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东汉晚期的碑刻隶书也是生动多姿,纵横多变,但基本上是方或圆、劲或媚、敛或纵、雄或秀的两种风格,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对比.这正是东汉行将灭亡前黑暗高压下知识分子的两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晚期的碑刻隶书也是生动多姿,纵横多变,但基本上是方或圆、劲或媚、敛或纵、雄或秀的两种风格,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对比.这正是东汉行将灭亡前黑暗高压下知识分子的两种心理状态:有的宁死不屈,铮铮铁骨;有的委曲求全,媚态显露.然而从东汉后期的碑刻来看,更多的是书法已渐离朴拙,而趋向隽秀.与其说这是一种艺术到了成熟期后,多要转向衰微,观念陈腐、手法单调、因循守旧、生气全无的退化,倒不如说这是经过二次“党锢”镇压,知识分子惨遭逮捕和横死,血的代价使大多数士子望而生畏,在书法上也不敢表现或追求凛然正气.
其他文献
上海嵩山路88号,梅景书屋.rn1924年后,吴湖帆与潘静淑常年定居于此.但这里并不只是吴湖帆与潘静淑吟诗作画之所,他们还将家族藏珍悉数汇聚于此,再加上后来不断购藏的珍品,梅
吴大澂遗留rn吴大澂精鉴赏、富收藏,对金石书画颇有研究,为官之余撰写了数部有关古文字及书法方面的重要著作,他所藏字画多归吴湖帆.rn如吴大澂遗留下来的周代邢钟和克鼎,吴
吴氏家族rn苏州吴氏家族的主角,是吴大澂、吴湖帆祖孙二人.rn吴大澂生于官宦世家,亦是清代重臣,致力于金石鉴藏,因其所藏“愙鼎”将书斋命名为“愙斋”,其中收藏吉金、古玉、
吴母的嘱托rn吴湖帆的母亲病重时,曾将儿子叫到病榻前,叮嘱他:把一张已经画了多年的作品画完,送给挚友孙邦瑞,务必与孙家结为亲家,并将孙邦瑞的儿子都收为义子.rn此时,吴湖帆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是以汉代简牍上的草书为研究对象的,其中,我提出了一个“字体典型”的概念.之所以提及这个概念,是因为我当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汉代简牍上的草书与传世的“章
半路出家rn1923年,陈佩秋出生于河南南阳,后在昆明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期.早年,陈佩秋喜欢科学,数理化成绩优异.1942年,陈佩秋顺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专攻理工科.可父亲反对她
《曹全碑》全称《汉邰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邰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同时期的
中国的书法史可以分为碑和帖两派,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影响力非常之广,历代临摹书家众多.但对碑和帖的学习不能僵化,不能将帖学和碑学对立起来.我们有必要寻找二王之前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