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指会计核算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与会计核算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不符,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这就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且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信息失真;资料缺乏;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0.06.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06-016-03收稿日期:2010—04—23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主要用货币来表示,以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资本运营的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是一个特定主体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尤其是会计报表,可以传递有关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转情况等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经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还可以获得有关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预测和未来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核算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与会计核算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不符,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方造成误导及损失,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两方面。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依据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而产生的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而之所以会出现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因为会计受本身特点和制度的制约,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并且在实务工作中,会计处理更多地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为了不同的目的,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及方法,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制度性失真。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出于各种目的,违背会计法律、法规、政策、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规定,实行会计造假和舞弊,使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相背离。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涉及到的单位数量多、范围广,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单位,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集体和私营企业;既包括企事业单位,也包括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在:
(一)原始凭证失真
企业据以入账的原始凭证审核流于,对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仍据以入账,甚至还用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变通”,使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二)财务账目失真
企业不按财政部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三)会计报表失真
是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虚假财务报告。这是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其危害性也最大。
(四)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在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五)企业业绩失真
大多数企业都粉饰业绩,逃避责任的,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六)私设“小金库”、账外账
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但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有些利益和要求,况且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作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它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的约束力量,实现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内容、方式、所涉及的权责利益关系等决定。对内,构成引导、制约和调节会计行为的道德准则;对外,代表整个会计职业界对社会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
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2章第2节,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六个方面的原则规定:
(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这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承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价值。会计工作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而且还担负着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坚守岗位,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了更好地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悉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要敢于并善于执行各种法律、规章,坚决按国家法律、规章严格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决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资料不仅是各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依据,而且是国家据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数据失真,那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这不仅影响到微观管理,还影响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
(四)廉洁牵公,不谋私利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会计工作是各方面利益分配的关键,只有在会计工作中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计工作天天要与“钱”“物”打交道,如果没有廉洁奉公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能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还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以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敢于抵制揭发各种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大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手提万贯,一尘不染”。
(五)精通业务,自强不息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提出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会计也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认真钻研业务技能,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六)改革创新,搞好服务
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下转第39页)(上接第17页)改革,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设想
会计职业界的道德失范是会计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还必须仰仗会计职业界自身认识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行业自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下大力气、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和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组织,专设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
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组织建设,规范约束会计职业行为,在督行体制上宜采用“行业自律为主,政府介入为辅”原则,即督行主体主要是各种会计职业团体,而政府则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规范执业行为进行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执业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以增强会计职业自律压力,推动更为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的遵行。一国会计职业的发达和成熟程度,特别是专业凝聚力和影响,直接关系着会计职业道德的推行情况。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成熟、强大的会计专业组织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二)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加强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还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从会计专业的学生抓起,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中,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环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香港浸会大学卡罗尔博士指出:完整性应成为会计教育的组织原则,没有完整性理论框架会被误用作支持特殊利益的操纵手段。完整性要求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巧,还应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会计人才不仅是技术专家,还应是道德专家。
(三)调整会计职能
建设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能的准确、恰当定位是在某种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具体思路:一是按国际惯例,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人”为经理服务,不承担社会监督责任;二是会计人员为社会所属,对企业会计业务实行代理并代表政府实现部分监督责任。彻底改变原来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既代表企业又代表政府的状况,从而真正摆脱利益选择的两难境地,为会计人员遵行会计职业道德扫清障碍。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也应纳入企业文化范畴,即所谓“职业道德文化”;通过在会计职业界乃至全社会弘扬道德文化,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遵行成为一种行业发展的自觉压力和要求。进而促进会计职业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使个体行为在对职业道德文化的认同与归属之下得到有效的约束与提升。
(责任编辑:王贵)
关键词:信息失真;资料缺乏;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0.06.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06-016-03收稿日期:2010—04—23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主要用货币来表示,以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资本运营的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是一个特定主体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尤其是会计报表,可以传递有关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转情况等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经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还可以获得有关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预测和未来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核算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与会计核算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不符,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方造成误导及损失,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两方面。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依据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而产生的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而之所以会出现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因为会计受本身特点和制度的制约,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并且在实务工作中,会计处理更多地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为了不同的目的,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及方法,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制度性失真。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出于各种目的,违背会计法律、法规、政策、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规定,实行会计造假和舞弊,使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相背离。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涉及到的单位数量多、范围广,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单位,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集体和私营企业;既包括企事业单位,也包括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在:
(一)原始凭证失真
企业据以入账的原始凭证审核流于,对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仍据以入账,甚至还用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变通”,使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二)财务账目失真
企业不按财政部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三)会计报表失真
是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虚假财务报告。这是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其危害性也最大。
(四)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在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五)企业业绩失真
大多数企业都粉饰业绩,逃避责任的,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六)私设“小金库”、账外账
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但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有些利益和要求,况且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作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它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的约束力量,实现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内容、方式、所涉及的权责利益关系等决定。对内,构成引导、制约和调节会计行为的道德准则;对外,代表整个会计职业界对社会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
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2章第2节,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六个方面的原则规定:
(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这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承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价值。会计工作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而且还担负着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坚守岗位,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了更好地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悉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要敢于并善于执行各种法律、规章,坚决按国家法律、规章严格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决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资料不仅是各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依据,而且是国家据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数据失真,那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这不仅影响到微观管理,还影响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
(四)廉洁牵公,不谋私利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会计工作是各方面利益分配的关键,只有在会计工作中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计工作天天要与“钱”“物”打交道,如果没有廉洁奉公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能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还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以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敢于抵制揭发各种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大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手提万贯,一尘不染”。
(五)精通业务,自强不息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提出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会计也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认真钻研业务技能,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六)改革创新,搞好服务
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下转第39页)(上接第17页)改革,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设想
会计职业界的道德失范是会计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还必须仰仗会计职业界自身认识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行业自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下大力气、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和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组织,专设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
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组织建设,规范约束会计职业行为,在督行体制上宜采用“行业自律为主,政府介入为辅”原则,即督行主体主要是各种会计职业团体,而政府则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规范执业行为进行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执业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以增强会计职业自律压力,推动更为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的遵行。一国会计职业的发达和成熟程度,特别是专业凝聚力和影响,直接关系着会计职业道德的推行情况。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成熟、强大的会计专业组织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二)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加强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还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从会计专业的学生抓起,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中,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环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香港浸会大学卡罗尔博士指出:完整性应成为会计教育的组织原则,没有完整性理论框架会被误用作支持特殊利益的操纵手段。完整性要求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巧,还应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会计人才不仅是技术专家,还应是道德专家。
(三)调整会计职能
建设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能的准确、恰当定位是在某种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具体思路:一是按国际惯例,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人”为经理服务,不承担社会监督责任;二是会计人员为社会所属,对企业会计业务实行代理并代表政府实现部分监督责任。彻底改变原来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既代表企业又代表政府的状况,从而真正摆脱利益选择的两难境地,为会计人员遵行会计职业道德扫清障碍。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也应纳入企业文化范畴,即所谓“职业道德文化”;通过在会计职业界乃至全社会弘扬道德文化,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遵行成为一种行业发展的自觉压力和要求。进而促进会计职业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使个体行为在对职业道德文化的认同与归属之下得到有效的约束与提升。
(责任编辑: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