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帝后的墓圹址考辨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总结中国古代堪舆学,寻找帝后陵应该在主干山脉的串联线上,坟墓坐向背山面水,且植有松树。墓冢地层的水含量小,寝宫才不易受侵蚀腐坏。对刘备的陵址有种种传说,逐一分析批驳这些猜测。从地下水的性质辨别,并比较三个蓉城建都朝代的帝陵规模,认为成都武侯祠所谓惠陵乃疑冢。根据古籍文献调研,引证杜甫、任渊、王十朋、陆象拱等撰写的唐宋史料。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真实的位于四川双流县永安镇的牧马山,依台地为陵,茔上无古物。地貌属古河谷的垄岗阶地,即广汉期阶地。表层为成都粘土(Q4),掩覆广汉粘土层(Q3),南端呈品字形。按照皇帝墓七庙的理论,调查探明大庙为平乐寺,东昭庙是金华庵、大悲院、大佛寺,西穆庙是观音寺、龙门寺、法王寺,它们有标志皇家敕建的龙形饰物。
  关键词:龙脉;牧马山;熊坡背斜;武侯祠;广汉层粘土;龙饰物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8-0009-07
  国内的古人类学体系,大都针对无文字可考的史前时代,主要为骨骸、石器、种族、体质形态等方面,罕有历史时期的稽古[1,2]。近代以来对中国古代殡葬制度的研究集中在丧礼、祭礼、构筑、内部规制与随葬器具等,而很少涉及陵园的地理方位、布局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3-10]。在封建社会的治世,坟茔的位置便于口耳相传、见诸史料;而在乱世,贤达名流的最终归宿不明,因谶纬观念盛行,虚言耸听,以致不少谬误伪说长期无法纠正。谶纬的反映,有的在人名、地址、时间上空穴来风、破绽百出,有的在年号、事物的关系上穿凿附会、无中生有,有的在程度上浮夸其辞,有的思维方法凭空肊断、形而上学,所以必需在上述方面进行全面的辨析与取舍。
  1 山列堪舆学说
  最早的地理记叙《尚书·禹贡》阐发九州山脉,此说经后世加以发展,至1925年总其成[11]。以乌鞘岭、青藏高原东缘为起点,把群山走向归纳为5列。北列自六盘山、贺兰山、阴山,至大兴安岭。余下4列即如《禹贡》,中列北支自鸟鼠山、岍山(吴岳)、歧山至崤山、碣石山;中列中支自西倾山至外方山、桐柏山,中列南支自幡冢山至陪尾山、大洪山、大别山;南列从邛崃山、乌蒙山、衡山、南岭到敷浅原。山川相隔,江河穿越各列山脉之间。《禹贡》曰“过九江,至于敷浅原”[12],九江指鄱阳湖。上古华东的海岸线约在泗洪、丹徒、常熟、嘉定、青浦、萧山一线,一马平川,长江、芒稻河、扁担河于毗陵(常州)入海[13,14]。笔者认为敷浅原是武夷山、雁荡山等浙闽的中山。历代帝王墓均座落于号称“龙脉”的山,且距其都城或行都不远。已探究的,辽代皇陵在赤峰大兴安岭及其余脉七老图山、医巫闾山,金帝陵、清西陵倚靠太行山,明帝陵、清东陵倚靠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属于北干龙。夏、东周、东汉、西晋、五代、北宋的座落于河南熊耳山–嵩山北麓,秦、西汉陵、隋杨坚泰陵位于陕西秦岭北麓,西周、唐陵背倚渭河北山,为中干龙。三国孙坚孙策的鄢陵、孙权蒋陵、东晋与南朝陵、明孝陵位于江苏宁镇山脉,南宋陵在会稽山,为南干龙。王墓居中,背倚山峦或丘陵,面对郊原、河流,一般座北朝南。祀庙昭居左、穆居右。左青龙,右白虎,两山分列东西;前朱雀,后玄武,南向有旷野。据《周礼·春官宗伯》冢人一节注疏的礼制,以墓主的官阶身份决定墓葬的等级,王公葬于天然的高山、丘阜,而诸侯在人工堆聚的垒土。天子墓高三仞、树以松,诸臣半之、树以柏。官职越尊贵,则墓丘越高、植树越多[12]。
