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欣的《对面是何人》塑造了的武侠迷李希特和武侠电影导演雷霆这两个人物形象,因都怀抱不现实的梦想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李希特的妻子如一却是现实的代表,追求世俗生活。本文通过分析以李希特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生活和以如一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生活之间的冲突,来揭示张欣作品中癫狂与理性的冲突,并以此来达到对抗写作中的陈规以及抗衡文化工业中的理性话语霸权的目的。
关键词:理想;现实;武侠文化;冲突
作者简介:王艳,女,江苏徐州人,1991年5月出生,2014级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武侠文化在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一大批武侠小说家及一系列香港电影的带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十分火热,近几年网络小说、玄幻小说的兴起更助长了武侠文化的影响,侠义精神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普遍的价值选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将武侠作为自己的生活,将武侠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生活原则的人却少之又少。张欣的《对面是何人》却塑造了武痴李希特、武侠电影导演雷霆这两个人物形象。对武侠对电影的痴迷使他们与世俗社会和格格不入。
小说讲述了广州多宝路上普通的一家人的故事。丈夫李希特是一个不甘于过着平凡生活,不谙世事的人,不理会家中的柴米油盐各种小事,白天睡觉,晚上写武侠小说,口口声声说别人世俗却被周围的邻居视为整日只知道做武侠梦的“疯子”。妻子如一却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女人,在假发厂工作,跟着朋友小美妈抢大米,“走鬼”。他们的儿子李想想是个品学兼优的好青年,完全不用如一操心。当如一原本以为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继续的时候,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动。李希特结识过气的武侠电影导演雷霆拳师,两人酝酿良久写出一部武侠电影剧本《雪剑长箫》,并想拍成电影以实现各自的武侠梦,但是无人肯冒风险为昔日的票房毒药雷霆投资。机缘巧合之下如一买的彩票中了大奖——一千三百万元。如一将事情告知李希特,李希特认为这是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他强迫如一把钱拿来投资雷霆的武侠电影,不惜和如一离婚以分得奖金。如一一气之下把癫狂的李希特和千万巨款赶出家门,一个人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而此时儿子李想想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与相恋的女友分手,当他得知父亲为了追求所谓的电影梦与母亲离婚的行为后,毅然与父亲决裂。然而,李希特耗尽财产拍出来的电影被市场残酷抛弃,票房惨淡,自己的恋人徐二欢与制片人有染,知音雷霆难以面对生活的所有失败,吞药自杀。一败涂地的李希特在儿子的声声质问中,无言以对,跳楼自尽。李希特被抢救过来,如一和儿子为此欠下巨额债务,家里一贫如洗,李想想外出打工赚钱,误入传销组织,被非法拘禁。回到现实的李希特为了儿子,只身来到传销公司,用生命的代价救出了儿子。
张欣本是江苏人,后来定居广东,作品也多写广人的悲欢离合,且偏重于写都市男女,所以近几年曾被称为都市女作家。而《对面是何人》这部作品,也是以广东老城区为背景,写生活在城市的贫穷边缘地带几被忘记的平常人家的世俗生活。不可避免地,小说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多宝路、老城区、拥挤的街景、炭画像、唐鞋、打金、武馆……这些富有岭南特色的名词构成了作品浓郁的地域色彩,也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侠文化的盛行于世很大程度上是平民大众的侠义崇拜心理所致,而侠义崇拜之所以产生的机制出于古今平民大众阶层在对拯世济难的精神企盼中得到自我拯救的愿望——一种理想化的白日梦。”[1]李希特痴迷武侠,熟读金庸的武侠小说,甚至为了寻找灵感去武馆学拳,并结识了尊师兼挚友雷霆。广东作为出了很多武术名家的城市武术文化氛围自然异常浓厚,严咏春、广东十虎、叶问、李小龙……这些武术大家成为香港影视作品的活跃的素材,就像雷霆所说,搞电影的谁没有头啃过他们几口。李希特结识雷霆,深聊之下互相引为知己,共同创作影视剧本,并坚持与雷霆一起拍电影,以实现两人的武侠梦。这时如一的彩票奖金便派上了用场。李希特与如一离婚以后便扎进剧组,不问世事。
