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2日以色列第19届议会选举是“阿拉伯之春”后以色列首次大选。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所在的右翼联盟“利库德集团-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在此次有34个政党参加的选举中赢得议会120个席位中的31个,在议会仍拥有最多议席。但由于内塔尼亚胡所领导的竞选联盟比此前大幅减少11席,以色列右翼阵营力量已大为削弱,所以内塔尼亚胡虽有望第三次出任总理,但他主导组阁的空间将十分有限,想要维持政坛的稳定并非那么容易。
内氏打错了算盘
此次选举原定2013年10月举行,内塔尼亚胡之所以提前大选,是因为他自认在过去几年内领导以色列在全球经济疲弱下仍保持强劲增长。2011年以色列经济增长达4.7%,是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两倍;2012年虽增幅下降,也仍达3.3%。而据《哈雷兹报》1月18日所做的选前最后一次民调显示,47%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和经济问题才是最紧迫的问题。故而,在联合政府无法就2013年度预算达成一致时,内塔尼亚胡宣布提前选举。
然而,伊朗核威胁、中东和平进程受阻及“阿拉伯之春”后以色列面临的安全形势剧变,也给内塔尼亚胡开启第三任期带来不确定因素。以色列有影响力的专栏作家内厄姆·巴尔内亚在选前评论道,当前以色列弥漫着一种抑郁的气氛,其中一个原因是对未来的焦虑。青年忧虑的是房价高涨和就业保障的消失,成人担心的是以色列在世界上的孤立和可能会让自己储蓄消失的经济危机,但每个人都在担心战争。虽说1996年内塔尼亚胡首次当上总理,就是在以色列遭受一系列恐怖袭击的背景下,而在内塔尼亚胡本届任期内,以色列国内被加沙火箭弹炸死的人数也降到了历史低点,但对于未来大范围地区战争的担心仍萦绕在选民心头。内塔尼亚胡对巴勒斯坦强硬并不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在欧洲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反弹;2012年11月底联大就“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投票时138票赞成,仅9票反对,也是以色列外交遭国际孤立的标志;奥巴马连任后将更加贯彻自己的政见,这意味着内塔尼亚胡政府有失去美国强力支持的危险。在焦虑、不安的时候,民众有时宁愿选择后退半步。
当然,不确定的危险总会激发一些选民的同仇敌忾心理。内塔尼亚胡的前助理纳夫塔利·贝内特领导的“犹太家园党”在选举前的几周异军突起,一举从2009年的3席跃升到了11席,就是在以挑衅性政策获取右翼选民支持。贝内特是一位富有个人魅力的以高科技起家的千万富翁。他坚决反对两个国家方案,主张吞并60%约旦河西岸的土地,但给予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身份。贝内特曾领导一个定居者游说组织—以色列耶沙定居点委员会,并以一系列富有争议性的发言—包括即使对抗军队命令也不愿驱逐犹太定居者的言论—而出名。若内塔尼亚胡被迫联合他从前的门生组成新政府,以色列内阁可能进一步右转。
两大阵营势均力敌
尽管内塔尼亚胡提前大选没有给执政联盟带来加分效应,反倒被昔日门生分走了票源,但足可令他欣慰的是,一直反对他的左翼阵营也因选举提前举行而没能完成相互间的整合。尽管前外长利夫尼领导的中间派行动党(Hatnuaor Movement)也曾打算与“拥有未来党”(Yesh Atid)和左翼的工党建立中左翼统一战线,但三党最终未能就组成中左翼统一联盟达成协议。目前,以色列中左阵营处于完全分裂状态,无法对右翼集团构成实质性威胁。
不过,“拥有未来党”在本次大选中异军突起,一举赢得19席,成为仅次于内塔尼亚胡所领导的执政联盟之后议会的第二大党,着实出乎许多人意料。该党的组建者、前媒体名人拉皮德(Yair Lapid)赢得了中产阶级的支持。他向世俗选民承诺:解决日益增长的住房短缺,废除对犹太神学院学生兵役的豁免,并且寻求对以色列失败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虽然比以往更加力量分散,但以色列中左阵营总体上竟然比4年前多获得5个议席。相反,保守阵营却从2009年的65席减到60席。这样,在120席的以色列议会,中左与保守阵营出现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另一个前媒体人、工党领袖谢利·亚奇姆维奇,专注于社会经济问题,改变了工党呆板的形象,吸引了大批青年参与政治,也令人惊讶地获得了17个议席。而前外长利夫尼新成立的新党—行动党仅获得7席。紧接其后的是温和左翼政党梅雷兹党(Meretz),该党总是指责当局不善待巴勒斯坦人,这次从4年前的3席增加到今年的6席。而2009年以色列议会第一大党、代表以色列中间势力的前进党(Kadima),在其前总理与党主席奥尔默特涉嫌腐败及前主席利夫尼退党后迅速衰落,但并没有出局,也過了选举门槛,获得两席。