  2 陵址传闻的考论
  刘备,汉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四月于白帝(永安)鬼城驾崩,对孔明托孤,操持丧葬事务。他生逢群雄割据,其墓史称惠陵,出于防盗等原因,史籍从未记载墓址。当今主要有3种猜测的观点,一说在亡故地奉节,一说在成都武侯祠,一说在彭山牧马乡莲花村[15]。
  2.1第一种论点
  信史《三国志·先主传》载,梓宫已运回成都。安史之乱时杜甫游历巴蜀,离开川西,辗转流寓川东,作《诸葛庙》诗,“游巴子国,日斜虚寝”,可见白帝城的是虚圹、假墓。据《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12]。战时被迫缩短停柩期,先主卒后四个月下葬。文化大革命后期相继出土的长沙马王堆辛追女尸、湖北江陵纪南城男尸不朽[16,17]。即使气候炎热,古人用棺液密闭的办法处理尸体防腐、消毒,就目前所知,至迟汉文帝前元十三年(前167)已掌握先进技术。人主刘备能享用此待遇,安稳返抵蜀都。况且三国、晋的气候比西汉冷得多,遗体易于存留,则可排除白帝说。
  2.2第二种论点
  目前许多人持这种观点,有一定历史真实性[18]。秦武王六年(前301),丞相张仪、蜀相陈壮主持建蜀郡治所。从城北羊子山取的Q3层土质黏软,此垣屡筑屡颓,不得不按巴蜀开明氏鳖令的规矩,修“龟化城”,斯乃成都筑城之始。市区府南河水系是前277年张若、李冰父子为排涝而疏浚开挖的人工河渠。在祠北的上池正街–倒桑树街,以秦国规制筑墙垣。从地下水看,包气带薄至1-3m,水位高于河水位。其下的饱水带赋存于冲积、洪积而成的Q3和Q4,两层总厚度达33m,孔隙水非常富足,单井出水量1000-3000吨/日[19]。包气带厚度不足以容纳大型陵墓,而饱水带含水过多,两者均不适于营陵。古代技术无法凿穿到下方的白垩系基岩,因而武侯祠丘冢下现不存墓圹。
  列国中的大成为镇压流民,玉衡十八年(328)李雄在益州少城外替武乡侯孔明立专祠,是为蜀都最早的武侯祠。祠、庙不在一处,故祠在老南门之西半里,今南河南岸、通祠路北口卧龙园,东晋尚在此河以北。昭烈庙始于建元二年(480),齐高帝萧道成诏刺史傅覃修立。不久,益州知州蒋堂伐昭烈庙的乔木。由夔州知州王十朋主事,将祠迁至故址以西185步(一里余),即今位置重筑,与先主庙合祀。祠庙具南朝宋齐风格。其时锦江濒临槽营坝,便于水路漕运。
  唐以后众多骚人墨客对祠内玄德陵的吟诵诗篇,笔者从中发现疑点和线索。《礼记·檀弓上》曰“古也墓而不坟”。墓平而坟高[20],真墓藏于自然形成的丘坂,而非人为堆砌的封土。祠內之茔高耸,是封土之坟。元和四年(809)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丹的“三绝碑”,《蜀丞相诸葛亮祠堂碑》末尾“锦江清波,王垒峻岑”[21],可证刘先主葬于山岭。原字“王垒”,后人讹传为“玉垒”。玉垒山在都江堰宝瓶口,方圆仅30余hm2,中新世(N1)隆起,山顶系云梦期(云门山期)夷平面,高仅40m。岑意为小而高的山[20],此山难称峻岭。锦江是成都南河,而玉垒山为蜀国边缘的城郭,二句难以骈俪对仗。南宋抗金、蒙元时,成都知府必兼任四川制置使,实为全川军政首脑。