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形象不仅综合体现了地区发展的软实力,还是经济增长、民主政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和载体。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CNKI刊登的关于区域形象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呈现出20多年来我国区域形象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脉络的演变。研究发现我国的区域形象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区域竞争力”“区域发展”“形象设计”“形象传播”4个子主题展开,而区域媒介形象的研究代表了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区域形象;知识图谱分析;CiteSpace;区域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353.1;F592 文献标识码:A
CiteSpace是一款可以将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可视化的软件,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工具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在中国知网(CNKI)的高级检索选择“文献”的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区域形象”,共获得论文1905篇(截至2021年4月11日)。剔除会议报告、报纸及英文文献,共计981篇。笔者基于以上数据开展区域形象研究可视化分析。
本文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形象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以探求我国近年来区域形象的研究热点主题。笔者使用CiteSpace进行操作,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谱的各项参数来看,模块性Q值0.731 5,远远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为0.447 2,接近0.5,比较合理。
因此,结合关键词聚类情况和各聚类的具体内涵,可将我国区域形象研究进一步归纳为“区域竞争力”“区域发展”“形象设计”“形象传播”4个子主题领域。
(一)“区域竞争力”研究主题
目前,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产业的竞争力对区域形象的影响上,如李松伯分析了旅游产业竞争力对环太湖城市形象的影响,并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旅游产业竞争力为驱动,强化环太湖城市形象的建议[1]。陈群等则以亳州市中药产业为例,探究了中药产业竞争力对亳州区域品牌形象塑造和区域经济实力的促进作用[2]。还有部分学者着眼于区域形象与区域竞争力关系,如韩欣莹等认为地方特色产品和区域形象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推动区域的发展,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区域形象,还应该注重地方特色产品竞争力的培育[3]。
(二)“区域发展”研究主题
区域形象的塑造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耦合关系,不少学者的研究对此进行了论证。刘阳结合近年来广西的投资、旅游、外贸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得出良好的区域形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结论[4]。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内学者的目光逐渐从经济领域过渡到政治、文化等领域。王璐对比了新华网等网络媒体塑造的新疆形象与新疆政府工作报告中形象的差异,为增强新疆媒介形象塑造效果出谋划策[5]。王小梅在西方文化语境下解读英文版福建形象宣传片,指出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公众所接收到的福建形象,可能并不是宣传片本身想要传播的形象[6]。
(三)“形象设计”研究主题
有关企业形象设计的研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后,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区域形象设计层面,试图在该领域移植企业形象设计积累的理论和方法。王黎明在研究中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构建了一条区域形象设计的技术路线,为区域形象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7]。进入21世纪,区域形象设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这时区域形象设计实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运用区域识别系统方法开展的综合经济区形象设计;二是行政区域的形象设计;三是导入企业形象设计方法开展功能区域的形象设计,如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区等[8-9]。而近几年形象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品牌形象的设计和规划上,体现了区域形象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重要的战略资源作用。
(四)“形象传播”研究主题
这一视角下的研究对象以区域媒介形象为主,指的是区域经由大众媒介所投射的形象。如王新萍等早期研究者指出了一个区域源形象、媒介形象以及公众对该区域的感知形象三者之间的差异性,揭露了区域形象的形成与传播过程是从信息源到受众的模式[10]。張蓉则进一步说明公众感知到的区域形象取决于其在传播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和形成的印象与评价,因此信息传播的内容、途径、力度等都影响着最终区域感知形象的形成[11]。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正在以更强的时效性和更广泛的影响力逐渐颠覆着传统的传播方式,国内研究区域形象时所关注的构建和传播途径逐渐多元化。如贾金利主要从选材定位、传播策略、传播方式3个方面分析了“老家河南”系列微视频的形象塑造范本意义[12]。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在纸媒、新闻网站这些传统媒体所构建的区域媒介形象,同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媒介对区域形象的建构过程和特点尚缺乏关注,但新媒体、纪录片和宣传片等影像传播媒介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成了目前的研究热点。