相比于李希特与雷霆的荒唐,如一则是一个完全现实的女人,为家中的柴米油盐斤斤计较,为涨价的盒饭与李希特吵架,为丈夫的不懂事和不快乐烦恼,为儿子李想想担心。相比于李希特“行走在自己编织的武侠世界中”的梦想,如一的梦想便也是世俗的梦想——通过奋斗换来生活的安宁与平静。如一与李希特就是完全对立的双方。一个是超脱于世俗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沉溺于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者。如一看不惯李希特的生活,李希特也看不惯如一的生活。除了如一和李希特,小说中还有雷霆、小美妈等人,这些人面临的现实和梦想间的冲突最后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普遍性冲突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个体的李希特们越“疯癫”,则越能体现物质水平与精神状态分裂的程度之严重。李希特和雷霆的梦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直接的反映是理想的实现与个人价值的凸显,而如一和小美妈等人的梦想更多是物质层面的,即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层面的享受。
从人物行的性格层面来看,李希特和如一之间也能够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如一脱离不了养家糊口的现实责任,而李希特却整日沉浸在武侠幻梦中;如一隐忍宽容,李希特极端敏感;如一是笃定的现实主义者,李希特则是虔诚的理想主义者;如一的梦想是俗世中的梦想,没有跳出物质的层面,而李希特的梦想源于俗世却又超越俗世,属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总之,如一身上更多体现出现实和理性,李希特身上更多体现了梦想和疯癫。不可否认,如一是镇水街众多现实主义者的代表,镇水街人们对李希特的看法更增强了理性与现实的冲突,李希特认为现实社会是病态的,现实中的人俗不可耐,没有追求,整日为了吃而奔波。而镇水街人认为梦想对普通市民来说是遥不可及且不切实际的,李希特昼夜颠倒,追求不着边际的梦想的行为反映了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从人物的结局来看,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结果便是趋向于其中的一点,要么完全为了理想而死,要么放弃理想现实地活着。雷霆是前者的代表,从梦中醒悟过来的雷霆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为了电影孤注一掷,使用各种宣传攻略,邀请各色媒体,各路记者来看小型的放映会,任由他们全力炒作,用尽一切办法吸引观众,增加票房。可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肆宣传以后,试映的结果非常不好,骂声一片,劣评如潮。“所有的意见都说这是一部失败之作,故事分尸三段,完全都不相干,好像是三部电影素材剪辑在了一块儿,……最可怕的是似曾相识,总能找到经典武侠片里的章节,总之阴魂不散,但却又是经典武侠片的山寨版。更有牙利嘴尖的记者写文章说,此雷一出,天下无雷。《雪剑长箫》简直是集雷片之大全,成为雷片宝典。”[2]雷霆迫不得已向市场这个摄人魂魄的美女低头,票房惨败。当雷霆在大肆发泄失败的痛苦时,李希特点出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他认为“我们只是生不逢时,我们是最好的!只是这个时代病了,这个世界它睡着了。”[3] 雷霆绝望之下吞药自杀。奇怪且搞笑的是在雷霆死后,众多明星影视界人士都来吊唁,就连周胖子也自掏腰包,买了巨大的投影设备,安装在习武馆醒目的位置,让白色的银幕上始终放映着《雪剑长箫》。媒体对雷霆的评价也纷纷转向,周胖子认为雷霆收获的全部是苦难,他九死不悔,是真正忠于梦想的人。曾经写过影评《雷导不愧姓雷》的记者也认为雷霆用明月清风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决斗。雷霆是清贫至死,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侠客。而写过《此雷一出,天下无雷》的记者也说,死了也是雷片,这便是这个世界既公正又不公正的地方。一个人死了居然比活着更能产生巨大的价值和宣传效果,各家媒体将雷霆的死作为宣传的噱头,实质上并没有认同雷霆的电影本身的价值。