绍兴年末修缮宫宇。阁僚任渊去古未远,犹知实情,明确驳斥该陵的真相,三十年(1160)论述道“成都之南三里许,丘阜岿然曰惠陵者,实昭烈弓剑所藏之地”焉[22]。叶文馥、余永宁等编《嘉庆华阳县志》卷39中,辑录明人张时彻《诸葛武侯祠堂碑记》,赞同此说。裴、彻碑刻石现立于祠门庭两侧。道光十年(1830)专书《昭烈忠武陵庙志》卷六清初进士张含辉附和任的观点。1934年《华阳县志》卷30复述任的论点。衣冠冢为绍兴年间维修时营造。究其缘故,大概因与女真、契丹鼎峙,面临异族的威胁,宋臣民掩盖事实而造疑冢,避免畜养部族透彻了解汉族的传统历史,以维护封建礼教与名教。   定都于蜀中的刘蜀、成汉、前后蜀四朝,除了成汉,已发见三处,其中王建梓宫安厝在地面上[23,24]。另外,明藩王陵位于北郊、东郊。表1的土冢数据,对照政权的领土面积。三国的行政按州郡县制,基本沿袭两汉,蜀辖雍梁益三州、22郡及南中地区的庲降都督。五代区划因袭唐的道州县制,前蜀鼎兴时占据5道54州,而后蜀强盛时占有5道52州[25]。然而三国的郡领地比十国的州大,不具可比性。郡(州)治的沿革变动大,不作依据。刘蜀平均每郡5.2万km2,占全国郡数的15%。这里以县比照,统计的县数不一定准确,但反映了总体变化趋势,根据《汉书·地理志》等政区建制资料计算[26,27]。在五代,州县多存虚名或寄管它地,《旧五代史·郡县志》记录王、孟蜀均只存25州,县数明显少于蜀。笔者用方格法粗略估量图上面积[28],蜀汉是前蜀的2.8倍、后蜀的3倍。君主墓一般有同其疆域匹配的规模,刘冢围墙周长180m。作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刘冢高度反而小于永陵,若棺座存于地表冢内,不符逻辑,可进一步辨明其伪,反驳第二种观点。
  2.3第三种论点
  双流苏码头(正兴镇)以南农村多“皇坟”命名的,如石路村。民间一直传言有皇陵,虽没发现实物,但此间山环水抱,的确为风水宝地[29,30]。牧马山位于该县西南,末梢在新津、彭山间,北西–南东向展布,长约17km,横向有数个平行的条列,宽约11km。相对高度<200m,顶部地势起伏和缓,属于台地[31]。它是蜀军秣马厉兵的场所,由此得名牧马。江河外观为辫状,心滩、江心洲很发育[32]。莲花村的皇坟坝,实乃河相的边滩或河漫滩,呈现菱形的纵向砂坝。河水枯后,出露Q3广汉层,含孔隙水多。但顶部耸立距地面高15m,直径不过35m,小于武侯祠之冢,体积太小,且表面树木稀疏,不符合树以松的标准,不应是刘陵所在地。这样就驳斥彭山说。
  诸葛亮为人机敏多谋,治蜀法纪严明,持志匡扶汉室。诸葛瑾身为吴臣,假节出使驻蜀,卧龙先生受兄和名士徐庶、虞仲翔濡染,熟知八卦,选墓时必然体现鲜明。军师庞统,道号凤雏,逝于雒县(四川罗江)城南鹿头山,庞墓同样有一真一假二冢,山北落凤坡上的为真,山顶白马关内的乃假。若干处皇墓是为防止敌国盗掘破坏,以假乱真设立的疑冢。
  3 牧马山惠陵的山文与布局
  熊坡背斜在新津、彭山隆起形成长秋山(总岗山),大部出露侏罗系砂岩、泥岩红层。余脉向北东延伸,在岷江以东缩小,直至牧马山北端尖灭。两岸阶地为河蚀岗垄,每一纵列呈微弯的弧形,主体略显帚状。古岷江的主泓为升仙水(沙河)–府河,中新世熊坡背斜开始隆起,截断了河道西岸的支流,迫使主泓改在金马河。改道过程中,依次产生各条带台地,高程相近,自东向西出露的年代渐次变晚。府河东岸沉积有从泥盆系到第四系(D~Q)的完整岩层,第三系(R)缺失,证明喜马拉雅运动时河东地层稳定,既无强烈隆升,也无强烈沉降。该山处于龙脉从岷山至乌蒙山的连接线上,沿岷江伸展,满足陵址条件。先主称帝前的符谶,“黄龙见赤水”,发生在赤水河(鹿溪河),在附近建陵具备特殊涵义。黄龙溪周围山体的水土流失,使河水混浊呈褐色,形似褐龙。两河流经山南,在黄龙溪镇注入府河。鼎足之势形成,蜀汉沉龙鼎于河中,象征藏有真龙,该镇因龙冠名。镇上街坊、房舍属明清时代,保存完好。