突现词指某时期内频繁出现的被引关键词,表征着该领域的研究变迁情况。因此,将“Burstterms”设置为参数,运行CiteSpace,结果如图2所示,从而探究区域形象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国区域形象研究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研究前沿、中期研究前沿、近期研究前沿3个发展阶段,以更好地分析我国区域形象研究发展阶段。
(一)早期研究阶段
区域形象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前人对企业形象的研究,该时期是区域形象研究理论的奠基期。该阶段区域形象研究的前沿主要集中在“形象设计”“区域形象战略”“区域形象识别”等方面。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如下,①借鉴企业形象的概念探讨区域形象的概念。②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各区域资源流动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探讨区域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③从较大规模的具体实践中归纳和建立区域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了区域形象研究的发展,区域形象研究体系开始初具雏形。 (二)中期研究阶段
该阶段区域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形象”“区域经济”“区域品牌”“区域软实力”等方面,研究大多着眼于具体实践、策略的探究,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旅游产业、农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出发,深入挖掘优势产业的优劣因素,提出优势产业发展和完善的策略,并探究优势产业对区域形象的促进作用。二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区域相关数据资料,对区域经济、文化等层面的发展变化与区域形象塑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三是结合区域形象设计,提出强化区域品牌形象推广和完善的方案,或是研究成熟区域的品牌形象,探究其布局优势。
(三)近期研究前沿
该阶段区域形象研究的前沿主要集中在“形象传播”“传播策略”“形象构建”“媒介形象”等方面。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人们接受信息更加海量和便捷,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特征逐渐凸显,使区域媒介形象得以对公众最终感知的区域形象发挥前所未有的塑造作用,学术界对传播视角下区域媒介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策略格外重视,对区域形象呈现渠道的关注也从传统的主流媒体转移到大众媒体和自媒体上。不少学者致力于探讨和评估新媒体语境下区域形象的呈现和传播情况,掌握新媒体时代的形象传播规律,为优化区域形象塑造和传播路径出谋划策。近年来,区域纪录片、形象宣传片、微电影等长度适宜、信息量巨大而丰富,并能够立体塑造区域形象的传播媒介也得到不少关注。
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CNKI刊登的关于区域形象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呈现出20多年来我国区域形象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脉络的演变。
我国的区域形象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区域竞争力”“区域发展”“形象设计”“形象传播”主题展开,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跨学科特性,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和区域规划等视域下展开的区域形象研究成果颇丰。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受众对区域的认知和评价不仅基于区域本身的“客观实在”,在媒介化时代,受众认知还愈发受到媒介的影响。因而对区域媒介形象的研究愈发成为该领域的热点议题,成了未来研究趋势的重要载体。但仍应继续加强对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关注,同时需要跳出描述性研究的思维框架,更多关注区域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和特点。在新媒体语境下,为了进一步规范区域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合规性,优化形象传播策略,学术界应致力于打造一套系统的区域形象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增强区域形象传播效率,推动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13]。
[1] 李松柏.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2):180-186.
[2] 陈群,金雷,强玉芳.基于大健康产业视角的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以亳州市中药产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24):38-39.
[3] 韩欣莹,李有生.解析区域形象与品牌构建对地方特色产品竞争力影响[J].品牌研究,2019(19):6-7.
[4] 刘阳.区域形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以广西为例[J].商,2015(36):275.
[5] 王璐.中央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新疆形象展現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1-7.
[6] 王小梅.西方文化视野下福建的形象构建及其对外传播:以英文版福建形象宣传片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9,38(1):65-70.
[7] 王黎明.区域形象设计: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课题[J].经济地理,1997(4):1-7.
[8] 陶卓民,卢亮.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和开拓研究[J].经济地理,2005(5):728-731.
[9] 丛小丽,刘继生.区域民俗旅游形象设计:以长吉图区域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6):649-651.
[10] 王新萍,康福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索区域形象塑造[J].新闻知识,2006(1):35-37.
