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传播平台不断涌现,人类进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如何抓住契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是高校媒体人面对的重大课题。为此,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敏锐的学术眼光、出色的公关能力,还要掌握最新的媒体加工技术、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等。要为编辑人员提供培训、参加研讨会、参观融媒体出版产品的机会,以开阔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全媒体;学术期刊;融合;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7-0076-04
   伴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如何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破茧而出”,是媒体人面对的重大课题。2019年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他指出:“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发展正式有了顶层设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
   全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播、采编和运营3个方面。在传播方面,全媒体时代主要改变的是传播的主体以及传播的流程。传播主体由传统的报纸、书刊、电视等公众媒体,逐渐转向新媒平台,其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以及灵活性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在传播流程方面,由于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进行信息的发布及传播,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已然遭到了破坏,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1}
   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学报如果顺利转型,就会在更多的读者和作者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学术地位,让自己的学报也能为更多学人所关注;反之,如果转型失败,则学报本身占有的优势可能会减退,更有甚者会淹没在学术期刊的网络大潮之中。移动网络终端把大量的优秀读物在线提供给读者,丰富了大众的视野,提高了阅读的实效性。同时,大容量的网络数据库便于学报进行资料的存储和查询,否则仅凭保存纸质刊物来存储资料是落后的,不现实的。把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效地融合,以促进学报的发展,使学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是值得我们编辑人努力践行的。{2}
   一、限制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因素
   (一)学术期刊管理和经营者观念滞后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智能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物质需求将能够满足全人类的生活,生产将逐步由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将逐步从被迫的、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智能机器人将逐步取代人类目前所从事的绝大多数低创造力活动。全人类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人类必须面对未来变革的挑战,转而从事智能机器人所无法取代的创造性的活动。这类活动就是科学研究。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了迎接这种趋势的到来,传统的理念需要根本性的变革。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传统的简单机械的记忆,更多的是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培养适合个人能力特征的研究素质,并自主地参与到遍布全球的研究团队中去。而在此过程中,研究成果的产生和传播将越来越重要。学术交流变成了全人类的日常生活。因此,学术成果的标准化、科学化、生动化、通俗化將成为普遍的需求。而学术期刊管理和经营者无疑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如果认识到了这种宏观趋势,就会把科研活动上升到整个国家战略,把相应的人才纳入这个充满活力的队伍中来。未来的科研论文,将不再是纸介的、单一的、单调的,而是多媒体的、生动的、有活力和有趣味的。一篇论文的表达,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甚至有多维空间的体验。作者简介,不再是简单的几行文字,而是多元化的多媒体介绍,还会有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新业态,无疑需要从业者转变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二)资金不足,经费投入不力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学术期刊资助方面明显不足。在美国,政府每年出资64亿美元,作为学术科技出版物的经费补贴;加拿大政府对学术期刊的补贴占期刊收入的56%;瑞典政府特别对发行量少的文化、学术期刊发放政府赠金;韩国设立杂志基金会,对经营困难的杂志提供无息贷款。{4}
   (三)编辑人员主动学习意识不够
   科技信息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需要了解并学习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并将其与刊物的日常运行和发展相结合,使刊物能够紧跟发展潮流。目前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度相当低,其网络版和电子版权或者授予网络数字技术商,或者在自有网站上发布,或者是通过E-mail推送。这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和编辑部重视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编辑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低导致的。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意识到,从传统的编辑加工角色转换成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全媒体编辑角色是当务之急。
   二、学术期刊融合发展趋势及取得的一些成果
   2018年12月,拥有一流技术和装备的媒体创意工场投入运行,为优质产品打造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5W)。全媒体成为人类掌握信息流手段最大化的集成者。    在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方面,新华社走在前列。2015年,新华社推出自主研发的“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成为国内首个使用写稿机器人的媒体机构。2017年底,新华社发布全球媒体首个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提出建设智能化编辑部。2018年11月,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亮相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位新华社“新员工”,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在新闻领域开创了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
   《金属加工》期刊社打破传统的纸刊发行模式,以4刊带两网的形式,将现有资源、内容、服务进行创新,同时,期刊社开发App并悉心经营微信公众号,从产品经营走向品牌经营,由为用户提供单一的内容服务到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解决方案转变。目前公众号粉丝已达46万,在业界成为龙头标杆。
   《中国机械工程》于2018年第4期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所有发表论文都添加标识码。作者需要将文章的语音简介及开放的科学内容与数据等补充材料上传到OSID码中,即可拥有自己论文的学术交流圈和作者在线问答。
   三、抓住机遇,顺势而行,推动学术期刊转型发展
