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巴金老人将他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九年十三年间的文章,全部结集,题为《讲真话的书》(四川文艺版)。近八十万字,厚厚的一册。咀嚼书中旧篇及新作,心头忽然一震,莫名地涌出一句:真话难讲。
一个人要讲真话,一个作家要写真话,这好像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但是建国三十年来,人们说了多少假话谎话,作家写了多少假话谎话;尤其在十年“文革”期间,假话谎话推波助澜,酿成了那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别人能忘记,或者假装忘记。但是巴老不能忘。二百余篇文章,从开篇到结尾,老人揪住不放的只有一件事:“文革”。
这就有些不合时宜。别人要向前看,老人要向后看。巴老认为这很重要。“倘使大家都未喝过迷魂汤,我们可以免掉一场空前的大灾难。”真话往往是不合时宜的。你对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将来要当官发财,他们高兴;你说孩子将来会生病会死,他们就会臭骂你一通。既然要讲真话,自然就不能管别人脸色。巴老不改初衷。他说自己的文章是“患病老人的叹息”。我读犹如警钟长鸣。
巴老谈“文革”,认识也是逐渐深刻起来的。最初几篇,充满愤怒,但似乎是泛泛而论;越到后面,便越是准确地直指那场灾难发生的要害了。从批判“四人帮”,到揭露“文革”及以前政治生活的不民主,直到“首先要肃清我们自己身上的奴性”,最后呼出:“一个中国人什么时候都要想到自己是一个人,人!”(重点系巴金原著)这个思想的历程不是推理,而是靠深刻的自我剖析得来,必然会引起读者灵魂的震颤。回忆萧珊、胡风、靳以、路翎、沈从文、以群等文字,特别沉重,流着泪,也沾着血。我们仿佛看见巴老独自在那里用解剖刀剜着伤疤,揭露自己说过的假话谎话。巴老对自己这般无情,对那些企图遗忘过去者也是无情的了。
如果说在某一时期,比如十年“文革”期间,讲真话要惹祸,使得人人自危,只得讲假话的话,那么现在倒是可以讲真话了。可是有人一讲起从前,自己的身影首先模糊起来,或者以另一种姿势清晰起来,仿佛一贯正确似的。看来,说害怕惹祸而不敢讲真话,只是表层的原因。更深层的根据是,要承担责任。你要清算自己从前的空话假话谎话,你就得承担那一分责任。巴老说:“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正因为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谎话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能步步高升。”承担个人责任,这就意味着绝不用“大家”来掩护自己,也意味着与假话真正的决裂。
真话难说,不但因为勇气的问题,而且还在于会不会说。当然,我们用“老老实实”四个字来搪塞也可以。但是,因为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者的情绪,想老老实实而未必能做到,或者矫枉过正,或者自抹白粉。我想,巴老的这部书,给了我们一个冷静地说真话的范例。我读《怀念非英兄》那篇,感受特别深。叶非英是泉州的一位教师,以苦行般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后被错划右派,在劳教场吃薯藤泻肚而死。巴金在三十年代曾与非英有几次短暂接触,深受感动,称他为“耶稣”,并写出回忆文章《南国的梦》。一九八五年前后,友人转给巴老一封信。信中谈到巴老写过与“耶酥”“划清界线”的文章。写信人恳望,巴老如果要保留这篇文章,就请加以修改。巴老自然很重视这件事。但是他在何处与非英“划清界限”的呢?只有查找。终于发现在一九六一年编《文集》第十卷时有删改。删去了对非英的颂词。该如何自省呢?巴老说:“用意大概就是让读者忘记我在福建有几个办教育的朋友,省得在每次运动中给自己添麻烦。”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删改也是为“那些过分的赞美”感到歉意。这是真心的,因为那时巴老确有“一场空”的感觉。这就在颂与贬之间辟出一条小路,就是:准确。巴老后来找到一九五九年对《南国的梦》加的脚注。他再次清理自己的思想。用“耶酥”去赞颂非英等朋友,是“用金线编织的花纹去装饰它们”。但是当时,“只是为了回顾过去,解剖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将来如果有机会重印《南国的梦》,我还想保留一九五九年加上的脚注”。该悔则悔,该守则守,真话才能出口。这篇文章又回忆与非英的几次交往,去掉花纹,还老友的真实面目,可亲可敬且含冤负屈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我想,讲真话还有另外一个难处,那就是:什么叫真话?首先,广泛地指真话,即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即是讲真话。只要不因此惹祸,即是有了讲真话的环境。这当然是种起码的要求,最低的权利。但巴老所说的“真话”,却是一个高标准,即他多次提到的独立思考,自己用脑筋。人云亦云,哪边旗号鲜艳,哪处人声响亮,便去随声附和。从心里先去顺应,然后再说出口,表面上真了,灵魂里却是一片假。唯有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的独到见解,才是有独立人格的真话。只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真话,才能抵制谎言。
正因为是独到见解,也就产生了宽容:“当然对‘样板戏’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你喜欢唱几句,你有你的自由。”这也不影响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也要提高警惕……”真话难讲,依然要讲。讲,本身就有了意义。