[11] 张蓉.传播学视阈下的区域形象研究[C]//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西安: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
[12] 贾金利.区域形象的影像“微”建构:以“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10):63-66.
[13] 金红英,由亚男.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旅游形象传播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33(3):5-11.
关键词:区域形象;知识图谱分析;CiteSpace;区域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353.1;F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CiteSpace是一款可以将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可视化的软件,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工具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在中国知网(CNKI)的高级检索选择“文献”的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区域形象”,共获得论文1905篇(截至2021年4月11日)。剔除会议报告、报纸及英文文献,共计981篇。笔者基于以上数据开展区域形象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热点主题
本文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形象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以探求我国近年来区域形象的研究热点主题。笔者使用CiteSpace进行操作,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谱的各项参数来看,模块性Q值0.731 5,远远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为0.447 2,接近0.5,比较合理。
因此,结合关键词聚类情况和各聚类的具体内涵,可将我国区域形象研究进一步归纳为“区域竞争力”“区域发展”“形象设计”“形象传播”4个子主题领域。
(一)“区域竞争力”研究主题
目前,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产业的竞争力对区域形象的影响上,如李松伯分析了旅游产业竞争力对环太湖城市形象的影响,并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旅游产业竞争力为驱动,强化环太湖城市形象的建议[1]。陈群等则以亳州市中药产业为例,探究了中药产业竞争力对亳州区域品牌形象塑造和区域经济实力的促进作用[2]。还有部分学者着眼于区域形象与区域竞争力关系,如韩欣莹等认为地方特色产品和区域形象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推动区域的发展,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区域形象,还应该注重地方特色产品竞争力的培育[3]。
(二)“区域发展”研究主题
区域形象的塑造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耦合关系,不少学者的研究对此进行了论证。刘阳结合近年来广西的投资、旅游、外贸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得出良好的区域形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结论[4]。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内学者的目光逐渐从经济领域过渡到政治、文化等领域。王璐对比了新华网等网络媒体塑造的新疆形象与新疆政府工作报告中形象的差异,为增强新疆媒介形象塑造效果出谋划策[5]。王小梅在西方文化语境下解读英文版福建形象宣传片,指出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公众所接收到的福建形象,可能并不是宣传片本身想要传播的形象[6]。
(三)“形象设计”研究主题
有关企业形象设计的研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后,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区域形象设计层面,试图在该领域移植企业形象设计积累的理论和方法。王黎明在研究中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构建了一条区域形象设计的技术路线,为区域形象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7]。进入21世纪,区域形象设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这时区域形象设计实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运用区域识别系统方法开展的综合经济区形象设计;二是行政区域的形象设计;三是导入企业形象设计方法开展功能区域的形象设计,如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区等[8-9]。而近几年形象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品牌形象的设计和规划上,体现了区域形象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重要的战略资源作用。
(四)“形象传播”研究主题
这一视角下的研究对象以区域媒介形象为主,指的是区域经由大众媒介所投射的形象。如王新萍等早期研究者指出了一个区域源形象、媒介形象以及公众对该区域的感知形象三者之间的差异性,揭露了区域形象的形成与传播过程是从信息源到受众的模式[10]。張蓉则进一步说明公众感知到的区域形象取决于其在传播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和形成的印象与评价,因此信息传播的内容、途径、力度等都影响着最终区域感知形象的形成[11]。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正在以更强的时效性和更广泛的影响力逐渐颠覆着传统的传播方式,国内研究区域形象时所关注的构建和传播途径逐渐多元化。如贾金利主要从选材定位、传播策略、传播方式3个方面分析了“老家河南”系列微视频的形象塑造范本意义[12]。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在纸媒、新闻网站这些传统媒体所构建的区域媒介形象,同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媒介对区域形象的建构过程和特点尚缺乏关注,但新媒体、纪录片和宣传片等影像传播媒介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成了目前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趋势
突现词指某时期内频繁出现的被引关键词,表征着该领域的研究变迁情况。因此,将“Burstterms”设置为参数,运行CiteSpace,结果如图2所示,从而探究区域形象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国区域形象研究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研究前沿、中期研究前沿、近期研究前沿3个发展阶段,以更好地分析我国区域形象研究发展阶段。
