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年底,作为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的机构投资额度再次大规模扩容。在投资者看来,这应当是监管部门为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引入外部资金的又一次重要努力。
11月13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增加20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下称RQFII)投资额度,继首批试点200亿人民币、今年4月新增500亿元人民币之后,试点总额度将达2700亿元人民币。
相对于此前几百亿元规模的扩容速度,此次扩容,可谓一大跨越。RQFII试点已将近一年,从最初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籍籍无名,到第二批发行的ETF产品遭热捧,RQFII产品在逐步摸索境外市场需求中阶段性的发展。
除了规模、产品的扩大,RQFII在机构范围方面亦在寻求突破。《财经》记者获悉,监管部门正在着手修订规则,拟进一步扩大试点机构范围、放宽投资比例限制等,以丰富境外市场中的人民币产品,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外管局正在商议,将RQFII的试点范围扩大至香港持有资产管理业务牌照的中资商业银行、中资保险公司的子公司,以及其他的香港资产管理公司。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位运行,这一方面令身处其中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另一方面,也令A股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的估值吸引力日渐提升,一些海外机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因此大增,这是中国监管部门一再增加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额度的重要原因。
一家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说,没想到RQFII能成为2012年资产管理行业一个亮点。目前,在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机构投资者对RQFII产品的需求甚高。
由冷趋热
海外人民币存量增加及投融资活跃,为RQFII扩容提供了机遇。
今年前九个月香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已达193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点心债等人民币融资活动也在持续发展中,截至9月底,各机构及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超过95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今年前三季度达到600亿元。
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即金融机构直接以人民币计价在境外筹资以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区别于QFII以美元募集资金。
此次新增2000亿元额度之前,RQFII已获得700亿元的额度。首批200亿元的RQFII产品在港发行一度遇冷。
2011年12月,部分中资金融机构香港子公司推出RQFII产品,投资范围设定为,不低于80%的额度投资于内地债券市场,不高于20%的额度投资于A股市场。当时,南方东英资产、嘉实国际资产等九家基金系的香港子公司和申银万国(香港)、中金公司(香港)等12家券商系分公司各自拿到了10亿元左右的额度。
有机构人士介绍,由于限定股票投资比例,收益率有限,加之中资金融机构的子公司在港发行公募产品的经验不足,首批RQFII产品发行情况并不乐观。
好在香港人民币市场产品仍不丰富,RQFII首批额度并不大,这些产品在香港的银行渠道内停滞一段时间后,也逐渐完成销售。
2012年4月,RQFII新获500亿元额度,主要投资方向为RQFII-ETF产品。南方、嘉实、华夏和易方达四家基金,在7月底开始分别在香港市场上发行各自的ETF产品。RQFII-ETF是第一批在海外发行,且直接投资于内地A股市场的人民币实物ETF基金。
RQFII-ETF产品的火爆程度始料未及。南方东英推出的新华富时A50ETF首批50亿元额度在发行首日急速售罄, 此后两月间连续追加20亿元和30亿元的额度,总计100亿元,嘉实、易方达和华夏亦在不断追加额度。
除上述四家基金公司,其他RQFII试点机构也在积极准备ETF产品。
证监会相关人士称,据香港财政司反馈,诸多香港金融机构对RQFII显露出很大兴趣,并表达了希望RQFII机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的愿望。
截至10月底,中资机构在港子公司发行的RQFII-ETF产品已使用了280亿元的额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10月外管局新批90亿元RQFII额度。其中,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各获得30亿元额度。
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丁晨说,人民币产品稳定性好,对于海外金融机构来说是类似“锚”一样的资产。若RQFII未来可参与银行定存、市场回购、银行间一级市场等新的投资渠道,可有效提高收益率,增加产品竞争力。
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说,近期RQFII及QFII资金汇入速度明显加快,相关试点机构积极申请投资额度,准备发行有关产品,额度即将用完。