  环境考古的时空尺度聚焦于文化层位的兴衰演替的进程[33,34],强调场景、成因、范围、形式、影响的认知。对川内第四系的研究,康彦仁等[19]侧重于地下水,刘兴诗[35]偏重地貌、岩土。龙泉山是川西平原区、川中方山丘陵区之间的分隔体[36],此界线的南端延展到彭山仙女山,向西至总岗山。以南的区域为丹(棱)眉(山)垄岗台地,整体表现侏罗系砾岩、砂砾岩,仙女山山顶平台为山原期(剑山期)夷平面。四川盆地内第四纪未出现冰川,无所谓冰碛,泥砾层并非因冰水堆积,而是河流冲积所致。常见的层序总结于表2。雅安期阶地,标准的地层包括下部Q2层,基本不含水,单位涌水量<0.22升/秒·米;中部冲积、洪积的Q3层,厚10-20m,含水甚丰沛,涌水量1.2-11.6升/秒·米[19];顶部Q4层,粘土源于西北、华北黄土区,由风力携带堆积,掩覆在各级阶地上。因上部被剥蚀,Q3层的水经常出露。惠陵台面十分平坦,富含植物腐殖质,属于第四级松林坡期阶地,高15m。从剖面观察,自下而上过渡为Q2~Q3,Q4覆盖表面。全新统风成的粘土层仅厚0.3m,棕褐色。而上更新统上部的河相层厚约15-20m,浅黄色粘土,疏松多孔,未胶结;下部过渡为粉砂。中更新统砂土层,下更新统砾石层。台顶生有很多行列整齐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其北布满灌丛,西北缘有几株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栎林约在13世纪长成,喜温润,枝叶繁茂。台地南在塘旁与资阳期阶地以缓坡相接,而东、西侧沿的坡面很陡,见2012年拍摄的图1。Q2层隔水,承压水埋藏在其上,Q3层潜水出露,潭水可供浇灌。
  4 古籍佐证
  从官私善本中找出多首相关士大夫的诗句,胪列如下。这些描述虽然隐晦,可判断双流陵区曾经祠庙共存,但后已无祠:徐颿《昭烈帝庙》“汉家抔土藏弓剑”。杜甫作吟咏玄德身故的律诗,《咏怀古迹》之四“腊走村翁”。晚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提及“成外江畔”,外江即沙黑总河沟通岷江的水系墓靠近岷江。《文苑英华》卷八一四吕温《诸葛武侯庙记》,曰“因山分力,张为龙形”[21],是河、山、村环境的写照。
  十国徐太妃游览,题述景詩《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还同在禁闱”,亦《题金华宫》“雨涤前山净”。陆文杰《谒惠陵》载“谁藏弓剑边”。黄庭坚贬谪到黔州,足迹踏至巴蜀。鲁直在青神答谢友人史铸(应之),作《谢应之》“席上龙语”,巧妙隐喻墓主当年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惊雷失箸的典故。范成大帅蜀,陆游被揽入范幕中,留下有关的诗。如《故山》“僧趁寺楼”。看来范、陆踏青同游,到访陵庙,互相呼应酬答。方象瑛《谒昭烈惠陵》“殿森封剑”。查龠《登卧龙山次韵》七言诗“山巅祠貌俨丹青,……诗成试语庙中僧”。王十朋《登卧龙山》“我辈逢山眼即青,卧龙顶上喜同登”。1914年铅印《全蜀艺文志》,卷37上收录十朋《移建武侯祠记》,乾道年迁祠告成,末赋描写格局“江之湄,龙兮龙兮,隔清瀼”。