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就是我眼中真实的吴小辉,善恶在他身上交织,既可恨又可悲。但是善良和邪恶从来就不能相互抵消,即便是善良的人触犯了法律同样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作为一名从事公诉工作多年的检察官,和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已是家常便饭。
我办理过的案件中,每一名犯罪嫌疑人都或多或少在我脑海里残存一些记忆,无法忘却,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工作的繁重慢慢淡忘,只是在偶尔翻出卷宗时,才能重新回忆起我与他们接触的一幕幕影像。不过有这样一起案子,虽时隔多年却还印象深刻,犯罪嫌疑人那充满忏悔的眼神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早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想来仍感叹不已。
2004年10月31日清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派出所勘查了一起凶案现场:一具男尸侧卧在玉米垛里,几十处刀伤遍及胸、腹、背及四肢,现场惨不忍睹。经查,死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11月18日,另一具相似的尸体在山东省乐陵市某村一水沟内被发现,死者同样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作案手法与上起案件如出一辙。
几天后,案件成功告破,三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被山东省庆云县公安局抓获。经审讯,几名犯罪嫌疑人交待了这两起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案发前,以吴小辉为首的三人曾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打工,为获取钱财,三人萌生了抢劫出租车的念头。2004年10月30日,他们以包车去异地为名,对司机徐某实施了抢劫并将其残忍杀害。11月10日,三人又流窜到山东省庆云县,以同样的手段将出租车司机石某杀害抛尸。在历经一系列法律程序后,2005年2月23日,此案被移送至庆云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作为该案主办检察官,我接触过许多类似的案子,但此案中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之残忍,还是让我感到惊讶。通过翻阅案卷,我了解到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是“80后”,正值青春年华。他们理应把握青春,为美好人生去努力拼搏,然而他们却走上歧路。是什么让他们脱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变得如此冷血残忍?
带着这个疑问,在受理案子的第二天,我来到庆云县看守所,提讯了策划两起抢劫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吴小辉。
记得初见吴小辉,他瘦小的身材还是让我有些惊讶,很难想到这样单薄的一个人居然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当拖着沉重的锁链坐在对面时,吴小辉略带沧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呆滞,一片茫然。他低垂着头,不敢正视我的眼睛。
按照事前制作的提纲,我展开了对吴小辉的讯问。讯问过程中,吴小辉大部分时间都情绪低落,自始至终没有生气。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基本还算顺利。本来提讯可以到此结束,但我很想了解一下吴小辉的犯罪动机,想知道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不归路的,所以我有意把对话继续下去。
“能不能向我谈谈你的成长经历?”
我们之间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
执拗的打工青年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从小就比较‘皮’。记得上小学时我经常在班里捣蛋,和老师做对。在老师眼里我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学生,在同学眼里我也不讨人喜欢。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所以成绩也不怎么好。等上了初中,我对念书就更没多大兴趣了,于是在初一下学期时,我选择了退学。”
“你这么早就辍学,你父母同意吗?”
“他们在这方面不太管我,再说家里条件也一般。”
“辍学后就外出打工了吗?”我接着问。
“退学后,呆在家里闲得难受,我就去了姑姑的面粉厂干活,那时我才14岁,干不了力气活。姑姑很照顾我,就让我给别人打打杂,干些零活。半年后,看到很多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都外出打工挣钱,我开始心痒了,也想出去闯闯。”
在当地农村,有一种不成文的习俗,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不上学,大都选择外出打工,既能见世面,又能挣些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如果整天游手好闲没有事做则会遭村里人笑话。吴小辉告诉我,他的父母都是50多岁的农民,已无法外出务工,哥哥和嫂子又常年在广州打工,因此他很想为父母分些担子。
起初,吴小辉的父母并不同意他外出打工,担心他年纪小不能照顾好自己,更担心他被人骗。而吴小辉却执拗地认准了这条路。
就这样,吴小辉揣着父母给的一些钱,来到了家乡主要的劳力输出地——天津市塘沽区。这一年他还不到十五岁。
吴小辉说,初到天津卫,宽敞的马路,川流的车辆,林立的高楼,繁华的店铺让从未出过远门的他第一次领略到了城市的魅力。“以前在家里时老觉得有几间宽敞的大瓦房就已经很好了,可来到城里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我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城市人。”显然,对农村长大的吴小辉来说,一种无形的诱惑已经深深抓住了他的心。
“小小年纪就独自闯荡天津,不容易啊。说说你在天津的经历吧。”我询问着。
然而,吴小辉很快就体会了大城市闯荡的艰难。为了能立足,他在塘沽区一条商业街上,漫无目的地找起工作来。“可找了好多地方都没人愿意要我,不是要求有学历,就是嫌我年龄小。”
“可能那个时候我还是童工,别人不敢要我吧”,吴小辉自我调侃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超市的老板收留了我。说实话,我很感激他,毕竟这是我来到大城市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为了做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吴小辉说,在超市他从扫地做起,什么活都抢着干,干什么活都很认真。他的勤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老板对他越来越信任,他干得也越来越用心。
然而,不安分的吴小辉并没有让这种踏实日子持续下去。
“随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一个工作,我感到有些乏味了。慢慢的我越来越散漫,工作也时常出错。但老板并没有过多指责我,而是经常和我谈心,和我聊他从前吃苦的经历。他曾跟我说,年轻人要学得吃苦,懂得福从苦中来。还说,‘拿别人的活当别人的干,你永远都干不好,拿别人的活当自己的干,你才能珍惜自己的付出’”。
有一次吴小辉拿店里的钱被老板发现了,虽然老板没有赶他走,但他也觉得“没脸呆在那儿了”。
吴小辉说,他后来又去看过这个超市,没有进去,只是在远处偷偷地望着。当时他从心里告诫自己:今后一定做个好人,既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别人!
