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生物,教师会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其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1 多媒体的应用是课前预习的最有效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课本内容具有局限性:简练、概括。教师只能凭借一本教科书,以“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咀嚼”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今,通过网络多媒体,每一节新授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的有关方法,也可使学生在收集过程中产生充实感、成就感,也开阔了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很便捷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把网络上的生物资源充实到现行生物教材中,与课内生物教材相呼应。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时,笔者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授课时将搜集的资料展示在大屏幕上。
1)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组分的观点。这一观点统治西方将近2 000年。这也是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最早的认识。
2)1648年,海尔蒙特的盆栽柳树实验证明树木的重量增加来自雨水而非土壤。世界各地生物课本都会提到这一段记载。他所做的柳树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水的参与,也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向传统的认识提出新的挑战,为人们的研究提出了方向。
3)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问题更加具体化。
4)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重复了上述实验,并进一步证实光照是这一实验成功的秘诀,即光照是植物放氧的先决条件。
5)1782年,日内瓦教师塞尼比尔发现经煮沸过的水中放入绿叶时,即使光照充足也不能收集到氧气。只有在水中通入CO2后,才能看到气泡(O2)出现。因此,他认为植物在光照下,为了产生O2就必须有CO2的存在,O2是来自CO2的。指出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产物,而且CO2也是产物氧气的来源。
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天竺葵做材料实验得出结论:天竺葵的叶子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为淀粉(糖类)。
通过网上资料的整理,首先对光合作用的概念有了整体的了解,产生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也认识到每一个科学成果的问世,都是一代代科学家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结果,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习科学家的钻研精神。
2 多媒体是导入新课的最直观手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节课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新课的导入,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像戏剧般的序幕一样展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产生悬念,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知识的渴望。教育素材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素材库中精选所需内容重新进行剪接、编辑、修改等技术处理,有机地整合到教案中去。
在学习“绿色植物参入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多媒体播放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正在进行农田灌溉的图像,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玉米为什么需要那么多水?吸的水都到哪里去了?从那里散发出去的?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渴望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导入,引人入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课本是枯燥的,多媒体课件就弥补了这一不足。它运用Flash、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身边的事物,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发言踊跃。这种交互式的双向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采用多媒体来,尽力运用多媒体的信息化基本特点营造一种声、光、电的课堂氛围,在提高多媒体与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的整合魅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感知力、凝聚力。
如学习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时,DNA不是日常生活中能亲自感受到的,很抽象,笔者就通过制作教学模型让学生理解双螺旋结构,使用多媒体放映DNA制作动画让学生观察操作过程。在观看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学生模拟动手制作:找一硬纸片,用剪刀剪成梯子形,每格子之间染上不同的彩色,表示DNA片段,最后扭成螺旋状。通过观察多媒体的播放过程,使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轻车熟路,效果很好。
“细胞膜的控制功能”的内容抽象,使用多媒体动画,清楚地看到有用的小分子物质进入,H2O、O2自由出入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没有用的物质不能通过。通过动画演示,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4 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而教师这时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这样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确定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呈现容量,真正做到整而细的把握,详略得当的安排。学生根据目标分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简单地否定或肯定,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通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解答疑问,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利用网络收集、筛选和分析大量信息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检索知识的统一。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工具。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习生物的知识范围,每学期教师要有计划地拟定些课题,让学生自己到网络上去查找资料、选择资料。从纷繁的知识素材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就是多媒体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5 多媒体应用的普遍性
多媒体在课程中应用的体现应该是在每一节课上,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中,是紧密联系教学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而生成的模式和方法。几乎做到堂堂使用课件,节节使用多媒体。如学习“生态系统”,给学生展示大自然多姿多彩的雨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看到了人工生态瓶,亲身感受到自然界中鸟吃虫、虫吃草的捕食现象。知道了食物链,理解了食物网,看到动画中的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深刻体会到人对大自然的破坏,从而激发一种”我要保护环境”的情愫。这些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保护环境的神圣使命油然而生,这便是多媒体的优越使命。
学习“从种到界”一课时,多媒体的运用更是淋漓尽致。观看动画《汤姆寻亲记》,猫汤姆在到处找自己的亲人,去了公园、游乐场……远远看到一艘载满客的大船,喜出望外,通过运用生物学上的分类方法,逐一排查,终于找到自己的亲人。整整一堂课,似乎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做游戏、看动画片,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将生物的分类轻松愉快地掌握,这就是多媒体应用的奥妙所在。
现在,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课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多媒体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画龙点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为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传递出书本所不能表达的信息,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第六中学)