湄即河岸,暗示祠在府河东岸,同刘墓隔涧遥遥相望。由于弯曲河床径流的侧蚀作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此处的河道向东移动了几里。从以上陈述推断,唐代人们仍知晓真墓的确切地点,行腊祭之礼。后祠庙被胥吏封禁为衙署重地,仅向官宦雅士开放。将茔域的人口迁移当作社会治安管理,具体陵址自南宋起逐渐失传。   本区在明清之交的兵燹中又遭受劫难,张献忠屠川,实际上充当官军的刽子手[37]。他与杨展战于彭山江口。据说张将军骑马过茔村西的将军桥,故名将军村。村南有个填尸的大凼“万人坑”。清廷实行湖广填四川,移民不情愿地被双手绑缚、押解而行,风俗流传到现代,有人依旧背手走路。部分村民从麻城迁来。1847年太平军活动,造成户口锐减,经历这场屠戮、迁徙,陵山在百姓中鲜为人知。惟有陆象拱《谒昭烈陵》“原庙衣冠闭”。吴省钦《武侯祠》“犹有衣冠熊虎墓”。潘时彤(紫垣)诗《培修昭烈帝惠陵纪事》“城南三里余,岿然峙丘阜,云是昭烈陵”。徐念高《惠陵》“只今熊虎衣冠墓”。民国《地名大辞典》曰惠陵在华阳县西南[38]。
  《三国演义》最初蕴涵尊魏抑蜀的格调,为汉末陶谦、应劭所撰。截至第57回“耒阳县凤雏理事”,到建安十二年(208)冬十二月、赤壁战前,即西晋谯周、叶逢春刊本。第53至56回把孙吴润州写为南徐(州),是东晋、南朝侨置镇江的称谓,相对于北徐州而言。说明该书因袭《汉晋春秋》,作者徐道覆、高则成(晦叔)。据《晋书·宗室列传》校勘记,永嘉元年(307)汲桑为成都王司马穎安葬,而此时刘备棺椁由武侯祠移放至永安镇。曹操高陵亦迁址下葬。南方卢循、孙恩起义,干扰了他们的著述。确庵(田汝成)、耐庵署为《靖康稗史》作者,却非同代人。此书序言“藏临安顾氏已三世,……绝笔于梓宫南返”时,三世指玄德崩薨至移陵的84年。丁卯岁(367年)确庵拿到演义稿本。而施耐庵、罗贯中本尊刘抑曹[39],奉蜀为正统,元末在蓉城安定的环境下编撰。它虽属历史小说,但内容并非全然子虚乌有。
  5 结语
  茔区的原始风貌遗留较好,乡村房屋、公路修于不可耕耘的土壤。东有鹿溪河、府河,西有杨柳河、岷江,在流水出入的水口──天门、地户浦溆均有山丘(护砂)阻隔,且绵长数十里。西北江安河谓之来水的天门;江口镇旁岷江、府河汇流处是去水的地户,彭祖山、仁寿玉屏山在东遮挡。元帝以前的皇陵兆域四周不设围栏,此地符合这一特征,外围不见垣迹。因三国战乱纷争,建筑都简易。推测刘备及二位夫人墓位于牧马山东起的第3条列、西起的第4条列,就山势,无封土,面对府河。隶属于双流永安镇将军村(三新村),距成都28km,见图2。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早逝,后主批准移柩同备合埋。穆皇后吴氏薨,又合葬于惠陵。墓穴应修筑于含水极少的Q2层,穴顶高程约505m。十陵镇的明蜀僖王朱友埙、昭王朱宾瀚二陵的地宫掘于该层,未受地下水腐蚀。河北满城的汉中山靖王墓凿于山峦中,三峰相连,左右两峰对峙[40]。备为刘胜皇胄苗裔,故陵山模仿胜墓状,但朝向不同。
