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人宫颈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入住我院并在病理检测诊断中发现患有原发性肝癌的110例病人作为肝癌组,患有良性肝病的110例病人作为肝病组以及诊断确定肝功能正常的11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将330例参与研究的志愿者抽血做人宫颈癌基因检测,与此同时做肝脏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经检测,肝癌组原发性肝癌病人中通过肝脏穿刺病理组织标本经检测可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在这110例患者中人宫颈癌基因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与肝病组P<0.05,正常组和肝病组中人宫颈癌基因血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中人宫颈癌基因检测显著上升,证明人宫颈癌基因在中原发性肝癌中起到一定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宫颈癌基因;原发性肝癌;价值评价;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266-0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良性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也在逐年提升,在对原发性肝癌了解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不断研究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生规律以期找到合适的诊治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近期研究发现一些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检测中的人宫颈癌基因检测中出现了升高等情况,故本次研究人富颈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经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原发性肝癌的病人中随机选取110例、确诊患有良性肝病的病人中随机选取的110例病人及肝功能正常的病人中随机选取110名志愿者,其中原发性肝癌病人年龄区间在35-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0±16.0)岁;良性肝病组患者的年龄在38-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0±18.0)岁肝功能正常组患者的年龄在39-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0±19.0)岁;通过比较,三组患有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疾病程度等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1.2.1 人宫颈癌基因检测
(1)三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在空腹安静状态下于上午7:00左右在我院抽取静脉血5ml左右,所有血液标本经过离心lOmin( 3500rpm/min),收集每组样本的上层血清。
(2)将放置在-20。冰箱中的酶标试剂盒(默沙客人宫颈癌基因检测试剂盒)拿出,在室温下平衡温度30 min至室温;
(3)取酶标包被板一块,放置标准品5μL样本稀释液40 μL在标准品孔中制成标准对照,放置待测样本10 μL样本稀释液40 μL到待测样本孔中制成待检测孔,空白对照孔中不加入,恒温箱孵育30 min后洗板4次;
(4)在酶标包被板的每个小中孔加入50 μL酶标工作液,空白对照除外,37℃恒温箱孵育30 min后洗板4次。
(5) 450 nm波长测量各孔的OD值,根据各个孔中的OD值和标准曲线直线回归方程计算每个孔板中的对应样品浓度,最后根据稀释倍数获得实际检测浓度。
高于6%为阳性结果。
本次研究使用希尔曼公司生产的M900生物过程生化分析仪进行宫颈癌基因检测。M900生物过程生化分析儀系统使用的是ELISA法,使用的检测试剂为希尔曼公司生产的仪器配套试剂盒,检测前已通过质检。
1.3 统计学方法
为保证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所有本次研究取得数据用SPSS16.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x±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两组资料都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 结果
2.1人宫颈癌基因血清含量检测结果经过研究,肝癌组病人的人宫颈癌基因血清含量检测值高于正常组和肝病组,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我国是乙肝大国,在乙肝晚期,患者病情恶化后容易转变为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病人有着沉重的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和困扰[5],主要的原因就是原发性肝癌不仅导致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躯体症状,最主要的是肿瘤生长速度快,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时可能引起癌细胞扩散、腹腔内出血等危急症状[3]。
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肝癌病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长的生存时间,更好的生存质量。原发性肝癌病的一个特点为异常增殖的癌细胞在肝脏内引起肝功能异常,这样就有可能在血液中发现正常人血液中提示血液中淋巴细胞异常升高的物质,如人宫颈癌基因、白介素等,本次研究的人宫颈癌基因属于差异表达性癌基因,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的血清学检测中提示人宫颈癌含量的改变,原发性肝癌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特点,在血液中的人宫颈癌基因含量有可能增高。本次研究人富颈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病中的诊断价值,以期获到更好诊治思路[4]。
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人宫颈癌基因表达显著上升,证明人宫颈癌基因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中起到一定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邱志琦,王欣悦.PIVKA-Ⅱ、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 22):3377-3379
[2]戴建刚,陈燕,李美.HBV相关性肝病患者HBsAg水平与HCCR、AFP的相关性及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 22): 2842-2845.