   (一)走好媒体融合之路,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矢志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催动我们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今天,从突破固有业务疆界、主动挺进新媒体战场,到重塑新闻生产机制,从整合渠道资源、构建全媒体新矩阵到频频先声夺人、积极创新新闻产品样态,主流媒体的全面发力,扩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事实证明,走好媒体融合之路,激活主流媒体的生产力、创造力,就可以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气象。
   学术数据库中的期刊良莠不齐,优质期刊的品牌价值和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应用受到干扰。全媒体时代的传媒竞争已经变换了赛道,如果踟蹰不前,还停留在原来的“舒适区”,只会错失机遇。
   (二)发挥网络出版的优势
   纸质版受限于印刷版内容,网络出版丰富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灵活链接的优势难以发挥;作者和读者对传播及时性的需求难以满足,数字版期刊价格与价值严重倒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推广和数字化发展,网络已成为各行各业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抓住这一契机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各个期刊研究的一个热点。
   “开放获取”是在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择。通过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从而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提升科学研究的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这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方法,作者提交作品不期望得到直接的金钱回报,而是提供这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利用。
   通过互联网出版的方式来发布数据,以数字出版方式通过“网络版”发布学术期刊的单篇论文,将与文献有关的图、表、数据、推导过程等以附属材料的形式实现出版。系统报道多人参与的协同学术创新活动全过程,并客观记录每个人对成果的贡献。网络期刊已形成了有“独立内容”的出版物,网络化策划、组稿、审稿、排版、制作、出版和发布渐成趋势,满足期刊转型升级在各业务环节面向新型出版模式的全角色、全流程、全方位、全数字、全网络的个性化需要数据,实现多元发布、动态重组、深度检索(任何粒度)、挖掘与整合XML、NXD系统运行环境、云服务,保证系统安全高效与稳定运行。
   (三)新时代高校学术期刊如何采用复合型的经营模式
   高校与出版企业合作,企业负责排版、生成供上网XML文件和PDF文件,核实无误上传至网站或平台,实现了优先数字化出版,缩短了出版周期。“现代纸书”打破传统出版从编辑到读者的单向内容服务模式,建立编辑与读者、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读者之间长期而持续的双向互动关系。如何与出版企业合作做好“现代纸书”的出版工作也是我们媒体人思考的焦点问题。
   四、全媒体人才培养及能力提升策略
   (一)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基本素养
   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人的融合。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掌握各种传播形式,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受众带来更多更好的阅读体验。树立互联网思维,学习融媒体知识和技术,要当“杂家”“全把式”,不断钻研和创新,做复合型人才,培养全媒体能力。
   (二)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及能力提升策略
   习总书记殷切期望媒体工作者“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近年来,期刊同仁对“编辑学者化”多有讨論,学者办刊、编辑学者化是学术期刊坚持学术导向的要求,学术期刊的质量、品位、气质则是编辑学术水平的体现,同时也要致力于拓宽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由此才可以妥善应对全媒体时代下带来的各种挑战,并有效解决转型期间的各种问题,引领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提升学术敏感力、学术鉴赏力、学术判断力、学术交往力、学术坚守力和学术表达力。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敏锐的学术眼光、出色的公关能力,还要掌握最新的媒体加工技术、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等。要为编辑人员提供培训、参加研讨会、参观融媒体出版产品的机会,以开阔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高校学术期刊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是引领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科研发展与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高校学术期刊不仅是展示教学、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还应担负起引领、推动学科发展的使命。服务科技创新已成为科技期刊界的共识。通过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引导学术研究、推动创新,对中国科技进步、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 釋:
  {1}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J].当代兵团,2019,(02).
  {2}孙国军.融合·发展·创新.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3}崔开源,门爱华.中国科技类期刊的未来变革方向[J].赤峰学院学报,2019,(02).
  {4}汪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情怀[J].研究与教育,2019,(02).
  参考文献:
  〔1〕王冰.传统媒体转型时期全媒体采编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20).
  〔2〕茆京来.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编辑的新媒体转型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
  〔3〕李晓燕等.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1).
  〔4〕胡晓英.浅谈基于全媒体时代的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8,(12).
  〔5〕秦俊嫄.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8,(10).
  〔6〕郭晓真.全媒体时代影响下媒介素养构成及提升策略分析[J].新闻与传播,2019,(01).
  〔7〕杨惠龙.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讨[J].出版广角,2018,(19).
  〔8〕李金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的身份重构探究[J].新闻传播,2018,(08).
  〔9〕赵宇,赵锡平,丁嘉羽等.多媒体融合环境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37-239,24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it has entered an all-media era. In the age of all-media,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in academic journ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major issue facing the media peop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from aspects of management mode, network publication and all-media talents training.
  Keywords: All-media; Academic Journals; Integ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其他文献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a new quantitative head-band formed ocular compressor to reduce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ocular compression by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