb3+ co-doped SrSi2N2O2 phosphors were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exhibited that the phosphor consisted mainly of o
为研究不同激励信号下自耦合射流对主射流的矢量偏转的影响,采用二者平行布局的方式,利用压电陶瓷单缝激励器出口两侧形成的低压区的卷吸作用,使主射流发生了明显地矢量偏转
以二甲苯为溶剂,溶液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EPDM,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钙(CaCO3),与已接枝的马来酸酐(MAH)反应.待反应完全后,以丙酮为沉淀剂,得到EPDM-g-MAH/CaCO3弹性
以澳大利亚库珀盆地二叠系Roseneath组和Muteree组页岩样品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测井解释和岩心分析技术对Roseneath组和Muteree组页岩进行矿物模拟及岩
以废米糠为原料,浓硫酸为脱水剂,通过炭化法制备出炭纳米颗粒( CNPs),探讨CNPs荧光发射特征、金属离子的淬灭效应以及作为Sn(II)离子传感材料应用。 CNPs产率最佳条件为: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