1 多媒体的应用是课前预习的最有效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课本内容具有局限性:简练、概括。教师只能凭借一本教科书,以“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咀嚼”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今,通过网络多媒体,每一节新授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的有关方法,也可使学生在收集过程中产生充实感、成就感,也开阔了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很便捷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把网络上的生物资源充实到现行生物教材中,与课内生物教材相呼应。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时,笔者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授课时将搜集的资料展示在大屏幕上。
1)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组分的观点。这一观点统治西方将近2 000年。这也是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最早的认识。
2)1648年,海尔蒙特的盆栽柳树实验证明树木的重量增加来自雨水而非土壤。世界各地生物课本都会提到这一段记载。他所做的柳树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水的参与,也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向传统的认识提出新的挑战,为人们的研究提出了方向。
3)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问题更加具体化。
4)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重复了上述实验,并进一步证实光照是这一实验成功的秘诀,即光照是植物放氧的先决条件。
5)1782年,日内瓦教师塞尼比尔发现经煮沸过的水中放入绿叶时,即使光照充足也不能收集到氧气。只有在水中通入CO2后,才能看到气泡(O2)出现。因此,他认为植物在光照下,为了产生O2就必须有CO2的存在,O2是来自CO2的。指出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产物,而且CO2也是产物氧气的来源。
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天竺葵做材料实验得出结论:天竺葵的叶子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为淀粉(糖类)。
通过网上资料的整理,首先对光合作用的概念有了整体的了解,产生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也认识到每一个科学成果的问世,都是一代代科学家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结果,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习科学家的钻研精神。
2 多媒体是导入新课的最直观手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节课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新课的导入,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像戏剧般的序幕一样展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产生悬念,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知识的渴望。教育素材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素材库中精选所需内容重新进行剪接、编辑、修改等技术处理,有机地整合到教案中去。
在学习“绿色植物参入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多媒体播放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正在进行农田灌溉的图像,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玉米为什么需要那么多水?吸的水都到哪里去了?从那里散发出去的?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渴望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导入,引人入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课本是枯燥的,多媒体课件就弥补了这一不足。它运用Flash、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身边的事物,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发言踊跃。这种交互式的双向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采用多媒体来,尽力运用多媒体的信息化基本特点营造一种声、光、电的课堂氛围,在提高多媒体与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的整合魅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感知力、凝聚力。
如学习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时,DNA不是日常生活中能亲自感受到的,很抽象,笔者就通过制作教学模型让学生理解双螺旋结构,使用多媒体放映DNA制作动画让学生观察操作过程。在观看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学生模拟动手制作:找一硬纸片,用剪刀剪成梯子形,每格子之间染上不同的彩色,表示DNA片段,最后扭成螺旋状。通过观察多媒体的播放过程,使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轻车熟路,效果很好。
“细胞膜的控制功能”的内容抽象,使用多媒体动画,清楚地看到有用的小分子物质进入,H2O、O2自由出入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没有用的物质不能通过。通过动画演示,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4 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而教师这时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这样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确定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呈现容量,真正做到整而细的把握,详略得当的安排。学生根据目标分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简单地否定或肯定,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通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解答疑问,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利用网络收集、筛选和分析大量信息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检索知识的统一。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工具。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习生物的知识范围,每学期教师要有计划地拟定些课题,让学生自己到网络上去查找资料、选择资料。从纷繁的知识素材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就是多媒体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5 多媒体应用的普遍性
多媒体在课程中应用的体现应该是在每一节课上,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中,是紧密联系教学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而生成的模式和方法。几乎做到堂堂使用课件,节节使用多媒体。如学习“生态系统”,给学生展示大自然多姿多彩的雨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看到了人工生态瓶,亲身感受到自然界中鸟吃虫、虫吃草的捕食现象。知道了食物链,理解了食物网,看到动画中的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深刻体会到人对大自然的破坏,从而激发一种”我要保护环境”的情愫。这些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保护环境的神圣使命油然而生,这便是多媒体的优越使命。
学习“从种到界”一课时,多媒体的运用更是淋漓尽致。观看动画《汤姆寻亲记》,猫汤姆在到处找自己的亲人,去了公园、游乐场……远远看到一艘载满客的大船,喜出望外,通过运用生物学上的分类方法,逐一排查,终于找到自己的亲人。整整一堂课,似乎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做游戏、看动画片,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将生物的分类轻松愉快地掌握,这就是多媒体应用的奥妙所在。
现在,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课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多媒体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画龙点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为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传递出书本所不能表达的信息,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