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记忆空间的识别、活化与传承——以苏州陆巷村为例

来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源泉.历史文化名村因其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风貌、极具特色的选址格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记忆场所.运用网络语境下的视频文本分析法,利用数据挖掘和内容分析软件对《记住乡愁》纪录片第二季第20集的视频文本数据进行情感特征分析、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进而识别历史文化名村记忆空间的维度和元素.研究发现:情感特征方面以积极为主;语义网络中呈现出整体聚集、部分分散的特点,并形成5个网络聚类;陆巷村记忆空间可划分为记忆主体、记忆客体、记忆载体3个维度和12项元素.最后结合记忆元素,分别从注重记忆主体地位、保护记忆客体要素、活化记忆载体要素的角度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人民银行机构和职能发展历程蕴含着党领导全国金融事业逐步成长壮大的智慧和力量.本文系统回顾了人民银行机构体系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总结人民银行机构和职能变革的经验及启示,并对立足新发展阶段展现基层央行履职新作为提出思考.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层次目标.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着内容成效与目标相分离、对参与者的主体性重视不够、教育环境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聚焦问题,通过优化课程建设来推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体化,通过强化人文关怀来激发教育主体的内生动力,通过全要素联动来实现多系统全方位浸润,以此回归信仰教育的目标定位.
加工贸易是江苏开放型经济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在新兴技术运用加速国际竞争、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以及国内大循环极大释放内需潜力的新形势下,江苏加工贸易需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推进转型升级.从整体规模、企业性质、产品结构、市场分布、地域分布5个方面分析江苏加工贸易发展现状,指出江苏加工贸易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难破解、产业层次难提高、创新能力难增强、品牌建设难推进、国内市场难开发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构造“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发挥自贸试验区载体优势,依靠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加强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以此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