(一)早期研究阶段
区域形象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前人对企业形象的研究,该时期是区域形象研究理论的奠基期。该阶段区域形象研究的前沿主要集中在“形象设计”“区域形象战略”“区域形象识别”等方面。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如下,①借鉴企业形象的概念探讨区域形象的概念。②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各区域资源流动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探讨区域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③从较大规模的具体实践中归纳和建立区域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了区域形象研究的发展,区域形象研究体系开始初具雏形。 (二)中期研究阶段
该阶段区域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形象”“区域经济”“区域品牌”“区域软实力”等方面,研究大多着眼于具体实践、策略的探究,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旅游产业、农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出发,深入挖掘优势产业的优劣因素,提出优势产业发展和完善的策略,并探究优势产业对区域形象的促进作用。二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区域相关数据资料,对区域经济、文化等层面的发展变化与区域形象塑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三是结合区域形象设计,提出强化区域品牌形象推广和完善的方案,或是研究成熟区域的品牌形象,探究其布局优势。
(三)近期研究前沿
该阶段区域形象研究的前沿主要集中在“形象传播”“传播策略”“形象构建”“媒介形象”等方面。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人们接受信息更加海量和便捷,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特征逐渐凸显,使区域媒介形象得以对公众最终感知的区域形象发挥前所未有的塑造作用,学术界对传播视角下区域媒介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策略格外重视,对区域形象呈现渠道的关注也从传统的主流媒体转移到大众媒体和自媒体上。不少学者致力于探讨和评估新媒体语境下区域形象的呈现和传播情况,掌握新媒体时代的形象传播规律,为优化区域形象塑造和传播路径出谋划策。近年来,区域纪录片、形象宣传片、微电影等长度适宜、信息量巨大而丰富,并能够立体塑造区域形象的传播媒介也得到不少关注。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CNKI刊登的关于区域形象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呈现出20多年来我国区域形象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脉络的演变。
我国的区域形象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区域竞争力”“区域发展”“形象设计”“形象传播”主题展开,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跨学科特性,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和区域规划等视域下展开的区域形象研究成果颇丰。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受众对区域的认知和评价不仅基于区域本身的“客观实在”,在媒介化时代,受众认知还愈发受到媒介的影响。因而对区域媒介形象的研究愈发成为该领域的热点议题,成了未来研究趋势的重要载体。但仍应继续加强对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关注,同时需要跳出描述性研究的思维框架,更多关注区域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和特点。在新媒体语境下,为了进一步规范区域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合规性,优化形象传播策略,学术界应致力于打造一套系统的区域形象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增强区域形象传播效率,推动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13]。
参考文献
[1] 李松柏.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2):180-186.
[2] 陈群,金雷,强玉芳.基于大健康产业视角的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以亳州市中药产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24):38-39.
[3] 韩欣莹,李有生.解析区域形象与品牌构建对地方特色产品竞争力影响[J].品牌研究,2019(19):6-7.
[4] 刘阳.区域形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以广西为例[J].商,2015(36):275.
[5] 王璐.中央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新疆形象展現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1-7.
[6] 王小梅.西方文化视野下福建的形象构建及其对外传播:以英文版福建形象宣传片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9,38(1):65-70.
[7] 王黎明.区域形象设计: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课题[J].经济地理,1997(4):1-7.
[8] 陶卓民,卢亮.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和开拓研究[J].经济地理,2005(5):728-731.
[9] 丛小丽,刘继生.区域民俗旅游形象设计:以长吉图区域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6):649-651.
[10] 王新萍,康福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索区域形象塑造[J].新闻知识,2006(1):35-37.
[11] 张蓉.传播学视阈下的区域形象研究[C]//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西安: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
[12] 贾金利.区域形象的影像“微”建构:以“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10):63-66.
[13] 金红英,由亚男.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旅游形象传播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33(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