总的来说,中左阵营并没有如先前媒体预测的那么悲观。虽然比以往更加力量分散,但以色列中左阵营总体上竟然比4年前多获得5个议席。相反,保守阵营却从2009年的65席减到60席。这样,在120席的以色列议会,中左与保守阵营出现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以政坛分化组合
比中左与保守阵营各党之间势力消长更为有趣的,是以色列政党的不断分化组合。
传统大党—以色列工党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90年代早期,几乎一直是政坛领衔者。这个比以色列建国历史还久远的党派,曾涌现过包括梅厄、拉宾在内的大批举足轻重的人物。拉宾之后,佩雷斯与巴拉克均没有处理好国内的安全问题,导致利库德集团中内塔尼亚胡与沙龙等强硬派的相继崛起。2002年10月,本·埃利泽宣布工党退出联合政府,导致沙龙政府倒台,但在2003年初提前举行的大选中,工党仅获得19席。
2005年初,工党与利库德集团、圣经犹太教联盟组成新的执政联盟,工党在新政府内获得8个部长职位。同年11月,此前不被看好的政坛“小字辈”、以色列总工会主席阿米尔·佩雷兹以微弱优势击败时任政府副总理、政坛“常青树”佩雷斯,当选工党主席。随后阿米尔·佩雷兹率工党退出联合政府,再次导致沙龙联合政府倒台。被本党抛弃的佩雷斯退出工党,转而支持沙龙的“前进党”。 工党这两次退出联合政府,其实都算不得聪明,但是退出了以后又加入联合政府,就更不智了。2007年5月,巴拉克再次当选工党主席,摒弃阿米尔·佩雷兹的教条,率领工党返回联合政府,自己也当上了奥尔默特政府的国际部长。但在2009年大选中,工党议席下降至13席,只是议会第四大党。这是工党又一次大的挫折。
2011年初,工党因和谈分歧第三次退阁,但党领袖巴拉克等4议员另组新党—独立党留任。工党再次分裂,议会中也只剩下8席。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次大选中,工党在新领袖谢利·亚奇姆维奇带领下,将席位扳回到10年前的状态。而“脱党”的前党主席,曾带领特工潜入贝鲁特刺杀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头目、也曾是以色列历史上最短命总理、现防长的巴拉克,没有参加本次的议会选举,即将在新内阁组成后退休。
与工党的“大佬频跳槽”有一比,但命运糟多了的是前进党。这个4年前的以色列议会第一大党,是前总理沙龙于2005年11月离开执政的利库德集团后创建的中间派政党。当时利库德集团40名议员中有14人加入前进党。在奥尔默特出现腐败丑闻及辞职后,在当时的外长利夫尼带领下,前进党于2009年2月的议会选举中获28席,仅多出利库德集团1席,在中左整体弱于右翼的情况下组阁失败。更不幸的是,前进党在2012年3月党内改选中选择了“鹰派”人物沙乌勒·莫法兹担任主席。莫法兹带领前进党加入内阁,自己任内塔尼亚胡的副手。由于失去独立性,前进党这次差点从政坛消失。而失去前进党支持的利夫尼,则在2012年12月自创新党—行动党,在大选中勉强保住了地盘。
当前,我们看到了贝内特领导的极右翼势力的崛起,但新中间派“拥有未来党”其实才是最大的赢家。在以色列风云变幻的政坛中,政党不断分化、不断组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右翼不断产生,不断再被消灭的过程。例如,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曾是建立犹太人定居点最强烈的鼓吹者,他2000年闯入阿克萨清真寺,一度断送了中东和平进程,但他2005年毅然走上与保守势力决裂的中间道路。再看现行动党女主席利夫尼,以及前总理、前进党的奥尔默特,这些中左派无一不是从保守阵营分化出来的。甚至现在执政的内塔尼亚胡也是利库德集团30名议员中仅有的两位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人士中的一个,也称得上是保守派中的温和派了!
