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梳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依据;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和发展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运用唯物史观,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成果,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实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上的新飞跃。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真分析梳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1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理论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坚持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首先,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仅仅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范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次,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再次,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核心内容,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主体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衣据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这一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这一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整体性和有机性。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结构,概括起来说,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理论,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效率和公正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社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人们的利益结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的理论,要求我们努力实现协调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有机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3 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界关系及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依靠自然界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具有依赖性,同时又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1]恩格斯还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3] 王伟光著:《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4] 周卫东著:《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依据;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和发展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运用唯物史观,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成果,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实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上的新飞跃。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真分析梳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1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理论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坚持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首先,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仅仅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范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次,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再次,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核心内容,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主体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衣据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这一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这一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整体性和有机性。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结构,概括起来说,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理论,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效率和公正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社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人们的利益结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的理论,要求我们努力实现协调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有机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3 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界关系及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依靠自然界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具有依赖性,同时又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1]恩格斯还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3] 王伟光著:《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4] 周卫东著:《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