雷霆生前的惨痛遭遇与死后的功成名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李希特痴迷武侠世界,在他的武侠世界中至少有 “仁义”、“狭义”精神,当他大难不死便感到生活的超脱,武侠对于他来说已经真正成为了一场梦。李希特开始适应现实生活,开始承担世俗的责任即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他冲进传销组织果敢决绝奋不顾身地救护自己的儿子,这个行为是世俗的,李希特却也通过自己的死亡践行了一位侠士的“侠义”精神。李希特身逢乱世,乱世中的世俗生活无以寄托精神与理想,李、雷二人便在武侠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无奈得不到世俗甚至是自己的妻子的理解,遭遇各种曲解和嘲笑,被视为“疯癫”。正是这种被大众藐视的“疯癫”传递出了当前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断裂。
作为“新都市小说”写作的代表,张欣不再像以前那样写作模式化的爱情故事,而是开始追求大胆新鲜的故事情节,作品多选择令人震撼有悖常理的题材,达到猎奇脱俗的目的,《泪珠儿》、《不在梅边在柳边》以及《对面是何人》都是此类作品的代表。张欣通过对李希特、雷霆等人的癫狂行为的书写,与如一、小美妈等人再世俗不过的普通人的行为进行鲜明的对比与激烈的冲突,来反映出这个社会的癫狂与异化,呼唤人性在追求世俗生活的同时也要回归传统,坚持生活的原则和底线。
注释:
[1]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09:267.
[2]张欣.对面是何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01:224.
[3]张欣.对面是何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01:225.
参考文献:
[1]张欣.对面是何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01.
[2]崔志远.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04.
[3]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09.
[4]李亚娇.浅析当代武术的文化缺失[J].搏击 武术 科学.2011.8(01).
[5]张洁琼.金庸小说与中国武侠文化[J].青年文学家.2009.(09).
[6]高燕.真实的仿真《对面是何人》中的虚构与真实[J].大众文艺.2011.(01).
[7]廖高会.理性、疯癫与文化视角——论张欣《对面是何人》的叙事张力结构[J].理论与创作.2009.131(6).
关键词:理想;现实;武侠文化;冲突
作者简介:王艳,女,江苏徐州人,1991年5月出生,2014级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武侠文化在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一大批武侠小说家及一系列香港电影的带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十分火热,近几年网络小说、玄幻小说的兴起更助长了武侠文化的影响,侠义精神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普遍的价值选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将武侠作为自己的生活,将武侠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生活原则的人却少之又少。张欣的《对面是何人》却塑造了武痴李希特、武侠电影导演雷霆这两个人物形象。对武侠对电影的痴迷使他们与世俗社会和格格不入。
小说讲述了广州多宝路上普通的一家人的故事。丈夫李希特是一个不甘于过着平凡生活,不谙世事的人,不理会家中的柴米油盐各种小事,白天睡觉,晚上写武侠小说,口口声声说别人世俗却被周围的邻居视为整日只知道做武侠梦的“疯子”。妻子如一却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女人,在假发厂工作,跟着朋友小美妈抢大米,“走鬼”。他们的儿子李想想是个品学兼优的好青年,完全不用如一操心。当如一原本以为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继续的时候,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动。李希特结识过气的武侠电影导演雷霆拳师,两人酝酿良久写出一部武侠电影剧本《雪剑长箫》,并想拍成电影以实现各自的武侠梦,但是无人肯冒风险为昔日的票房毒药雷霆投资。机缘巧合之下如一买的彩票中了大奖——一千三百万元。