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 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 养。”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关键词: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一、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不断加深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对国内外外语语言及教学的研究,既要总结过去国内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又要探索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及如何同国际外语教学接轨的新路子,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国际外语交流环境中能够顺利、出色地实现目的。在我国高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由于缺少交流与文化环境,主要注重语音标准化、语法标准化、单词记忆、文章阅读教学等几个方面,课堂上教师花许多时间用来纠正学生在讲英语时出现的语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大多数学生没有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甚至造成一些人由于怕出错误而不敢讲英语的现象。学生学英语费时长、收效小,学了许多年,英语表达及交流能力仍然较差。英语语言教育要回应正在兴起的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改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重新设计英语语音学习环境,努力实现更加真实的多种文化交流的理解,这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英语教学总体思路
在高教实践中,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两种观念:一种认为语言教学就是传授语言知识;一种认为语言教学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在阅读课中,尤其是在精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限于给学生进行课文中单词和难句的解释、语法的分析、段落结构的划分等知识性的讲解,而学生们也多把时间和业务花费在对单词、句型的记忆以及大量枯燥无味的练习中,其结果往往是使初学者甚至苦学英语多年的人,其英语水平也仅仅停留在对单词或文字的理解上,难以运用英语应付那些哪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交际活动,更不用说用英语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来表述一个清晰完整的道理或事物。外语老师的作用可以说就是一本中英文词典,和一部语法书,老师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学生非常刻苦的学习,可是收效甚微,事半功倍。
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堂上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就严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兴趣又怎么会学好呢?在一些高校所教的英语就是一些应试教育,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这样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基本就被抹杀掉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教育出一些对社会发展有实际价值的英语综合性人才。高职英语教学中缺乏一些英语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基本都是学生上完可就离开教室,只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书面作业,并不会主动的去练习口语,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口语也得不到提高,进而形成一种“哑巴式英语”。上述情况说明,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亟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模式
1.选择实用性教材,将职场英语融入教材。将职场英语融入教材,就是为了学生在踏入社会时,更好的融入社会,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的学习在恰当的语境下,才能做到发音准确,流畅。通过职场英语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也能够达到锻炼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学习职场英语,最好、最直接方式就是实践。学校安排社会实践,到实际岗位实习,让学生亲身与客户进行交流,找寻成就感,建立信心。寻找不足,加强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的工作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和提高自身语言交流能力,要身临其境,创造学习言环境。
2.实施分层教学改革,因材施教。近年来由于不同层次院校扩招,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入学时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从客观上有了分层教学改革的需要。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即针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结构改革是核心。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改变以往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模式,把每周四课时分别开设口语、听力与读写译三门课程,并由同一位教师担任。口语课为一课时,变为小班教学。听力课由原班级上一课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与表演的机会,听力也得到明显加强,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改革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第一,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聘请外籍英语教师担任英语教学,定期为全校中青年教师进行英语口语、口译等培训,提升教师的英语水平。第二,定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辅助教与学,为师生选择并提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第四,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全国性、省级及院级各种英语技能大赛。
5.改革测试形式,完善评价体系,彰显学生真实水平。课程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的多层次与多元化。英语课程测试主要方式是期末考试,评价只在期末进行。在考试中通常只注重笔试部分,而没有听力部分,更谈不上有口语部分测试。这明显无法综合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交际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对英语测试形式进行改革,变语言测试为真正包含听说读写的综合测试。除了笔试,还对学生进行听力与口语测试。口语测试以短文朗读、双人对话、小组表演及师生对话等形式进行。通过口语测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口使用语言,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更加主动进行英语学习。同时,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作业、活动结果报告、平时测试与阶段进步程度都融入教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中。
【参考文献】
[1] 庄智象等.试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外语界,2012(2)
[2] 杨惠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3] Graddol, D. English Next [M].London:Latimer Trend & Company Ltd., 2006
关键词: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一、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不断加深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对国内外外语语言及教学的研究,既要总结过去国内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又要探索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及如何同国际外语教学接轨的新路子,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国际外语交流环境中能够顺利、出色地实现目的。在我国高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由于缺少交流与文化环境,主要注重语音标准化、语法标准化、单词记忆、文章阅读教学等几个方面,课堂上教师花许多时间用来纠正学生在讲英语时出现的语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大多数学生没有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甚至造成一些人由于怕出错误而不敢讲英语的现象。学生学英语费时长、收效小,学了许多年,英语表达及交流能力仍然较差。英语语言教育要回应正在兴起的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改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重新设计英语语音学习环境,努力实现更加真实的多种文化交流的理解,这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英语教学总体思路
在高教实践中,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两种观念:一种认为语言教学就是传授语言知识;一种认为语言教学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在阅读课中,尤其是在精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限于给学生进行课文中单词和难句的解释、语法的分析、段落结构的划分等知识性的讲解,而学生们也多把时间和业务花费在对单词、句型的记忆以及大量枯燥无味的练习中,其结果往往是使初学者甚至苦学英语多年的人,其英语水平也仅仅停留在对单词或文字的理解上,难以运用英语应付那些哪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交际活动,更不用说用英语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来表述一个清晰完整的道理或事物。外语老师的作用可以说就是一本中英文词典,和一部语法书,老师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学生非常刻苦的学习,可是收效甚微,事半功倍。
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堂上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就严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兴趣又怎么会学好呢?在一些高校所教的英语就是一些应试教育,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这样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基本就被抹杀掉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教育出一些对社会发展有实际价值的英语综合性人才。高职英语教学中缺乏一些英语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基本都是学生上完可就离开教室,只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书面作业,并不会主动的去练习口语,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口语也得不到提高,进而形成一种“哑巴式英语”。上述情况说明,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亟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模式
1.选择实用性教材,将职场英语融入教材。将职场英语融入教材,就是为了学生在踏入社会时,更好的融入社会,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的学习在恰当的语境下,才能做到发音准确,流畅。通过职场英语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也能够达到锻炼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学习职场英语,最好、最直接方式就是实践。学校安排社会实践,到实际岗位实习,让学生亲身与客户进行交流,找寻成就感,建立信心。寻找不足,加强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的工作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和提高自身语言交流能力,要身临其境,创造学习言环境。
2.实施分层教学改革,因材施教。近年来由于不同层次院校扩招,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入学时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从客观上有了分层教学改革的需要。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即针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结构改革是核心。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改变以往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模式,把每周四课时分别开设口语、听力与读写译三门课程,并由同一位教师担任。口语课为一课时,变为小班教学。听力课由原班级上一课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与表演的机会,听力也得到明显加强,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改革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第一,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聘请外籍英语教师担任英语教学,定期为全校中青年教师进行英语口语、口译等培训,提升教师的英语水平。第二,定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辅助教与学,为师生选择并提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第四,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全国性、省级及院级各种英语技能大赛。
5.改革测试形式,完善评价体系,彰显学生真实水平。课程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的多层次与多元化。英语课程测试主要方式是期末考试,评价只在期末进行。在考试中通常只注重笔试部分,而没有听力部分,更谈不上有口语部分测试。这明显无法综合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交际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对英语测试形式进行改革,变语言测试为真正包含听说读写的综合测试。除了笔试,还对学生进行听力与口语测试。口语测试以短文朗读、双人对话、小组表演及师生对话等形式进行。通过口语测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口使用语言,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更加主动进行英语学习。同时,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作业、活动结果报告、平时测试与阶段进步程度都融入教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中。
【参考文献】
[1] 庄智象等.试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外语界,2012(2)
[2] 杨惠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3] Graddol, D. English Next [M].London:Latimer Trend & Company Ltd.,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