国内基金公司亦加快了申请RQFII资格的步伐。工银瑞信、广发、上投摩根的香港子公司近期获得RQFII资格,全部RQFII试点机构数量已达到24家。
据了解,新增2000亿元额度如何发放仍在研究,但RQFII产品的投向将更加灵活。
引资加速
海外机构看好内地投资市场,不仅境外人民币迅速涌入RQFII产品,而且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通常以美元进入中国,兑换成人民币投资A股)的扩容也在加速。2002年底即推出的QFII,是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渠道之一。
来自中登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QFII的开户数为330户,而在去年底,这一数据仅为239户。这意味着,在今年前三个季度,QFII新开账户数达到了91户。
目前,证监会和央行、外汇局已达成一致,QFII现有800亿美元额度用完后,将继续扩大。此外,证监会亦表示,会增加QFII投资的便利性,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对所有机构投资者给予税收优惠和减免。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QFII名录显示,截至10月,QFII已经达到192家,其中今年获批的QFII数量达到57家,约占总数的30%。在192家QFII中,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的占比超过80%。8月以来批准的19家QFII中,有8家为养老金及政府投资背景的长期投资机构。 此前,单家QFII的投资额度上限多为10亿美元,而今年国庆前卡塔尔投资局申请50亿美元投资额度的QFII资格获批,单只QFII的额度出现飞跃。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说,QFII申请投资额度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长期投资机构的配置需求巨大。
尽管QFII额度的批复加快不少,但目前已使用的QFII额度距离800亿美元的上限仍有一段距离。
截至10月末,外汇局核准159家QFII获得投资额度335.68亿美元。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中国市场的体量而计,海外机构不存在是否配置的问题,而是高配或者低配的问题。在投资操作中,QFII总体上投资积极,持股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
一位长期研究资本市场的人士说,RQFII的热销与QFII投资的相对谨慎,一方面说明,不少海外投资机构仍是以博取人民币升值收益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海外投资人仍在等待QFII投资收益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明朗。
功在长远
RQFII的大规模扩容,扩宽了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更有利于境外的机构或居民持有人民币,这也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
随着境外人民币数量的增加,离岸市场需要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RQFII的扩容和额度核准的加速无疑会加快人民币回流的步伐。
此外,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亦会助推这一进程。今年8月起,香港银行业开始为非香港居民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非香港居民在港开立人民币账户已逾1.2万个,存款逾8亿元。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介绍,目前,台湾、新加坡等地也存在少量的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亦希望通过香港市场,投资于境内的证券市场。
除了ETF产品,与之相关的各种衍生产品亦不断被推出。港交所称,三只以华夏沪深300指数ETF为标的的认购证,在11月登陆港交所,这有助于RQFII-ETF进一步活跃。
对人民币回流渠道的扩容,业界不乏反对之声。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人士称,目前的人民币回流实质是一种“假性外循环”,即人民币的持有人在境外,人民币流回国内是为了博取较为确定的利差、汇差或者资产增值,人民币持有者要兑现收益最终还需将人民币调出境外才能实现。这种循环实际上是以提供稳定的投资收益,换取境外人民币存量的增加,距离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距离。
引入RQFII和QFII资金的另一目的,就是为境内的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不过,这些举措并没能在短期内对A股市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金公司预测,全年新增QFII额度有望达到155亿美元,按70%的QFII仓位假设,则A股有望迎来超过500亿元新增资金,此增量仅约占市场全年增量资金的5%-10%左右。
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表示,由于缺乏海外基金总规模的统计,难以计量RQFII和QFII持股增加的实际意义。如果这些资金占海外基金总量不大,说明其仅是配置需求,并不一定代表看好中国市场。
瑞银证券研究部副主管、首席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李亦表示,很多QFII客户坚持长期投资,投资组合至少六个月不变,少数甚至三年不变,此长期理念对市场大有裨益。QFII注重上市公司分红比率和治理水平,有助于中和国内投资者过于重视题材和成长性的风气。