如一将事情告知李希特,李希特认为这是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他强迫如一把钱拿来投资雷霆的武侠电影,不惜和如一离婚以分得奖金。如一一气之下把癫狂的李希特和千万巨款赶出家门,一个人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而此时儿子李想想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与相恋的女友分手,当他得知父亲为了追求所谓的电影梦与母亲离婚的行为后,毅然与父亲决裂。然而,李希特耗尽财产拍出来的电影被市场残酷抛弃,票房惨淡,自己的恋人徐二欢与制片人有染,知音雷霆难以面对生活的所有失败,吞药自杀。一败涂地的李希特在儿子的声声质问中,无言以对,跳楼自尽。李希特被抢救过来,如一和儿子为此欠下巨额债务,家里一贫如洗,李想想外出打工赚钱,误入传销组织,被非法拘禁。回到现实的李希特为了儿子,只身来到传销公司,用生命的代价救出了儿子。
张欣本是江苏人,后来定居广东,作品也多写广人的悲欢离合,且偏重于写都市男女,所以近几年曾被称为都市女作家。而《对面是何人》这部作品,也是以广东老城区为背景,写生活在城市的贫穷边缘地带几被忘记的平常人家的世俗生活。不可避免地,小说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多宝路、老城区、拥挤的街景、炭画像、唐鞋、打金、武馆……这些富有岭南特色的名词构成了作品浓郁的地域色彩,也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侠文化的盛行于世很大程度上是平民大众的侠义崇拜心理所致,而侠义崇拜之所以产生的机制出于古今平民大众阶层在对拯世济难的精神企盼中得到自我拯救的愿望——一种理想化的白日梦。”[1]李希特痴迷武侠,熟读金庸的武侠小说,甚至为了寻找灵感去武馆学拳,并结识了尊师兼挚友雷霆。广东作为出了很多武术名家的城市武术文化氛围自然异常浓厚,严咏春、广东十虎、叶问、李小龙……这些武术大家成为香港影视作品的活跃的素材,就像雷霆所说,搞电影的谁没有头啃过他们几口。李希特结识雷霆,深聊之下互相引为知己,共同创作影视剧本,并坚持与雷霆一起拍电影,以实现两人的武侠梦。这时如一的彩票奖金便派上了用场。李希特与如一离婚以后便扎进剧组,不问世事。
相比于李希特与雷霆的荒唐,如一则是一个完全现实的女人,为家中的柴米油盐斤斤计较,为涨价的盒饭与李希特吵架,为丈夫的不懂事和不快乐烦恼,为儿子李想想担心。相比于李希特“行走在自己编织的武侠世界中”的梦想,如一的梦想便也是世俗的梦想——通过奋斗换来生活的安宁与平静。如一与李希特就是完全对立的双方。一个是超脱于世俗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沉溺于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者。如一看不惯李希特的生活,李希特也看不惯如一的生活。除了如一和李希特,小说中还有雷霆、小美妈等人,这些人面临的现实和梦想间的冲突最后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普遍性冲突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个体的李希特们越“疯癫”,则越能体现物质水平与精神状态分裂的程度之严重。李希特和雷霆的梦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直接的反映是理想的实现与个人价值的凸显,而如一和小美妈等人的梦想更多是物质层面的,即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层面的享受。
从人物行的性格层面来看,李希特和如一之间也能够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如一脱离不了养家糊口的现实责任,而李希特却整日沉浸在武侠幻梦中;如一隐忍宽容,李希特极端敏感;如一是笃定的现实主义者,李希特则是虔诚的理想主义者;如一的梦想是俗世中的梦想,没有跳出物质的层面,而李希特的梦想源于俗世却又超越俗世,属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总之,如一身上更多体现出现实和理性,李希特身上更多体现了梦想和疯癫。不可否认,如一是镇水街众多现实主义者的代表,镇水街人们对李希特的看法更增强了理性与现实的冲突,李希特认为现实社会是病态的,现实中的人俗不可耐,没有追求,整日为了吃而奔波。而镇水街人认为梦想对普通市民来说是遥不可及且不切实际的,李希特昼夜颠倒,追求不着边际的梦想的行为反映了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从人物的结局来看,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结果便是趋向于其中的一点,要么完全为了理想而死,要么放弃理想现实地活着。