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需要语文,两者息息相关,把语文教学与生活拉近,强化生活意识使学生渐渐领悟语文的原貌——源于生活,为了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运用学生的丰富生活经验去理解语文知识,再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谈谈自己在农村小学语文课教学的体会。
  首先,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服务,教师就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应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也就是所谓的教顺于学。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实际之间架起桥梁,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需求能激起学生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因而,把语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使学生知道学习语文是如此有趣,语文知识是如此有作用。实践证明,单调、枯燥、乏味、脱离儿童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教学活动,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創造性,也很难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和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生活用品名称及说明书,可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有些课文不是学生单靠字面就能理解的。这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敢说、乐说、说对、说好。”因为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所以在教学中要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片断,说说自己到亲戚朋友家是怎样做客的,客人到自己家是怎样做的,然后再结合图示指导学生说如何做客,让学生真正做到“敢说、乐说、说对、说好。”现实生活中,给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应合理利用这个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去实践去发挥能力。例如让学生学会购买商品时如何讨价还价,如何帮商品做广告词等。
  其次,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如何实现教学民主化,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间应建立互相帮助,教与学的关系,决不是教师高高在上,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而应是互助的平等关系。曾有很长的关系,我很困惑,也很烦恼,老师非常勤劳,也非常严格地辅导后进生,甚至强迫、命令学生学习,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经过多次的冷静思考究其重要的原因是忘了给学生当助手,站在了学生的对面,强制、压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彼此都不愉快。其实,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学习后进生,越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对每类学生都有感情,师生才能建立互相帮助的关系。
  再次,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得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肯定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决不能逼着100%的学生都按统一的模式去进行高难度的训练,形成统一的答案,而应鼓励、表扬学生的不同见解。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间才能处在相互尊重、谅解、关怀、信任的和谐氛围中。因为,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见,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最后,学生在学习文学类作品时,从品味文本的语言入手,进而感悟到作品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从而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感觉,从而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为学生展示了一个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等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这样使学生理解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意蕴和真谛,这样学生的想象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心灵得到净化。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文学作品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整体——部分——整体,把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关注的艺术生命来对待,从整体上来认识、分析文章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揭示各个部分构成要素在文章整体系统中显现在的深刻意义和重要作用,这样才能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体内容的方法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反过来又促进阅读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同时作文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健全人格、提高交流能力、发展认识能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如何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能兴趣浓厚,动机明确的地融入到学习中,指引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1.要了解學生的学习需求  要敢于舍弃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努力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
期刊
一、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语言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什么说语文具有“人文性”呢?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中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传统教学以学科为定位,强调“师道尊严”,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表现为:  1.重认知轻情感  传统教学较注重传授,把知识填鸭似地灌给学生,不在乎学生的体验、接受情况、情感
期刊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巧妙导入数学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必须重注重情境的创设,尤其是生活化情境。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根据我们班大部分同学是篮球爱好者这一特点,在课前事先有“预谋”地让学生进行一次篮球投篮自
期刊
一、引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其灵活、安全、方便的优势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教学创设逼真的情境,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能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是一个重要问题。传统课堂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和同伴合作,也能和教师交流。但是,由于应试制度的关系,教师大多选擇“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倾倒知识点,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学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学习英语等同于背单词,谁记忆力强,单词背得多,英语就好。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受到了较大的打
期刊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习得是一个灵活的、自主的、迁移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随着科学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进课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二、
期刊
英语写作中涉及多种思维能力,根据认知过程的复杂性从低阶到高阶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布鲁姆B.S.Bloom)。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英语写作呈现的是语言文字,但其背后却是人的思维。学生不同的写作体现出不同的语言能力,也反映出不同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初中生的认知结构,满足思维发展的需求。要让信息变成知识,就要通过思维让不同信息之间建立关联,并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形成
期刊
最近看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一本书《做最好的老师》,其中一篇《我的语文教育观的形成过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作为语文老师,该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几本语文书的知识,还应该有能力,而且是把知识能力的提高同思想認识的提高融合自一起才好。  一、孤立的语文教学是不可取的  知识固然重要,它是基础,但如把眼光只放在这个上面,“教”不如“不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那种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分数以外什么都不想的
期刊
英语教学要从娃娃抓起,这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虽然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已基本普及到小学阶段,但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有限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农村小学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而农村小学每年招聘的教师人数---特别是英语教师人数相应的增加。开设了英语这门课程,却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这就迫使大部分农村学校不得不将其他科目的老师安排在英语这个岗
期刊
本文结合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的课程设计,讨论如何根据“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导学案。  一、深入了解高考,以确定考点分值分布  在近7年的高考中,考题主要集中在离子浓度及沉淀的溶解平衡与转化上。该课题既着重考查了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浓度的顺序,同时重点研究了溶液中的三大守恒的关系,这就使题目在考纲范围内有了比较强的技巧性。题型上从原来的文字表述题向图像题转变。  二、设计思维导图,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