吴小辉的话让我相信,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些经历,他应该会是一个好人。
艰难打拼
从超市辞职后吴小辉应聘过保安,觉得不适合,就奔到山东东营学习电气焊。在这里,条件比较差,整天风吹日晒,很苦很累。但吴小辉并不怕吃苦,学得也很用心,别人半年学成的手艺,他三个月就成手了。应该说,虽然读书不行,但吴小辉还是有勤奋好学一面的。
聊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没看到一个罪犯蜕变的过程,相反地,我却为吴小辉在远离父母和家乡的陌生世界里艰难打拼,为改变命运执着努力的过程而感动。
稍稍停顿了一会儿,吴小辉继续向我讲述他的故事。
“在东营学成电气焊后我就去了哈尔滨,在那里找到了一份给建筑工地搭架子的工作。在工地上,每天从早到晚地爬上爬下,很是辛苦。我对自己说,别人能做到,我也能。我就这样和自己较劲,每天咬着牙干,一到晚上,累得浑身抽筋,睡不着觉。同龄中数我工资高,但我并不满足,总是和别人比着干。也正因此,老板挺喜欢我,有什么活都愿意交给我。”
老实勤快的吴小辉深得老板赏识,一年多后,他便被公司派到外地搞维护。这让吴小辉开始有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了。
吴小辉说,闲暇时他常想,自己再努力也只是一个打工仔,始终为别人打工,而且干不好随时可能被炒鱿鱼。如果自己当老板就不一样了,钱挣得多少倒在其次,关键是自己说了算,不用看别人眼色。有了这种想法后,他就开始琢磨着自己跑活儿。
作为一名从事公诉工作多年的检察官,和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已是家常便饭。
我办理过的案件中,每一名犯罪嫌疑人都或多或少在我脑海里残存一些记忆,无法忘却,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工作的繁重慢慢淡忘,只是在偶尔翻出卷宗时,才能重新回忆起我与他们接触的一幕幕影像。不过有这样一起案子,虽时隔多年却还印象深刻,犯罪嫌疑人那充满忏悔的眼神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早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想来仍感叹不已。
2004年10月31日清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派出所勘查了一起凶案现场:一具男尸侧卧在玉米垛里,几十处刀伤遍及胸、腹、背及四肢,现场惨不忍睹。经查,死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11月18日,另一具相似的尸体在山东省乐陵市某村一水沟内被发现,死者同样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作案手法与上起案件如出一辙。
几天后,案件成功告破,三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被山东省庆云县公安局抓获。经审讯,几名犯罪嫌疑人交待了这两起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案发前,以吴小辉为首的三人曾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打工,为获取钱财,三人萌生了抢劫出租车的念头。2004年10月30日,他们以包车去异地为名,对司机徐某实施了抢劫并将其残忍杀害。11月10日,三人又流窜到山东省庆云县,以同样的手段将出租车司机石某杀害抛尸。在历经一系列法律程序后,2005年2月23日,此案被移送至庆云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作为该案主办检察官,我接触过许多类似的案子,但此案中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之残忍,还是让我感到惊讶。通过翻阅案卷,我了解到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是“80后”,正值青春年华。他们理应把握青春,为美好人生去努力拼搏,然而他们却走上歧路。是什么让他们脱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变得如此冷血残忍?
带着这个疑问,在受理案子的第二天,我来到庆云县看守所,提讯了策划两起抢劫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吴小辉。
记得初见吴小辉,他瘦小的身材还是让我有些惊讶,很难想到这样单薄的一个人居然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当拖着沉重的锁链坐在对面时,吴小辉略带沧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呆滞,一片茫然。他低垂着头,不敢正视我的眼睛。
按照事前制作的提纲,我展开了对吴小辉的讯问。讯问过程中,吴小辉大部分时间都情绪低落,自始至终没有生气。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基本还算顺利。本来提讯可以到此结束,但我很想了解一下吴小辉的犯罪动机,想知道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不归路的,所以我有意把对话继续下去。
“能不能向我谈谈你的成长经历?”