  笔者2004年春以来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得到印证。安息(阿富汗)太子安世高涅槃,天台宗由蜀–身毒道直接流入巴蜀。玄德生性仁慈怯懦,信奉佛教,东吴曾于京口北崮山(焦山)甘露寺招赘他,故其墓的宗庙属天台宗寺院。祖庙即蚕丛祠(白塔寺),在陈武帝、唐武宗废黜后不存,搬迁到射洪金华庵。康定二年(561)郫县知县赵可度于严遵墓旁重修平乐寺,殿脊、佛龛有金龙饰品。东侧三昭庙为金华庵、大悲院(观音寺)、大佛寺,属汉晋楼榭气概。西侧三穆庙为观音寺、龙门寺、法王寺(天皇寺),均在岷江以西。东汉承袭新莽的木德而尚火德,蜀汉以刘氏自居,亦尚火德,庙宇呈红色。金华庵为木架结构,内存刘关张三兄弟的塑像,金华庵门柱、大佛寺屋脊翼角有龙形雕塑。新津观音寺的殿柱、烛台、壁雕,彭山龙门寺殿柱、屋脊有龙状饰品。彭祖山,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避祸,遇邑女得救,登基后敕封为仙女山。于山顶立慧光寺,屋脊、佛龛有龙形木雕。这些风物都表征王室所用。
  坚持唯物史观,利用写实主义的典籍,结合实地踏看。从文献校核的角度,去伪存真,拨开迷雾,揭示规律。对人物、时期、事件的来龙去脉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按堪舆思想的精髓,帝后墓选址在中东部山系的几条主干,灵寝植有松树。孔明设疑冢有先例,为玄德立冢就效法于此,它们可能安葬过梓棺,陪葬物品,但真墓在永安镇,迄今未遭盗掘。七个寺庙给寂寥的圹野平添风采,布局同京郊昌平的明十三陵很类似,以祖陵──孝宗朱祐樘泰陵为中心,长、永、昭、定、德、思六陵分列两旁,方位恰与惠陵的七庙拟合。廖均卿、刘基精通风水之学,是周易的继衣钵者,为明帝确定墓址就同孔明如出一辙。蜀茔域未见神道、石碑、石像、汉阙或牌坊,墓茔处无罗城、明楼。佛寺将孝道思想和神权祭祀融为一体,勉励群众常怀虔诚敬畏之心,恪守嫡亲家族的伦理,构建社会秩序。
  致谢:
  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提供查阅书刊资料的便利条件。承蒙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惠赠地质图。
  参考文献
  [1]吴汝康,贾兰坡.周口店新发现的中国猿人化石[J].古生物学报古生物学报,1954(3):3-24 84-90.
  [2]韩康信,陆庆伍,张振标.江苏邳县大墩子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4,(2):125-141.
  [3]Baber E C. Travel and Research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 [R]. Le Journal of Asiatipple, 1916,2:281.
  [4]金毓黻.辽金旧墓记[A].东北丛刊第七期[C].沈阳:辽宁省教育厅编译处,1930.
  [5]Graham D C. Ancient White Wen’s Graves in Szechwan [A].Chengdu: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C].1932,5:75.
  [6]Cheng Te-kun. The Slate Tomb Culture of Lifan [A].Cambridg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C].1946,9(2):63-80.   [7]沈仲常.重庆江北相国寺的东汉砖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5,(3):35-49.