奧巴马认为内塔尼亚胡正带领他的国家走向彻底的孤立。奥巴马并称,内塔尼亚胡在巴以和谈问题上是一个“政治懦夫”!故意打击内塔尼亚胡的意味严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两位与美国总统不和的以色列总理均被选下台,其中第二位就是内塔尼亚胡!
谁是王者?
在选前,内塔尼亚胡已饱受以色列政要批评。利夫尼表示,现政府忽略了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不满情绪。情报机构辛贝特(ShinBet)前局长尤瓦尔·迪斯金谴责内塔尼亚胡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前总理奥尔默特更批评内塔尼亚胡浪费了30亿美元准备对伊朗作战,“轻率冒险,却没有产生任何效果。以色列让世界恐慌了一年,结果却什么也没做”。
当然,奥尔默特也批评他的前同僚利夫尼,称她失去了她曾领导的前进党的信任,为此以大比分差距丢了党主席。奥尔默特看到中左阵营缺乏一个精神领袖,而自己所涉3桩官司中,两起案件今年7月被耶路撒冷地区法院裁定为指控不成立,另一起案件被判一年缓刑和罚款75300新谢克尔(约合2万美元),心想等到官司过去,他仍有机会王者归来,故这次虽然没有参加竞选,却突然带头反对内塔尼亚胡阵营,让人误以为他在竞选总理!
不过,此次大选黑马“拥有未来党”主席拉皮德才是真正的“造王者”。内塔尼亚胡当然期待拉皮德入阁,这样可以减少对极右与宗教政党,譬如极端正统派沙斯党(Shas)的依赖。扩大联合政府当然也会导致内部意识形态的战争,“拥有未来党”明确要求恢复与巴勒斯坦的和谈,而沙斯党明确反对应征宗教学生入伍,这可能成为联合政府内部争吵的根源。
更何况,在2010年美国斡旋的和平谈判破裂后,美以之间一直是互相恶语相向。自那时以来,以色列加快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建设——那些是巴勒斯坦人未来建立国家所需要的地方。这让美国及以色列众多西方合作伙伴相当愤怒。在大选前,美国媒体人曝光总统奥巴马曾不止一次私下表示,以色列不知道自己的最大利益是什么。针对新建定居点计划,奥巴马认为内塔尼亚胡正带领他的国家走向彻底的孤立。奥巴马并称,内塔尼亚胡在巴以和谈问题上是一个“政治懦夫”!故意打击内塔尼亚胡的意味严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两位与美国总统不和的以色列总理均被选下台,其中第二位就是内塔尼亚胡!
这次内塔尼亚胡尽管挺下来了,但处境已是相当艰难。不过,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从来没有在一次选举中以绝对优势,哪怕是以一个舒适的姿态胜过。他的胜利总是很微弱,通过鲜血、汗水和泪水得到。就是他,在1996年以半个百分点战胜了西蒙·佩雷斯;在2009年利库德集团比前进党少一个席位的情况下,实现组阁成功。1月22日晚上同样没有打破这一传统:他所领导的右翼联盟“利库德集团-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出现令人焦灼的崩溃,他个人也从右翼选民那里得到一个响亮的耳光。尽管他的总理职位能保,但执政联盟的联合更艰难、更不舒服,且内部不满在增长。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还是那个魅力能征服整个以色列,决定中东战与和,被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称为“本雅明王”(King Bibi)的强者吗?我们仍须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