我们之间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
执拗的打工青年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从小就比较‘皮’。记得上小学时我经常在班里捣蛋,和老师做对。在老师眼里我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学生,在同学眼里我也不讨人喜欢。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所以成绩也不怎么好。等上了初中,我对念书就更没多大兴趣了,于是在初一下学期时,我选择了退学。”
“你这么早就辍学,你父母同意吗?”
“他们在这方面不太管我,再说家里条件也一般。”
“辍学后就外出打工了吗?”我接着问。
“退学后,呆在家里闲得难受,我就去了姑姑的面粉厂干活,那时我才14岁,干不了力气活。姑姑很照顾我,就让我给别人打打杂,干些零活。半年后,看到很多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都外出打工挣钱,我开始心痒了,也想出去闯闯。”
在当地农村,有一种不成文的习俗,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不上学,大都选择外出打工,既能见世面,又能挣些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如果整天游手好闲没有事做则会遭村里人笑话。吴小辉告诉我,他的父母都是50多岁的农民,已无法外出务工,哥哥和嫂子又常年在广州打工,因此他很想为父母分些担子。
起初,吴小辉的父母并不同意他外出打工,担心他年纪小不能照顾好自己,更担心他被人骗。而吴小辉却执拗地认准了这条路。
就这样,吴小辉揣着父母给的一些钱,来到了家乡主要的劳力输出地——天津市塘沽区。这一年他还不到十五岁。
吴小辉说,初到天津卫,宽敞的马路,川流的车辆,林立的高楼,繁华的店铺让从未出过远门的他第一次领略到了城市的魅力。“以前在家里时老觉得有几间宽敞的大瓦房就已经很好了,可来到城里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我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城市人。”显然,对农村长大的吴小辉来说,一种无形的诱惑已经深深抓住了他的心。
“小小年纪就独自闯荡天津,不容易啊。说说你在天津的经历吧。”我询问着。
然而,吴小辉很快就体会了大城市闯荡的艰难。为了能立足,他在塘沽区一条商业街上,漫无目的地找起工作来。“可找了好多地方都没人愿意要我,不是要求有学历,就是嫌我年龄小。”
“可能那个时候我还是童工,别人不敢要我吧”,吴小辉自我调侃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超市的老板收留了我。说实话,我很感激他,毕竟这是我来到大城市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为了做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吴小辉说,在超市他从扫地做起,什么活都抢着干,干什么活都很认真。他的勤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老板对他越来越信任,他干得也越来越用心。
然而,不安分的吴小辉并没有让这种踏实日子持续下去。
“随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一个工作,我感到有些乏味了。慢慢的我越来越散漫,工作也时常出错。但老板并没有过多指责我,而是经常和我谈心,和我聊他从前吃苦的经历。他曾跟我说,年轻人要学得吃苦,懂得福从苦中来。还说,‘拿别人的活当别人的干,你永远都干不好,拿别人的活当自己的干,你才能珍惜自己的付出’”。
有一次吴小辉拿店里的钱被老板发现了,虽然老板没有赶他走,但他也觉得“没脸呆在那儿了”。
吴小辉说,他后来又去看过这个超市,没有进去,只是在远处偷偷地望着。当时他从心里告诫自己:今后一定做个好人,既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别人!
吴小辉的话让我相信,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些经历,他应该会是一个好人。
艰难打拼
从超市辞职后吴小辉应聘过保安,觉得不适合,就奔到山东东营学习电气焊。在这里,条件比较差,整天风吹日晒,很苦很累。但吴小辉并不怕吃苦,学得也很用心,别人半年学成的手艺,他三个月就成手了。应该说,虽然读书不行,但吴小辉还是有勤奋好学一面的。
聊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没看到一个罪犯蜕变的过程,相反地,我却为吴小辉在远离父母和家乡的陌生世界里艰难打拼,为改变命运执着努力的过程而感动。
稍稍停顿了一会儿,吴小辉继续向我讲述他的故事。
“在东营学成电气焊后我就去了哈尔滨,在那里找到了一份给建筑工地搭架子的工作。在工地上,每天从早到晚地爬上爬下,很是辛苦。我对自己说,别人能做到,我也能。我就这样和自己较劲,每天咬着牙干,一到晚上,累得浑身抽筋,睡不着觉。同龄中数我工资高,但我并不满足,总是和别人比着干。也正因此,老板挺喜欢我,有什么活都愿意交给我。”
老实勤快的吴小辉深得老板赏识,一年多后,他便被公司派到外地搞维护。这让吴小辉开始有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了。
吴小辉说,闲暇时他常想,自己再努力也只是一个打工仔,始终为别人打工,而且干不好随时可能被炒鱿鱼。如果自己当老板就不一样了,钱挣得多少倒在其次,关键是自己说了算,不用看别人眼色。有了这种想法后,他就开始琢磨着自己跑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