由于年纪身体以及其它诸种原因,我们猜想,巴老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没有说出的话未必就是空白。有了这本《讲真话的书》,算是有了荆棘中的一条路。于是,沉默也就是另一种发言。
一个人要讲真话,一个作家要写真话,这好像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但是建国三十年来,人们说了多少假话谎话,作家写了多少假话谎话;尤其在十年“文革”期间,假话谎话推波助澜,酿成了那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别人能忘记,或者假装忘记。但是巴老不能忘。二百余篇文章,从开篇到结尾,老人揪住不放的只有一件事:“文革”。
这就有些不合时宜。别人要向前看,老人要向后看。巴老认为这很重要。“倘使大家都未喝过迷魂汤,我们可以免掉一场空前的大灾难。”真话往往是不合时宜的。你对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将来要当官发财,他们高兴;你说孩子将来会生病会死,他们就会臭骂你一通。既然要讲真话,自然就不能管别人脸色。巴老不改初衷。他说自己的文章是“患病老人的叹息”。我读犹如警钟长鸣。
巴老谈“文革”,认识也是逐渐深刻起来的。最初几篇,充满愤怒,但似乎是泛泛而论;越到后面,便越是准确地直指那场灾难发生的要害了。从批判“四人帮”,到揭露“文革”及以前政治生活的不民主,直到“首先要肃清我们自己身上的奴性”,最后呼出:“一个中国人什么时候都要想到自己是一个人,人!”(重点系巴金原著)这个思想的历程不是推理,而是靠深刻的自我剖析得来,必然会引起读者灵魂的震颤。回忆萧珊、胡风、靳以、路翎、沈从文、以群等文字,特别沉重,流着泪,也沾着血。我们仿佛看见巴老独自在那里用解剖刀剜着伤疤,揭露自己说过的假话谎话。巴老对自己这般无情,对那些企图遗忘过去者也是无情的了。
如果说在某一时期,比如十年“文革”期间,讲真话要惹祸,使得人人自危,只得讲假话的话,那么现在倒是可以讲真话了。可是有人一讲起从前,自己的身影首先模糊起来,或者以另一种姿势清晰起来,仿佛一贯正确似的。看来,说害怕惹祸而不敢讲真话,只是表层的原因。更深层的根据是,要承担责任。你要清算自己从前的空话假话谎话,你就得承担那一分责任。巴老说:“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正因为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谎话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能步步高升。”承担个人责任,这就意味着绝不用“大家”来掩护自己,也意味着与假话真正的决裂。
真话难说,不但因为勇气的问题,而且还在于会不会说。当然,我们用“老老实实”四个字来搪塞也可以。但是,因为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者的情绪,想老老实实而未必能做到,或者矫枉过正,或者自抹白粉。我想,巴老的这部书,给了我们一个冷静地说真话的范例。我读《怀念非英兄》那篇,感受特别深。叶非英是泉州的一位教师,以苦行般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后被错划右派,在劳教场吃薯藤泻肚而死。巴金在三十年代曾与非英有几次短暂接触,深受感动,称他为“耶稣”,并写出回忆文章《南国的梦》。一九八五年前后,友人转给巴老一封信。信中谈到巴老写过与“耶酥”“划清界线”的文章。写信人恳望,巴老如果要保留这篇文章,就请加以修改。巴老自然很重视这件事。但是他在何处与非英“划清界限”的呢?只有查找。终于发现在一九六一年编《文集》第十卷时有删改。删去了对非英的颂词。该如何自省呢?巴老说:“用意大概就是让读者忘记我在福建有几个办教育的朋友,省得在每次运动中给自己添麻烦。”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删改也是为“那些过分的赞美”感到歉意。这是真心的,因为那时巴老确有“一场空”的感觉。这就在颂与贬之间辟出一条小路,就是:准确。巴老后来找到一九五九年对《南国的梦》加的脚注。他再次清理自己的思想。用“耶酥”去赞颂非英等朋友,是“用金线编织的花纹去装饰它们”。但是当时,“只是为了回顾过去,解剖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将来如果有机会重印《南国的梦》,我还想保留一九五九年加上的脚注”。该悔则悔,该守则守,真话才能出口。这篇文章又回忆与非英的几次交往,去掉花纹,还老友的真实面目,可亲可敬且含冤负屈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我想,讲真话还有另外一个难处,那就是:什么叫真话?首先,广泛地指真话,即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即是讲真话。只要不因此惹祸,即是有了讲真话的环境。这当然是种起码的要求,最低的权利。但巴老所说的“真话”,却是一个高标准,即他多次提到的独立思考,自己用脑筋。人云亦云,哪边旗号鲜艳,哪处人声响亮,便去随声附和。从心里先去顺应,然后再说出口,表面上真了,灵魂里却是一片假。唯有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的独到见解,才是有独立人格的真话。只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真话,才能抵制谎言。
正因为是独到见解,也就产生了宽容:“当然对‘样板戏’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你喜欢唱几句,你有你的自由。”这也不影响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也要提高警惕……”真话难讲,依然要讲。讲,本身就有了意义。
由于年纪身体以及其它诸种原因,我们猜想,巴老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没有说出的话未必就是空白。有了这本《讲真话的书》,算是有了荆棘中的一条路。于是,沉默也就是另一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