雷霆是前者的代表,从梦中醒悟过来的雷霆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为了电影孤注一掷,使用各种宣传攻略,邀请各色媒体,各路记者来看小型的放映会,任由他们全力炒作,用尽一切办法吸引观众,增加票房。可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肆宣传以后,试映的结果非常不好,骂声一片,劣评如潮。“所有的意见都说这是一部失败之作,故事分尸三段,完全都不相干,好像是三部电影素材剪辑在了一块儿,……最可怕的是似曾相识,总能找到经典武侠片里的章节,总之阴魂不散,但却又是经典武侠片的山寨版。更有牙利嘴尖的记者写文章说,此雷一出,天下无雷。《雪剑长箫》简直是集雷片之大全,成为雷片宝典。”[2]雷霆迫不得已向市场这个摄人魂魄的美女低头,票房惨败。当雷霆在大肆发泄失败的痛苦时,李希特点出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他认为“我们只是生不逢时,我们是最好的!只是这个时代病了,这个世界它睡着了。”[3] 雷霆绝望之下吞药自杀。奇怪且搞笑的是在雷霆死后,众多明星影视界人士都来吊唁,就连周胖子也自掏腰包,买了巨大的投影设备,安装在习武馆醒目的位置,让白色的银幕上始终放映着《雪剑长箫》。媒体对雷霆的评价也纷纷转向,周胖子认为雷霆收获的全部是苦难,他九死不悔,是真正忠于梦想的人。曾经写过影评《雷导不愧姓雷》的记者也认为雷霆用明月清风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决斗。雷霆是清贫至死,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侠客。而写过《此雷一出,天下无雷》的记者也说,死了也是雷片,这便是这个世界既公正又不公正的地方。一个人死了居然比活着更能产生巨大的价值和宣传效果,各家媒体将雷霆的死作为宣传的噱头,实质上并没有认同雷霆的电影本身的价值。雷霆生前的惨痛遭遇与死后的功成名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李希特痴迷武侠世界,在他的武侠世界中至少有 “仁义”、“狭义”精神,当他大难不死便感到生活的超脱,武侠对于他来说已经真正成为了一场梦。李希特开始适应现实生活,开始承担世俗的责任即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他冲进传销组织果敢决绝奋不顾身地救护自己的儿子,这个行为是世俗的,李希特却也通过自己的死亡践行了一位侠士的“侠义”精神。李希特身逢乱世,乱世中的世俗生活无以寄托精神与理想,李、雷二人便在武侠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无奈得不到世俗甚至是自己的妻子的理解,遭遇各种曲解和嘲笑,被视为“疯癫”。正是这种被大众藐视的“疯癫”传递出了当前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断裂。
作为“新都市小说”写作的代表,张欣不再像以前那样写作模式化的爱情故事,而是开始追求大胆新鲜的故事情节,作品多选择令人震撼有悖常理的题材,达到猎奇脱俗的目的,《泪珠儿》、《不在梅边在柳边》以及《对面是何人》都是此类作品的代表。张欣通过对李希特、雷霆等人的癫狂行为的书写,与如一、小美妈等人再世俗不过的普通人的行为进行鲜明的对比与激烈的冲突,来反映出这个社会的癫狂与异化,呼唤人性在追求世俗生活的同时也要回归传统,坚持生活的原则和底线。
注释:
[1]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09:267.
[2]张欣.对面是何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01:224.
[3]张欣.对面是何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01:225.
参考文献:
[1]张欣.对面是何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01.
[2]崔志远.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04.
[3]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09.
[4]李亚娇.浅析当代武术的文化缺失[J].搏击 武术 科学.2011.8(01).
[5]张洁琼.金庸小说与中国武侠文化[J].青年文学家.2009.(09).
[6]高燕.真实的仿真《对面是何人》中的虚构与真实[J].大众文艺.2011.(01).
[7]廖高会.理性、疯癫与文化视角——论张欣《对面是何人》的叙事张力结构[J].理论与创作.200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