  [8]姚孝遂.“人牲”和“人殉”[J].史学月刊,1960,(9):33-37.
  [9]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5):59-68.
  [10]刘炜.三国时期陵寝制度的衰落及其根源[J].四川文物,1986,(1):60-66.
  [11]翁文灏.中国山脉考[A].见:科学第九卷第十期[C].上海:中国科学社,1925.
  [12]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 赵希涛,耿秀山,张景文.中国东部2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J].海洋学报,1979,1(2):269-281.
  [14]周廷儒,任森厚.中國自然地理·古地理(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94-204.
  [15]赵贵林.刘备墓今在何方?[J].红岩春秋,2008,(5):93-96.
  [16]曲永新,赵希涛,汪集旸.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保存的地质条件[J].地质科学,1976,11(1):88-96.
  [17]后德俊.试论西汉古尸的保存原因[J].江汉考古,1981,(S1):110-115.
  [18]谭良啸.刘备墓及真伪考辨[J].四川文物,1987,(1):54-57.
  [19]四川省地质局.四川水文地质专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45-151.
  [20]唐作藩,蒋绍愚,张万起,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1](北宋)李昉,宋白,徐铉,等.文苑英华(第五、六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6.
  [22](南宋)任渊.重修先主庙记[A].见:(南宋)扈仲荣,杨汝明,费士威,等.成都文类(下册)[C].丰台:中华书局,2011:644.
  [23]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内石刻伎乐考[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1):1-27,101-104.
  [24]钟大全.后蜀孟知祥墓与福庆长公主墓志铭[J].文物,1982,(3):15-20.
  [25]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一、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五册)[Z].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27]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4-17.
  [28]郭沫若,尹达.中国史稿地图集[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29]商承祚.四川新津等地汉崖墓砖墓考略[A].金陵学报第十卷第一、二期合刊[C].成都:私立金陵大学,1940:1-18.
  [30]邓伯清.四川牧马山灌溉渠古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9,(8):419-429.
  [31]刘淑珍,沈镇兴.四川省县级农业地貌区划及耕地分布规律研究[M].龙泉驿:成都地图出版社,1990:12-15.
  [32]刘宝珺,曾允孚.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98-105.
  [33]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J].考古,1973,(2):92-107.
  [34]周昆叔.北京环境考古[J].第四纪研究,1989,9(1):84-94.
  [35]刘兴诗.四川盆地的第四系[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6]任美锷,杨纫章,包浩生.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7]孙次舟.张献忠在蜀事迹考察[J].历史研究,1957,(1):47-57.
  [38]谢寿昌,臧励龢,殷惟龢,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895.
  [39]王利器.罗贯中高则诚两位大文学家是同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3,(1):286-289.
  [40]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1,(6):561-562.
其他文献
根据两年来应用测重式监测仪进行图书开架管理的具体实践 ,对这一新型图书防窃监测设备的管理方法及实际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对设备选择原则的具体定义和不同监测原理的
睡眠障碍指睡眠总量的减少及睡眠质量下降,并非仅指失眠,还包括睡眠过程中的异常体验或行为[1]。肿瘤患者常由于对疾病的恐惧而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眠困难,不能熟睡、
目的观察三黄片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2只,造模组38只。造模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
研究加筋土在剪切过程中颗粒的位移特征及接触力的变化规律,以室内三轴试验为基础,采用离散元法建立二维土工格栅加筋土数值模型,在PFC2D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将粘结颗粒
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述了网络安全问题的定义及解决策略和安全技术,并提出了如何建立网络的安全管理机制。
摘要:CodeCombat是一个让学生通过玩游戏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平台。CodeCombat为我们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在CodeCombat中,学生们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句控制网络中的角色进行游戏。CodeCombat支持多种脚本语言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根据设计的游戏关卡一步步掌握编程的知识。同时,CodeCombat的游戏编程课程尤其适用于学校教学的需求,任何一个无编程经验的教师都可轻松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