11月13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增加20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下称RQFII)投资额度,继首批试点200亿人民币、今年4月新增500亿元人民币之后,试点总额度将达2700亿元人民币。
相对于此前几百亿元规模的扩容速度,此次扩容,可谓一大跨越。RQFII试点已将近一年,从最初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籍籍无名,到第二批发行的ETF产品遭热捧,RQFII产品在逐步摸索境外市场需求中阶段性的发展。
除了规模、产品的扩大,RQFII在机构范围方面亦在寻求突破。《财经》记者获悉,监管部门正在着手修订规则,拟进一步扩大试点机构范围、放宽投资比例限制等,以丰富境外市场中的人民币产品,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外管局正在商议,将RQFII的试点范围扩大至香港持有资产管理业务牌照的中资商业银行、中资保险公司的子公司,以及其他的香港资产管理公司。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位运行,这一方面令身处其中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另一方面,也令A股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的估值吸引力日渐提升,一些海外机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因此大增,这是中国监管部门一再增加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额度的重要原因。
一家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说,没想到RQFII能成为2012年资产管理行业一个亮点。目前,在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机构投资者对RQFII产品的需求甚高。
由冷趋热
海外人民币存量增加及投融资活跃,为RQFII扩容提供了机遇。
今年前九个月香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已达193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点心债等人民币融资活动也在持续发展中,截至9月底,各机构及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超过95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今年前三季度达到600亿元。
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即金融机构直接以人民币计价在境外筹资以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区别于QFII以美元募集资金。
此次新增2000亿元额度之前,RQFII已获得700亿元的额度。首批200亿元的RQFII产品在港发行一度遇冷。
2011年12月,部分中资金融机构香港子公司推出RQFII产品,投资范围设定为,不低于80%的额度投资于内地债券市场,不高于20%的额度投资于A股市场。当时,南方东英资产、嘉实国际资产等九家基金系的香港子公司和申银万国(香港)、中金公司(香港)等12家券商系分公司各自拿到了10亿元左右的额度。
有机构人士介绍,由于限定股票投资比例,收益率有限,加之中资金融机构的子公司在港发行公募产品的经验不足,首批RQFII产品发行情况并不乐观。
好在香港人民币市场产品仍不丰富,RQFII首批额度并不大,这些产品在香港的银行渠道内停滞一段时间后,也逐渐完成销售。
2012年4月,RQFII新获500亿元额度,主要投资方向为RQFII-ETF产品。南方、嘉实、华夏和易方达四家基金,在7月底开始分别在香港市场上发行各自的ETF产品。RQFII-ETF是第一批在海外发行,且直接投资于内地A股市场的人民币实物ETF基金。
RQFII-ETF产品的火爆程度始料未及。南方东英推出的新华富时A50ETF首批50亿元额度在发行首日急速售罄, 此后两月间连续追加20亿元和30亿元的额度,总计100亿元,嘉实、易方达和华夏亦在不断追加额度。
除上述四家基金公司,其他RQFII试点机构也在积极准备ETF产品。
证监会相关人士称,据香港财政司反馈,诸多香港金融机构对RQFII显露出很大兴趣,并表达了希望RQFII机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的愿望。
截至10月底,中资机构在港子公司发行的RQFII-ETF产品已使用了280亿元的额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10月外管局新批90亿元RQFII额度。其中,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各获得30亿元额度。
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丁晨说,人民币产品稳定性好,对于海外金融机构来说是类似“锚”一样的资产。若RQFII未来可参与银行定存、市场回购、银行间一级市场等新的投资渠道,可有效提高收益率,增加产品竞争力。
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说,近期RQFII及QFII资金汇入速度明显加快,相关试点机构积极申请投资额度,准备发行有关产品,额度即将用完。
国内基金公司亦加快了申请RQFII资格的步伐。工银瑞信、广发、上投摩根的香港子公司近期获得RQFII资格,全部RQFII试点机构数量已达到24家。
据了解,新增2000亿元额度如何发放仍在研究,但RQFII产品的投向将更加灵活。