[3]李卷,全嫒,肖文明凝血四项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检验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 21):2626-2629
[4]彭友缘,刘建明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 41-43.
[5]刘文东原发性肝癌诊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62-163
【关键词】人宫颈癌基因;原发性肝癌;价值评价;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266-0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良性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也在逐年提升,在对原发性肝癌了解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不断研究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生规律以期找到合适的诊治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近期研究发现一些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检测中的人宫颈癌基因检测中出现了升高等情况,故本次研究人富颈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经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原发性肝癌的病人中随机选取110例、确诊患有良性肝病的病人中随机选取的110例病人及肝功能正常的病人中随机选取110名志愿者,其中原发性肝癌病人年龄区间在35-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0±16.0)岁;良性肝病组患者的年龄在38-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0±18.0)岁肝功能正常组患者的年龄在39-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0±19.0)岁;通过比较,三组患有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疾病程度等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1.2.1 人宫颈癌基因检测
(1)三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在空腹安静状态下于上午7:00左右在我院抽取静脉血5ml左右,所有血液标本经过离心lOmin( 3500rpm/min),收集每组样本的上层血清。
(2)将放置在-20。冰箱中的酶标试剂盒(默沙客人宫颈癌基因检测试剂盒)拿出,在室温下平衡温度30 min至室温;
(3)取酶标包被板一块,放置标准品5μL样本稀释液40 μL在标准品孔中制成标准对照,放置待测样本10 μL样本稀释液40 μL到待测样本孔中制成待检测孔,空白对照孔中不加入,恒温箱孵育30 min后洗板4次;
(4)在酶标包被板的每个小中孔加入50 μL酶标工作液,空白对照除外,37℃恒温箱孵育30 min后洗板4次。
(5) 450 nm波长测量各孔的OD值,根据各个孔中的OD值和标准曲线直线回归方程计算每个孔板中的对应样品浓度,最后根据稀释倍数获得实际检测浓度。
高于6%为阳性结果。
本次研究使用希尔曼公司生产的M900生物过程生化分析仪进行宫颈癌基因检测。M900生物过程生化分析儀系统使用的是ELISA法,使用的检测试剂为希尔曼公司生产的仪器配套试剂盒,检测前已通过质检。
1.3 统计学方法
为保证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所有本次研究取得数据用SPSS16.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x±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两组资料都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 结果
2.1人宫颈癌基因血清含量检测结果经过研究,肝癌组病人的人宫颈癌基因血清含量检测值高于正常组和肝病组,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我国是乙肝大国,在乙肝晚期,患者病情恶化后容易转变为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病人有着沉重的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和困扰[5],主要的原因就是原发性肝癌不仅导致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躯体症状,最主要的是肿瘤生长速度快,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时可能引起癌细胞扩散、腹腔内出血等危急症状[3]。
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肝癌病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长的生存时间,更好的生存质量。原发性肝癌病的一个特点为异常增殖的癌细胞在肝脏内引起肝功能异常,这样就有可能在血液中发现正常人血液中提示血液中淋巴细胞异常升高的物质,如人宫颈癌基因、白介素等,本次研究的人宫颈癌基因属于差异表达性癌基因,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的血清学检测中提示人宫颈癌含量的改变,原发性肝癌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特点,在血液中的人宫颈癌基因含量有可能增高。本次研究人富颈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病中的诊断价值,以期获到更好诊治思路[4]。
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人宫颈癌基因表达显著上升,证明人宫颈癌基因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中起到一定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邱志琦,王欣悦.PIVKA-Ⅱ、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 22):3377-3379
[2]戴建刚,陈燕,李美.HBV相关性肝病患者HBsAg水平与HCCR、AFP的相关性及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 22): 2842-2845.
[3]李卷,全嫒,肖文明凝血四项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检验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 21):2626-2629
[4]彭友缘,刘建明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 41-43.
[5]刘文东原发性肝癌诊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62-163