引资加速
海外机构看好内地投资市场,不仅境外人民币迅速涌入RQFII产品,而且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通常以美元进入中国,兑换成人民币投资A股)的扩容也在加速。2002年底即推出的QFII,是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渠道之一。
来自中登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QFII的开户数为330户,而在去年底,这一数据仅为239户。这意味着,在今年前三个季度,QFII新开账户数达到了91户。
目前,证监会和央行、外汇局已达成一致,QFII现有800亿美元额度用完后,将继续扩大。此外,证监会亦表示,会增加QFII投资的便利性,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对所有机构投资者给予税收优惠和减免。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QFII名录显示,截至10月,QFII已经达到192家,其中今年获批的QFII数量达到57家,约占总数的30%。在192家QFII中,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的占比超过80%。8月以来批准的19家QFII中,有8家为养老金及政府投资背景的长期投资机构。 此前,单家QFII的投资额度上限多为10亿美元,而今年国庆前卡塔尔投资局申请50亿美元投资额度的QFII资格获批,单只QFII的额度出现飞跃。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说,QFII申请投资额度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长期投资机构的配置需求巨大。
尽管QFII额度的批复加快不少,但目前已使用的QFII额度距离800亿美元的上限仍有一段距离。
截至10月末,外汇局核准159家QFII获得投资额度335.68亿美元。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中国市场的体量而计,海外机构不存在是否配置的问题,而是高配或者低配的问题。在投资操作中,QFII总体上投资积极,持股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
一位长期研究资本市场的人士说,RQFII的热销与QFII投资的相对谨慎,一方面说明,不少海外投资机构仍是以博取人民币升值收益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海外投资人仍在等待QFII投资收益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明朗。
功在长远
RQFII的大规模扩容,扩宽了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更有利于境外的机构或居民持有人民币,这也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
随着境外人民币数量的增加,离岸市场需要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RQFII的扩容和额度核准的加速无疑会加快人民币回流的步伐。
此外,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亦会助推这一进程。今年8月起,香港银行业开始为非香港居民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非香港居民在港开立人民币账户已逾1.2万个,存款逾8亿元。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介绍,目前,台湾、新加坡等地也存在少量的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亦希望通过香港市场,投资于境内的证券市场。
除了ETF产品,与之相关的各种衍生产品亦不断被推出。港交所称,三只以华夏沪深300指数ETF为标的的认购证,在11月登陆港交所,这有助于RQFII-ETF进一步活跃。
对人民币回流渠道的扩容,业界不乏反对之声。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人士称,目前的人民币回流实质是一种“假性外循环”,即人民币的持有人在境外,人民币流回国内是为了博取较为确定的利差、汇差或者资产增值,人民币持有者要兑现收益最终还需将人民币调出境外才能实现。这种循环实际上是以提供稳定的投资收益,换取境外人民币存量的增加,距离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距离。
引入RQFII和QFII资金的另一目的,就是为境内的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不过,这些举措并没能在短期内对A股市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金公司预测,全年新增QFII额度有望达到155亿美元,按70%的QFII仓位假设,则A股有望迎来超过500亿元新增资金,此增量仅约占市场全年增量资金的5%-10%左右。
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表示,由于缺乏海外基金总规模的统计,难以计量RQFII和QFII持股增加的实际意义。如果这些资金占海外基金总量不大,说明其仅是配置需求,并不一定代表看好中国市场。
瑞银证券研究部副主管、首席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李亦表示,很多QFII客户坚持长期投资,投资组合至少六个月不变,少数甚至三年不变,此长期理念对市场大有裨益。QFII注重上市公司分红比率和治理水平,有助于中和国内投资者过于重视题材和成长性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